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方案教学教材

上传人:go****e 文档编号:137891513 上传时间:2020-07-12 格式:DOCX 页数:113 大小:7.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方案教学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113页
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方案教学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113页
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方案教学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113页
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方案教学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113页
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方案教学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1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方案教学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方案教学教材(1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方案精品文档XX学校智慧校园建设总体设计方案目录1建设背景41.1政策背景41.2学校概况42建设思路52.1总体目标52.2建设原则52.2.1顶层设计52.2.2分期建设62.2.3利旧共享62.2.4数据互通62.2.5融合创新62.3设计依据62.4总体框架72.4.1数据流程72.4.2业务框架83智慧校园环境103.1校园无线网络覆盖103.1.1无线网络方案总体设计103.1.2校园无线网络解决方案123.2校园智慧一卡通313.2.1一卡通相关硬件设备323.2.2一卡通对接业务系统353.3学校技防安防系统373.3.1前端点位设计373.3.2视频存储设计

2、473.3.3入侵防盗报警系统设计533.3.4人脸检索系统设计583.4智能录播系统603.4.1实现目标603.4.2应用规划603.4.3系统组成633.5智慧班牌系统673.5.1系统特点673.5.2前台功能673.5.3后台功能733.5.4配套硬件823.6校园公用终端843.7交互式一体机863.7.1需求分析873.7.2方案设计883.7.3配置方案894软件平台904.1基础平台904.1.1基础数据管理平台904.1.2统一身份认证平台944.1.3跟市区平台的对接964.2智慧教学974.2.1智慧课堂系统974.2.2智能阅卷系统1074.3智慧管理1274.3.1

3、行政办公1274.3.2师生管理1304.3.3智能排课1344.3.4考务管理1494.3.5教学管理1554.3.6德育管理1564.3.7总务管理1584.4智慧服务1684.4.1家校互动平台1684.4.2智能安保系统1735特色发展1835.1创客教育空间1835.1.1建设概述1835.1.2创客课程1845.1.3案例示范1915.1.4实施方案1925.1.5案例附录1935.2智慧学习体验中心1995.2.1中心简介1995.2.2中心设施1996项目实施2006.1项目推进办法2006.1.1合作模式2006.1.2学校组织保障2006.1.3应用推进策略2016.2分期

4、实施2056.2.1一期计划2056.2.2二期计划2066.2.3三期计划2061 建设背景1.1 政策背景十八大报告明确把“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首次把信息化同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并列为国家战略,促进“四化”同步发展。2016年6月,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明确要求深化建设和应用“三通两平台”,并对中小学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和内容做出了重要的阐述。2015年3月19日,省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智慧教育的实施意见,该实施意见明确了安徽推进智慧教育的政策要求、推进进度及具体办法,并将“智慧校园”建设列为重点建设任务。安徽省“十三五”教育信息化

5、发展专项规划强调要“实现教育全过程信息化,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在推进教育综合改革、教育治理体制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的积极作用。构建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推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普及共享,强化信息技术在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核心业务中的有效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2018年5月15日,安徽省教育厅印发安徽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指南为我省中小学智慧校园的建设拟定了参考标准,并要求到2020年,全省60%以上学校建成智慧校园。1.2 学校概况XX学校作为一所XX地区知名学校,在智慧课堂、智慧校园的建设上已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按照安徽省智

6、慧校园建设标准打造一所高标准的智慧校园,成为XX市乃至安徽省的标杆学校。(具体根据学校情况描述。)2 建设思路1.2.1 总体目标创新教学,打造智慧化的“教、学、练、考、评”教学全过程,将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创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建设。精细管理,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各部门、各领域的精细化管理,利用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手段创新学校的管理模式。高效决策,形成全校的大数据中心,以科学、实时、有效的数据支撑学校的各项治理决策。打造特色,智慧校园的建设须以促进学校优质发展为目标,并辅助XX学校的学校品牌建设。围绕“培养以天下为已任,具有健全人格、独立人格和创造性人格的人”的办学

7、宗旨建设智慧校园,以科技与教育深度融合,打造现代化、精品化、智慧化校园。2.2 建设原则智慧校园的建设须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整合资源、共享数据、突出应用”的指导思想。1.2.2.1.2.2.2.2.1 顶层设计根据安徽省智慧校园的建设指南可知,智慧校园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具有投资大、建设难、周期长、涉及部门和人员多等特点,学校智慧校园建设启动之初就考虑做好顶层规划设计,已请高校及行业专家对学校的智慧校园建设进行整体分析和统一规划,确保统一数据标准、统一技术路线、统一组织协调。2.2.2 分期建设我们根据学校的当前基础条件、需求紧迫程度、未来长远发展三个方面进行分期规划,分步建设实

8、施。2.2.3 利旧共享加强学校各项信息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建设的集约化管理,充分利用已有信息化设施,避免重复建设和IT投资浪费,有效促进部门、校级、区市乃至全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共享利用。2.2.4 数据互通各个软硬件系统需要互联互通,才能充分体现智慧化,否则就是一堆数字垃圾的堆砌。因此,我们的智慧校园建设必须确保各个应用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与实时交换,各个系统协调一致后发挥最佳价值。2.2.5 融合创新应用是基础,融合是关键,创新是目标。学校建设智慧校园重点是希望利用先进的IT技术跟学校的教育教学特色进行深度融合,碰撞出创新的火花,最终实现总体建设目标,打造一所人民满意的智慧化学校。2.3 设计

9、依据教育部信息化建设标准规范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2012年3月13日教育部行业标准:JYT 1005-2012 教育管理信息 中职学校管理信息教育部行业标准:JYT 1004-2012 教育管理信息 普通中小学校管理信息教育部行业标准:JYT 1003-2012 教育管理信息 教育行政管理信息教育部行业标准:JYT 1002-2012 教育管理信息 教育管理基础信息教育部行业标准:JYT 1001-2012 教育管理信息 教育管理基础代码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CELTS-41,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CELTS-3,学习对象元数据:

10、信息模型规范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CELTS-24,网络教育服务质量管理体系规范CELTS-22.1:网络课程评价规范(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发布)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指南-中央电化教育馆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参考指标-中央电化教育馆2.4 总体框架2.4.1 数据流程建立学校数据仓库,实现数据的有效清洗、过滤、加载,实现全校数据数据完整的数据仓库。基于数据仓库建立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实现数据的共享服务,为校、区应用系统提供完整的,一体化的数据服务,满足共享需求,有效降低“数据孤岛”现象。图 数据流程数据流程如下:数据汇聚:对校园应用,如互动教学系统,管理系统等进行数据汇聚、清洗、加载;对学校外

11、部系统如学籍管理、人事管理等外部系统进行数据汇聚、清洗、加载,形成数据数据仓库。数据入库:建立学校数据仓库模型 ,完成数据入库工作,建立学校数据仓库。学校数据仓库数据共享和数据分析的基础。数据服务:基于数据仓库,建立教育数据服务总线,为学校应用系统,校园门户提供标准的、完整的数据服务,实现数据共享。数据监控:基于数据仓库,实现教育数据分析和监测,例如学生学习行为、学业成绩等分析,为教育管理者提供有效的管理依据,提升学校管理水平。2.4.2 业务框架本项目建设面向服务对象为:学生、老师、家长及管理者,实现应用和资源的有效融合,并提供统一、一致的对外服务入口,实现更加紧密的结合和互动,实现教、学、

12、管一体化建设。学生,学生学习空间是学生访问应用的统一入口,通过学生空间实现学生学习应用,学习资源的统一整合和集中应用,在学生与教师间建立快速、便捷沟通的渠道。教师,教师工作空间是教师参与数字教学活动的入口,实现教学管与学生、家长间有效沟通的途径。家长,使用家校互动空间,建立学校与家长间的互动渠道,便于家长随时参与校园活动、了解校园动态、掌握孩子成长、及时与教师沟通。学校管理者,学校管理者在校级数据中心的基础上,基于学生日常学习行为数据、教师管理数据、学校运行数据对学生、教师、学校进行有效评估和分析,为学校精细化管理提供有力的事实依据。主管部门,学校与区级乃至市级主管部门实现数据互通,起到教育基

13、础数据有效共享、学校日常数据快速采集、教育数据标准统一制定,综合应用。图 业务框架3 软件平台3.1 基础平台智慧校园必将面临信息化建设分步实施的情况,如不提前做好整体的统一规划,则易造成多系统、多平台并行、缺乏统一数据标准的情况,最终会影响到服务整体性、连贯性;同时,多系统、多平台并行还会造成缺乏统一的数据标准的问题,这将会对系统的集成度、扩展性带来不良的影响。针对此类可预期的情况,学校计划在智慧校园建设初期即做好统一基础平台构建,以避免上述可能产生的问题。同时,考虑到校、区、市、省多级的互联互通,我们的基础平台将跟市、区级平台进行对接和融合。3.1.1 基础数据管理平台基础数据平台架构按照

14、数据流向可分为3层结构,分别为数据层,信息层和分析层。信息层通过数据层中的标准数据接口获取数据源的数据,并且经过提取、转换和装载(即ETL过程)实现数据清洗、数据整合、数据关联、数据筛选等操作,最终实现数据落地和数据分析。数据层 包括数据源和标准数据接口。信息层包括ODS,数据仓库,数据集市,ETL,元数据。分析层主要是数据的应用层,如数据挖掘,OLAP,仪表盘,报表定制等。数据存储和数据处理主要是在信息层。传统BI架构采用关系型数据库(如Oracle)作为数据仓库,但是Oracle不能解决大数据存储和分析,以及实时计算的需求。因此,我们可以采用Oracle,并且结合开源分布式系统基础架构HADOOP及其生态圈中的分布式内存计算Spark,分布式实时计算Storm等,从离线和实时两个方向支撑海量数据的接入和处理。并且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将以上的各个组件进行有效的组合,形成适用于现实场景的大数据分析架构。3.1.1.1 统一信息标准制定与建设相对应的中小学信息标准,模式上参照国家、教育部、安徽省、XX市以及相关行业的相关教育信息标准集,并根据本地化特色进行修正,最终形成覆盖XX学校智慧校园各个细分领域的信息标准体系。3.1.1.2 基础数据库建立学校的基础数据库,并基于统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