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化中国酒文化讲课教案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37837505 上传时间:2020-07-12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8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雅文化中国酒文化讲课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雅文化中国酒文化讲课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雅文化中国酒文化讲课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雅文化中国酒文化讲课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雅文化中国酒文化讲课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雅文化中国酒文化讲课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雅文化中国酒文化讲课教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雅文化-中国酒文化,中国传统文化-,评分:中 任课:龚红月,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中,它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是一种文化象征,即酒神精神的象征。 在中国,酒神精神以道家哲学为源头。庄周主张,物我合一,天人合一,齐一生死。庄周高唱绝对自由之歌,倡导“乘物而游”、“游乎四海之外”、“无何有之乡”。庄子宁愿做自由的在烂泥塘里摇头摆尾的乌龟,而不做受人束缚的昂头阔步的千里马。追求绝对自由、忘却生死利禄及荣辱,是中国酒神精神的精髓所在。,史书和出土文物表明,自中国有历史以来,祭祀、会盟、各种庆典用酒都形成了固定程式的礼仪,使用酒器、酒具也逐渐系统、规范起来。 酒器、 酒具上的图案、花纹、篆刻也

2、与时俱进地形成特色。 中国古代非常崇尚礼仪,而酒被称为“百礼之首”,可见酒在当时 作用和地位。 此后从士大夫阶层中逐渐形成了酒风、酒德,且孔子、孟子都有过论述 晋人刘伶曾写过酒德颂。 后来出现的有关酒的诗、词、歌、赋、书法、绘画、戏曲、音乐简 直浩浩瀚瀚不清楚。据统计,诗经中大约四分之一的作品与酒关;全唐诗大约五分之一与酒有关; 我国著名诗人、文人、书法家如李白、 杜甫、白居易、李贺、 贺之章、苏轼陶渊明等的作品中与酒有关的内容都占很大比例,酒的种类,谷物酒 是用粮食作物黍、稷、麦、稻酒代直接发酵而成的,也是古代饮用最多、时间最长的酒 果酒 葡萄酒是我国酿制葡萄酒的是今新疆地区的各族人民。载:

3、 ” 宛左右以蒲萄为酒,富人藏酒至万余石,久者数十岁不败。” 唐代,由于唐太宗等许多大臣都喜好这种酒,使葡萄酒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到明代饮用葡萄酒己相当普遍了。 除了葡萄酒外,我国古代的果酒还有椰子酒、石榴酒、梨酒等,古代的酒具,我国最早的酒具大概是动物的角和葫芦、竹筒、蚌壳等天然器皿。 古代的酒具,如 ”角” 、”爵”等,形状就是在动物的角上加了支撑的腿和手。 云:”宗庙之祭,尊者举觯,卑者举角” 这其中的兽角,后来才发展成金属材料制成的青铜角。,古代文人与酒,我国古代大多数的文人都爱酒,好酒,甚至嗜酒如命。饮酒与吟诗作画几乎就是他们全部的生活内容。 因此,他们中的许多人常自取或被人赋予了与酒

4、有关的雅号,如“酒圣”、“酒仙”、“酒狂”、“酒徒”、“酒雄”、“酒鬼”、“醉龙”、“醉翁”、“醉尸”、“甜中客”等等。关于他们饮酒生活的许多趣闻轶事,一直流传至今。 古代不少诗人、书法家、画家,往往必须喝上点酒才能吟诗作画、挥毫泼墨,许多杰出的作品甚至是在醉态之中完成的。 李白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将时酒把酒问月月下独酌对酒就是他的代表作。,苏东坡是著名的文学家,也是著名的酒徒。“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我们从他嗜酒如命和风度潇洒的神态,可以寻到李白和白居易的影子。他的诗,他的词,他的散文都有浓浓的酒味。正如李白的作品一样,假如抽去酒的成分,色香味都为之锐减。,白居易是位大酒徒。他的一生不

5、仅以狂饮著称,而且也以善酿出名。他为官时,分出相当一部分精力去研究酒的酿造。酒的好坏,重要的因素之一是看水质如何。但配方不同,亦可使“浊水”产生优质酒,白居易就是这样。他上任一年自惭毫无政绩,却为能酿出美酒而沾沾自喜。在酿的过程中,他不是发号施令,而是亲自参加实践。,诗经幽七月云: 为此春酒, 把它酿成好春酒, 以介眉寿。 祝贺老爷寿命长。 朋酒斯飨 , 捧上两壶清香酒, 日杀羔羊, 宰了大羊和小羊, 跻彼公堂, 踏上台阶进公堂, 称批兕觥, 高高举起牛角杯, 万寿无疆。 同声高祝寿无疆。 (原文) (译文),陇西行乐府,天上何所有?历历种白榆。桂树夹道生,青龙对道隅。 凤凰鸣啾啾,一母将九雏

6、。顾视世间人,为乐甚独殊。 好妇出迎客,颜色正敷愉。伸腰再拜跪,问客平安不? 请客北堂上,坐客氈氍毹。清白各异樽,酒上正华疏。 酌酒持与客,客言主人持。却略再拜跪,然后持一杯。 谈笑未及竟,左顾敕中厨。促令办粗饭,慎莫使稽留。 废礼送客出,盈盈府中趋。送客亦不远,足不过门枢。 取妇得如此,齐姜亦不如。健妇持门户,亦胜一丈夫。,古人饮酒讲究非常多。除了酒本身的厚薄、颜色、温度外,还要看喝酒所用的器皿、饮酒的时间,甚至场所等等。 古代飲酒的場所很多,諸如在酒肆、酒楼、郊野露天的场所、妓院、旅店饮酒。但最常见的还是酒肆、酒楼。,古代酒肆建筑外貌,宫廷饮宴的情况,郊外露天场所,古代的酒令,我国古代,人

7、们每逢佳节或喜庆之日,亲朋好友必欢聚一堂,举杯相祝。其间,往往要猜拳行令,或穿插各种游戏。 酒令分别有以下五种:律令、游戏令、赌赛令、文字令、歌舞令 我国的酒令初始于西周时期。但那时的酒令却不是用来助兴劝酒,而是辅助酒礼,劝人少饮酒的。,饮酒与养生 酒之所以受到人们的重视,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饮酒具有养生保健的作用。 初学记引汉书曰:“酒者,天之美会。”明人杨慎在他的升俺外集一书中也说:“酒,乳也。所以养老寿也。” 可见酒与养生延寿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但饮酒不当,侧不仅不能达到养生延寿的功效,反而有损于健康。古人的饮酒养生术。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说:“酒,天之美禄也。面曲之酒,少饮则和血行气,壮

8、神御寒,消愁遣兴。”正因为如此,所以古人喝酒时总以祝寿为最好的祝酒词,而且向某人敬酒不叫敬酒,而叫为某人寿。,喝酒要适量,古人在长期的饮酒生活中,不断体会、观察、试验酒对人体的这种作用,逐渐积累、形成了许多关于酒的知识和经验,产生了两点基本共识: 其一,“醪醴腐人之肠胃”(稽康语),“久饮伤神损寿,软筋骨,动气痢”,“痛饮则伤神耗血,损胃亡精,生痰动火”,“过饮不节,杀人顷刻”(李时珍语)。即酒中含有有害成分,饮酒不得法或纵饮无度,有害身体健康; 其二,适量饮酒,饮法得当,可以起到养生保健、扶衰疗疾的作用,有利于身体健康。,酒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酒文化,特别是烈酒文化的发达,反映了人格的压抑

9、。 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发展,解放了人们的人格, 如今的人们愈来愈不需要借助饮酒舒展人格。 现在愈来愈多的人从喜欢饮高度白酒转变为中度、低度酒;从喜欢饮烈性酒转变为啤酒、葡萄酒。 现代法治最重人格权的保障,民法则一马当先。而有趣的是,民法系商品经济和民主政治的结晶, 商品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发展,减轻乃至消除了过去对人格的压抑,人格的地位、尊严提高了,民法则是对这一社会文明进步成果的确认,而人类社会的酗酒之风日渐式微,酗酒反为法律所限制、禁止。,组员名单,主策划:邓连香 2006053216 演讲者:汤锦联 2006053217 PPT制作:黄善瑜 2006053203 资料搜集:包苑 2006053206 施艳莉 2006053669 邓连香 2006053216 黄善瑜 2006053203,院系: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类 年级:2006级 课程名称:中国传统文化 任课老师:龚红月 课程开设年度学期 :2007年上学期,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