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行业)电力设备及工程机械零部件制造项目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37722818 上传时间:2020-07-11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83.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行业)电力设备及工程机械零部件制造项目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机械行业)电力设备及工程机械零部件制造项目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机械行业)电力设备及工程机械零部件制造项目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机械行业)电力设备及工程机械零部件制造项目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机械行业)电力设备及工程机械零部件制造项目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行业)电力设备及工程机械零部件制造项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行业)电力设备及工程机械零部件制造项目(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总 论1.1 项目名称电力设备及工程机械零部件制造项目32第二章 市场分析2.1 我国电工行业市场分析2015年前我国将建成“三纵三横一环网”,并建成11条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预计未来5年我国特高压投资将达2700多亿元。2020年前后特高压电网输送容量初步分析:国家特高压及跨区电网输送容量达到2.5亿千瓦以上,约占全国装机容量的25。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约20条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每一条高压直流输电的工程投资约60-70亿元,其中40%用于设备投资,则对电力设备的市场需求约480-560亿元。2.1.1 2009-2010年中国电工行业运行状况分析1、2009年我国电工行业发展状况回

2、顾2009年电工行业的发展历程,可以用“山重水复,充满曲折艰险;化危为机,勇敢面对挑战;峰回路转,再现柳暗花明”这三个阶段来概括。自2008年四季度电工行业产销和利润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出现大幅度下滑后,直到2009年的上半年结束也未见大的改观,行业陷入了低迷状态。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速从2008年26%,滑落为2009年12月的5.17%;工业销售产值同比增速从2008年末的24.99降低到2009年12月的4.37,利润总额出现了从2008年111月同比增长23.45%跌落到2009年初12月的14.75%;再加之出口交货值和进出口贸易额同比超过20以上的“负增长”局面,更加剧了整个行业的困难程

3、度。然而,就在电工行业处于国际国内市场需求严重不足、产销增长缓慢、发展乏力,甚至生存都成了问题的紧急关头,中央及时采取了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和一系列措施。其中包括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促发展”,出台装备制造业等“十大产业”的调整振兴规划,启动“四万亿”投资以及提高绝大部分产品的出口退税等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并取得了显著效果。正因为得益于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宏观环境,电工行业才从危机中获得了的机遇,实现了持续发展。从利润总额的增长情况看,2009年12月为14.75%,15月为7.40%,18月则实现了1.58%的正增长,112月更出现了

4、11.39%的大幅度增长,迎来了“柳暗花明又一村”。上述成就极大地鼓舞、提振了全行业战胜困难、实现平稳较快发展的信心。2、2009年电工行业企业生产状况分析2009年电工行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8329.77亿元,同比增长11.40%;新产品产值4232.46亿元,同比增长19.46%;工业销售产值27463.16亿元,同比增长11.10%。(1)产销增速稳步回升。2009年上半年,电工行业产销指标的同比增速严重回落,继续了2008年末及2009年初的走势,与2008年同期呈现的高速增长情况相比反差强烈: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速6.95%,工业销售产值同比增长5.19%。其后开始了缓慢的回升:至三季

5、度末,工业总产值累计同比增长7.62%,工业销售产值累计同比增长6.81%,到12月,工业总产值累计同比增长11.40%,工业销售产值累计同比增长11.10%。产销总量指标增速的变化,反映了稳步回升的过程。(2)进出口形势依然严峻,但也有值得称道的成绩。2009年全年电力工业实现进出口总额915.68亿美元,同比增长13.61。其中进口额389.40亿美元,同比增长9.33,出口额526.28亿美元,同比增长16.52,顺差136.88亿美元。其间实现出口交货值3839.70亿元,同比增长1026。进口额、出口额、进出口总额以及出口交货值的同比大幅度减少,与2008年同期的高增长相比,下滑严重

6、,从“增”到“减”的“落差”不到30个百分点。尤其是出口,萎缩更严重。在重点监控的17类出口产品中,有14类2009年出口额下降,其中降幅超过20的有6类之多。国外市场需求不足以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使2009年以来进出口贸易的严峻形势依然没有改变。尽管2009年电工行业出口的总体形势不够乐观,但也有值得称道的成绩。我国发电设备全年出口1800千瓦,约占总产量的15;另外变压器等输变电设备也有一定量的出口,特别是成套设备和项目的出口,不仅提升了产品出口档次,同时由于增加了“服务”,也实现了出口结构的升级和出口附加值的提高。以特变电工为例,2009年完成的对亚非等地区出口项目的签约量同比增长一倍。

7、(3)新产品产值始终保持两位数增长,科技创新成为推动行业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从新产品产值增长情况看,2009年以来各月的累计增长幅度都在两位数以上:增幅最低的是12月(13.82),最高的是13月(19.94),112月为19.46。从同比角度,增幅尽管比上年有所回落,但从新产品产值率看:上2月为13.62,13月为14.53,14月为14.60,15月为14.59,16月为14.48,17月为14.55,18月为14.71,19月为14.67,110月为14.72,111月为14.75,112月为14.94,分别比上年同期高出0.93、1.66、1.40、1.45、1.25、1.33、1.1

8、7、0.99、0.8、0.5和0.47个百分点,始终处于较高水平。科技创新成果在输变电设备制造行业显现尤为突出。2009年的一首一尾我国有两大特高压输变电工程成功运行,年初是晋东南一南阳一荆门1000kV交流输变电示范工程,年末是云广800kV直流输变电工程。在上述工程及其他重要工程的主要设备研制中,国内行业排头兵企业展示了强大的科技创新实力。特变电工集团2009年再攀科技新高峰,他们研制的1000kV特高压交流变压器、电抗器、互感器、扩径导线及母线等产品成功投运,世界首台800kV特高压直流变压器也在他们手中一次研制成功,并且各项指标都达到了全球领先水平;西安西电变压器有限公司成功研制的80

9、0kV干式空芯平波电抗器,由于具有远距离、大容量输电、线路输送能力提高、工程投资和输电成本降低、占地面积小及节能环保等优点,正在成为超高压和特高压直流输电设备制造的发展趋势。科技创新正越来越成为行业持续发展的强大推动力。(4)利润总额不仅实现“翻红转正”,而且行业经济效益再现“灿烂阳光”。2009年,电工行业经济效益下滑严重。12月实现利润总额138.44亿元,同比增长.,其中60的分行业利润同比下降,前5个月全行业实现利润总额503.07亿元,同比增长7.40,利润降幅同比收窄了7.35个百分点。前8个月,全行业实现利润总额914.79亿元,同比增长1.58,实现了从“负增长”到“翻红转正”

10、的大转折。再看前11个月的情况,全行业已经实现利润总额1422.40亿元,同比增长11.39,成为2009年电工行业经济运行过程中最突出的特点和最耀眼的亮点。3、2010年电工行业市场概述2010年以来,电工行业呈现出“V”型反转,且保持强劲走高的态势,尤其是产销指标上半年增幅高达30以上。其中,电工行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30.03;实现工业销售产值同比增长31.40,分别比去年同期提高了23.08和26.21个百分点;累计产品销售率为97.06,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09个百分点。2010年以来,累计产销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2.1.2 我国电力设备及供配电配套设施发展机遇1、电力设备

11、发展的趋势(1)新能源产业步入“而立之年”,设备商机尽显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变化会议以后,新能源投资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从用电增速、碳减排承诺、新兴产业规划等多个角度来看。新能源、低碳经济都是电力设备行业的主要看点。火电设备需求萎缩,为风电、核电等新能源领域的装备发展创造了条件,新能源设备将在近几年内尽显商机。风电与和核电投资增速有望分别达到70%和60%以上,较为可观。为降低石化能源比重,我国需大规模发展替代能源产业(主要包括风能、核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未来十年,风能、核能等新能源在我国一次能源结构的比重将大幅上升。低碳经济、节能减排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点。(2)智能电网建设推进设备加上“智能

12、心”目前,智能电网已被多个国家提升至国家战略的高度。2009年4月,美国奥巴马政府公布了投资高达45亿美元的智能电网计划。2009年5月,国家电网公司提出发展智能电网。智能电网从此进入人们的视野。根据预计,2020年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将达5.7亿元,占总装机容量的35%,每年可减少煤炭消耗4.7亿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13.8亿吨。从国家层面上讲,包括全世界,只有中国搞智能电网建设的优势特别明显。第一是政策方面及体制优势;二是近些年来中国电网高速发展,包括美国电网虽然成型与几十年之前,但其设备、技术反不如中国;第三因中国高速增长的用电需求中国本身即需加强电网建设等,其他很多国家则是专门为了智能

13、电网而建设。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发展的加速阶段,后发优势体现在对新技术的应用上。智能电网的建设提供了一个加快进入电网建设先进大国的契机,也为我国电力装备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提供了机会。智能电网建设是未来电网建设的方向。新技术总会带来新的产品需求,智能电网的建设带动国内电力设备发展的序幕已拉开。(3)特高压国标发布电力设备采购量大增2009年1月16日,我国自主研发、设计和建设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000千伏交流输变电工程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顺利通过试运行,正式投运。该工程的投运标志着我国在远距离、大容量、低损耗的特高压核心技术和设备国产化上取得了重大突破。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标准的确立为

14、国内的电力设备制造商设立了准入门槛,并提供了技术方向引导。在此技术标准的引导下,国内电力设备制造企业将拥有巨大的市场空间。2、智能电网的建设给电力自动化设备及供配电配套设施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2009-2020年我国智能电网发展需要经历三个阶段(图2-1)。目前我国智能电网正进入规划试点阶段,到2020年对智能电网的投资规模将近4万亿元。在智能电网建设初期,对以智能变电站和电网调度系统为主的二次设备的需求将大大增加。智能电网建设是一个庞大的过程,未来几年智能电网将成为新能源、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平台,带动相关行业的需求。图2-1 我国智能电网发展的三个阶段未来10年我国电网将迎来建设黄金期:“

15、十二五”期间将建成“三纵三横一环网”的特高压交流线,并建设11回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投资高达3000亿元;“十三五”期间投资虽略有放缓,投资额度也将达到2500亿元。智能变电站将成为新建变电站的主流,迎来爆发式增长。未来10年,变电领域智能化投资规模达到748亿元,占智能化总投资的19.5%。第一阶段新建智能变电站46座,在运变电站智能化改造28座;第二阶段新建智能变电站8000座,在运变电站智能化改造50座,特高压交流变电站改造48座;第三阶段新建智能变电站7700座,在运变电站智能化改造44座,特高压交流变电站改造60座。电力自动化设备及供配套设施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市场机遇,主要原因如下:(

16、1)智能电网建设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遇,今后十年,仍是我国电源建设和电网的发展期,到2020年我国发电装机容量预计达到或超过16亿kW,相应的智能电网投资规模也将超过4万亿元。未来10年,配电领域智能化投资规模达892亿元,占智能化总投资的23.2%。到2020年,所有地级城市将全面建成配电自动化和配网调控一体化智能技术支持系统,市场前景广阔。(2)智能电网的建设将提高我国电力工业及相关的电力装备产业的系统创新能力和整体技术水平。这为传统的电力装备制造业带来产业链延伸发展的机遇。(3)产品升级换代的机遇,智能电网装备需要具有智能化功能,需要集成数字化技术、传感器技术、信息通信技术和现代控制技术等,例如:变压器、断路器等一次设备都要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