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化产品开发智能预警发布系统可研究性报告分析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37675293 上传时间:2020-07-11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1.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集成化产品开发智能预警发布系统可研究性报告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集成化产品开发智能预警发布系统可研究性报告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集成化产品开发智能预警发布系统可研究性报告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集成化产品开发智能预警发布系统可研究性报告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集成化产品开发智能预警发布系统可研究性报告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集成化产品开发智能预警发布系统可研究性报告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集成化产品开发智能预警发布系统可研究性报告分析(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n 更多资料请访问.(.) IPD智能预警发布系统(乡村智能广播控制器)可研究性报告深圳市昆特科技有限公司二一一年三月目 录第一章概述51.1 项目现状51.2 建设必要性61.3 建设意义61.4 建设目标61.5 建设范围71.6 建设内容71.7 设计依据81.8 设计原则9第二章 防台风防汛应急预警发布系统122.1预警发布系统的介绍122.2预警终端设备配置设计132.3预警防御系统应用行业16第三章 预警防御平台173.1预警防御平台简介173.2预警发布平台各功能模块介绍193.2.1组网规模大193.2.2通信方式支持193.2.3系统软件采用B/S结构193.2.4支持各种终

2、端机信息管理功能203.2.5支持文本信息实时发送203.2.6支持DAB信息记录查询213.2.7发布信息的增加、删除和编辑修改功能223.2.8定义不同的操作用户有不同的操作权限,实现用户分级管理223.2.9定义不同的部门,实现多级部门管理223.3系统架构组成223.4系统实施架构24第四章 预警发布终端254.1预警发布终端简介254.2 功能介绍264.4核心部件274.4.1 语音合成模块274.4.2 太阳能系统284.4.3户外防水机柜324.4.4电源供电系统334.4.5信息接收模块344.4.6 MCU主板354.4.7数字功放354.4.8号角喇叭364.4.9防雷模

3、块374.4.10户外安装相关配件(选配)394.4.11话筒(选配)394.4系统参数404.4.1设备尺寸404.4.2 设备重量404.4.4系统配置404.4.4设备功率414.5环境条件414.6整机相关标准434.7通讯网络选择46第五章施工现场与工程技术要求485.1施工现场人员配套及要求485.1.1 技术人员要求495.2施工流程与规范495.2.1工程阶段划分与进度495.2.2设备到货、验货及准备计划505.2.3系统联调505.2.4系统测试方案515.2.5测试内容515.2.6测试方法515.2.7系统验收标准51第六章 售后服务承诺及具体保障措施556.1一年内质

4、保556.2公司完整的售后服务体系及其它服务承诺576.2.1服务概述576.2.2设备承诺596.2.3质量保证体系承诺59第七章 投资概算61第一章 概述1.1 项目现状揭阳是台风、洪涝等灾害频发的县,台风是广东省发生最多,危害最大的一种自然灾害,年均影响广东的热带气旋有7.7个,其中登陆2.6个,台风大都从本岛东部、东南部登陆。由于台风灾害本身存在很多不确定性,给防控工作带来很大难度,再加上现有的预测预报预警手段落后,不能满足当前防风工作的需要。我县应急预警发布系统目前已完成人工广播系统全部建设工作,在我县防灾应急工作中,经常广泛使用发布GSM短信信息给村级负责人,村级负责人在通过已建设

5、的村级广播进行人工喊话、由此进行人员转移、应急调度等,其效果明显不好。1、必须人工喊话干预;2、应急预警信息传播时间以及中转时间相对长。IPD智能预警发布系统(乡村智能广播控制器)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改善原有应急防御广播系统。通过IPD智能预警发布系统(乡村智能广播控制器)利用GSM/GPRS网络将原有村级广播进行组网,所有信息发布通过IPD预警信息发布平台进行发布、所有村级终端通过IPD预警信息发布平台进行管理,无需人工干预、降低应急预警信息传输时间、提高农村气象服务信息化建设以及应急预警信息发布的有效性。1.2 建设必要性目前我县,村级广播系统远远难以满足农村信息化气象服务总的需求,近年来,随

6、着气候变暖,气象灾害在数量和强度上有增多增强的趋势,对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生活以及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影响。为响应国家气象局相关文件要求,完善气象预警应急信息发布系统,进一步做好气象灾害防范应对工作,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决定在全县建立气象灾害防御预警系统,一方面提高气象灾害预测预报信息化能力,另一方面扩大气象服务统一管理,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以及促进农业安全发展,从而提高我县气象灾害防御能力,有效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对系统升级改造是当前重任之一。实现农村及各种地区灾害预警发布的快速响应,解决灾害预警信息传递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及在农村信息化“最后一公里”,努力提高我县的气象防汛防风抗旱

7、指令传达和防灾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是十分必要的。1.3 建设意义为了精确、快速和有效地的发布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向社会提供及时、准确、客观、全面的预警信息,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发生及其造成的危害,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 1.4 建设目标在台风、暴雨、旱情及水库出险时,能快速的通过短信信息发送至各级领导和防汛责任人,并且能自动及时、有效地以语音播报的方式传达汛期防御信息、调度指挥信息、人员安全转移等预警信息至基层,做好防御避险措施,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灾害事件发生及其造成的危害。预警发布软件平台建设单位为最高权限用户,可设置相应等级预警发布系统的管辖范围等

8、,可多部门、多用户通过预警信息发布软件平台,进行相对应权限的操作使用。建设全县防台风防汛应急预警发布系统最终实现我县发布的灾情信息等能够以多种方式准确、及时地传递到有关部门和各影响区域的乡村,提高防灾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所造成的损失,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坚实的基础。1.5 建设范围1、IPD智能预警发布平台县级平台实施,可通过GSM/GPRS无线技术对全县终端设备管理以及信息发布。2、在全县已安装村级广播村庄进行改造,增加乡村只能广播控制器,实现全县组网全自动化信息发布。1.6 设计依据安全系统设计应遵循的国家标准:GB 49431995 信息技术设备

9、 (包括电气事务设备)的安全(IEC 950)GB 925488 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干扰极限值和测量方法GB/T9387.21995 信息处理系统 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GB 158511995 信息技术安全技术带消息恢复的数字签名方案GB xxxx.7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系统管理安全报警报告功能GB/T 179001999 网络代理服务器的安全技术要求电气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232-9092GB2423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IEC 标准-国际电子技术委员会制定的标准ISO-FDIS13406-3显示屏垂直照度的标准EIA/TIA586民用建筑线缆标准IEC / CEI

10、914国际会议系统标准YD5032-97会议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15381-94会议系统电及音频的性能要求1.7 设计原则为确保系统达到预期目标,系统设计应用遵循以下原则:经济性原则系统的建设,要从经济性着眼,在完成系统目标的基础上,力争用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出最大的效益。系统规划时应根据事故应急实际的需求、财力及投资水平,不盲目追求功能大而全,要注重经济实用。在满足应用需求的前提下,处理好各系统应用对平台性能的需求,尽量节省设备投资。可扩展性原则可延展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为网络将扩充新的节点和新的分支预先作好硬件、软件和管理接口。二是网络平台必须具有升级能力,能够适应新技术

11、发展的要求,从而为将来全县无线发布指挥系统升级到其他更新的技术作好准备。开放性和标准化原则系统应采用开放式的体系结构,使本系统易于扩充,使相对独立的分系统易于进行组合和调整。同时,在网络系统和服务平台中选用的网络设备要符合国际标准或工业标准,充分利用不同的应用和不同网络的优势,将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也就是说,要求网络的硬件环境,通信环境,软件环境相互独立,自成平台,使相互间依赖减至最小,使其各自发挥自身的优势。同时,要保证网络的互联,为信息的互通和应用的互操作创造有利的条件。先进性原则当前网络技术发展迅速,新的设备不断涌现并趋于成熟,在满足实用性的基础上,起点要高,应尽量选用先进的技术及通信设

12、施,将应急响应系统的技术水平定在一个较高的层次上,以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在系统规划及选择设备时,应从一个较长的需求出发,以便使全县无线发布系统的发展保持相对稳定。总的设计目标:为全县建设一套便捷、快速、有效的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在台风、洪涝等灾害来临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将有关信息通过预警系统向相关地区发送,以便动员大家迅速行动,做好灾害应对准备,达到减轻灾害损失的目的。第二章 IPD智能预警发布系统2.1 IPD智能预警发布系统IPD智能预警发布系统是基于中国移动GSMGPRS网络技术,利用GSM以及GPRS网络发布系统和农村大喇叭基础设施,来实现农村灾害预警发布的快速响应,解决灾害预警信息传递的

13、“最后一公里”问题。此系统具有四大技术特点:1利用GIS系统,确定预警区域,实现预警区域精细化服务,提高灾害预警发布时效;2通过TTS技术,实现文本短信的语音转换,实现发布的信息为语音模式,广大人民群众通俗易懂;3利用数字签名技术,实现预警信息发布的安全检查,确保信息播放的安全性,杜绝不法分子的侵入;4利用GPRS通讯技术,实现终端设备状态的远程监控,提高设备维护的效率。例如:4万左右前端预警发布机,利用该系统以200条秒发布预警信息,仅需4.2分钟可覆盖全县,比单一短信方式传播预警信息缩短近34个小时。从台风到强降雨,从洪涝到干旱,对于近些年来频发的恶劣气象自然灾害,气象部门也许可以做到24

14、小时的监测,却常常因为不能迅速传递预警而难免造成一些本可规避的损失。基于此,昆特科技自主研发设计的IPD智能预警发布系统应运而生,依托卫星、GPRS双保险通信网络和手机、固话、指挥系统等多种信息发布形式,通过配置适合不同地域的终端预警设备,不仅能够使预警信息突破传统通讯瓶颈,迅速传递到预警网络遍布的都市大厦乃至田间地头,而且有针对性地进行预警信息发布,真正做到分级分区管理,为保障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手段。2.2乡村智能广播控制器配置设计根据本项目建设的任务需求,共需安装预警发布终端设备000套。为了确保系统建成后能正常运行,提高系统在复杂天气情况下运行保障能力,延长系统使用寿命,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和运用需求,对系统设备选配及安装方案做如下考虑:1性能:每个终端配置乡村智能广播控制器,其中共含有五大核心部件语音合成模块:KTS4040中文语音合成模块,可同过异步串口接口接收任意文本,并将文本转换为语音输出,支持6种发音人效果具有语调调节、音量调节等多项功能。信息接收模块:采用GSM/GPRS无线网络方式来传输信息,只要有无线GPRS网络覆盖的地方都可以使用,不受距离和位置的限制。模块支持自动接听通话功能,具有GPRS数据业务最高速率:85.6KBps/,支持PBCCH传输数据:一次最大发送2K字节(相对于一次性发送预警信息1024个汉字)MCU控制主板:32位低功耗高性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