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泛珠三角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37700144 上传时间:2020-07-11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6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交通运输)泛珠三角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交通运输)泛珠三角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交通运输)泛珠三角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交通运输)泛珠三角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交通运输)泛珠三角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交通运输)泛珠三角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通运输)泛珠三角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泛珠三角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合作专项规划纲要(送审稿)2006年5月泛珠三角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合作专项规划纲要目 录一、泛珠三角交通运输发展及合作现状1(一)泛珠三角交通运输发展现状11、泛珠三角区域交通基础设施现状12、泛珠三角区域交通运输量现状2(二)区域交通运输发展存在的问题31、交通设施规模总量不足,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32、不同地区之间的交通运输不畅通,制约区域经济的合作发展33、运输方式及运输货类结构不适应区域合作发展44、交通运输建设与管理的机制不适应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要求4(三)泛珠三角区域交通运输发展合作情况5二、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特点及交通运输需求预测分析6(

2、一) 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特点6(二)区域交通运输需求分析61、区域交通运输需求分析62、区域交通运输需求预测7三、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对交通运输的要求及区域交通运输合作发展方向8(一)未来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和社会一体化发展对交通运输的要求8(二)泛珠三角区域交通运输发展方向10四、区域交通运输合作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10(一)指导思想10(二)发展目标111、区域交通运输合作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112、区域交通运输合作发展的空间布局目标123、合作为基础的综合运输服务体系发展目标134、合作为基础的交通运输管理与政策发展目标14五、区域综合交通运输合作发展规划14(一)制定合作发展规划

3、的基本原则14(二)合作框架下的区域综合运输骨干网络规划14(三)合作框架下的区域综合运输枢纽规划16(四)区域内相邻省区之间交通运输联络通道规划17(五)大珠三角地区中心城市间交通运输通道规划17(六)区域国际、国内交通运输联络通道规划17(七)合作背景下的区域沿海重要港口布局规划17(八)区域内河航运合作发展规划18(九)合作背景下的内河港口布局规划18(十)合作背景下的区域机场布局规划19(十一)合作背景下的区域管道布局规划20六、“十一五”期间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合作建设重点21(一)区域交通运输通道建设重点21(二)区域综合运输枢纽建设重点22(三)大珠三角地区中心城市间交通运输基础设施

4、建设重点23(四)区域沿海港口建设重点23(五)区域内河水运建设重点23(六)区域民航建设重点23(七)“十一五”期间交通建设投资规模24七、区域交通运输合作发展的政策与建议24(一)建立区域交通运输合作发展的政府协商机制241、建立交通运输发展和土地利用规划协商机制242、建立交通运输合作项目选择机制243、加强政府在区域交通运输合作项目上的政策协调25(二)推进区域交通运输的信息化发展和运输服务企业的合作251、重视交通运输的信息化等方面发展和合作252、鼓励交通运输服务企业的合作25(三)建立区域交通运输合作发展的投融资体制261、拓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来源渠道262、建立交通合作发

5、展的特定财源制度26II泛珠三角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合作专项规划纲要本专项规划针对泛珠三角区域(以下简称区域)经济合作对交通运输的发展需要而制定,与通常的区域性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不同,本规划旨在以区域经济合作为基本前提,将交通运输的合作发展作为区域合作的重要领域和途径,通过寻求区域在交通运输发展方面的合作领域与方式,制定基于合作的规划,而非区域整体的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制定和实施规划的基本目的是使交通运输合作与经济合作之间形成相互支持与依托,推进区域经济合作不断向纵深发展,实现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目标。一、泛珠三角交通运输发展及合作现状泛珠三角区域涵盖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海南、福建、江

6、西、湖南九省区及香港、澳门(简称9+2),总面积20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21%,总人口4.63亿,占全国的35%。(一)泛珠三角交通运输发展现状1、泛珠三角区域交通基础设施现状泛珠三角区域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近年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连接区域内主要城市间及区域对外联系的交通骨干网络初步形成。截至2004年底,公路通车总里程为72.4万公里,其中等级公路51.2万公里,高速公路1.14万公里,区域内路网密度为36.1公里/百平方公里,高速公路网密度为0.57公里/百平方公里,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85倍和1.6倍;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9万公里,其中,复线里程4300公里,电气化里程7400公里,

7、区域内路网密度为95公里/万平方公里,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2倍;内河航运码头8555个,其中万吨级以上码头7个;沿海港口码头1787个,其中万吨级以上码头271个,国家规划的枢纽港中,有9个分布在泛珠三角地区的沿海省区,占总数的近一半,香港港口连续6年保持集装箱吞吐量世界第一;通航里程达5.5万公里,其中珠江水系涵盖最多,其流域横跨滇、黔、桂、粤、湘、赣六省总面积45.36万km2,通航里程12650km;拥有港、穗、深、澳、珠等20多个机场,其中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和际机场为亚洲最大机场之一,际机场是全球最繁忙的国际航空货运中心;2004年管道里程达8223公里,仅占全国3.8万公里的21.6%

8、,其中广东省和四川省最多,大部分是成品油和天然气管道。泛珠三角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分布不均衡,珠三角地区明显高于西南地区和泛珠三角其它地区。2004年底,西南三省(云贵川)铁路、公路路网密度分别是泛珠三角区域平均水平的71%和86%,是珠三角地区的56%和42%;广东周边五省(福建、江西、湖南、广西、海南)铁路网密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62倍,公路网密度是泛珠三角区域平均水平的1.02倍,比珠三角地区低50%。2、泛珠三角区域交通运输量现状从运输总量看,2004年,泛珠三角内地9省区共完成客运量68.3亿人,旅客周转量5779亿人公里,货运量45.2亿吨,货物周转量11055亿吨公里,占全国比重分

9、别为38.6%、35.4%、26.5%、16%。从运输分布上看,四川、广东和湖南客、货运量所占比重都较大,三省客运量之和达到泛珠三角区域总量的60%,货运量之和超过区域总量的55%。 从运距结构上看,泛珠三角区域铁路客、货运输平均运距569公里和837公里,是公路客、货运和水路客运平均运距的10倍以上,但铁路货物平均运距略小于水路货物运距。同时,与全国相比,铁路客、货运输和公路货运的平均运距都大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公路客运和水路客、货运距离小于全国平均水平。从区域港口吞吐量看,2000年以来,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年均增长15%,其中外贸货物的年均增长20.6%,高于内贸货物的

10、19.6%,但福建省的内贸货物年均增长速度高于外贸货物年均增长速度。泛珠三角区域内河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的特点是内贸货物比重占绝对优势,尤其是内陆省区。在运输货类方面,泛珠三角区域的广东、福建、江西和广西和海南属煤炭资源匮乏地区,每年煤炭生产量只能满足部分需求,其余必须通过海运或铁路调入。泛珠三角区域原油的运输方式是海运和内河,铁路只在个别省区的范围内运输小批量的原油。泛珠三角区域金属矿石的基本流向是以海运的方式从国外或北方运至沿海港口,然后通过铁路运至区域内的钢铁企业。此外,也有部分金属矿石直接来自生产地。2004年,泛珠三角区域完成集装箱运输总量8312万TEU,占全国23.9%,其中铁路、

11、公路、水运分别完成1775万TEU、2526万TEU、4011万TEU,分别占全国各运输方式集装箱运量的29.8%、21.7%、25.2%。(二)区域交通运输发展存在的问题从泛珠三角区域交通运输现状看,区域交通运输合作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体现在总量、结构和机制等方面。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交通设施规模总量不足,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的基本状况是总量规模不足,区域交通基础设施总量规模与工业化发展的基本需求存在很大差距。尽管泛珠三角区域铁路网密度和公路网密度都比较高,但也低于美、日等国家的水平。从现状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能力分析,绝大部分铁路线路能力利用率已接近或达到100

12、%,区域范围内的运输能力基本处于饱和状态。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运输需求总量的持续增长,在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将产生更大量的地区之间经济要素流动的情况下,区域交通运输特别是地区之间的运输基础设施能力不足的矛盾将更加突出。2、不同地区之间的交通运输不畅通,制约区域经济的合作发展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所带动的区域整体经济发展,要求地区之间、地区内部交通运输分层次的能力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平衡。但从运输通道能力供给与需求角度分析,在区域现状交通运输通道中,以西南地区通往南部沿海及珠三角地区、西南地区通往东部沿海地区(即福建)两个方向以铁路运输为主体的通道能力已经很紧张,绕行距离长,运输效率低,运输费用高,既有运

13、输通道很难适应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需要。此外,国际运输通道亦不足,主要体现在民用航空国际航线,公路、铁路出境通道少、港口集装箱运输能力不能满足区域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需要。3、运输方式及运输货类结构不适应区域合作发展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决定了对低运输成本和运输能力较强的铁路、水运需求较为强烈。但多年来,由于铁路建设滞后和港口需求增长较快,区域的铁路运输能力一直很紧张,运输能力与需求之间的矛盾突出。虽然公路运输的快速发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种紧张状况,但不能适应地区之间长距离运输发展的需要。此外,珠三角地区以加工工业为基础的对外贸易保持了连续多年的快速发展,促使港口吞吐量快速增长,港口吞吐能力不足,港

14、口功能结构不合理,对经济发展形成“瓶颈”制约。对区域运输货物的种类分析表明,由于区域经济发达地区对能源的需求较为旺盛,造成以煤炭为主的能源运输供求矛盾较为突出。目前,区域煤炭接卸港主要分布在广东和福建两省,煤炭接卸能力分别为3760和1150万吨,而2004年实际接卸量已分别达到4267和1280万吨,超过了港口煤炭接卸能力。同时,由于铁路运输能力紧张,造成沿海煤炭接卸港在“铁水联运”运输组织方面出现能力不足,不能满足区域对煤炭等能源运输的需要。4、交通运输建设与管理的机制不适应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要求目前,泛珠三角区域交通运输没有形成统一规划、统筹建设和统一管理的协调发展的局面。由于没有区域性的

15、交通发展合作规划作指导,各省区交通建设仍是各自发展,自成体系,导致区域内干线运输网络不完善;交通运输服务体系也缺乏协调和统一管理的合作机制;区域一体化交通运输市场还没有完全形成;省区之间或港澳与9省区不同关税及人流出入境管理制度等,这些均制约了泛珠三角区域交通运输合作的发展。(三)泛珠三角区域交通运输发展合作情况泛珠三角区域自2003年开始在交通运输方面已经进行了一些相应的合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2003年,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香港与广东省、澳门三地政府共同进行了港珠澳大桥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另外,香港在2003年前就开始与广东省和深圳市及国家铁道部等部门共同商讨兴建广深港高速铁路的计划。2、2004年“9+2”政府领导共同签署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在基础设施(能源、交通、管道)、产业与投资、商务与贸易、旅游、农业等10个方面达成了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泛珠三角区域各省区将进一步推进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其中主要包括“西电东送”、“东油西输”、“珠三角香港LNG”等方面的合作。3、2004年3月,广东、江西、福建、海南、四川、广西、云南、湖南、贵州和重庆等10个省区市,签定了泛珠三角经济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