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勘察报告 (2)

上传人:顺腾 文档编号:137631350 上传时间:2020-07-10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质勘察报告 (2)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地质勘察报告 (2)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地质勘察报告 (2)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地质勘察报告 (2)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地质勘察报告 (2)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质勘察报告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勘察报告 (2)(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前言1.1拟建工程概况我院受*村委会的委托,承担其拟建*工程场地的岩土工程勘察任务。拟建场地位于*境内,沿海大通道的西南侧,其西北侧为古浮村居民区和其他规划建设用地,东北侧为后期规划用地及泉州加顺彩印有限公司用地,东南侧为石狮市源兴金圣服装有限公司用地。该*工程总占地面积约8200m2,总建筑面积56000m2,共包括A5A10、A12、A14和B1B4安置楼等12个单体项目,该工程由武夷山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设计,拟设计采用桩基础。建筑物的性质和特点如下表1-1:建筑物设计参数表 表1-1工程项目整平标高(m)层数高度(m)结构质式最大单柱荷重(KN)拟用基础A5安置楼10.00

2、7F23.50框架5000桩基A6安置楼10.007F23.50框架5000桩基A7安置楼10.007F23.50框架5000桩基A8安置楼10.007F23.50框架5000桩基A9安置楼10.007F23.50框架5000桩基A10安置楼10.007F23.50框架5000桩基A12安置楼10.007F23.50框架5000桩基A14安置楼10.007F23.50框架5000桩基B1安置楼10.007F23.50框架5000桩基B2安置楼10.007F23.50框架5000桩基B3安置楼10.007F23.50框架5000桩基B4安置楼10.007F23.50框架5000桩基备注:1、地基

3、变形允许值:相邻柱基沉降差0.002L,整体倾斜0.004;2、桩基承台埋置深度d2.00m;3、以上高程为相对高程,下同。1.2.勘察等级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第3.1条与条文说明第3.1.1条的相关规定,对本工程勘察等级综合划分如下: 勘察等级划分表工程重要性等级二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乙场地等级二地基等级二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08年版)(GB50011-2001)第3.1.3条划分,该工程的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按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023-2008)划分,该工程的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4、)划分,拟建筑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划分,拟建物建筑桩基设计等级为乙级。 表1-21.3勘察任务、目的和要求 本次勘察属详细勘察阶段。勘察的主要目的与任务是:查明场地及附近范围内有无影响工程建设的不良地质现象;查明场地地基土层结构特征、分布规律;查明场地地下水埋藏与赋存条件,分析与评价场地地下水对建筑物基础施工影响以及对建筑材料腐蚀性情况;划分场地土类型与建筑场地类别,对场地地震效应进行分析;分析并评价场地地基稳定性与适宜性,对拟建物基础方案选择提出合理建议,并提供满足基础设计方案的岩土参数。1.4 勘察依据本工程勘察主要依据以下文件和现行规范进行

5、:业主提供的拟建物总平面图、合同书、勘察任务委托书;准则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局部修订条文;国标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08年版)(GB50011-2001);国标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国标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行标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省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BJ13-84-2006);福建省建设厅、福建省地震局文件(闽建设200237及200310号)。1.4勘察方法和勘察工作完成情况本次勘察根据相关规

6、范及技术要求,并结合场地的岩土工程条件,首次共布设66个勘探孔,原则上沿拟建物的周边及各角点布设,钻孔编号ZK1ZK66;野外地质勘探自2010年03月09日开始,至2010年03月25日结束,采用两台GXY-1工程钻机泥浆循环护壁工艺钻进,对于上部土层采用回转钻进,无泵投球取芯工艺;对于强风化花岗岩层采用双动双管取芯工艺,对于中等风化花岗岩采用金刚石钻头回转钻进,回次进尺2.00m,岩芯采取率满足规范要求。并进行现场标准贯入试验,采取岩、土、水试样,孔口标高测量及量测地下水位等工作(具体工艺方法详见第5节)。所有钻孔在钻探取芯、观测结束后,均按要求采用原土或干的粘土球分层回填击实处理。由于场

7、地的局部持力层面起伏较大,根据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有关要求,当相邻两个勘探点揭露的岩土持力层面高差大于2.0m时,应根据具体工程条件适当加密勘探点,为此,经甲方同意,同年03月26日04月02日再加密钻孔21孔,布设在相邻两钻孔之间,为避免编号重复和保证剖面钻孔编号的连续性,补充钻孔编号为BK1BK21。具体完成的工作量情况详见表1-3。完成工作量一览表 表1-3项 目数量单位备注放样、测量点87点钻孔原机钻孔(ZK)66孔共计进尺1268.50m总进尺1708.10m加密钻孔(BK)21孔共计进尺439.60m原位测试标准贯入试验437次野外采取试样岩石样9件原状

8、样12件扰动样6件水试样3组采取自场地ZK8、ZK30和ZK56号孔室内土工试验抗压试验9件常规试验12件颗分试验6件水质分析3组 、各勘探孔的位置是依据甲方提供的总平面布置图上各用地红线角点和建筑尺寸,结合周围地物进行实地放样,场地内各钻孔坐标均属独立坐标系统(与设计图纸一致);本次勘察报告中的高程为相对高程,系以拟建场地中部水泥区间道路交汇点C(X=41209.063,Y=25260.803,H=10.00m)进行引测的(即BM=10.00m)。各勘探孔、用地红线角点和高程引测点的具体坐标和位置详见勘探点一览表(附录1)以及建筑物和勘探点位置图(图1)。二、场地岩土工程地质条件2.1场地地

9、形、地貌拟建场地地貌上属山前冲积阶地地貌单元,原为耕作地或抛荒地,现为规划建设用地,勘察期间场地已略经平整,局部有土垛等均未清理,其施工作业面尚平坦开阔,与周边已建路网基本持平,其最高孔口高程10.33m,最低孔口高程7.83m,平均孔口高程9.25m。2.2场地各岩土层工程性能及分布特征根据地质钻探成果揭示,场地第四纪土层以冲积、坡残积成因为主,基底母岩为燕山早期花岗岩。在勘探深度范围内场地的岩土层自上而下可划分为七层,其工程性能、厚度及分布特征综合叙述如下: (1)、素填土:褐黄、灰褐等色,松散,稍湿湿,新近人工堆填,欠压实;其成份以山坡土或粘性土回填为主,土体含个别碎石、块石、少量植物根

10、茎等,密实度和均匀性较差。其修正后标准贯入试验击数范围值N=2.910.8击,标准值N=4.5击。该层除ZK32、ZK33、ZK35、ZK40、ZK43、ZK47、ZK48、ZK49、ZK56、ZK57、ZK59和BK11、BK12、BK17、BK18、BK20号孔有分布,一般厚度0.402.50m;工程性能不良。(2)、中砂:灰白、灰黄色,很湿饱和,呈松散稍密状,属冲积成因土。主要成份为石英质中砂,土体含510%砾粒,泥质含量约占1525%,级配较差,均匀性一般。该层均匀性较差,工程性能一般,根据现场地面下20m以内范围标准贯入试验,剔除去个别离散性较大标贯值,其修正后标准贯入试验击数的范围

11、值N=3.914.1击,标准值N=7.0击。该层仅ZK1ZK29、ZK31、ZK32、ZK55、ZK56、ZK61、ZK62和BK1BK11号孔有分布,其顶板埋深0.002.50m,一般层厚0.806.50m。(3)、粉质粘土:褐黄、灰黄色,可塑硬塑,湿很湿,其成份以粉、粘粒为主,土体含氧化铁、高岭土及少量石英砂等,干强度中等,稍有光滑、韧性较高,无摇震反应。其修正后标准贯入试验击数范围值N=6.827.9击,标准值N=11.7击,具中等压缩性,力学强度一般,工程性能中等。该层除ZK36、ZK41、ZK43ZK46、ZK50ZK54和BK15、BK16、BK19号孔有分布,其顶板埋深0.008

12、.50m,一般层厚0.506.60m。(4)、残积砂质粘性土:褐黄、灰白色;湿饱和;可塑硬塑状;原岩组织结构尚可辨,为中粗粒花岗岩风化残积而成,成份以粉、粘粒为主,含高岭土、氧化铁及石英砂,其中2mm的石英砾粒含量约8.812.4(据室内土工试验),岩石强烈风化成砂土状,长石矿物除石英外已完全风化成粘土矿物,土体遇水易崩解。无光泽反应、无摇震反应、韧性和干强度低;具低压缩性,力学强度和工程性能较好。其修正后标准贯入试验击数范围值N=8.729.8击(N30击),标准值N=17.0击,该层除ZK38、ZK44、ZK51、ZK52、ZK53和BK13号孔缺失外均有分布,顶板埋深为0.0012.10

13、m,厚度变化较大,一般层厚0.6511.10m。(5)全风化花岗岩:灰黄、褐黄、灰白等色;很湿饱和;硬塑坚硬状;原岩组织结构尚可辨,为花岗岩风化而成,成份以粉、粘粒为主,含高岭土、氧化铁,铁锰质结核物。岩石强烈风化成砂土状,长石矿物已完全风化成粘土矿物,岩芯呈致密砂土状,但遇水易崩解。属极破碎、极软岩,综合评定其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分类为V类;其修正后标准贯入试验击数范围值N=30.044.5击(30N50击),其修正后标准贯入试验击数的标准值N=33.4击。该层仅该层仅ZK3、ZK6ZK12、ZK19、ZK26、ZK30、ZK34、ZK35、ZK37、ZK66和BK2BK5、BK10、BK12、

14、BK13号孔有分布,顶板埋深2.7018.00m,层厚1.805.10m,岩体具低压缩性,力学强度和工程性能好。(6)强风化花岗岩:褐黄、灰黄、灰白色,饱和,岩质较坚硬,含氧化铁、石英砂、高岭土、原岩结构清晰可见,长石矿物需用力碾压后始成粉状物,仍有24mm小颗粒残留,不能碾碎,属极破碎、极软岩,综合评定其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分类为V类;其工程性能和强度良好。现场标准贯入试验修正后标准值N50击,范围值N=52.7150.0击,标准值N=68.3击,本次勘察该层除ZK21、ZK29、ZK61、ZK62和ZK64号孔缺失外均有分布,顶板埋深0.4023.10m,揭露厚度0.5018.40m,钻探过程中未发现有洞穴、软弱夹层或临空面。(7)中等风化花岗岩:灰黄、灰白等杂色,岩质坚硬,岩芯呈短柱状长柱状;岩体裂隙、节理较发育,裂隙面见铁锰质浸染。在本次勘察深度范围内,未见洞穴、临空面、无破碎带及软弱岩体,RQ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