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与畜牧)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建设总体规划精品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37910807 上传时间:2020-07-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7.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与畜牧)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建设总体规划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农业与畜牧)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建设总体规划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农业与畜牧)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建设总体规划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农业与畜牧)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建设总体规划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农业与畜牧)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建设总体规划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与畜牧)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建设总体规划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与畜牧)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建设总体规划精品(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印发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道县)建设20082010年总体规划的通知 道政办函2008号道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道县)建设20082010年总体规划的通 知各乡、镇人民政府,各农、林场,县政府各委局、各直属单位: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道县)建设20082010年总体规划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二八年五月二十六日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道县)建设2008-2010年总体规划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建设始于2006年,农业部将道县列为脐橙标准化生产示范项目县,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探索和示范研究,建起了一个初步规模、能与农业现代化相适应的农业标

2、准体系;逐步完善了从基地到生产、到加工、到市场的标准化推广体系、质量保障体系、组织实施体系和监督管理体系;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推进、企业联动、农民参与的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建设的运行机制,农业标准化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为进一步提升我县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促进农民增收,农民增效,特制定本规划。一、基本思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加强农业标准化的指示精神为指导方针,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以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为主攻方向,完善质量标准体系;以优质稻和脐橙两大优势产业为重点,兼顾其他产业发展,打造道县优势品牌;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行业协会为载体,实行订单生产和产销对

3、接;以建立农产品生产档案、农业投入品监管、农产品检验检测及市场准入等机制为切入点,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制度框架;以开展技术培训、技术服务、发挥核心示范区辐射带动作用为推广手段,使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落到实处;以政府大力推动、市场有效引导、龙头企业带动和基地农民积极参与实施为工作机制,举全县之力,大力推动农业标准化进程,从而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二、建设目标道县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县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从2008年开始,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规模、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名特优农产品品牌开发、认证产品产值增盈均列入县政府目标管理,要一年上一个台阶。到

4、2010年,全县建成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产销对接基地和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共45万亩,其中:水稻20万亩、脐橙5.5万亩。两大优势特色产业全面实现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加工、标识化流通。同时带动全县4.5万亩油料作物、5万亩特色蔬菜、10万亩淡水养殖全面发展。建立一套以农产品质量安全为中心、结构合理的农业标准体系、农业推广体系、质量检验检测体系、标准化信息管理体系、质量认证和监督管理体系,培育一批标准化生产基地、知名企业和知名品牌,所有农产品达到无公害农产品标准,优势农产品达到绿色食品标准,出口农产品达到国际标准,使我县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优势特色农产品生

5、产标准化率达100%,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率达90%以上,农户入会(社)率达80%以上,品牌农产品生产量占总商品量的80%以上,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品牌发展到35个,绿色食品加工产值突破1亿元以上,年产值过2000万元的加工企业2个以上。力争使我县成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和出口农产品加工基地县。三、建设内容(一)基地建设1、优质稻标准化生产基地以谷源米业和建发米业两个龙头企业为载体,以优质稻米产业协会为依托,以车头、久佳两个2万亩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为示范样板,辐射带动全县46万亩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的全面发展。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的要求和循序渐进的原则,逐年扩大绿色食品水稻标准化生产基

6、地规模,2010年,全县建立绿色食品水稻标准化生产原料基地20万亩,无公害水稻生产基地达10万亩。年生产优质、营养、安全的原料稻谷26万吨。2、脐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以道县绿源果业龙头企业为载体,以道县柑橘协会为依托,以祥霖铺镇下蒋万亩片为核心,通过不断开发和利用荒地荒坡,扩大基地规模,力争2010年全县绿色食品脐橙标准化生产基地达到5.5万亩。年生产绿色食品脐橙达10万吨。(二)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及品牌开发1、优质稻米已获绿色食品认证的5个谷源牌系列优质大米要进一步做大做强,2008年生产规模扩大到1万吨,到2010年扩大到3万吨;鼓励和扶持建发米业将自己的品牌申报国家绿色食品认证,逐步扩大

7、生产基地规模和加工规模,到2010年力争生产规模达2万吨。2、脐橙以道县绿源果业龙头企业为载体生产的“湘南脐橙”,已获农业部绿色食品证书,经向国家工商总局申请、登记了“橘源”牌商标,设计了5公斤、10公斤装的手提式包装盒,盒上引用电视连续剧长征中毛泽东说的“来道县不吃橙子,等于没来”作为广告词,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这一系列活动提升了“湘南脐橙”的知名度,大大提高了种植效益。2008年准备将“橘源牌” 脐橙申报为湖南省名牌产品。(三)体系建设1、标准体系建设随着农产品国际市场的不断扩大,除应对日本和欧美等出口国际标准外,还应借鉴国际农产品质量标准制定原则、程序和方法,以风险评估结果和科学实验为

8、依据,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国际竞争力为出发点,以产前、产中、产后全程监管为主线,广泛吸收国内外生产者、营销者、消费者以及管理者的意见,通过自主研制、跟踪转化、修订完善等办法,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紧紧围绕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坚持高起点集成现有科技成果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按照产前、产中、产后的质量管理要求,在收集国内外相关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制、修订农业地方标准,指导企业、协会、合作组织完善企业标准,并把标准转化成通俗易懂的操作手册。为使农产品的生产过程、加工和流通全过程有标可依、有规可循,由县农业局组织制定优势农产品的良好操作规范作为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建设的规范文本,把涵盖在农产品

9、GAP、GMP、HACCP三大领域的各项标准和管理制度实行有机的综合,保持农产品规范生产的连续性和整体性。2、农业生产体系建设根据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协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通过自愿联合,将千家万户组织起来,创新农业发展经营模式和农业生产体系。目前,柑橘协会已经成立,2008年要筹备成立优质稻协会,各乡镇也要按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生产布局分别成立相应分会,或成立相对应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全县采取“协会龙头企业会员”或“协会会员(社员)”等经营方式,共同开发产品、创品牌、拓市场。这样,全县两大优势作物全面实现“统一基地规划、统一生产计划、统一技术标准、统一产品收购、统一市场销

10、售”。使企业与基地、生产与市场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农业标准化水平、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规模化效益。3、农产品质量监管和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县农业部门在已经成立的农业执法、农产品质量检测、农业环境保护、植物保护等机构基础上,要设立不同层次的质量监督员队伍。农业执法大队制定农业投入品年度监督抽查计划,对其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地抽查;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依法经常性地对农产品进行抽查和例行监测;农业环境保护站依法打击污染农业环境的行为;植物保护站组织重大有害生物的预警与控制,制定科学用药技术方案,严肃查处禁用、限用农药的销售及使用。以农业部门为主体,确定15名农产品质量监督员,26个乡镇场配

11、备60名质量监督员(每个乡镇场2-3名),示范基地和龙头企业均应配备2-3名质量监督员,全县共100名。各级农产品质量监督员严格履行职责,完善农业投入品、标准实施、档案建立、生态环境质量、加工和流通过程以及产品市场准入等监督机制。4、质量信息发布和质量追溯体系建设一是全面推行产品生产记录管理办法。督促优势农产品产业协会组织农户按照生产种植规程、农药、肥料使用标准进行操作,以村或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体,统一发放优良种子、配方肥和标准指定的农药、肥料,如实记录品种、种植面积、种植方法和农业投入品的来源、使用剂量、使用方法、安全间隔期等;督促生产企业按照生产加工质量标准严格质量检测和加工工艺操作,并如

12、实记录原料来源、原料质量、加工方式、添加料使用数量、自检和委检结果,以及包装标识等情况;将农产品的生产记录、加工记录、产品质量电子监控码三部分保持编号的连锁性和一致性,使质量可追溯制度落到实处。二是建立农产品质量信息平台。县农业部门建立农产品质量信息平台,上联部、省农产品质量信息中心,下联企业及农户终端。根据农业部门规定进行产品统一编批、产地统一编码和生产记录统一编号,实现农产品标识的统一查询、监管与信息发布。5、产品质量认证和市场准入体系建设县农业部门成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申报和管理机构,在组织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的同时,引导生产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生产

13、基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县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协调配合开展QS、ISO9000、HACCP等体系认证工作。积极组织各类名牌农产品的开发和认证工作,使更多的农产品进入国家和省名牌产品的范围。为激励农民和企业按标准化要求组织生产,充分体现农产品优质优价政策,在农贸市场、超市、基地建立农产品速测点,实行产销对接。2008年,先以县城为重点,逐步推行市场准入和标识标签管理,2010年全县上下全面推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6、组织管理和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县委、县政府成立农业标准化生产领导机构,县农业局成立技术推广领导小组机构。领导机构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技术推广机构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此外,还要针对不同层次开展不同

14、形式的培训宣传等工作。即:利用省、市高层次人才培训的机会,对各级政府的管理干部进行标准化管理知识和国家宏观政策的培训,以提高领导干部对示范县建设的认识和管理能力,利用上级主管部门的业务培训机会,组织对技术骨干进行标准化知识培训,培育一批专业师资队伍;组织管理干部和师资队伍下乡进村对乡、村技术人员和科技示范户予以重点培训;结合农村青少年科普教育、远程教育等形式,开展各种基础性教育和培训,结合科技入户工程、阳光工程等形式,组织开展各种有针对性、实用性的指导培训。同时,还通过各种宣传媒体大力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增强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学标准、用标准的浓厚氛围,形成共识。使干部群众懂得推行农业标准化

15、是规范农业生产经营行为的重要措施,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农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食品安全的基础条件和重要举措,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应对国内外市场、发挥农业比较优势的迫切需要。四、建设步伐与年度规划农业标准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推行农业标准化涉及面广,需全社会共同参与和高度重视,只有按照循序渐进的办法逐步引导农民和企业由自愿参与实施走向自觉执行标准,建立一个政府推动、市场拉动、企业带动、农民主动实施的农业标准化运行机制,制定好三年总体规划,并分年度分产业制定好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实施。道县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建设(2008-2010年)年度规划内容2008年2009年2010年推行的主导产业(个)235制、修订标准(项)51015建立核心示范区(个)245核心示范区面积(万亩)2.23846辐射带动面积(万亩)2060100建立田间档案(份)3000900018000建立农业投入品经营档案(份)200300400“三品”认证品牌累计(个)172540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个)245新组建行业协会、分会(个)52050实行市场准入的市场、超市(个)42030建立农产品检测点(个)51020五、投资概算及资金用途为认真搞好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建设,我们根据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建设要求,按照本规划确定的主要建设内容初步估算,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