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化某集团信息化建设方案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37838045 上传时间:2020-07-12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4.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信息化某集团信息化建设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管理信息化某集团信息化建设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管理信息化某集团信息化建设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管理信息化某集团信息化建设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管理信息化某集团信息化建设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信息化某集团信息化建设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信息化某集团信息化建设方案(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集团信息化建设规划方案 编制: 张亮二零一四年二月十八日一、移动信息化的发展和趋势1.1什么是移动信息化移动信息化是指在现代移动通信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构成的综合通信平台基础上,通过应用、服务及网络三个层面,实现管理和服务的移动化、电子化和网络化,向社会提供高效优质、规范透明、适时可得、电子互动的全方位管理与服务。从通俗的概念来讲,移动信息化就是要在手机、PDA等掌上终端,以电信、互联网通讯技术融合的方式,实现政府、企业的信息化应用,最终达到随时随地可以进行随身的移动化信息工作的目的。在移动信息化实施之下,目前政府和企业在电脑上应用的各种信息化软件体系,如办公信息化软件、ERP软件、CRM软

2、件、物流管理软件、进销存软件,以及各行业特定的行业软件(如警务联网系统、统计局统计系统等等),都可以移植到手机终端使用。手机变身为一台移动化的电脑,既能在手机与手机端进行信息化工作联动,也能够与原有的电脑端信息化体系保持互联互通。随着手机成为信息化网络中的移动载体,移动信息化将让现在需要固定场所、固定布局的企业和政府信息化建设模式变得更加灵活方便,满足政府和企业在出差、外出、休假,或是某些突发性事件时,与单位信息体系的全方位顺畅沟通。移动信息化发展的支撑平台(1)一流的移动通信基础网络平台。(2)一流的企业信息化支撑平台。(3)立体化的移动信息化服务平台。移动信息化的目标3A任何时间(Anyt

3、ime)任何地点(Anywhere)处理任何事情(Anything)移动信息化=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处理任何创造财富和提高效率的事情1.2信息化发展的历史移动信息化不是一种技术的更新,而是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多项技术的集成与创新,将传统PC端业务模式向移动端的延伸,使其对业务的支撑更加柔性、便捷与可靠。移动信息化的驱动力1.3移动信息化的价值一项调查请了300多位IT行业决策者来评估移动企业级应用可能为企业工作效率带来的积极影响。研究显示:大多数IT决策者认为移动企业级应用有望提升企业工作效率多达30-40%。再考虑到应用服务于企业的时间跨度,员工工作效率以及企业创收发展空间不容小觑

4、。1.4 2013-2015年移动信息化发展的状况企业移动信息化已经有了多年的发展历史,但是在3G和智能终端的时代才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价值,从信息的收集、传输、展示等单一应用逐步成为企业业务发展的重要支撑手段。企业移动信息化体现了IT技术和通讯技术的进一步融合,使得业务需求逐步显现,例如BYOD的策略已经被大量引入企业,当企业业务应用需求逐步增加,越来越依赖移动平台的时候,企业移动安全策略及管理平台应运而生。 一方面,移动信息化技术提供了技术保障:如基础网络、3G/4G、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安全、终端等的发展,为企业信息化创新提供了基础条件。 其二,未来碎片化并行漫游的思维和工作的时代特征也促进

5、了移动化需求。IT消费化趋势愈演愈烈,BYOD(自带设备上班)是企业移动化应用的必然趋势,即将开启企业全员化管理、实时化管理的新时代。1.4.1移动信息化进入高峰期移动信息化经过两到三年的培育,由于其对管理和效率的提升效果明显,推进速度比传统信息化快的多,而2013年底4G牌照的颁发更成为移动信息化推进的催化剂,BYOD和BYOM的逐步普及同时增速企业移动信息化的脚步, 移动信息化已经成为企业业务及信息化创新的主要方向,2014年进入高峰推广期。 2015年全球13亿移动工作者 企业IT正进入全新时代 今天乃至于未来的工作人口仍将继续朝移动化发展。根据IDC调查,全球智能手机仅在2015年的的

6、出货量就达到14.3亿部,增幅为9.8%,。全球约37%工作人口在2015年底迈入移动化。这相当于全球有13亿移动工作者,当然移动设备数量将是这个数字的两倍以上。再者,Orange Business Services报告指出,到了2018年,全球55%的商业IP流量将属于移动商业因特网流量。移动化时代已来临,并且将继续存在。 BYOD时代带来了移动App泛滥 IDC预期亚太地区的携带自有设备(bring your own device; BYOD)市场将继续呈现强大成长。根据2014年调查,亚太区估计有1.55亿智能电话和超过400万台平板计算机在使用中,而年成长率分别为40.4%和62.7%

7、,形成支撑BYOD趋势的基础。而且,这项预测还没包括新兴的穿戴式设备。移动人口如火箭冲天般的加速成长,智能电话、平板计算机和穿戴式设备大量涌现,这些现象使得云端和软件即服务(SaaS)应用数量呈现令人惊讶的成长速度。根据SkyHigh Networks最近的调查,今天的企业平均使用759种云端服务1.4.2 Android及国产智能设备成主流1.4.3行业定制专用设备将成趋势企业随着移动信息化推进增速,移动性和数据更新性较强的众多行业面临将原有业务移动化或创新移动化业务的局势,移动业务创新推动行业定制专用设备需求:比如移动管理、移动医疗和移动教育等;很多新的应用,如酒店移动管理、自助点菜、“车

8、联网”、更智能的生产、交互性更好的触屏购物等,这些行业需要既满足领域标准,又符合自身特性需求的行业定制专用设备。在买方市场的大环境下,移动设备及方案提供商抓住企业客户根据其行业特点满足定制化需求,设备定制化模式在4G时代已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趋势。1.4.4移动安全等移动化管理体系向平台化发展随着传统信息化系统移动化的需求日益增多,这意味着一个单位的企业级移动应用数量将不止一两个,而是会随着移动信息化的深入逐步增加,这就给移动应用的管理带来了系列的问题,简单而凌乱的移动应用及安全产品堆叠无法让企业对快速发展的移动信息化进行有效的支撑和把控,进而促使移动信息化向平台化发展。移动信息化的平台化需求,

9、主要集中在信息系统资源调用、移动开发平台和信息安全管理三个方面。移动信息化的安全问题有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移动安全本身应该是一个整体,这包括各类安全管理策略的联动和各种移动应用接受统一安全管理;第二个层面是移动安全应该是企事业单位整体信息安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割裂的,例如用户身份和权限等应该是统一的。只有真正做好全方位的数据安全防护措施,移动信息化才能大步前行。1.4.5综合业务能力增强2014年随着4G网络开通,移动网络传输能力进一步加强,移动信息化在传统信息化延伸的基础上,基于实时视频、语音通话和数据的综合业务处理能力将进一步增强,为移动信息化注入更多创新要素。当然企业面对这迅猛

10、的发展而不得不在有限的预算和时间内应对这些挑战,同时也必须学会从中挖掘商业价值,以促进业务、经济的增长与发展。1.5未来几年移动信息化发展的趋势 移动信息化、云及物联网进一步融合对于移动信息化、云计算和物联网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说明,移动信息化是“互联网”中的神经系统的支撑,“云计算”是“互联网中的神经系统的雏形,“物联网”是“互联网”正在出现的末梢神经系统的萌芽。三种技术相结合的信息化应用在物流、勘探以及救援中都有运用:通过传感器进行数据的收集,然后从移动互联网传到后台的系统,或者各种各样的BI系统中进行下一步的处理,然后将处理的数据分发到相关人员的移动终端进行显示。相对其他领域

11、的移动业务亦是如此。在前边已经指出2014年移动信息化进入新高峰,所以随着物联网业务量的增加,移动信息化步伐的加快,对数据存储和计算量的需求将带来对“云计算”能力的要求。三者的进一步融合必将成为未来两年移动信息化发展的新趋势。1.6没有布局移动化的企业是没有未来的 由移动信息化迅猛的发展趋势和作用可以看出,没有布局移动化的企业是没有未来的。二、集团移动信息化的现状和需求2.1集团移动信息化现状集团各大办公系统序号办公系统是否有移动端移动端使用说明1业务否2CRM否3项目管理否 由表中可以看到,公司的移动信息化率也就10%左右,使用的移动端的人数就更少了,而2015年中国移动办公人员数量达到3.

12、94亿,比2014年增长10.2%,2015年移动办公人员普及率,即占全国劳动力人数的比例达到了43.06%。预计到2016年,中国移动办公人数将达到4.45亿人,到2018年左右,移动办公人员的数量将超过目前的微信用户6个亿。公司的发展情况与社会应用态势形成巨大的差距,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2.2集团移动信息化需求智能终端的兴起和4G的商用,促进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移动互联网是互联网发展的新阶段。移动互联网是未来创新平台的主要支柱,是新兴产业新的增长极。移动互联网产生大数据,大数据的挖掘,支持了对网络的优化和对客户的管理与服务。移动互联网的应用,推动了移动信息化的发展,并将成为信息化的主导形式

13、,创新空间广阔。移动应用,将从面向消费者的应用,扩展到面向产业的应用。而移动信息化,将为集团移动化战略提供一个强有力的支撑。三、集团移动信息化建设的方针和目标3.1移动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方针 集团是一家近3万人的大型企业,分公司众多,人数众多,组织架构复杂,针对公司的移动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系统的工程,涉及到公司的各个部门、各个人员,是一次需要通过大量的人、才、物的投入才能获得预期满意效果的重要投资。移动信息化建设必须要在持续、有序、安全、有效的前提下逐步开展工作。为了保证公司移动信息化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IT行业移动信息化指导方针,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明确公司移动信息化16字指导方针

14、:整体规划 平台建设 逐步实施 运营改善 第一,公司移动信息化建设是支撑公司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和公司的发展战略保持高度的一致,整体规划是指需要针对公司目前的移动信息化的现状进行一些分析,针对需求进行调研,针对开发规范进行统一,针对后端的系统进行摸底。统一后端的接入标准,同时统筹规划还要保持一定的个性需要。 第二,要构建一体化移动管理平台,通过平台解决共性的技术问题,提供公共能力。根据业务的优先级分批开展企业的移动信息化建设。 第三,就是需要选择一些非核心的系统做试点,通过一些项目来进行切入,由易到难逐步深入。由点到线再到面,逐步实施移动信息化的各个软件系统。按照各系统的重要程度、紧急程

15、度决定系统建设和使用的先后顺序。务必要解决实际的问题。 第四,最后是日常的运营监控,收集移动应用的运营数据,统计分析移动应用的运营状况,根据分析结果进行后期持续的改进,提升业务的效率和用户体验。 常言道:只有胸有成竹才能落笔如飞,企业移动化建设也必须提前做好统一的IT规划,才能确保移动信息化为企业所用。3.2公司移动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战略 公司移动信息化的发展战略为:1. 成立移动信息化部门,专职负责公司的所有系统的移动信息化工作。2. 坚持自主开发和外部引进的两条腿走路的方针。3. 以移动应用平台为主的开发策略。4. 加大高层领导、相关部门的支持和资金投入的力度,为移动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5. 重视移动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和经验的积累。3.3 BYOD时代移动信息化应具备如下特点1、 终端多样:新技术发展必定推动终端持续创新,BYOD设备将日益增多:如在摩尔定律的持续推动下,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