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化工)化工环保课后题答案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7735240 上传时间:2020-07-1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能源化工)化工环保课后题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能源化工)化工环保课后题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能源化工)化工环保课后题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能源化工)化工环保课后题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能源化工)化工环保课后题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能源化工)化工环保课后题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能源化工)化工环保课后题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绪论1、 试分析现代化工生产的特点。答:现代化学工业一般具有以下四个特点:第一,生产物料大多属于有害危险物质;第二,生产工艺参数苛刻;第三,生产规模大型化;第四,生产过程连续化、自动化。2、 什么是环保管理“三同时”原则?什么是环保管理八项制度?答:环保管理“三同时”原则是指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环保八项制度指“三同时”制度;环境评价制度;排污收费制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排放污染物许可证制度以及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定量考核、污染集中控制和污染限期治理制度。3、什么是安全生产“五同时”原则?答:安全生产“五同时”原则即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价生产时,同时计

2、划、布置、检查、总结、评价安全工作。第一篇 化工环境保护技术概述1、 简述化工环境污染的种类。答:化工环境污染的种类,按污染物质的性质可分为无机化工污染和有机化工污染;按污染物的形态可分为废气、废水及废渣。2、 简述化工环境保护研究的主要内容。答: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第一,化工污染的防治;第二,环境质量评价;第三,化工环境系统工程。3、 简述花红污染物的主要来源。答:化工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可分为以下两个方面:(一)化工生产的原料、半成品及产品。可能的原因是化学反应不完全;原料不纯;物料泄漏;产品使用不当及其废弃物。(二)化工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弃物。主要有燃烧过程;冷却水;副反应和副产品;生

3、产事故造成的化工污染。第一章 化工废水处理技术 1、 衡量水污染的主要指标及其基本定义。答:常用的水污染指标有:生化需氧量(BOD),表示在有饱和氧条件下,好氧微生物在20度,经过一定天数讲解每升水中有机物所消耗的游离氧的量,常用单位mg/L,常以5日为测定BOD的标准时间;化学需氧量(COD),表示用强氧化剂把有机物氧化为水和二氧化碳所消耗的相当氧量;总需氧量(TOD),当有机物完全被氧化时,C、H、N、S分别被氧化为二氧化碳、水、一氧化氮和二氧化硫时所消耗的氧量;总有机碳(TOC),表示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总含碳量,以碳含量表示;悬浮物(SS),水样过滤后,滤膜或滤纸上截留下来的物质;PH;有

4、毒物质,表示水中所含对生物有害物质的含量;大肠杆菌群数,指每升水中所含大肠杆菌的数目。2、 试叙述废水处理的主要原则。答:化工废水处理的主要原则首先是从清洁生产的角度出发,改革生产工艺和设备,减少污染物,防止废水外排,进行综合利用和回收。3、简述废水分级处理的主要内容。答:废水处理深度可分为一级处理、二级处理、三级处理。一级处理主要分离水中的悬浮固体物、胶状物、浮油或重油等,可以采用栅网过滤、自然沉淀、上浮、隔油等方法。二级处理主要是去除可生物降解的有机溶解物和部分胶状的污染物,用以减少废水的BOD和COD,通常采用生物化学法处理,这是含有机物废水处理的主体部分。三级处理主要是去除生物难降解的

5、有机污染物和废水中溶解的无机污染物,常用的方法有活性炭吸附和化学氧化,也可采用离子交换或膜分离技术等。4、 简述浮选法清楚废水污染物的原理。答:浮选法就是利用高度分散的微小气泡作为载体去粘附废水中的污染物,使其密度小于水而浮到水面,实现固液或液液分离的过程。浮选法主要根据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原理,使污水中固体污染物粘附在小气泡上。5、 简述评定活性污泥的主要指标。答:主要指标有以下几项: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指1L混合液内所含的悬浮固体(SS)的量,也称污泥浓度;污泥沉降比(SV%),是指一定量的曝气池废水静置30min后,沉淀污泥与废水的体积比,用%表示;污泥容积指数(SVI),又称

6、污泥指数,是指一定量的曝气池废水经30min沉淀后,1g干污泥所占有沉淀污泥容积的体积,单位是ml/g,它实质是反映活性污泥的松散程度;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MLVSS),指1L混合液内所含挥发性悬浮固体的量,单位为g/L。6、 简述生化法处理废水对水质的基本要求。答: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PH,一般对好氧生物处理的PH可保持在69范围内,对厌氧生物处理,PH应保持在6.58之间;温度,一般生物处理要求水温控制在2035度之间;水中的营养物及其毒物,一般对氮、磷的需要量应满足BOD5:N:P=100:5:1(质量比);氧气,好氧生物一般要求反应器废水中保持溶解氧浓度在24mg/L左右为宜;有

7、机物浓度,一般进水BOD5值以不超过1000mg/L及不低于100mg/L为宜。7、 简述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答:好氧生物处理时好氧微生物和兼性微生物参与,在有溶解氧的条件下,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的代谢过程;厌氧生物处理是在无氧的条件下,利用厌氧微生物,主要是厌氧菌的作用,来处理废水中的有机物;兼性氧化也叫兼气性氧化或兼气性分解,是兼气性微生物生命活动的结果,兼性微生物既能在有氧环境中也能在无氧条件下生存。8、 简述我国地面水质量标准分类和废水排放标准分级。答:按功能高低分为5类,一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二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

8、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三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四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五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第二章 化工废气处理技术1、 按其存在状态空气污染物可分为哪两大类,并简述其基本处理方法。答:可分为颗粒污染物和气态污染物。颗粒污染物可通过机械式除尘器、过滤式除尘器、湿式除尘器、静电除尘器等4类除尘设备除去;气态污染物则可通过吸收法、吸附法、催化转化法、燃烧法和冷却法等除去。2、 简述粉尘粒度的两种分布。答:第一种为分级分

9、布,对应的有分级分布曲线,表示每种粒径的粒子占全部粒子总数的分率f与其粒子的粒径x之间的关系,即f曲线,分级分布曲线又称为频率分布曲线。第二种为积分分布,对应的有积分分布曲线,它反映大于某粒径的尘粒占全部尘粒的分率R与此粒径x之间的关系,即R曲线,积分分布曲线又称为累积分布曲线。3、 简述催化法脱除氮氧化物的原理。答:在催化剂作用下,用还原剂将废气中的氮氧化物还原为无害的氮气和水的方法称为催化还原法。依催化剂与废气中的氧气发生作用与否,分为两类:非选择性催化还原,在钯催化剂的作用下,还原剂不加选择的与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和氧气同时发生反应,作为还原剂气体可用氢气和甲烷等;选择性催化还原,在铂催化剂

10、的作用下,还原剂只选择性的与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发生反应,而不与废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常用的还原剂气体为氨气和硫化氢等。第三章 化工废渣处理技术1、 简述废渣预处理技术。答:固体废物预处理是指用物理、化学方法,将废渣转变成便于运输、贮存、回收利用和处置的形态。预处理技术常用的方法有分选、压实、破碎和固化等。常用的固化技术有水泥基固化法、石灰基固化法、热塑性材料固化法、高分子有机物聚合稳定法和玻璃基固化法。2、 简述废渣处理中焚烧法和热分解法技术原理。答:焚烧法是将可燃固体废物集中在焚烧炉中通空气彻底燃烧的方法;热分解法是利用有机物的热不稳定性,在无氧或缺氧条件下受热分解的过程。焚烧是放热的,热解是

11、吸热的;焚烧的产物主要有二氧化碳和水,而热解的产物主要是可燃的低分子化合物。3、 简述磷石膏制取硫酸钾的原理及流程。答: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磷石膏在水溶液中与碳酸氢铵反应生成硫酸铵与碳酸钙,分离出的副产品碳酸钙可用于生产石灰、水泥或土建;第二部分是硫酸铵溶液在促进剂的作用下与氯化钾在90度左右时进行反应,生成硫酸钾和氯化铵。4、 简述常用化工废渣处理的方法及特点。答:对于化工废渣的处理方法主要有卫生填埋法、焚烧法、热解法,微生物分解法和转化利用法5种。化学工业固体废弃物的特点有:产生和排放量大;危险废物种类多,有毒有害物质含量高;对土壤的污染;对水域的污染;对大气的污染;废弃物再资源化

12、可能性大。第四章 化工清洁生产概要1、 简述化工清洁生产的原理与技术。答:化工清洁生产的原理主要涵盖以下几方面内容:设计、生产安全化学品;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尽量使用可再生资源;设计选择安全、高效的化学反应;采用环境友好的溶剂、助剂、催化剂;催化剂使用优于化学试剂;合理使用和节省能源;预防污染的检测和控制;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化学。化工清洁生产的主要技术有超临界流体技术、新型催化技术、生物工程技术、微波技术、超声技术、膜技术、辐射加工技术等。2、 何谓清洁生产?答:我国法律定义清洁生产为: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

13、,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3、 简述现代化工清洁生产的途径。答:实现化工清洁生产的途径有;革新产品体系,正确规划产品方案及选择原料路线;实现资源和能源充分、综合利用;采用高效设备和少废、无废的工艺;组织物料和能源循环使用系统;加强管理,提高操作人员的素质;采取必要的末端“三废”处理。4、 何谓循环经济?有什么优点?答:循环经济是围绕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所进行的社会生产和再生活动,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馈过程,以尽可能少的资源环境代价获得最大的发展效益。循环经济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3R(R

14、educe,Reuse,Recycle)原则。5、“生态经济”、“清洁生产”、“循环经济”三者之间有何关联?答:这三个概念本质上是完全相洽的。从内涵看,“循环经济”本身就是“清洁生产”技术库中的组成部分;而“清洁生产”又是生态经济中的一个核心问题。但这三个概念不是替代关系。循环经济更进一步突出了“物质循环使用”与“废弃物再利用”在资源环境问题中的意义。根据中国当前的经济环境现实状况,就经济社会层面而言,“生态经济”提法较为恰当;就经济活动层面而言,“清洁生产”的提法较为贴切;就资源环境问题的发展方向而言,“循环经济”的提法最有前途,可见循环经济是一个理想的、应当优先追求和重点发展的前景。它诞生

15、、成长于“清洁生产”、“生态经济”的大环境下。后者为前者创造实施与发展的条件。在能实施“循环”的地方,应优先和坚决贯彻“循环经济”思想。5、 试分析湿法磷酸清洁工艺的特点。答:第一,在突出主要产品磷酸制备的同时,通过“封闭循环”、工艺消化,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第二,磷矿中的氟通过吸收和相关反应,可制备NaSiF6等氟化学产品,反应产生的硫酸可返回系统用于分解磷矿;第三,磷石膏和碳酸氢铵反应转化为硫酸铵,然后再与氯化钾反应,磷石膏的转化率可达95%以上,氯化钾的转化率可达92%以上;第四,磷石膏转化中产生的碳酸钙,通过进一步处理可作为微细碳酸钙材料,也可通过净化处理,然后和磷酸反应生成磷酸钙盐,

16、作为添加剂或助剂。第五章 环境质量评价1、简述环境质量评价的任务和目的。答:环境质量评价的任务使在大量的检测数据和调查分析资料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和方法来说明、确定和预测一定区域范围内人类活动对人体健康、生态系统和环境的影响程度。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目的是为环境管理和环境规划提供依据,同时也是为了比较各地区受污染的程度,从而达到控制、保护、利用、改善环境质量,使之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相适应。3、 常用的环境质量评价参数有哪些?答:常用的大气环境质量评价参数有以下4种:(1)颗粒物:降尘、总悬浮颗粒物(TSP)、飘尘。(2)有害气体: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臭氧。(3)有害元素:氟、铅、汞、砷、氯、镉等。(4):有机物:芳烃、卤代烃、总烃。4、 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