第8章 铝及铝合金的耐蚀性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7915321 上传时间:2020-07-12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8章 铝及铝合金的耐蚀性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第8章 铝及铝合金的耐蚀性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第8章 铝及铝合金的耐蚀性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第8章 铝及铝合金的耐蚀性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第8章 铝及铝合金的耐蚀性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8章 铝及铝合金的耐蚀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8章 铝及铝合金的耐蚀性(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8章 铝及铝合金的耐蚀性,8.1 概述,8.1.1纯铝的物理性质,5、无磁性。,1、密度小(=2.7),属轻金属(约为铜铁的1/3);,2、导电性好(次于金、银、铜);,3、导热性好;,4、熔点低(660.5);,8.1.2纯铝及铝合金的力学性能,2、铝合金的强度取决于合金化和加工工艺(超硬铝的强度可达600MP)。,1、纯铝的强度低,塑性好(退火状态下伸长率达35%);,8.1.3纯铝及铝合金的工艺性能,1、可进行各种形式的压力加工;,3、合金元素的焊接型好,含硅、钛高的焊接性差。,2、切削加工性:纯铝的切削加工性差,强度硬的铝合金,切削加工性好,8.2 纯铝的耐蚀性,铝的标准电极电位很低

2、(-1.663V),在常用的金属材料中是最低的,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在全部的pH值范围内都可发生析氢腐蚀(在酸性溶液中腐蚀生成Al3+,在碱性溶液中生成AlO22-)。,8.2.1电化学特性:,8.2.2氧化膜的特点:,4、可以通过化学氧化或阳极氧化的方法生成更厚的氧化膜(化学氧化膜的厚度约为13um,阳极氧化膜可达100um,可供装饰、耐蚀等用)。,1、致密,并且与基体牢固结合;,2、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可保护铝基体不受腐蚀;,3、随着时间的延长,特别有水分时,氧化膜会增厚;,8.2.3氧化膜的结构:,1、在大气或低于80的水溶液中,生成的氧化膜为(Al2O3.3H2O),是非晶态结构;,3、

3、高于200水中生成的膜为Al2O3 。,2、在80以上的水溶液中形成的膜为(Al2O3.H2O,AlOOH),是晶态结构;,碱能与铝表面的氧化膜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氧化膜破坏后,碱和铝会进一步发生反应,并释放出氢气。 腐蚀特点:全面腐蚀。(工业上利用这一点去除表面氧化物以及油污等,称为化学铣切),8.2.4纯铝在不同介质中的腐蚀行为,在稀酸中发生的是呈点蚀,在氧化性浓酸中具有很好的耐蚀性(生成钝化膜)。,1、在碱中:不耐蚀,2、在酸中的腐蚀,当溶液中存在F-,Cl-离子时,纯铝极其不耐蚀,因为这些离子很容易破环氧化膜而产生点蚀。当溶液中存在Cr2O72-,CrO42-等氧化性离子时,能促进钝

4、化。,3、在中性盐中的腐蚀,其腐蚀行为主要取决于溶液中的阴、阳离子的特性。,当溶液中含有电位较正的Fe2+,Ni2+,Cu2+等离子时,会加速铝的腐蚀。,8.2.5铝在几种典型的介质中的腐蚀:,1、在酸性介质中的腐蚀速度的顺序为: HFH3PO4HClHNO3H2SO4,2、在碱性介质中的腐蚀速度的顺序为: NaOHNa2CO3NH4OHNa2SiO3,8.3铝合金的耐蚀性,1、组织特点:,8.3.1铝-锰合金,主要组织组成物-MnAl6,FeAl3等。,Si,Fe降低耐蚀性(形成一些杂质相析出);Mn可以抑制Fe的不利影响(可以控制Mn/Fe比例含量来控制Fe的有害作用)。,Mn-Al合金具

5、有优良的耐蚀性(是主要的耐蚀铝合金,属于防锈铝) 在大气中的耐蚀性和工业纯铝相近;在海水中与纯铝相同;在稀盐酸中的耐蚀性比纯铝好;未发现这类合金有应力腐蚀开裂的倾向。 在特定条件下,有剥蚀和晶间腐蚀倾向,发生腐蚀时一般为全面腐蚀,并常伴有点蚀。,2、耐蚀性:,3、合金元素对耐蚀性的影响:,8.3.2铝-镁合金,为固溶体型合金,但固溶强化效果差(难以形成过饱和固溶体),主要通过加工硬化进行强化。,有点蚀、晶间腐蚀、应力腐蚀和剥蚀倾向。随着镁含量增大,点蚀倾向增加;随着冷加工变形量增大,应力腐蚀和剥蚀敏感性增加。,1、组织特点,2、耐蚀性,Mg: Mg含量3.5% 时,在任何热处理状态或冷加工状态

6、均无应力腐蚀开裂倾向; 含Mg 量在3.5%5.0%之间,冷加工状态有应力腐蚀开裂的敏感性; 含Mg量5.0%时,在一定退火温度下,也具有应力腐蚀的敏感性;高含镁的铝合金即使在低温放置也有应力腐蚀开裂的倾向。,高镁合金在时效状态下的应力腐蚀的敏感性较大。为了改善这一点,可以采用固溶处理的方法,使之形成固溶体。,3、合金元素对耐蚀性的影响,4、热处理对应力腐蚀的影响,Mn、Cr、Zr可以提高抗应力腐蚀的能力。,以锂代替镁。合金密度小;具有高强度、耐热;锂活性大,易氧化和腐蚀。(用于高速飞机的结构材料和蒙皮)。,8.3.3铝-铜系合金(硬铝),1、合金特点:,Al-Cu-Mg合金(杜拉铝合金),具

7、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主要用于涡轮喷气发动机中的叶片)。,Al-Cu-Mn合金,属于耐热合金(主要用于飞机发动机中的叶片及容器等)。,Al-Cu-Li合金,2、Al-Cu合金系的耐蚀性,有剥蚀现象(特别在海洋大气中)。,容易产生“白斑黑心”的点蚀。,晶间腐蚀甚为敏感,凡是过饱和固溶体在分解条件下都有晶间腐蚀。,有一定应力腐蚀的倾向。,3、合金元素的影响:,镁含量2% 范围内,随着含镁量的提高,强度提高,4%Cu+2% Mg的合金强度最高,点蚀程度增加。(减少了铜的溶解度,基体上析出了杂质铜)。,主要强化元素,提高强度(CuAl2强化相);但随着含铜量的增加,耐蚀性下降,点蚀性下降,点蚀和

8、晶间腐蚀敏感性增加。,铜:,镁:,消除铁的有害作用,提高耐蚀性、耐热性和一定的强度,降低塑性。,锰:,铁,硅:,钛,Zr:,细化晶粒,减少开裂倾向。,是杂质元素,降低耐蚀性和塑性。,8.3.4Al-Zn-Mg-Cu合金,1、合金特点:,Al-Zn-Mg合金:经适当的热处理后,强度可达500MPa ,有优良的焊接性能。,Al-Zn-Mg-Cu合金:强度可达600MPa,是铝合金中强度最高的一类(可以称“超硬铝”),2、耐蚀性:,Al-Zn-Mg-Cu合金:应力腐蚀开裂敏感性大,还有晶间腐蚀和剥蚀倾向。,Al-Zn-Mg合金:应力腐蚀开裂敏感性大,3、合金元素的影响:,Zn/Mg比值过高过低都降低

9、耐蚀性,当Zn+Mg=8.5% ,Zn/Mg=2.73时,抗应力腐蚀性能最佳。,Zn/Mg:,铜,改善时效组织,提高强度和塑性,提高抗应力腐蚀能力。,Cr,Mn,Zr,细化晶粒,提高抗应力腐蚀能力。 (原因:提高再结晶温度,阻碍结晶过程进行,阻止晶粒长大。),8.4 铝合金常见的几种腐蚀破坏形式,大气、淡水、海水和其他一些中性和近中性水中容易发生点蚀。,8.4.1 点蚀,1、发生点蚀的主要环境,2、引发点蚀的条件,(1)水中必须含有能抑制全面腐蚀的离子,即能保持保护膜的离子(如:SO42-,SiO32-,PO43-等)。,(2)水中含有能局部破坏钝态的离子,如氯离子。,(3)水中必须含有促进阴

10、极反应的氧化剂。,3、点蚀的形成过程,一般是认为氯离子等是破坏钝态的离子,局部进入钝化膜,使钝化膜局部变质。金属溶解生成铝离子,释放的电子流到阴极发生阴极反应(主要是H+或氧化剂被还原),生成的铝离子同水中OH-结合生成氢氧化物,使该处pH值局部降低,呈酸性。使氯离子进一步富集,继续破坏钝化膜,形成蚀坑。,含铜的铝合金耐点蚀性最差,Al-Mn,Al-Mg合金耐点蚀性较好。,4、铝合金的耐点蚀性,5、防止铝合金点蚀的措施,尽量减少溶氧,氧化性离子,减弱阴极反应(减弱微电池的腐蚀电流的作用)。,提高水质,减少水中活性阴离子(如:Cl-等)的浓度。,铜离子是铝发生点蚀的原因之一,应尽量去除。,外加电

11、化学保护(外加电流对铝材进行阴极保护)。,8.4.2铝合金的晶间腐蚀,1、腐蚀原因,2、防止铝合金的晶间腐蚀的措施,不适当的热处理造成第二相的析出。,通过正确的热处理工艺消除第二相的析出。,8.4.3应力腐蚀开裂,应力作用加上晶间腐蚀的因素。,近海大气和海水中易发生,氯离子浓度越高,温度和湿度越高,应力腐蚀破裂敏感性越大。,1、产生原因,2、产生的环境,不含氯离子的高温水中和蒸汽中也会发生。,主要是高强度的铝合金。如Al-Cu,Al-Cu-Mg,特别是Al-Zn-Mg和Al-Zn-Mg-Cu系列合金。,合金化。在高强度的铝合金加微量的Mo、Zr、V、Cu、Cr、Mn等。,3、容易产生应力腐蚀开

12、裂的合金,4、防止措施,适当的热处理。(如固溶处理加时效处理),消除张应力(高温过时效)或赋予表面压应力(喷丸处理)。,高镁合金和Al-Cu-Mg合金,随二次相(相)增多。变形量增大,晶粒被拉得越长,剥蚀的敏感性越大。,8.4.4铝合金的剥蚀,使铝合金产生各种形式的层状分离。轻微的剥蚀只产生一些不连续的小裂片、碎末、甚至形成泡疤,严重时会形成大块的、连续的金属片脱离金属本体,甚至以层状分离形式使金属解体。,1、剥蚀特征,2、剥蚀发生的条件,沿晶界形成阳极网络(相为阳极网络近道)。,(1)加入合金元素细化晶粒。如:Cr,Mn,B等。,3、剥蚀发生的原因,4、剥蚀防止措施,(2)合理选择和控制变形量和热处理工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