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中考科学复习第3部分物质科学(二)第10课时金属及冶炼(精练)试题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7628658 上传时间:2020-07-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中考科学复习第3部分物质科学(二)第10课时金属及冶炼(精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浙江省中考科学复习第3部分物质科学(二)第10课时金属及冶炼(精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浙江省中考科学复习第3部分物质科学(二)第10课时金属及冶炼(精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浙江省中考科学复习第3部分物质科学(二)第10课时金属及冶炼(精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浙江省中考科学复习第3部分物质科学(二)第10课时金属及冶炼(精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中考科学复习第3部分物质科学(二)第10课时金属及冶炼(精练)试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0课时金属及冶炼一、选择题1(2017连云港中考)我国古代典籍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银针验毒”的反应原理之一是4Ag2H2SO2=2X2H2O。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A反应属于氧化反应BX的化学式是Ag2SC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D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2(2017重庆中考)化学世界绚丽多彩,下列实验中有关颜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B)A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出现蓝紫色火焰B将铁钉加入到稀硫酸中,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C对木炭和氧化铜的粉末加强热会出现红色物质D将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3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B)A人类使用金属铝的年代早于铜、铁B“真

2、金不怕火炼”表明金(Au)在高温条件下也很难与氧气反应C武德合金的熔点高,可用于制造保险丝D将生锈的菜刀浸泡在食盐水中,可除去其表面的铁锈4(2016福州中考)下列与金属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D)A生铁和钢的性能完全相同B炼铁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C常温下所有金属均为固态D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5(2017绍兴中考)下列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AH2CuOCuH2OB2KMnO4K2MnO4MnO2O2CHClNaOH=NaClH2OD2MgO22MgO6如图所示,将足量的某铁粉用水均匀地粘在试管内壁上,将试管倒立在装有水的烧杯中。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试管内液面缓慢上升。下列分析错误的是(D)A水能进入

3、试管的最大体积约为试管容积的B该铁粉在试管内发生了氧化反应C这一实验可以验证空气的组成不是单一的D如把该铁粉改为木炭粉,两者的现象完全相同7(2017河南中考)2.3 g铁和M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0.2 g氢气,则M可能是(B)A镁 B铝 C碳 D钠8(2017鄂州中考)将一定质量的铁粉和氧化铜粉末投入到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M和滤渣N,下列有关说法:滤液M中一定含有硫酸铁,可能含有硫酸和硫酸铜;在滤液M中放入一块刚打磨过的锌片,一定有置换反应发生;向滤渣N中滴加稀硫酸,可能有气泡产生;当滤液M中含有硫酸铜时,滤渣N中一定没有氧化铜。其中一定正确的说法是(B)A

4、 B C D9(2017沈阳中考)如图为国家颁布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标志”,废铁锅属于(C) ABCD10(2017重庆中考B)化学世界绚丽多彩,下列实验中有关颜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B)A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出现蓝紫色火焰B将铁钉加入到稀硫酸中,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C对木炭和氧化铜的粉末加强热会出现红色物质D将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二、填空题11(2017河南中考)“共享单车”(自行车)的构件有:橡胶轮胎、铁车架、塑料把手、不锈钢钢圈等。其制作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橡胶和_塑料_;铁车架的表面刷油漆能防止锈蚀,其原因是_隔绝了O2和H2O_;用硫酸除铁锈(Fe2O3)的方程式为:

5、_Fe2O33H2SO4=Fe2(SO4)33H2O_。12(2017内江中考)金属极其金属制品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1)铜锌合金的外观与黄金极为相似,市场上有一些不法分子以假乱真,祸害百姓。利用简单的化学知识,将其放入稀盐酸中,观察是否有_气泡_产生即可鉴别其真伪。(2)铝、铁、银是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三种金属。对Al、Fe、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进行探究,能达到目的的一组试剂是_。(填序号)Ag、FeCl2溶液、AlCl3溶液;Fe、AlCl3溶液、AgNO3溶液;Ag、Fe、AlCl3溶液。13(2017德州中考)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金属。请依据所学知识填空。 (1)

6、下列制品的用途,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_A_。(填字母),A.铁锅) ,B.铜导线) ,C.钢丝绳) ,D.黄金饰品)(2)金属资源在地球上分布广泛。人们在自然界中仅发现金、银等少数金属单质,其余金属元素都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你认为金属的存在形式主要和_金属活动性强弱(或金属失电子能力)_有关。(3)农业上用硫酸铜、生石灰加水配制波尔多液作为杀菌剂。有经验的农民都不用铁质容器来配制或盛放波尔多液,原因是_FeCuSO4=FeSO4Cu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14(2017海南中考)人类对材料的发现和使用经历了从石器、青铜器、铁器到铝的大规模使用等漫长的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最早使用的合金是

7、_青铜_。(2)我国是最早采用湿法冶铜的国家。文献记载“胆铜法”:用铁与“胆水”(含CuSO4)反应获得铜。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FeCuSO4=CuFeSO4_。(3)下列金属矿物中,可以用来炼铁的是_B_。(填字母)A赤铜矿(Cu2O)B赤铁矿(Fe2O3)C软锰矿(MnO2)三、实验探究题15(2017河南中考)实验室可利用如图实验装置制取纯净、干燥的CO,然后用CO还原Fe2O3并检验气体产物。已知CO发生装置中的反应为:H2C2O4H2OCO2CO。(1)A装置中能观察到什么现象?_Ca(OH)2溶液变浑浊_。(2)写出B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Fe2O33CO2Fe3

8、CO2_。(3)要达到实验目的,装置中导管接口从左到右的连接顺序为:一氧化碳发生装置_hgefc(d)d(c)b_。(4)从环保角度考虑,还需对以上装置进行改进,请简述改进措施:_在A装置后增加一个尾气处理装置(合理即可)_。四、解答题16(2017河南中考)在一定质量Cu(NO3)2、AgNO3和Al(NO3)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Zn,充分反应后,过滤,可得到固体和溶液。(1)请写出一个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向所得固体上滴加盐酸,能观察到什么观象。(3)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与反应前溶液的质量相比,可能保持不变,为什么?解:(1)Zn2AgNO3=Zn(NO3)22Ag或ZnCu(NO3)2=Zn(NO3)2Cu;(2)有气泡产生;(3)锌与硝酸银反应使溶液质量减少,与硝酸铜反应时使溶液质量增加,所以溶液质量可能不变。17(2017海南中考)19世纪初,铝的发现得益于电解技术的应用。如图为用铝土矿炼制铝的生产流程。现有含Al2O3 51%的铝土矿200 t,经上述反应后可制得铝_48.6_ t(假设上述各步反应中,铝元素一共损失10 %。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解:铝土矿中Al2O3的质量为51%200 t102 t,则铝元素的质量为102 t54 t。因为在反应过程中铝元素一共损失10%,所以可制得铝的质量为54 t(110%)48.6 t。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