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 植物的蒸腾作用与植树造林

上传人:t** 文档编号:137635859 上传时间:2020-07-10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94.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案例 植物的蒸腾作用与植树造林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教学案例 植物的蒸腾作用与植树造林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教学案例 植物的蒸腾作用与植树造林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教学案例 植物的蒸腾作用与植树造林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教学案例 植物的蒸腾作用与植树造林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学案例 植物的蒸腾作用与植树造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案例 植物的蒸腾作用与植树造林(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基本信息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课题 作者及工作单作者及工作单 位位 植物的蒸腾作用与植树造林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节课教学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 以学生活动为主线,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创设 情境,结合现代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勤于动手,主动参与,合作交流,体验和领悟科学探究 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冀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生物学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植 物的生活与栽培第六章植物的蒸腾作用与植树造林 。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植物的三大主 要生理功能即植物光合作用、 植物呼吸作用、植物蒸腾作用之一, 它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关系 非

2、常密切,对周围生态环境产生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本节课为学习下一章 绿色植物在生物 圈中的作用铺垫了必要的知识。 本节教材的内容包括:蒸腾作用的概念、调节、过程、意义、植树造林意义等。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 蒸腾作用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 在小学自然中已有所了解。 叶片的结构学生已经通过 实验认识得比较清楚, 因此学生学习蒸腾作用已有一定的知识储备, 但对于蒸腾作用的调节、 蒸腾作用的过程以及蒸腾作用对植物生活的意义等问题,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知识性目标 (1)描述绿色植物蒸腾作用。 (2)说明蒸腾作用对植物生长发育的意义。 (3)举例说明蒸腾作用对自然界的作用。 (4)举

3、例说明蒸腾作用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2、技能性目标 (1)尝试植物的蒸腾作用实验。 (2)运用蒸腾作用原理指导植树造林。 3、情感性目标 (1)关注植物蒸腾作用对环境的影响。 (2)确立“植物造林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的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和难点 蒸腾作用的概念、过程、意义是本节的重点。 气孔是如何调节蒸腾作用,认同植树造林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是本节的难点。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环节 新课导入 教师活动教师活动 一株玉米从出苗到结实的 一生中, 大约要消耗 204 千 克的水, 其中作为组成部分 的水 1.87 千克,维持生理 过程的水 0.25 千克,那么 还有

4、202 千克的水哪儿去 了? 教师在前面学生推测、 争论的基础上提问: 你有什 么办法来验证你的推测 吗? 教师出示课前准备的装 置,引导学生观察现象, 并 提问 : 塑料袋内壁上有什么 物质生成?这说明什么? 你们的假设成立吗? (1) 塑料袋内壁上的水 珠从哪里来的 呢? (2)水珠主要是从植 物体的哪个器官中出来的 预设学生行为预设学生行为 学生思考 学生思考 分组设计方案组 间交流, 彼此评价: 从是否简便、 快捷、 容易操作进行评 价。 并选出最简单、 最快捷、最容易操 作的方法。 学生观察 学生进一步设计方 案探究叶片与水分 散失的关系。 学生思考、分 组设计方案、组间 交流; 设

5、计意图设计意图 先引起学生疑问,引发学 生思考,从而导入新课。 以小组活动的形式进行,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创新、 归纳的能力。 以小组活动的形式进行,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创新、 归纳的能力。 质疑引导, 实验探究 呢? (3)你有什么办法来 验证么? 通过以上实验验证了叶 是水分散失的主要器官, 那 么水分到底是从叶片的什 么结构中跑掉的呢? 出示叶片的结构图片进行 引导 气孔是什么样子的?它 是怎样控制气体进出叶片 的呢?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 45 页的“小辞典”:气孔的结构 与调节 气孔是怎样构成的?为 什么气孔可以张开和闭 合?是怎样调节的?保卫 细胞的形状变化很奇特, 那 么保卫细胞的结

6、构有什么 特殊的地方, 使它产生如此 奇特的变化呢? 学生推测:气孔 学生应用气球、 胶布等材料制作气 孔模型 学生总结归纳:蒸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腾作用概念:植物 体内的水分以气体 状态从气孔散发出 去的过程,我们就 把它叫做蒸腾用。 叶是植物进行蒸腾 作用的主要器官, 其他器官如幼嫩的 茎和叶柄也能进行 少量的蒸腾作用。 激扬文字, 情感提升 玉米一生中吸水 204 千 克, 而蒸腾作用失水 202 千 克, 那么植物蒸腾失水会不 会导致植物失水而死呢? 植物蒸腾失水对植物来说 是有利还是有害呢 植物体进行蒸腾作用对 自然界来说又有什么意义 呢 对学生观点及时给予正 面评价,并适当引导

7、补充 沙漠里的不毛之地;沙 漠上的植物(荒漠) ;辽阔 的草原;森林 沙漠象征着死亡,水象 征着生命,绿色象征着希 望, 森林是水和绿色最巧妙 的 结合,它充满了生机, 他使我们的生命得以延续、 得以繁衍, 一座森林就是一 座绿色水库, 所以我们应当 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我国 将每年的 3 月 12 日定为植 树节, 是北方地区春季植树 造林的大好时机, 植树造林 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大家要从我做起, 植下一片 绿色,拥有一片蓝天 学生发表观点 学生讨论,展示观 点 启迪思维, 联系实际培 养学生爱护植物,保护环 境的美好情感 化解难点 情感升华 板书设计 水分的散失蒸腾作用 (1)蒸腾

8、作用的概念; 蒸腾作用:是指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 (2)蒸腾作用的途径; 土壤中的水分根毛根、茎、叶的导管叶肉细胞气孔大气 (3)蒸腾作用的意义 促进根吸收水分。 促进植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降低植物体的温度。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以小组形式展开活动, 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营造了民主、 平等、 和谐的课堂氛围。 在活动的参与中贯穿能力培养, 使学生的动手能力、 思维能力、 观察能力、 合作能力、分析归纳能力、表达交流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生物学科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比较紧密, 学生对本学科有一定的兴趣, 教师对学生课前 进行实验设计指导,但在指导时应鼓励学生创新, 设计不同于课本中的实验, 即使是错误的 实验设计,教师也不要着急去更正, 带到课堂上在引导分析,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分析判断 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探究式教学, 以小组形式展开活动, 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 创造性,营造了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注重知识的渐构过程,在活动的参与中贯穿 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合作中体验学生的快乐,在精彩的交流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