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自考串讲讲义汇总(9月24日更新)(20200618185627) .pdf

上传人:zh****71 文档编号:137837454 上传时间:2020-07-12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19.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10月自考串讲讲义汇总(9月24日更新)(20200618185627)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0年10月自考串讲讲义汇总(9月24日更新)(20200618185627)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0年10月自考串讲讲义汇总(9月24日更新)(20200618185627)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10月自考串讲讲义汇总(9月24日更新)(20200618185627) .pdf(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年 10 月自考串讲讲义汇总(9 月 24 日更新 ) 自考“语言学概论”串讲讲义 第七章 语言和社会 第一节 语言的起源和发展 一、语言的起源 1、研究语言起源问题的目的在于探索人类是怎样在其进化发展的历史过程 中创造了语言,是如何实现从没有语言到能够开口说话的历史性跨越的。 2、研究语言起源问题包含两个不同的问题: (1)语言产生的条件问题,即语言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 (2)人类语言的前身问题,即人类语言是从什么交际手段发展而来的。 3、关于语言的起源,大致可以分为神授说和人创说两种。 4、“神授说”的内容及评价: (1)概念:认为语言是上帝或神赐予人类的学说。 (2)代表观点:印

2、度婆罗门教吠陀中:语言是神赐予人类的一种特 殊能力。基督教圣经中:耶和华创造了亚当,亚当创造了语言。我国苗 族传说:山神创造了人,并传授了语言。 (3)实质:在当时科学文化水平极其低下的条件下,人们无法解释语言这 种奇妙的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因此只得归之于神的恩赐。 5、“人创说”的内容及评价: (1)概念:认为语言是人自己创造的,不是上帝或神赐予的。 (2)代表观点: 摹声说:语言起源于人类对外界各种声音的摹仿。这种观点只能解释摹声 词的产生,无法说明人类语言的起源问题。 社会契约说: 语言起源于人们的彼此约定。 这种观点注意到了语言的社会 属性和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但无法解释没有语言的情况下人

3、们是如何彼此约定 的。 手势说:在人类使用有声语言之前曾经历过- 个手势语言的阶段,这种观 点无法解释手势语言是如何发展为有声语言的。 感叹说:人类的有声语言是从抒发感情的各种叫喊声演变来的。这种观点 无法解释叹词是如何发展成具有理性意义的其他词语的。 劳动叫喊说: 人类的有声语言从人的劳动叫喊声发展而来。这种观点注意 到语言起源和劳动的关系,但无法解释劳动号子是如何发展为语言的。 (3)实质都是主观思辨的产生,缺乏科学的依据。 6、恩格斯关于语言起源的观点:恩格斯说:“语言是从劳动中并和劳动- 起产生的 , ”劳动提出了产生语言的社会需要;为语言的产生提供了心理和生 理上的条件。 劳动也改善

4、了原始人的发音器官,为语言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生理 条件。应该说恩格斯对语言起源问题的论述已经相当全面了。 7、与语言起源有关的现代科学研究: (1)研究的领域涉及动物学、古人类学、心理学等方面,在这些基础上形 成了现代对语言起源问题的新认识。 (2)经实验,黑猩猩没有像人类一样的喉头和大脑结构,因此它不能像人 一样的说话。 (3)从已有的研究成果看,晚期智人已经具备了产生语言的能力。 (4)语言的起源必须具备三方面条件: 人类的思维能力要发展到一定的水平。 人类要具备一定的生理条件。 人类社会有了产生语言的必要。 (5)声音不受距离、光线的限制,不妨碍肢体劳作的优点使人类最终选择 了有声语言。

5、 8、语言的起源为什么必须具备心理、生理和社会三个方面的条件: (1)心理条件:人类的思维能力要发展到一定水平,应该能够对客观世界 的事物进行分类和概括, 并具有一定的记忆和想象、 判断和推理的能力, 只有具 备了这种心理条件,才有可能产生语言。 (2)生理条件:人类的喉头和口腔声道必须进化到能够发出清晰的声音, 才有可能产生有声语言。 (3)社会条件: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须到“彼此间有些什么非说不可的地步 了”,具备了这样的社会条件,才有必要产生语言。语言起源的这三个必要条件 缺一不可,而创造这三个条件的是人类的劳动。 二 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1、从严格意义上说,发展和演变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6、。发展是一个从简单到 丰富,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 演变只是一个单纯的变化过程,这种变化并不一定 是从简单到丰富,从低级到高级。 2、语言的发展演变体现在哪些方面:语言的发展演变在语音、语汇、语义 和语法等语言内部的各个组成部分中缓慢地进行着。 3、语言演变的例子: (1)语言演变使英文单词的拼写法和实际读音发生了偏差。 (2)用现代语音读中国古诗,有韵律不合的现象。 (3)老年人和年轻人之间存在语音差异。 4、语汇、语义和语法的发展演变通过古今语言及不同时期语言的比较可以 清楚地看到。 (1)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日益活跃使词汇日益丰富。 (2)语义的发展演变在词义指称范围的扩大、缩小上表现明显

7、。 (3)通过对比可以看出语法的发展演变。 5、语言发展演变的原因: (1)语言依存于社会,社会交际活动的需要是语言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 本条件。 (2)社会的进步推动社会的发展。 (3)社会的分化和统一推动语言的发展演变。 (4)社会之间的接触也会推动语言的发展演变。 (5)从根本上讲,语言的存在和发展是受社会制约的,社会交际的需要是 语言存在发展的基本条件, 但并不意味着一种语言中的每一项具体演变和发展都 有其直接的社会根源。 有些语言的演变现象要从语言中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相 互制约中去寻找原因。 6、语言发展演变的两大特点: (1)渐变性:语言中逐步发展演变的,不允许有突飞猛进的变化。

8、 (2)不平衡性:语言内部的不同组成部分之间以及在不同的地域之间,语 言发展的速度和方向是不一致的。 第二节 语言的分化和统一 一、语言随社会的分化而分化 1、举例说明语言分化的产物有哪些:语言随着社会分化而分化。当一个社 会集团由于某种原因而分化为几个社会集团时,语言也会出现分化。 同时,社会 分化程度的深浅也直接决定着语言分化的程度。 (1)语言的分化首先表现为地域方言,即同一种语言的各种地方变体的产 生上。地域方言是与社会的半分化状态相适应的。一个统一的社会, 由于封建割 据,交通阻隔等原因, 有时分化为若干半独立的社会单位,它们之间的联系不多, 关系疏远, 交际减少, 但整个社会并没有

9、完全解体。这种社会分化导致语言社会 功能的变化, 从而引起语言体系中差别的扩大,一种语言分化为不同的方言。如 汉语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先后形成了七大方言: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 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和粤方言。 (2)其次,语言的分化表现在有共同历史来源的亲属语言上。一个统一的 社会,由于国家的解体、分治等原因,有时分化为几个独立的社会单位。语言便 在不同方言的基础上继续分化为几种独立的亲属语言。例如,蒙古帝国瓦解后, 原来的蒙古语便分化为许多独立的语言:蒙古语、东乡语、土语、达翰尔语、保 安语以及苏联的希里亚特语等。 (3)同一种语言还可因社会的社群分化而呈现出种种特色,这就是社会

10、方 言。 2、语言随社会分化为两种类型: (1)地域方言和亲属方言。 (2)社会方言。 3、地域方言和亲属方言: (1)概念:同一种语言由于语音、语汇和语法等方面的差异而在不同的地 区形成的地域分支或变体叫地域方言。从同一种语言中分化出来的各个语言叫亲 属方言。 (2)方言的产生是社会的不完全分化和语言的发展演变共同作用的结果。 (3)方言下又可分为次方言、土语。 (4)方言之间的差别主要表现在语音上,语汇、语义、语法上也有一些差 异。 (5)方言间总会有些共同点,比如语音对应关系涉及的就是成批的词语, 因而证明方言间有共同的历史渊源。 (6)亲属语言之间的历史同源关系叫做亲属关系,它的重要标

11、是语音对应 现象。 4、为什么说方言的产生是社会的不完全分化和语言的发展演变共同作用的 结果,即地域方言是怎样产生的: 地域方言是随着社会的分化和语言的发展演变 而形成的。 (1)居住和活动的地点分散,不同地区人们之间的言语交际频率很低,他 们使用的原本相同的语言共同点就会不断减少,不同点将不断增多,久而久之, 不同的方言就会形成。 (2)一个疆域较大的封建社会,因生产、贸易不发达,交通、通讯不便利, 很难保持完全统一的局面而处于不完全分化状态,这也会促使方言的产生。 (3)大规模的集体迁徙也会形成社会的不完全分化,而使- 种语言内部出现 方言分歧。 5、语言的谱系分类:可分为语系、语族、语支

12、、语群四个层次。 6、世界上的语言按亲属关系可分为九大语系,汉藏语系和印欧语系是使用 人数量多的两个语系。 7、社会方言: (1)概念:语言或方言内部同一定的社会特征和社群相关联的变体和特点 被称之为社会方言。 (2)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在结构系统上不是同的。地域方言有自己独立的 语言系统,它们之间的差异可以大到互相不能理解的程度,而社会方言没有独立 的语言系统,不会妨碍交际。 (3)造成语言差异的原因: 阶级和阶级的差别。 职业的差别。 年龄的差别。 性别的差别。 文化程度的差别。 宗教信仰的差别。 (4)从根本上说,社会的社群分化是语言产生社会方言分歧的根源。 二、语言随社会的统一而统一 1

13、、随着社会的发展, 一个原来被割据的社会可以统- 起来,几个原来完全独 立的社会也会统一为一个社会, 社会的统一迫切地要求语言的统一,语言就会随 着社会的统一而逐步统一。 2、语言的统一不能采用消灭现有方言的方法,只能用推广民族共同语逐步 取代方言的方式来实现。 3、通用语:是指作为各方言区之间的交际工具的一种方言。 4、通用语和共同语的区别: 共同语和通用语的性质不同。共同语是 - 种高级 形式,旨在引导方言的发展,吸引方言向自己靠拢,并最后取代方言。 5、作为一种语言的共同语产生基础的某一方言叫做基础方言。共同语的语 音、语汇、语法系统都来自基础方言。基础方言的确定并不由人们的意愿决定,

14、而由客观社会条件决定。 6、共同语从形成到普及需要一个过程。 7、一个国家内各民族所共同使用的语言叫国语,它是各民族间的共同语。 8、为什么推广、普及共同语过程实际上就是逐渐缩小方言差别使语言趋于 统一的过程: 推广、普及共同语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逐渐缩小方言差别使语言趋于 统一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共同语可以在两个方面对方言产生强烈的影响。 (1)引导方言的发展方向,吸引方言向自己靠拢。如新中国建立以来,汉 语各方言都出现了明显的向普通话靠拢的趋势,许多方言色彩较浓的语汇已经或 正在被普通话语汇所取代。 (2)共同语会逐渐扩大自己的使用范围,而方言的使用范围将随之不断缩 小。如我国方言区的许多学

15、校普通话日益普及,正在取代方言而成为教学语言。 在许多行业和机关内部,普通话也正在成为工作语言。 (3)同时应该看到,共同语的形成和发展虽然可以使地域方言的分歧逐渐 缩小,但语言的统一通常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第三节 语言的接触 一、语言成分的借用和吸收 1、语言成分的借用最常见最突出的是词语的借用。借词也叫外来词,它指 的是音和义都借自外语的词。 2、意译词是用本族语言的构词材料和规则构成新词,从外语中某个词的意 义翻译过来, 即意译词的词义来自外语, 而词的语音形式和构词方式都是本族语 言的。 3、仿译词是用本族语言的语素逐个对译外语原词的语素造成的词,这种词 不仅把原词的词义翻译过来,而且

16、保持了原词的内部构成方式。 4、汉语在吸收外采词汇方面有什么特点: (1)不同的语言对借词的接受程度可能有所同。这种接受程度除了社会、 文化等因素外,同本族语言自身的结构特点以及人们的语言习惯有很大关系。 (2)由于在汉语中语素、音节、汉字基本是一致的,使得说汉语的人在习 惯上认定汉语的每个音节和每个汉字都是有意义的,因而在吸收外来词汇成分 时,不习惯只把汉语的音节和汉字当作没有意义的记音符号来使用,也就是不习 惯完全借音的形式, 而总是喜欢用意译词和仿译词的形式来吸收外来成分。具体 表现有: 音译词被后来的意译词取代。如“电话”取代“德律风”; 音译时想方设法带上意译成分,例如,音译加义类, 如“啤酒”(beer); 选用与原词意义相关的汉字,如“基因”(gene),等等。 5、由于社会、文化以及汉语自身的结构特点和人们的语言习惯的关系,汉 语对外来词有较大的抗拒性,致使许多汉语外来词都最终向着意译词的方向发 展。 6、在词语的借用过程中,还有可能出现借出去的词再借回来的现象。 7、借词的历史层次是民族交往和语言接触历史的反映。 8、借词虽然音义都借自外语,但在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