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大宝****b 文档编号:137837910 上传时间:2020-07-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荒漠化的防治教学设计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教学模式介绍案例教学法也叫实例教学法或个案教学法。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把真实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展现在学生面前,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审理和讨论,作出自己的判断和评价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具有启发性、实践性,学生在设身处地的思考、讨论分析、归纳总结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决策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案例教学法实施的三个步骤:整理案例分析案例、解决问题回顾和总结设计思路说明荒漠化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教学中收集了大量图片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对荒漠化的认识和理解,荒漠化是全球比较普

2、遍的生态问题,但在不同地区荒漠化的表现、成因和治理措施不同,教学中多采用关联图的形式引导学生探究荒漠化的发生发展过程,治理措施和方法,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抓住地理事物内在联系的分析问题的方法,以便在分析其它区域生态环境建设问题时能够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课标分析本节的课标要求是:“以某区域为例,分析其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如荒漠化发生的原因,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从课标要求来看,就是要从特殊到一般,学会分析区域存在的环境问题,并了解该问题的危害和相应的解决对策,从而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荒漠化的含义、荒漠化的危害和荒漠化的防治。通

3、过讲述荒漠化的含义,分析了荒漠化的类型和成因,归纳了荒漠化的实质就是土地退化,特别是从人地关系角度分析了我国目前西北地区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荒漠化是全球性的灾难。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防治,是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关于荒漠化的防治,教材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全面介绍了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重点强调了有效措施是恢复自然植被。通过“三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等工程,荒漠化防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恢复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还任重道远,目前的努力还远远不够。学情分析 初中阶段,学生主要是了解了世界及我国沙漠化地区的分布和简单成因,对于荒漠化的概念,形成因素和危害知道甚少。本节课的教学要立足于

4、初中的基础,注重拓展荒漠化的类型、形成因素、危害和防治对策,使学生对于荒漠化有一个全面细致的了解。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理解荒漠化的含义及表现。2、掌握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并推及世界其他地区的荒漠化的成因。培养学生的演绎、归纳和逻辑推理能力。3、理解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4、掌握区域生态环境建设问题的一般学习方法。【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展示世界各地及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的图片,理解荒漠化的含义以及荒漠化与沙漠化的区别;组织学生根据相关资料讨论、探究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形成原因、对策和措施。 2、通过分析某个特殊案例,掌握分析影响区域发展各种自然因素和人为

5、原因的方法;能够利用区域生态环境建设问题的一般学习方法去分析同类问题的其他区域或其他区域的类似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荒漠化过程探究活动的开展,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 2、通过认识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科学的环境观,增强保护环境的观念。教学重点1、典型案例的分析和掌握:即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成因、危害和防治措施。2、区域分析方法的掌握;掌握区域生态环境建设问题的一般学习方法。教学难点区域分析方法的推广应用:能够利用区域生态环境建设问题的一般学习方法去分析同类问题的其他区域或其他区域的类似问题。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3

6、、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投影图片,让学生判断图中景观是否是荒漠?请说出它们的共同点,并谈谈他们印象中的荒漠。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自然引入新课。点拨:荒漠植被稀少、人口密度低的荒凉之地;荒漠化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所造成的土地退化;土地退化指由于使用土地不当或其他因素,所导致的耕地、草原、和森林等土地生产能力下降。一、荒漠化的概念【学习新知】阅读教材P16第一、二自然段思考什么是荒漠化?荒漠化有哪些类型?分布情况如何?1、以草原退化的图片为例说明荒漠化的形成过程:植被遭破坏地面裸露风沙侵蚀、水土流失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流失土地生产力下降荒漠景观。 2、阅读

7、教材理清荒漠化发生的地区(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本质 (土地退化);形成原因(自然原因气候异常等和人为原因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表现形式(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类型(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次生盐渍化、土地红漠化、土地冻融化)。 3、投影“世界土地荒漠化分布图”让学生明白荒漠化已成为全球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中国是全球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西北地区是我国风沙危害和荒漠化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问题探究】读“我国西北地区图”说出西北地区的范围,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与植被等方面,探究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并运用地

8、理环境的整体性分析自然地理环境与荒漠化的关系。1、读图说出西北地区包括哪些省级行政区? 2、读图描述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3、读图描述西北地区的地形特征。 4、读图描述西北地区的气候特征,思考位置和地形与气候有何关系?5、读图观察西北地区植被景观自东向西有什么变化?思考自东向西植被的变化和降水之间有什么关系?6、运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与植被等方面分析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与荒漠化的关系。7、归纳总结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原因。点拨:(1)干旱的自然背景(基本条件气候干旱少雨;物质基础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动力因素大风日数多且集中);(2)气

9、候异常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三、荒漠化的人为因素【问题探究】阅读教材图2.4、图2.5、图2.6和P17P19“荒漠化的人为因素”部分,思考我国西北地区产生荒漠化的人为因素有哪些?1、板图说明荒漠化的形成过程,在这一过程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人类活动常常起决定性作用。2、读“人口增长与荒漠化图”和“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因素图”理解荒漠化的人为原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点拨:a.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b.人类的活动不当-特别是对土地和水资源的利用(不同地区形成荒漠化的人类活动方式是不同的,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用关联图的形式展示人口增长过快与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与荒漠化之间的

10、关系。4、读图2.5思考:古城和古遗址分布有什么特点?现在城市的位置与古代城市遗址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塔里木盆地荒漠化土地面积为什么会扩大?5、读图2.6“井的密度及其分布对牧场的影响”思考掘井为何会引起土地的荒漠化。【承转】土地沙漠化会造成哪些危害呢?面对荒漠化面积扩大、危害严重的情况下,我们应该采取哪些对策和措施呢?观看视频“保护+治理+盈利探索荒漠化防治新模式”设问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有哪些对策和措施呢?四、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问题探究】阅读教材P2224“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的相关内容归纳荒漠化防治对策和措施有哪些方面?(和成因对照分析) 1、首先向学生讲清楚“荒漠化的防

11、治的三项内容(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两条原则(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盐碱)、治沙相结合);和一个重点(重点治理已遭沙丘入侵、风沙危害严重地段)。 2、 针对西北地区不同区域(农作区、牧区草原、干旱内陆区)荒漠化的形成与水资源不同的利用方式有关,说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在不同区域应该有不同的具体措施(农作区推广节水农业、牧区草原减少水井数量、干旱内陆区合理分配河流水资源)。 3、针对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背景非常脆弱,提出必需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首先介绍沙漠化地区植被的适应性特征、主要的一些治沙植被和三北防护林的建设

12、,然后以绿洲地区边缘荒漠化的治理(外围沙漠边缘封沙育草、前沿地带营造防沙林带、内部农田防护林网)再次强调荒漠化的治理需要因地制宜。以缺水源地区的流沙地区荒漠化的治理必需采取工程措施设置沙障工程,以包兰铁路沙坡头段引导学生思考草方格的作用并用图片展示治理的效果。 4、针对西北地区荒漠化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提出荒漠化的防治必需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现有林地作为防护林,绿洲边缘的灌草林带发展林业、牧业,已荒漠化的地方退耕还林、退耕还牧)。 5、针对西北地区过度樵采引起荒漠化提出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能源问题(开源 营造薪炭林、新建沼气池、开发利用

13、风能、太阳能;节流推广省柴灶)。 6、针对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根源是人口增长带来的贫困提出防治荒漠化必需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建立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系统。【拓展迁移】阅读教材P20P21”非洲萨赫勒地区荒漠化的自然、社会经济因素分析“和P24“苏联垦荒区防治荒漠化的对策”的相关内容,讨论非洲萨赫勒地区和苏联垦荒区荒漠化的原因以及措施,结合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形成和治理措施归纳总结出荒漠化发生的原因和治理措施的分析思路,同时说明面对不同的荒漠化地区应该采取不同的措施,引导学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板书设计一、荒漠化的概念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原因)1、干旱的自然背景:基本条件气候干旱少雨;物质基础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动力因素大风日数多且集中。2、气候异常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三、荒漠化的人为因素1、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2、人类的活动不当-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水资源利用不当等。四、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1、荒漠化的防治的三项内容、两条原则和一个重点。2、荒漠化防治的具体措施:合理利用水资源。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宜林则林、宜牧则牧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能源问题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建立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系统。 6 /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