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教育目的学习资料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37777302 上传时间:2020-07-11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3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5章教育目的学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第5章教育目的学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第5章教育目的学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第5章教育目的学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第5章教育目的学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5章教育目的学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章教育目的学习资料(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教育目的,第一节 教育目的概述,第二节 制定目的的基本依据,第三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第一节 教育目的概述,一、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 二、教育目的的作用(功能) 三、教育目的层次结构,一、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一)教育方针 即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需要和国家的现实状况与发展趋势,通过一定的法定程序,为教育事业确立的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一、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二)教育目的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或理想规定的设计,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 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

2、么样人才的总的设想和规定。,三、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一)基本层次 1、国家的教育目的; 2、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专业、课程); 3、教师的教学目标。,社会需求,不同年龄人需求,各类学校,各层学校,完成任务,制定目标,(三)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活动过程中,(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之间的关系 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是紧紧相联系的,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又不等同于教育方针。 教育方针是指导教育工作的根本方针,它是由三部分组成的: 教育性质和教育方向; 教育目的; 实现教育目的根本途径和根本原则。,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既有联系又有区

3、别的。 教育目的是培养各级各类合格人才总的要求或共同质量标准,培养目标则是不同类型层次的学校或专业培养人的具体质量规格。两者的区别在于: 教育目的集中反映了一定的社会和时代对培养人的总的共同要求,它是各级各类学校均应遵循的总的目标。 培养目标则是依据教育目的的共同要求,从各级、各类学校或专业的培养任务出发,针对培养对象身心发展特点制定的。 因此,两者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培养目标不能脱离教育目的,教育目的要体现、落实在培养目标。,第二节 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一、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 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二、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三、教育目的的确定必须考虑受教育 者的身心发

4、展规律,四、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 建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一、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 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一)客观依据 社会生产力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人类社会的发展 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 文化背景的影响 (三)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 (二)主观依据 教育的价值取向,历史上不同的教育目的观与价值取向,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柏拉图、涂尔干、凯兴斯坦纳等 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卢梭、福禄倍尔、马斯洛、罗杰斯等 辨证统一的教育目的论: 马克思主义教育目的论(社会个体发展统一) 文化本位的教育目的论:狄尔泰、斯普朗格等,(四)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建立我国教育目

5、的的理论基础,1、马克思主义个人全面发展的内涵: 人的全面发展最根本的是指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即人的智力和体力的统一发展,同时也包括道德、思想情感和意向的发展,这是克服人的片面发展,实现人类最后解放,建成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个重要条件,其核心是智力与体力的统一发展。,2、马克思主义关于个人全面发展的基本观点,(1)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内涵是人的身心自由充分和谐的发展,把人的全面发展统一于人的个性充分自由发展和人的多方面协调发展的和谐中 (2)分工使人片面发展 (3)人的全面发展是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同时现代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4)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需要社会财富

6、的充分涌流 (5)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方法和途径。,一、全面发展是人的发展 二、全面发展是人的权利 三、全面发展,学校和社会的义务 四、全面发展体现于个性发展 五、全面发展的过程是自由发展 六、全面发展的实在是审美发展 七、全面发展的实现形式是和谐发展 八、全面发展是基本面的发展 九、全面发展是发展全面,全面发展 九要义张楚廷,3、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容,智育 体育 技术教育,亦称综合技术教育,第三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一、我国历史上教育目的的演化,三、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二、我国当前教育的的基本精神,一、我国历史上教育目的的演化,(一)古代的教育目的儒家教育目的 基础:人性论

7、 性格:君子教育 路径:修己利人“格物、致知、 诚意、正心、修身、齐家、 治国、平天下 理想人格: 内圣外王,(二)民国时期的教育目的,蔡元培:“五育并举”军国民、实利主义、公民道德、世界观、美感 蒋梦麟:一、要将所有的学生培养成活泼的个人,而不应该使他成为一个屈背近视的人,要享受学习过程的快乐而不是将接受教育视为一种被动的痛苦过程;二、要将学生培养成能独立思考、改良社会的人,而不是将学生改造成仅仅适应社会的顺民。 胡适:“完全教育”“质”“量”并重、终身教育、科教兴国 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育民主化;现代师德 陈鹤琴:“活教育”健全的身体、建设的能力、创造的能力、合作的态

8、度、服务的精神 1946年国民政府制定了教育宪法,定位准确,要求明细,兹列举几条:“教育文化应发展国民之民族精神、自治精神、国民道德、健全体格、科学及生活智能。”“国家应注重各地区教育之均衡发展,并推行社会教育,以提高一般国民之文化水平。”,(三)我国社会主义时期的教育目的及其演化,1、1957、1958年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 劳动者” 2、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宪法规定:“国家 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力等 方面全面发展。 3、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 定指出:“四有、两爱、两精神”P105 4、1995年,中华人民共各国教育法,规定 教育要”培养德、

9、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 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教育目的 已经成为全国必须遵行的法律要求。,5、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基本精神 1999年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 定:教育要 “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 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在道德、有纪律的德、 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 接班人” 基本点: 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 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本质要求) 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适应时代要求 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6、新课改的目的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

10、能力,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德,满足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根本目的 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关部门以“你长大了干什么”为题,对北京市21203名学生进行调查发现愿意当工人的仅占5%,而愿意当农民的仅占万分之一;最受欢迎的职业是小汽车司机和大饭店服务员,理由是这些职业的工作条件舒适、轻松,碰巧还有出国的机会。在对132名24年级小学生的调查中,竟发现有67名学生,从来不为自己铺床叠被。,分析:,坚持培养劳动者的观念,立志做社会主义的自觉的劳动者。,二、我国当前教育的的基本精神,(一)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三)培养现代人的品质,三、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一)素质

11、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二)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即:为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而进行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全面发展教育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转化为个体思想品质的教育。 智育:是指向学生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训练技能(学习技能、操作技能、社会活动技能),并发展智力和能力的教育 体育:是授予学生健身知识、技能,发展学生机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增强他们的体质的教育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以及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12、 劳育:是向学生传授现代生产劳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生产技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的教育。,一、全面发展是人的发展 二、全面发展是人的权利 三、全面发展,学校和社会的义务 四、全面发展体现于个性发展 五、全面发展的过程是自由发展 六、全面发展的实在是审美发展 七、全面发展的实现形式是和谐发展 八、全面发展是基本面的发展 九、全面发展是发展全面,全面发展九要义张楚廷,(三)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承认人与人在个性上存在差异 以个性发展为目标 “个性发展”指的是个体素质的各个方面在个体身上的特殊组合,体现个体的丰富性和独特性,是全面发展的个性,(四)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

13、精神为重点的教育,创新能力是一种智力特征、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 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强调学生主动发现、主动探究、主动建构知识、形成创造性品质,分 析:,赵薇穿日本军旗裙事件 开国大典的演员国籍(开国大典 ):美国: 陈凯歌 刘亦菲 蒋雯丽 顾长卫 邬君梅 宁静 陈红 王姬 陈冲 中国香港:郎 朗 李云迪 章子怡 胡军 汤唯 刘璇 加拿大: 童安格 蒋大为 徐帆 陈明 英国: 张铁林 日本: 许晴 德国: 韦唯 澳大利亚:沈小岑 新西兰: 苏瑾 新加坡: 李连杰 瑞士: 斯琴高娃 泰国: 胡兵 (,马加爵事件 2011年3月31号,汪佳晶在浦东国际机场 “

14、用刀捅伤母亲”的案件 药家鑫事件 “国学小天才”孙见坤现象,美国小学生守则:,1、总是称呼老师职位或尊姓。 2、按时或稍提前到课堂。 3、提问时举手。 4、可以在你的座位上与老师讲话。 5、缺席时必须补上所缺的课业。向老师或同学请教。 6、如果因紧急事情离开学校,事先告诉你的老师并索取耽误的功课。 7、所有作业必须是你自己完成的。 8、考试不许作弊。 9、如果你听课有困难,可以约见老师寻求帮助,老师会高兴的帮你。 10、任何缺勤或迟到,需要出示家长的请假条。 11、唯一可以允许的缺勤理由是个人生病、家人亡故或宗教节日。其他原因呆在家里不上课都是违规。 12、当老师提问且没有提定某一学生回答时,

15、知道答案的都应该举手。,中国小学生守则:,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 2、遵守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遵守校规校纪,遵守社会公德。 3、热爱科学,努力学习,勤思好问,乐于探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有益的活动。 4、珍爱生命,注意安全,锻炼身体,讲究卫生。 5、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生活习惯文明健康。 6、积极参加劳动,勤俭朴素,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7、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礼貌待人。 8、热爱集体,团结同学,互相帮助,关心他人。 9、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知错就改,有责任心。 10、热爱大自然,爱护生活环境。,中美日韩四国高中生学习时间对比,78.3%的中国高中生每天(不包括周末)在校学习时间在8小时以上,韩国为57.2%,而日本和美国几乎不存在这样的情况。 56.7%的中国高中生每天在家学习时间在2小时以上,而美国、日本、韩国高中生分别仅为24.7%、20.5%、15.4%。 26.0%的中国高中生在课外补习班或跟家教学习时间在2小时以上,韩国为20.6%,日本和美国仅分别为5.8%、2.2%。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