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技)教研室生物化学邢台医专精品课程精品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37909746 上传时间:2020-07-1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6.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科技)教研室生物化学邢台医专精品课程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生物科技)教研室生物化学邢台医专精品课程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生物科技)教研室生物化学邢台医专精品课程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生物科技)教研室生物化学邢台医专精品课程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生物科技)教研室生物化学邢台医专精品课程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科技)教研室生物化学邢台医专精品课程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科技)教研室生物化学邢台医专精品课程精品(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研室:生物化学 教师姓名:吕文华授课题目绪论授 课 专 业 和 班 级 授课内容生物化学的概念,发展简史,主要内容和与医学的关系。授课学时1教学目标掌握生物化学的概念,了解生物化学的主要内容教学重点生物化学的概念教学难点生物化学的主要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课堂讲述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教学内容提要及时间分配1生物化学的概念:生物化学的定义,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0.2学时)2生物化学发展简史: (0.2学时)3生物化学的主要内容:1)人体的物质组成;2)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3)物质代谢及调节;4)基因的信息传递及调控(0.4学时)4生物化学与医学的关系(0.2学时)主要经验恰当

2、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生物化学产生很大兴趣。学生反映很好。存在问题、改进措施讲课内容中出现了大量的生化名词,需要在以后学习中和绪论互相衔接。教研室:生物化学 教师姓名:吕文华授课题目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授 课 专 业 和 班 级授课内容蛋白质的分子组成,空间结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蛋白质的理化性质。授课学时5教学目标掌握氨基酸的特点、分类、理化性质和连接方式。蛋白质空间结构:一、二、三、四级结构的概念及特点,维系一、二、三、四级结构的次级键。蛋白质的理化性质:两性解离、胶体性质、变性、复性教学重点氨基酸分类和连接方式。蛋白质空间结构和蛋白质的理化性质教学难点蛋白质空

3、间结构教学方法和手段课堂讲述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教学内容提要及时间分配1蛋白质的分子组成:蛋白质的元素组成及特点,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氨基酸的理化性质和连接方式。(1.5学时)2蛋白质分子结构:一、二、三、四级结构的概念及特点,维系一、二、三、四级结构的次级键,二级结构的主要形式,结构和功能的关系。(2学时)3蛋白质的理化性质:理化性质:两性解离、胶体、变性、沉淀、凝固、复性、紫外吸收和呈色反应。(1.5学时)主要经验在讲述基本知识基础上,突出重点、解决难点,用多媒体等形象教学。存在问题、改进措施一些学生化学基础较差,需复习有关知识教研室:生物化学 教师姓名:吕文华授课题目维生素授 课 专 业

4、和 班 级授课内容概述,脂溶性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授课学时2教学目标掌握维生素的分类、功能、活性形式及缺乏病教学重点维生素的功能、活性形式及缺乏病教学难点维生素的功能教学方法和手段课堂讲述为主教学内容提要及时间分配1概述,脂溶性维生素:VA;VD;VE;VK(1学时)2水溶性维生素与辅酶: VA与TPP:VB6与磷酸吡哆胺;VPP与NAD+;VB2与FMN和FAD等(1学时)主要经验课堂讲述内容和医学实践相结合,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存在问题、改进措施学生反映酶的作用没学,在以后学习中注意联系。教研室:生物化学 教师姓名:吕文华授课题目酶授 课 专 业 和 班 级授课内容概述,催化作用的特点

5、,结构与功能。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酶与医学的关系授课学时4教学目标掌握酶的概念、化学本质、分子结构与功能、酶促反应特点、活性中心、酶促反应动力学、酶的调节;熟悉影响酶促反应各个因素对酶促反应的作用及机制教学重点可逆抑制的种类、特点及意义,酶的调节方式,酶原激活教学难点可逆抑制的种类、特点及意义教学方法和手段课堂讲述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教学内容提要及时间分配1概述,酶催化作用的特点,(0.8学时)2酶的结构与功能 (1.2学时)3底物浓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米氏方程及米氏常数的物理意义,酶浓度对反映速度的影响,温度pH对酶活性的影响:最适温度、最适pH,激活剂和抑制剂的影响:可逆与不可逆性抑制作用,

6、竞争性、竞争性与反竞争性抑制作用(2学时)主要经验使学生加深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及掌握,早期接触临床,增加基础与临床的联系,学生兴趣很高,主动查材料,积极参与。存在问题、改进措施目前为大班讨论,人太多,发言机会少。讨论应分小班较好。教研室:生物化学 教师姓名:吕文华授课题目生物氧化授 课 专 业 和 班 级授课内容概述,生物氧化过程中水的生成, ATP的生成,其它氧化体系授课学时3教学目标掌握线粒体基本结构及呼吸链的组成,产能部位,两条呼吸链的排列顺序,氧化磷酸化概念及影响因素,ATP的生成及功用,二条穿梭途径;熟悉氧化磷酸化机制。教学重点两条呼吸链的排列顺序,氧化磷酸化机制教学难点氧化磷酸化机制

7、教学方法和手段课堂讲述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教学内容提要及时间分配1概述(0.5学时)2生物氧化过程中水的生成:呼吸链的组成和作用,呼吸链成分的排列顺序,胞液中NADH的氧化:磷酸甘油穿梭及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2学时)3ATP的生成:常见的高能化合物,底物水平磷酸化和氧化磷酸化,高能化合物的储存和利用(1学时)4其它氧化体系(0.5学时)主要经验在讲述氧化磷酸化机制的时候,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存在问题、改进措施学生认为本章是最难理解的,因此必须在课前将生物氧化与物资代谢的关系交待清楚,进而了解机体产能的过程及代谢与产能的关系。教研室:生物化学 教师姓名:吕文华授课题目糖代谢授 课 专 业 和 班 级

8、授课内容概述,糖原的合成与分解,糖的分解代谢,糖异生,血糖授课学时6教学目标掌握糖的生理作用,糖的分解代谢,糖的无氧酵解,有氧氧化,糖原合成、分解及调节,糖异生概念及关键酶,血糖来源去路;熟悉各代谢途径,基本过程及产能、脱氢部位,糖的消化吸收及血糖调节的激素教学重点糖的分解代谢,糖原合成和分解,糖异生教学难点糖的分解代谢教学方法和手段课堂讲述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教学内容提要及时间分配1概述(0.5学时)2糖原的合成与分解 (1学时)3糖的分解代谢:糖的无氧分解,糖的有氧氧化,磷酸戊糖途径。(3学时)4糖异生(1学时)5血糖(0.5学时)主要经验通过糖代谢途径的讲解,使学生掌握体内代谢的一般规律,

9、为学好脂代谢等奠定基础,尽量总结规律性的内容存在问题、改进措施注意联系临床,增加学生的兴趣。学生反映很好。教研室:生物化学 教师姓名:吕文华授课题目脂类代谢授 课 专 业 和 班 级授课内容概述,血脂与血浆脂蛋白,甘油三酯代谢,磷脂的代谢,胆固醇代谢授课学时6教学目标掌握甘油三酯的合成代谢、分解代谢途径,脂酸氧化,酮体生成和关键酶及途径,脂酸合成关键酶,多不饱和脂酸的重要衍生物,磷脂合成分解的酶类及途径,必需脂肪酸,胆固醇合成部位原料,血浆脂蛋白的分类、功能;熟悉脂肪的消化、吸收;脂酸合成的基本步骤及调节,胆固醇转化胆汁酸,血浆脂蛋白的代谢,酮体与临床一些疾病。教学重点脂酸氧化,酮体生成和关键

10、酶及途径;血浆脂蛋白的代谢教学难点血浆脂蛋白的代谢教学方法和手段课堂讲述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教学内容提要及时间分配1概述(0.5学时)2血脂与血浆脂蛋白:血脂,血浆脂蛋白:血浆脂蛋白的分类、组成、性质、来源及生理功能,载脂蛋白:载脂蛋白的组成及功能 (1.5学时)3甘油三酯代谢:甘油三酯的合成代谢;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脂肪动员及其影响因素,激素的调节,甘油三酯的水解过程及关键酶,能量的计算。磷酸甘油的代谢,脂肪酸p氧化部位、过程及有关的酶。酮体的生成和利用;多不饱和脂酸的重要衍生物(2学时)4磷脂的代谢(1学时)5胆固醇代谢:胆固醇的生物合成:胆固醇的合成部位、原料、辅助因子、关键酶;胆固醇的酯

11、化;胆固醇的转变与排泄(1学时)主要经验在讲述基本知识基础上,组织病例讨论,使学生加深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及掌握,早期接触临床,增加基础与临床的联系,学生兴趣很高,主动查材料,积极参与。存在问题、改进措施氨目前为大班讨论,人太多,发言机会少。讨论应分小班较好。教研室:生物化学 教师姓名:吕文华授课题目蛋白质的分解代谢授 课 专 业 和 班 级授课内容蛋白质的营养作用,氨基酸的一般代谢,氨的代谢,氨基酸的特殊代谢,糖、脂类、蛋白质代谢的联系及调节授课学时4教学目标掌握氨基酸的联合脱氨基作用,-酮酸的代谢,氨的来源、去路;谷氨酰胺的运氨作用,尿素生成部位及鸟氨酸循环,氨基酸的脱羧基作用及主要脱羧产物,

12、一碳单位概念、种类及辅酶,一碳单位来源的氨基酸;蛋氨酸循环及SAM的作用,PAPS的作用及来源的氨基酸,苯丙氨酸及酪氨酸的主要代谢途径及相关的代谢病。教学重点氨基酸的联合脱氨基作用;尿素生成部位及鸟氨酸循环;氨基酸的脱羧基作用及主要脱羧产物,一碳单位概念、种类及辅酶,一碳单位来源的氨基酸;蛋氨酸循环及SAM的作用教学难点尿素生成部位及鸟氨酸循环;教学方法和手段课堂讲述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教学内容提要及时间分配1蛋白质的营养作用(0.5学时)2氨基酸的一般代谢:氧化脱氨基作用;转氨基作用;联合脱氨基作用;嘌呤核苷酸循环。 (1学时)3氨的代谢:体内氨的来源,氨的转运,氨的去路(1学时)4氨基酸的特

13、殊代谢:氨基酸的脱羧基作用,一碳单位的代谢,含硫氨基酸的代谢,芳香族氨基酸的代谢。(1学时)5糖、脂类、蛋白质代谢的联系及调节(0.5学时)主要经验联系临床讲解重要的两种转氨酶,联系生活实际讲解蛋白质的营养作用,将-酮酸的代谢产物归纳分类后,让同学们找出与糖和脂代谢的联系点,再给出生糖、生酮和生糖兼生酮氨基酸的概念和种类,并总结出记忆的规律。存在问题、改进措施存在的知识点较多,注意逻辑内在的关系。教研室:生物化学 教师姓名:吕文华授课题目核酸结构、功能与核苷酸代谢授 课 专 业 和 班 级授课内容核酸的化学组成, DNA的结构与功能, RNA的结构与功能,核酸的理化性质,核苷酸的代谢。授课学时

14、4教学目标掌握核酸的种类、化学组成、DNA与RNA的区别、结构特点、功能;嘌呤核苷酸和嘧啶核苷酸合成的从头合成途径;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产物教学重点核酸的种类、化学组成、DNA与RNA的区别、结构特点、功能、核酸的化学组成、DNA与RNA的空间结构、DNA复性与分子杂交;嘌呤碱元素来源;IMP生成ATP和GTP;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产物;嘧啶碱的元素来源;嘧啶核苷酸的分解代谢产物。教学难点DNA双螺旋的模型、超螺旋结构、RNA的种类及功能、结构特点、理化性质、Tm、变性; IMP的生成过程; UMP的生成过程教学方法和手段课堂讲述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教学内容提要及时间分配1核酸的化学组成(0.5学时)2 DNA的结构与功能: DNA的一级结构,二级双螺旋结构模型,核小体结构; DNA的功能 (1学时)3 RNA的结构与功能(0.5学时)4核酸的理化性质: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