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设计)四柳树生产桥主跨上部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现浇)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7745165 上传时间:2020-07-11 格式:DOCX 页数:67 大小:499.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设计)四柳树生产桥主跨上部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现浇)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工程设计)四柳树生产桥主跨上部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现浇)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工程设计)四柳树生产桥主跨上部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现浇)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工程设计)四柳树生产桥主跨上部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现浇)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工程设计)四柳树生产桥主跨上部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现浇)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设计)四柳树生产桥主跨上部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现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设计)四柳树生产桥主跨上部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现浇)(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章 编制依据及工程概述1.1 编制依据1、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南四湖-东平湖输水与航运结合工程柳长河段输水航道工程施工标段3招标文件及施工合同。2、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南四湖-东平湖输水与航运结合工程(第八批)柳长河段输水航道工程施工标段3四柳树生产桥施工图纸。3、国家及行业现行技术规程、规范、标准。4、山东临沂水利工程总公司质量手册、质量体系程序文件。1.2 编制内容我单位在充分研究了招标文件、设计图纸及技术要求和认真查勘现场的情况下,对工程特点及施工中的主要问题有了完整的认识和较为完善的解决方案,结合我单位在建桥方面丰富的施工和管理经验,在完全响应招标文件的前提下,拟定编制了开工前

2、的施工组织设计。分别阐述了施工方案、方法、各分项工程的施工顺序;施工进度与工期安排;安全保证体系与措施等。1.3 工程概况本工程路线全长810.43m,其中桥梁长600.04m,宽7m,引道长210.39m,宽7m。桥梁上部构造为3216m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80m下承式系杆拱桥;主桥下部构造为圆头矩形混凝土墩,其余为柱式桥墩,桥台为柱式台;基础为桩基础。下图为本桥主桥桥型布置图。1.4 沿线自然地理特征1.4.1 自然条件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梁济运河段穿越不同的地貌单元。南段位于冲积湖积平原区,东部于汶泗河冲积扇相连结,中段位于黄泛冲积平原与冲积湖积平原交互处,北段位于黄泛冲积平原区,整

3、体上地势低平,开阔,北部东部略高,南部西部略低。地面高程36.00m40.00m,地面坡降一般为1/30001/6000,梁济运河由西北向东南流经本区。1.4.2 气象、水文柳长河是梁济运河的一条支流,气候特点与梁济运河相似,四季分明,夏季多雨,冬寒少雪,春旱多风,秋旱少雨。历年来无霜期在200天左右,初霜冻一般在10月上旬末,终霜冻一般在3月下旬。据流域19512000年实测资料分析,多年平均降雨量为667.3mm,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000mm,属于半湿润半干旱地区。降水随时空变化较大,主要表现为:一是年内降水分配不均,主要集中于汛期69月,多年平均汛期降水量为478.0mm,为全年降水量的

4、71.6,而汛期降水又多集中于几场暴雨之内;二是降水年际间变化较大;三是降水具有联丰连枯交替出现的特点;四是降水在地域上分布不均,总的趋势是自南向北逐渐减少。因此,流域内具有“春旱夏涝晚秋又旱”的气候特点。1.4.3 工程地质场区地貌类型属汶泗河冲积扇、湖积平原与黄泛冲积平原交互处,地形平坦。勘探深度内为第四系全新统冲击堆积的壤土、沙壤土、粘土,湖沼堆积的粘土,第四系上更新统冲积洪积堆积的粘土、壤土、沙壤土、细砂等。1.5 技术指标本工程桥梁主要技术指标如下:(1)汽车荷载:公路二级。(2)桥梁宽度:桥梁总宽7m,防撞护栏20.5m,车行道宽6m。(3)桥长:桥梁长600.04m,引道长210

5、.39m。(4)设计行车速度:20km/h(5) 地震烈度:7度设防1.6 工程特点1.6.1 工程内容较多施工时必须先修施工便道及便桥。新建桥梁部分包括钻孔灌注桩、下部结构、引桥预制板梁,主桥系梁、横梁、行车道板,拱肋、风撑、吊杆等,以及桥面系施工,道路部分包括路基、路面底基层及基层、面层的施工。施工时须统筹安排,各项工程穿插进行,平行作业,以保证工程顺利进行。其施工平面图见SB-1。1.6.2 技术要求较高本工程桥梁主桥部分采用现浇混凝土拱肋结构,该桥梁施工时对技术要求较高,尤其是以下几项工程:1. 拱架、模板的搭设、预压。2. 拱肋支架搭设。3. 吊杆位置预留及吊杆的张拉。1.6.3 工

6、期紧本工程主桥工期为全桥的控制工期。为确保主桥工期,我部将严格按主桥分项工程的工期计划进行施工组织,保证施工进度。主桥上部工程施工计划工期为2011年10月1日至2012年10月31日。1.7 施工总布置图 第2章 主桥上部工程施工方法四柳树生产桥主桥为一孔80m跨径的下承式钢筋混凝土系杆拱(二片拱肋)。主桥上部结构由系梁、横梁、桥面板、吊杆、拱肋及风撑组成。拱肋采用钢筋砼结构,为高1.8m、宽1.4m的工字型断面。主桥设置纵向刚性系梁,系梁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系梁为高2m、宽1.5m的矩形箱型断面。在系梁与拱肋相接处,系梁与拱肋都适当加高加厚。拱肋下吊杆间距4.5m,一片拱肋共有15根。主桥

7、中横梁、端横梁为牛腿形截面,牛腿搁置桥面板,桥面板采用实心桥面板,板高25cm,板长4.20m。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拱上结构需多次转换受力体系,系杆梁及拱肋受力情况较为复杂,故本部分施工为本工程的一个最重要的技术难点。主要施工工艺流程为:搭设支架及工作平台支架预压现浇系梁现浇端横梁现浇中横梁横梁第预应力束张拉系梁第一批预应力束张拉拱肋支架搭设拱肋风撑浇筑拱肋风撑预应力束张拉安装吊杆吊杆预应力束张拉系梁第二批预应力张拉安装桥面板桥面铺装防撞护栏施工吊杆防腐处理(详见施工工艺流程图)。现浇系梁现浇端横梁、中横梁横梁预应力束张拉系梁第一批预应力束张拉搭设支架及工作平台、支架预压搭设拱肋支架拱肋风撑浇筑

8、吊杆安装预应力束一次张拉安装桥面板系梁第二批预应力张拉施工工艺流程图桥面铺装、吊杆防腐处理2.1 系梁施工 2.1.1 系梁支架搭设因本工程主桥位于河道上,如采用扩大基础,原河床地层偏低,含水量大,地基承载力少无法满足要求,如采用回填分层压实,考虑河道排洪无法长期封河。结构以上现场实际的情况,结合工程的特点,主桥支架下部采用钻孔灌注桩。主桥系梁支架采用I32a工字钢纵横搭接,工字钢上用方木搭设平台。支架下部桥两端置于承台上,采用4根110cm混凝土立柱,中间四个支承墩采用每排5根100cm钻孔桩,共20根。 桩长20m.原地面以上采用钢管立柱,柱顶纵横搭设I32a工字钢。系梁、中横梁底模横向在

9、工字钢支架上用10*10cm松方木.间距50cm一道, 纵向用6*8松方木, 间距25cm一道,顶用1.5cm厚的竹胶板。支架搭设详见下图:72.1.2 系梁支架预压贝雷梁支架搭设完毕后对贝雷支架及灌注桩基础进行120超载预压,预压的目的一是消除支架及地基的非弹性变形,二是得到支架的弹性变形值作为施工预留预拱度的依据。预压重量为系梁砼自重中横梁砼自重。预压采用砂袋加载的方法,砂袋应对贝雷梁范围预压。预压时分阶段进行沉降值测量,通过最后一次观测的数据和预压前观测数据对比得出架体及基础沉降量。支架沉降稳定后将砂袋卸下,卸载时现场对各点进行测量,得出支架卸载后的回弹量,两次测量值比较,可得出弹性变形

10、值。支架沉降稳定将砂袋卸下后,对支架作进一步调整,并准确测放出端横梁及拱脚中心线。1. 预压观测在未加载情况下分别测出观察点的水平标高,预压加载过程中分压前、压25%、50%、75%、120%五个阶段观测支架变形并作好标高记录,每次加载时间为24h,绘制加载和减载曲线,每隔12h观测一次,并及时计算沉降量和绘制沉降、时间曲线。2. 预压分析及标高调整在等载预压作用下,可以消除支架塑性变形,并将观测弹性变形结果和理论计算值进行校正分析,用以指导施工。根据预压得出的弹性变形值,对支架顶标高进行调整,保证系梁支架拆除后有良好的线型。2.1.3 支架标高调整支架预压前按照设计标高调整,确保支架均匀受力

11、,预压后架体基本消除预压荷载作用下地基塑性变形和支架竖向间的间隙等非弹性变形。通过预压观测计算得出支架弹性变形数值,采用在底模下垫设钢板调整梁底标高,梁底标高=设计梁底标高+设计预留拱度+支架弹性变形值。2.1.4 系梁钢筋绑扎及模板安装系梁钢筋应严格按设计图要求进行加工,钢筋的规格、型号、尺寸、焊接质量、间距应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系梁中吊杆、预应力管道和中横梁预应力管道应埋设准确,吊杆位置处采用预埋钢制波纹管,预应力管道采用#型定位筋与主筋焊接固定,为适应系梁在砼浇筑过程中的变形,系梁的主筋或钢筋骨架不使用通长钢筋,而在施工缝位置处设置钢筋接头,施工缝位置处按规范加密钢筋以增强其抗剪能力,两

12、侧拱脚钢筋与系梁钢筋同时绑扎,钢筋绑扎成型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安装模板。系梁底模及侧模采用钢模,模板应保证拼缝严密、平整,支撑稳固,模内尺寸符合设计要求。模板采用里外拉筋对拉固定,保证模板在砼浇筑过程中不发生跑模。2.1.5 系梁砼浇筑 系梁砼采用拌合站集中拌制,砼搅拌运输车运送混凝土,配合砼泵车将砼送入模内。砼配合比设计时注意其和易性,水泥采用52.5#水泥,砼坍落度采用79cm,系梁采用C50预应力钢筋砼,每测系梁砼分三段浇筑施工,两侧同时浇筑。两端段长各为22.5m,中间段长为27m。先浇筑左右两侧端部系梁段,两侧拱脚混凝土与系梁两端混凝土同时浇筑,最后浇筑中间段。系梁分段接头处设施工

13、缝。每段系梁砼浇筑时掺加适当缓凝剂,保证砼缓凝1h。砼灌注前在波纹管中放入口径略小的PVC塑管,在浇筑过程中不断拨动,确保管道通畅无阻,浇筑时采用水平分层向前推进施工,由于系杆高度为2.0m,内横梁高度为1.5m,为保证砼振捣密实,振捣时可分区域配以不同型号的插入式振捣棒,并应特别注意各节点钢筋密集区和波纹管周围的振捣。为方便后续施工,浇筑拱脚混凝土时,每侧拱脚浇筑至离系杆拱支座中心6m的位置。系梁砼浇筑时,在支架梁顶方木上适当设置观测点,以观测系梁浇筑过程中的横向位移及挠度。2.2 端横梁及内横梁施工2.2.1 端横梁支架搭设端横梁在主墩上直接立模施工,内横梁施工采用在搭设的贝雷梁支架上直接

14、立模。2.2.2 端横梁及内横梁钢筋绑扎和模板安装钢筋应严格按设计图要求进行加工,钢筋的规格、型号、尺寸、焊接质量、间距应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端、内横梁预应力管道应埋设准确,预应力管道采用#型定位筋与主筋焊接固定,每片端、内横梁钢筋一次绑扎成型,钢筋绑扎成型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安装模板。端横梁模板架设于主跨墩帽上,内横梁模板架设于贝雷梁支架上。内横梁底模、侧模采用定型钢模,模板应保证拼缝严密、平整,支撑稳固,模内尺寸符合设计要求。模板采用上下拉筋对拉固定,保证模板在砼浇筑过程中不发生跑模现象。2.2.3 端横梁及内横梁砼浇筑待系梁混凝土强度达到90%后,现浇端、内横梁C50砼,端、内横梁C5

15、0砼拌制及浇筑方法同系梁。2.3 拱肋、风撑施工2.3.1 系梁支架搭设主桥拱肋及风撑支架满堂支架施工,系梁两侧各设立一个钢架墩柱支撑,支架直接坐落在钢墩柱上,钢墩柱两侧各一根立杆支撑在梁底贝雷梁上,以增大支架宽度作为拱肋(风撑)施工时的人行通道(处于风撑底的内横梁在纵向贝雷梁上搭设两道I32a工字钢作为风撑支架的支撑点)。满堂支架顶按拱肋的线性设置型钢骨架,上铺10*10cm方木间距30cm,方木上铺竹胶板底模。满堂支架采用483.5mm 碗扣式钢管支架,支架最高为14m。其结构形式如下:纵向立杆间距按60cm间距布置;横向立杆按60cm间距布置4排,水平横杆底板以下按照120cm步距布置。为确保支架的整体稳定性,分别设置纵向、横向以及水平剪刀撑。纵向剪刀撑根据支架高度变化设置,确保剪刀撑水平夹角不大于60且不小于45,每侧支架设置3排(纵向立杆隔一排设置一道);横向剪刀撑按每6排立杆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按照2.4m(水平杆隔一层设置一道)。支架搭设详见下图:682.3.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