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化增量备份恢复测试记录.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7821289 上传时间:2020-07-12 格式:DOC 页数:88 大小:230.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信息化增量备份恢复测试记录.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管理信息化增量备份恢复测试记录.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管理信息化增量备份恢复测试记录.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管理信息化增量备份恢复测试记录.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管理信息化增量备份恢复测试记录.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信息化增量备份恢复测试记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信息化增量备份恢复测试记录.(8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RMAN增量恢复测试记录RMAN 增量恢复测试记录朱晓凯2012年3月29日版本:1.0目录一、概述:51.1、增量备份的基本概念51.1.1、概念51.1.2、备份策略及恢复51.1.3、增量备份命令6二、备份过程72.1、第一次全备份:72.1.1、数据记录72.1.2、当时的归档日志序列号:72.1.3、数据库当时的时间:82.1.4、备份前的归档日志状态82.1.4、开始第一次全备份82.1.4.1、RMAN 配置选项:82.1.4.2、开始备份数据库及归档日志:92.1.5、第一次备份完成后的时间:112.1.6、查看RMAN 备份集112.1.7、测试信息汇总132.2、第一次增量

2、备份142.2.1、数据记录:142.2.2、归档日志序列号142.2.3、数据库当时的时间152.2.4、开始第一次增量备份152.2.5、备份后的归档日志状态172.2.6、第一次增量备份后的时间172.2.7、查看第一次增量备份后的RMAN 备份集172.2.8、测试信息汇总192.3、第二次增量备份202.3.1、数据记录202.3.1.1、先插入两条数据202.3.1.2、再插入两条数据:212.3.1.3、继续插入数据:222.3.2、归档日志序列号232.3.3、数据库当时的时间232.3.4、开始第二次增量备份232.3.5、备份后的归档日志序列号252.3.6、第二次增量备份

3、后的时间262.3.7、查看第二次增量备份RMAN 备份集262.3.8、第二次增量备份后查询系统的SCN282.3.9、测试信息汇总293.4、第三次增量备份293.4.1、数据分布293.4.2、归档日志序列号313.4.3、数据库当前的时间323.4.4、开始第三次增量备份323.4.5、备份后的归档日志序列号343.4.6、第三次增量备份后的时间353.4.7、查看第三次增量备份的RMAN备份集363.4.8、测试信息汇总38三、恢复过程393.1、进行任意时间点的恢复39测试目的:39测试步骤:393.1.1、模拟故障。393.1.2、发现故障393.1.3、恢复参数文件403.1.

4、3.1、连接RMAN,设置DBID403.1.3.2、通过Oracle 默认的参数文件启动403.1.3.3、从第一次全备份中恢复spfile413.1.3.4、重新从恢复后的参数文件启动413.1.4、恢复控制文件423.1.5、恢复第二次增量备份时的数据文件423.1.6、查看数据库的相关SCN437、Recover数据库463.1.8、打开数据库验证数据473.1.9、恢复测试小结483.2、丢失某个增量备份集的恢复(基于时间点)48测试目的:48测试步骤:493.2.1、恢复控制文件493.2.1.1、恢复前,确认数据库已经处在nomount状态了493.2.1.2、恢复第三次增量备份

5、时的控制文件493.2.2、恢复第一次全备份时的数据文件502.2.2.1、首先,要把数据库启动到mount 状态502.2.2.2、恢复第一次全备时的数据文件503.2.3、删除第二次增量备份时的数据片,模拟第二次增备损坏513.2.4、恢复数据到第三次增量备份时的状态523.2.5、修复数据库533.2.6、恢复第一次增量备份后到第二次此增量备份完成这段时间的归档日志。543.2.7、再次执行恢复数据库553.2.8、执行备份检查563.2.9、再次执行恢复数据库613.2.10、打开数据库验证数据633.2.11、恢复测试小结643.3、基于SCN的恢复64测试目的:64测试步骤:643

6、.3.1、恢复并修复数据库653.3.2、验证数据683.3.3、恢复测试小结693.4、丢失中间某个增量备份归档日志的恢复(基于SCN)70测试目的:70测试步骤:703.4.1、恢复第二次增量备份的控制文件703.4.2、删除第一次增量备份的归档日志713.4.3、恢复数据文件723.4.4、恢复数据库到第二次增量备份时的SCN743.4.5、验证数据763.4.6、恢复测试小结773.5、基于日志序列号的恢复77测试目的:77测试步骤:773.5.1、恢复第二次增量备份的控制文件773.5.2、恢复数据文件783.5.3、查询恢复时间所对应的归档日志793.5.4、按日志序列号恢复归档日

7、志813.5.5、按日志序列号恢复数据库823.5.6、打开数据库,并验证数据833.5.7、恢复测试小结83补充测试:831)查询归档日志10所对应的时间842)恢复并修复数据库843)验证数据87三、测试总结88一、概述: 在rman增量备份中,有差异增量和累积增量的概念,本文主要介绍了在差异备份模式下,如何进行各种方式的恢复,使大家对Oracle RMAN 的差异备份恢复有个基本的了解。由于知识水平的限制,本文的一些推论或说明可能并不完全准确,文中的结论仅供大家进行学习和参考。本文所验证的很多内容,都是很难在互联网上搜索到的,所以在测试过程中保留了各种输出的详细信息,并未对输出信息进行过

8、任何的更改,所以大家也可以从下面的测试和输出信息中发现新的结论。 文档说明: 本文红色字体部分代表是提醒注意的部分;绿色的字体代表是命令;斜体字部分代表的是输出信息的补充说明部分。1.1、增量备份的基本概念 1.1.1、概念 差异增量:是备份上级及同级备份以来所有变化的数据块,差异增量是默认增量备份方式 累积增量:是备份上级备份以来所有变化的块 因为累积增量是备份上级备份以来所有变化的数据块,所以累积增量需要更多的备份时间,同时需要较小的恢复时间;而差异增量正好相反,它可以备份同级备份以来变化的数据块。所以会减少备份时间,但需要更多的恢复时间.在oracle 9中增量备份需要通过扫描整个数据库

9、的数据块才能知道哪些数据块发生了变化,这是一个代价很大,时间很长的过程,而且由于增量备份形成多个不同的备份集,使恢复变得更加不可靠,所以增量备份在版本9中仍然不被推荐使用;在10g中,增量备份作了很大的改进,不需要再扫描所有数据块就能得知哪些数据块发生变化,从而大大提升备份效率。但这些却以牺牲磁盘i/o为代价,所以在oltp事务系统中还得衡量是否愿意以i/o为代价来保证安全及高可用性。10g还支持增量合并,增量备份可支持7级增量。 1.1.2、备份策略及恢复 以rman多级增量备份来作为备份策略例子: 增量备份都需要一个0级备份来作为基础,0级备份与全备份的区别在于0级可以用来增量恢复,而全备

10、份则不可以。 备份策略: 例如:我们对一星期做如下备份策略,如果周六发生数据库故障,那么差异增量只需要使用星期天的0级,星期三的一级,星期四、五的二级就可以恢复,累积增量则需要星期天的0级,星期三的一级、星期五的二级即可进行恢复。星期差异增量累积增量星期天0级0级星期一2级2级星期二2级2级星期三1级1级星期四2级2级星期五2级2级星期六2级2级星期天0级0级 1.1.3、增量备份命令 零级备份 backup incremental level 0 database; 一级差异增量 backup incremental level 1 database; 一级累计增量 backup incre

11、mental level 1 cumulative database;二、备份过程2.1、第一次全备份:2.1.1、数据记录说明:以下所有的测试表全部是在user1 用户模式下进行的SQL create table name(id number,name varchar(20);Table created.SQL insert into name values(1,zxk);1 row created.SQL select * from name; ID NAME- - 1 zxkSQL commit;Commit complete.2.1.2、当时的归档日志序列号:SQL alter sys

12、tem switch logfile;System altered.SQL archive log list;Database log mode Archive ModeAutomatic archival EnabledArchive destination f:archOldest online log sequence 1Next log sequence to archive 2Current log sequence 22.1.3、数据库当时的时间:SQL select to_char(sysdate,yy-mm-dd hh24:mi:ss) from dual;TO_CHAR(SY

13、SDATE,-12-03-15 12:52:232.1.4、备份前的归档日志状态(在这之前做过一次全备份,非增量0级备份,所以下面的归档日志序列号增加了,不过并未更新数据)SQL archive log list;Database log mode Archive ModeAutomatic archival EnabledArchive destination f:archOldest online log sequence 3Next log sequence to archive 5Current log sequence 52.1.4、开始第一次全备份2.1.4.1、RMAN 配置选项:RMAN show all;using target database controlfile instead of recovery catalogRMAN configuration parameters are:CONFIGURE RETENTION POLICY TO REDUNDANCY 1; # defaultCONFIGURE BACKUP OPTIMIZATION OFF;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