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讲 人类活动与文学活动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7676459 上传时间:2020-07-11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8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5讲 人类活动与文学活动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第5讲 人类活动与文学活动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第5讲 人类活动与文学活动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第5讲 人类活动与文学活动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第5讲 人类活动与文学活动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5讲 人类活动与文学活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讲 人类活动与文学活动(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类活动与文学活动 文学是什么?长期以来,人们对这些文学理论的基本问题往往只作静态的、单一的考察,忽视了从文学所涉及的诸多方面进行考察,导致了所形成的各种文学界说的偏颇。我们将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来把握,进而把文学活动看成一个是人类活动中的一个部分,认为文学活动包含了诸多方面的系统,将这个系统看作整个社会活动系统的一个子系统。 文学作为一种活动(activity),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与人类的其他活动相比,既有共性又有特性。,人类活动的性质 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 文学活动的地位,主要内容,一、人类活动的性质,文学活动是整个人类活动的一种高级的特殊的精神活动。因此,为了阐明文学活动的性质,就需要对

2、整个人类活动作一具体阐释。 人类活动,可以分为生命活动和生活活动。生命活动指人类活动的动物性的一面,生活活动则指人类活动的自觉意识的一面。这两个方面是统一在人类生活活动之中的。,1.生命活动:动物性一面,达尔文 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 提出的进化学说,标明人与动物同宗,达尔文 Darwin 18091882,弗洛伊德,奥地利精神病医生、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 他在精神分析理论中指出具有动物性的“本我”(id)对理性的“自我”(ego)有着强大的内驱作用,弗洛伊德 Frend Sigmund 18561939,马克思,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伦敦马

3、克思纪念碑,2.生活活动:自觉意识的一面 人的活动是一种生活活动,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生命活动。 人的生活活动具有自觉意识,人不仅能够适应环境,而且能够改造环境。 “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生活活动是以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的活动系统的总称。,1)从发生学层面看生活活动,生活活动是社会发展的前提,是人类社会发展、延续的基础。达尔文的进化论告诉我们,人类不是一个万古如斯的不变的物种,而是由低级动物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而生成的。但他并未说明人类进化的内在动力,以为单纯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即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马克思看

4、到了作为生活活动的劳动在人类进化过程的作用,他指出: “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人自身作为一种自然力与自然物质相对立。为了在对自身生活有用的形式上占有自然物质,人就使他身上的自然力臂和腿、头和手运动起来。当他通过这种运动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变自然时,也就同时改变他自身的自然。” 马克思资本论,2)从认识论层面看生活活动,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唯物主义:强调客观环境对人的塑造和影响。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人的能动的、活动的方面,不能说明现实的、感性的活动。 马克思主义:从主客体相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揭示了人的生活活动的社会性和实践性。 马克思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科学地阐明

5、了人的思想、观念、意识最初都是直接与其物质生活活动交织在一起的,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是意识到的存在,而人的存在就是他们实际的生活过程和生活方式。,(一)生活活动导致人与对象之间的诗意情感关系 人的生活活动在属于自然的同时,又有超越自然 的一面。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动物对事物感觉的角度 是单一的、生命本能的。 而人的感觉与对象保持一种自由的关系,是多样 化的:包括功利的、伦理的、道德的、诗意的。,二、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文本赏析,诗经硕鼠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 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

6、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 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文本赏析,老鼠尖嘴细腿,其貌不扬,而且性喜偷食,损人衣物,令人生厌。但在大画家齐白石的画笔下,却成为偷吃灯油的可爱的小生灵。,(一)生活活动导致人与对象之间的诗意情感关系 人的生活活动在属于自然的同时,又有超越自然的一面。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动物对事物感觉的角度是单一的、生命本能的。 而人的感觉与对象保持一种自由的关系,是多样化的:包括功利的、伦理的、道德的、诗意的。 人的活动具有多种意义:除了经济技术和革命实践意义之外,尤其值得强调的是其审美创造意义。 文学艺术就是这种诗意关系和审美创造的过程

7、和结果。,二、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二)生活活动导致人的自觉能动的文学创造,人的生活活动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这意味着人的活动是自由的活动。“合目的性”指人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根据一定的需要来设计的。“合规律性”指人的生活活动不是主观随意的,而要合乎或遵循一定的规律。,1人的生产是全面生产,“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物种的惊讶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2人的活动的美学意义,人的活动具有感性形式的同时,还具有理性内容。人的感觉作

8、为感性活动,它不是被动的、消极的,而是积极主动的,富于创造性。它时时将规律性与目的性结合在一起。 文学创造是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自觉的能动的创造,达到了全面地表现人的本质特性。,文本赏析,喜外弟卢纶见宿 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三)生活活动使文学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人的生活活动是对人“本质力量的确证”。 人的生活活动由于人的主体能动的参与,既使对象变得 符合人的要求,也使对象呈现出人的本质力量。 人的生活活动作为对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实际上是审 美活动产生的基础。在审美活动中,人在直观层次上是审 视对象,而

9、在深层是审视自己,或自我审视。 马克思认为,人的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史产 物。人的感觉在长期发展中凝结了思维与想像的历史内容。 文学活动作为一种审美活动,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确 证。通过创造和欣赏文学,人的本质力量可以尽情地展现出 来。,“观古今于须臾, 抚四海于一瞬” “笼天地于形内, 挫万物于笔端” 陆机:文赋,(三)生活活动使文学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人的生活活动是对人“本质力量的确证”。 人的生活活动由于人的主体能动的参与,既使对象变得 符合人的要求,也使对象呈现出人的本质力量。 人的生活活动作为对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实际上是审 美活动产生的基础。在审美活动中,人在直观层次上是

10、审 视对象,而在深层是审视自己,或自我审视。 马克思认为,人的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史产 物。人的感觉在长期发展中凝结了思维与想像的历史内容。 文学活动作为一种审美活动,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确 证。通过创造和欣赏文学,人的本质力量可以尽情地展现出 来。 人是在人在审美王国和诗意世界中体悟自身的价值。,“观古今于须臾, 抚四海于一瞬” “笼天地于形内, 挫万物于笔端” 陆机:文赋,从物质实践活动与精神活动的关系看,文学活动属于精神活动范围。 人的生活活动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系统,可以分为物质实践活动和精神活动,前者是直接满足人的生存需要的生产活动,后者则指人的意识领域的活动,包括政治、科学、艺

11、术、宗教等,是在物质实践活动基础上并应物质实践活动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 从人脑掌握世界的不同方式看,文学属于审美精神活 动的范围。,三、文学活动的地位,按照人脑掌握世界的不同方式看,按照精神活动与物质经济基础的关系看,精神活动,意识形态性的精神活动,非意识形态性的精神活动,自然科学,宗教、哲学、 文学艺术等,政治、法律、 道德等,小结: 人类活动系统:物质实践活动和精神活动 物质实践活动是一切其他活动的基础 精神活动是指人的意识领域的活动 文学活动属于精神活动 精神活动的形态具有多样性 文学属于审美精神活动的范围,思考题: 1.文学活动与生活活动是怎样的关系? 2.文学活动在生活活动中处在什么位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