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二首:登鹳雀楼 望庐山瀑布》优质创新教案

上传人:副** 文档编号:137778147 上传时间:2020-07-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二首:登鹳雀楼 望庐山瀑布》优质创新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二首:登鹳雀楼 望庐山瀑布》优质创新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二首:登鹳雀楼 望庐山瀑布》优质创新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二首:登鹳雀楼 望庐山瀑布》优质创新教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登鹳雀楼教学设计【教学设想】 利用多媒体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让“趣”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成为孩子主动学习的内驱力。扎实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谈话。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们去过哪些地方?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山西的永济县去玩一玩。看,这里有一座楼,多高呀,数一数,有几层楼?今天我们就到这座楼上去玩一玩。听导游介绍,这座楼常有一种叫鹳雀的鸟儿停留在上面休息,所以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谁来读一读

2、。(学生读“鹳雀楼”,读正确)设计意图:利用媒体,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数一数,有几层楼?”为下文登高望远作好铺垫。2.看老师在黑板上写“鹳雀楼”,学生书空。(楼是左右结构的字,左面是木,右上是米,右下是女)。 学生在语文书上把“楼”描一遍。 3以前,鹳雀楼不是很有名气的,但在唐代有一位大诗人王之涣来到这里,登上鹳雀楼,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了下来,取名为登鹳雀楼,学生读题目。今天,我们就跟随王之涣登鹳雀楼,去看看,去玩玩。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但王之涣说,在登楼之前,要把他写的古诗读正确、读流利。请大家打开语文书,翻到第43页,借助拼

3、音自读古诗:做到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检查读诗 。 古诗一共有两句四行诗句,谁来读一读第一句诗句?(个别读、齐读) 谁来读一读第二句诗句?(个别读、齐读)(更、层正音。) 谁能把整首诗连起来读一读?(个别读、齐读) 过渡:我们把登鹳雀楼读得这么正确、这么流利,王之涣请我们一起登楼了。 三、品读诗句,悟意明理。 (一)品读第一、二行诗句。 1啊,我们现在登上二楼了,让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美景吧。(看动画) 2.你看到了什么? 预设:(1)山 a这是怎样的山? (青山,评价:对,因为山上种满了树。) 这是高大的山(对,山又高又大) b山怎么样呢?(一座挨着一座。)老师送给大家一个词语:连绵起伏

4、连绵起伏的群山 (2)日 这是怎样的太阳呢? 红红的(像红气球,像红灯笼),你说了太阳的颜色。 圆圆的(形状) 发出了亮光,(但一点儿也不刺眼),古诗中,有一个词语就写了这美美的,红红的、亮亮的太阳,谁找出来了。读一读“白日”。 傍晚的太阳怎么样了呢?(落下去了) 怎样落下去的呢?(慢慢的,靠着群山),书上哪个字是表示“靠着、挨着”的意思?(依),谁来做一做“依”的动作。 呀,红红的太阳,挨着连绵起伏的群山,慢慢地落下去,最后消失了,看不见了,第一行诗中,哪个字表示“完了,消失了”?(尽) 3指导朗读“白日依山尽” (1)啊,看到了红红的夕阳,挨着连绵起伏的群山,慢慢地落下去,最后消失了,看不

5、见了,我们忍不住吟颂到:“白日依山尽” (2)个别读。 评价:通过你朗读的白日,让我仿佛看到了一轮圆圆的、亮亮的红日,多美呀。 从你读的“依山”让我感受到了太阳靠着山头,多么可爱啊! 听了你读的“尽”,让我感觉到太阳怎么一下子掉下去的,他可是慢慢地落下去的呀。 你读得真好,那是因为你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我们学着他的样子来读一读。 4.学习第二行诗句 (1)诗人站在鹳雀楼上还看到什么? 黄河水是怎样的呢?(河水流得很急,很快,不停地流着) 是呀,黄河水不停地向前流着,老师送给大家一个词语“奔腾不息”, 黄河水的气势多大啊,再送你一个词语“浩浩荡荡”。 黄河水浩浩荡荡,奔腾不息地向前流着,要流到

6、哪里去呢?(大海)你是从哪里知道的?诗句中,哪里告诉我们的?(入海流)哦,“入海流”就是“流入海”呀。 (2)指导朗读: 谁来读读第二行诗句? 评价:从你读的“黄河”听出来了,这是浩浩荡荡的黄河。从你读的“入海”,听出来了,黄河是流进大海的。“流”不停地,流着。 让我感受到了黄河入海的雄浑的气势。 5.小结: 小朋友们,我们登上鹳雀楼。看到了一轮红日靠着连绵起伏的群山,慢慢地落山。奔腾呼啸的黄河,流入大海,你觉得怎么样呢?(美。高兴)那么,我们再把两行诗句连起来读一读,再去好好地欣赏一番。 (二)品读第三、四行诗句。 1(情境)看了这么多的美景,我们还想看更多的景物,看到更远的地方,那该怎么办

7、呢?(再登上一层楼)好,让我们再登上一层楼,我们到了第三层了,此时我们站得更高了,就能看得更远了,看到更多的景物了。 诗人和你们的想法一样,就写下了第三、四行诗句。 2读一读第三、四行诗句,找找哪个字表示看?“目”(是呀,“目”原来是眼睛的意思,在这里是指用眼睛看。) 哪个词表示“很远很远的地方”,“千里”(练读)千里目,就是目千里。哪个字表示想要?(欲) 是呀,要想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就要再登上一层楼。 哪个字表示再? “更”。(只要再登一层就足够了吗?一层并不是真的一层,而是还要往上的意思。) 3学生练读第三、四行诗句。 评价: “欲”,你的心情非常迫切。 “千里”多远啊,谁读得比他更远。 “更”听出来了,你在不断地登楼,不断地攀登。 4.小结 今天,我们跟着唐代大诗人王之涣,登上了鹳雀楼,看到了夕阳挨着群山慢慢地落下去,看到了黄河水滚滚地流向大海,想到了要看得远,就要站得高。这就是名扬天下的古诗登鹳雀楼,我们非常喜欢,让我们再连起来读一读。同时,我们在游玩的过程中,我们又学会了一种读懂古诗的方法,看图画,读诗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