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技)教学讲义锦州医学院生物化学讲义精品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37910418 上传时间:2020-07-12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29.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科技)教学讲义锦州医学院生物化学讲义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生物科技)教学讲义锦州医学院生物化学讲义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生物科技)教学讲义锦州医学院生物化学讲义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生物科技)教学讲义锦州医学院生物化学讲义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生物科技)教学讲义锦州医学院生物化学讲义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科技)教学讲义锦州医学院生物化学讲义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科技)教学讲义锦州医学院生物化学讲义精品(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锦州医学院生物化学教学方案授课对象:本科生 授课教师:肖建英、刘用璋、朱艳凌、李红、赵勇、许珂玉 目录 一、绪论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二、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三、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四、 酶物质代谢与调节五、 糖代谢六、 脂代谢七、 生物氧化八、 氨基酸代谢九、 核苷酸代谢十、 物质代谢与调节基因信息传递十一、.DNA合成(复制)十二、.RNA的生物合成(转录)十三、.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翻译)十四、.基因表达调控十五、.基因重组与基因工程专题篇十六、.细胞信息传递十七、.血液的生物化学十八、.肝的生物化学一、生物化学绪论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1、掌握生物化学的概念和研究的基本内容。2、明确生物化学学

2、习的目的,了解生物化学与其它医学的关系。3、了解生物化学的发展简史与新进展。4、简单了解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常用的技术及应用。内容提要与时间分配1、生物化学的概念。(5分钟)2、生物化学的发展简史。(10分钟)3、生物化学的研究内容: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及调节,基因信息传递及调控,DNA重组技术及基因工程,细胞的信息传递,癌基因、抑癌基因与生长因子,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10分钟)4、生物化学常用的技术及应用,了解分子生物学新进展。(10分钟)5、生物化学与医学及其它学科的关系。(5分钟)重点、难点与进展重点:分子生物学的概念及研究内容。难点: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各方面的应用。进展:DNA重

3、组、转基因、基因剔除、新基因克隆、人类基因组计划与功能基因组计划等的发展。教学方法1教授与自学相结合。2理论与临床相结合。3讲授重点内容。教学手段(挂图、分子结构模型、幻灯、多媒体等)多媒体教学。使用的教材及参考资料教材:生物化学 第六版 周爱儒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参考资料:生物化学 第二版 张昌颖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生物化学 第二版 沈同 王镜岩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教研室主任意见:已阅,教案整洁,重点突出。本单元教学总结(教学经验、效果、存在问题、改进措施等)通过多媒体教学,将声、动画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使其真实形象的反映到绪论中,使同学们印像深刻,加深对

4、知识的理解,效果良好。课后复习题何谓生物化学,其研究的内容是什么? 二蛋白质结构与功能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1、掌握蛋白质的分子组成、分类、分子结构特点。2、了解蛋白质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3、掌握蛋白质理化性质及分离纯化的方法和原理。4、了解组成蛋白质的多肽链氨基酸序列及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测定方法。教学内容提要及时间分配1蛋白质的分子组成及分类:组成的基本单位,氨基酸的结构、分类、理化性质,肽和生物活性肽生理功能,蛋白质分类。(40分钟)2蛋白质的分子结构:蛋白质的一级结构,肽单元概念,蛋白质的二级结构的形式、特点及影响其结构的因素,模序概念、功能。蛋白质的三级、四级结构,维系各级结构稳定的主要化

5、学键。(80分钟)3、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一级结构、空间结构、功能三者之间的关系。(30分钟)4、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分离纯化的方法和原理。(30分钟)5、多肽链中氨基酸序列分析及蛋白质空间结构测定。(20分钟)教学重点、难点与进展重点:1.蛋白质平均含氮量,氨基酸分类及理化性质。2.分子结构特点及影响其结构稳定的因素。3.蛋白质纯化方法理化性质、纯化方法。难点:1.肽单元概念理解2.-螺旋结构特点及影响其结构的稳定因素。3.蛋白质变性、沉淀、凝固三者关系。进展: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研究进展。教学方法1教授与自学相结合。2理论与临床相结合。3讲授重点内容。教学手段(挂图、分子结构模型、幻灯、多媒

6、体等)多媒体教学。使用的教材及参考资料教材:生物化学 第六版 周爱儒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参考资料:生物化学 第二版 张昌颖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生物化学 第二版 沈同 王镜岩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教研室主任意见:已阅,教案整洁,重点突出。本单元教学总结(教学经验、效果、存在问题、改进措施等)1.蛋白质分子结构是重点也是难点,通过模型与多媒体立体空间的构象加深对结构特点的理解,便于掌握。2.蛋白质理化性质、根据不同理化性质进行纯化蛋白质方法在以后的实习中逐一安排,将容易掌握。课后复习题1.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什么?其结构特征是什么?2.什么是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主

7、要有哪几种?各自的结构特征?3举例说明蛋白质的一级结构、空间结构、功能之间的关系?4.何谓蛋白质变性?变性沉淀关系?蛋白质变性原理有何应用价值?5.蛋白质纯化的方法哪几种?原理是什么?预习内容: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三.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1.了解核酸的分类、化学组成、核苷酸的生理功能及结构特点。2.掌握核酸一级结构特点。3.掌握DNA、各种RNA的空间结构特点和功能。4.掌握核酸的理化性质及应用。教学内容提要及时间分配1.核酸的化学组成:核酸组成的基本单位,核苷酸中碱基成分和理化性质、戊糖与核苷,核苷酸的结构与命名。(20分钟)2.核酸的一级结构和主要的化学键。(10分钟)3.DN

8、A的空间结构与功能:DNA研究背景,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要点,DNA的多样性,原核生物、真核生物DNA的超螺旋结构,DNA的功能,基因、基因组概念。(40分钟)4.RNA的空间结构和功能:mRNA、tRNA、rRNA的结构特点和功能,遗传密码概念,其它小分子RNA核酶。(20分钟)5.核酸的理化性质及应用:核酸的一般理化性质,DNA的变性、复性、分子杂交。(20分钟)6.核酸酶:分类、限制性内切酶的概念,简单介绍核酸酶DNA重组中的作用。(10分钟)教学重点、难点与进展重点:1.核苷酸的结构与生理功能。2.DNA、mRNA、tRNA、rRNA的结构特点、功能。.3.核酸的理化性质和功能。难点

9、:1.DNA双螺旋模型结构要点。2.mRNA、tRNA、rRNA的结构特点。进展:1.分子杂交技术在农业、医药、科研领域发展中的作用。2.核酶作为新的肿瘤和病毒治疗的新技术研究。教学方法1教授与自学相结合。2理论与临床相结合。3讲授重点内容。教学手段(挂图、分子结构模型、幻灯、多媒体等)多媒体教学。使用的教材及参考资料教材:生物化学 第六版 周爱儒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参考资料:生物化学 第二版 张昌颖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生物化学 第二版 沈同 王镜岩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教研室主任意见:已阅,教案整洁,重点突出。本单元教学总结(教学经验、效果、存在问题、改进措施

10、等)通过多媒体将核酸的结构形象的展示出来,根据结构特点讲解其功能,有助于理解。课后复习题1.举例说明核苷酸的生理功能?2.简述DNA与RNA有哪些不同?3.细胞几种RNA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功能?四. 酶教学目标及要求1.掌握酶分子的结构与功能。2.了解酶促反应的特点和机制.3.掌握底物浓度、酶浓度、温度、pH值、抑制剂、激活剂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4.掌握酶的调节方式及同工酶。5.了解酶的命名、分类、酶与医学的关系。教学内容及时间分配1.酶的分子结构与功能:酶的分子组成、辅助因子分类以及在酶催化的化学反应中作用,酶的活性中心。(40分钟)2.酶促反应的特点和机制。(40分钟)3.酶促反应动力学:

11、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米曼氏方程,Km ,Vmax意义。酶浓度、温度、pH值、抑制剂、激活剂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120分钟)4.酶的调节:酶活性调节(酶原激活、酶变构调节、共价修饰调节)酶含量调节,同工酶。(30分钟)5.酶命名、分类、酶与医学的关系。(10分钟)重点难点与进展重点:1.酶的活性中心2.酶促反应的特点3.酶的活性调节及同工酶4.抑制剂的竞争、非竞争、反竞争抑制作用特点及双倒数方程图象.难点:1.米氏方程的推导过程2.竞争、非竞争、反竞争抑制作用特点.进展:对抗体酶的研究是目前酶工程的前沿之一,通过抗体酶途径制备自然存在的新酶种,生产不易获得的各种酶。教学方法1教授与自

12、学相结合。2理论与临床相结合。3讲授重点内容。教学手段(挂图、分子结构模型、幻灯、多媒体等)多媒体教学。使用的教材及参考资料教材:生物化学 第六版 周爱儒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参考资料:生物化学 第二版 张昌颖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生物化学 第二版 沈同 王镜岩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教研室主任意见:已阅,教案整洁,重点突出。本单元教学总结(教学经验、效果、存在问题、改进措施等)米氏方程的推导涉及的化学质量定率适当的复习。竞争、非竞争、反竞争抑制作用特点是重点也是难点。利用比较方法讲解可逆性抑制作用特点方法效果好,便于记忆。课后复习题1、酶的必需基团有几种?各有什么作

13、用?2、比较竞争、非竞争、反竞争抑制作用特点?.五. 糖代谢教学目标及要求1、了解糖的生理功能,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和吸收、糖在机体内的代谢概况。2、掌握机体不同生理条件下,糖的分解代谢途径、代谢调节及生理意义。3、了解糖原的合成与分解的过程及调节。4、掌握糖异生的过程、生理意义及调节。5、了解血糖的来源、去路和机体对血糖水平的调节。6、了解糖代谢障碍引起常见的临床疾病。教学内容提要及时间分配1.了解糖的生理功能,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和吸收、糖在机体内的代谢概况。(10分钟)2.糖的分解代谢:糖酵解概念,反应过程、特点及关键酶,糖酵解调节,生理意义,能量生成。(60分钟) 糖的有氧氧化概念、反应过程、

14、特点及关键酶,三羧酸循环的生理意义,有氧氧化调节、能量生成。巴斯德效应。(80分钟) 磷酸戊糖途径反应过程及关键酶,反应途径调节,生理意义。(40分钟)3.糖原的合成与分解:糖原的合成与分解过程及关键酶,糖原的合成与分解调节。(40分钟) 4.糖异生:糖异生的过程及调节,糖异生的生理意义。(60分钟)5.乳酸循环过程及意义。(10分钟)6.血糖及调节:血糖来源和去路,激素对血糖水平的调节机制,血糖水平异常。(20分钟)教学重点、难点与进展重点:1.熟练掌握糖酵解、糖的有氧氧化、糖异生反应途径及特点,反应限速步骤及关键酶。2.掌握并理解糖酵解、三羧酸循环、磷酸戊糖途径、糖异生的生理意义。3.掌握并理解机体在不同生理条件下,对糖酵解和糖异生反应途径的双向调节。4.了解糖原的合成与分解的关键酶以及糖原的合成与分解的调节 。5.巴斯德效应、乳酸循环概念,乳酸循环意义。难点:1.2,6-双磷酸果糖对糖酵解和糖异生反应途径的调节。2.如何理解磷酸烯醇式丙酮酸是三羧酸循环中间物质彻底氧化与糖异生的支点。进展:对糖尿病研究的新进展。教学方法1教授与自学相结合。2理论与临床相结合。3讲授重点内容。教学手段(挂图、分子结构模型、幻灯、多媒体等)多媒体教学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