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土石路基施工六知识课件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37611771 上传时间:2020-07-10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5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般土石路基施工六知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一般土石路基施工六知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一般土石路基施工六知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一般土石路基施工六知识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一般土石路基施工六知识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般土石路基施工六知识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般土石路基施工六知识课件(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般土石路基施工(6) (任务3:路堤施工) PPT制作:陆万超 资料收集:张春旺,刁宇 图片剪辑:夏荣梁,张芮,桥涵及其他构造物处的填筑施工,桥涵及其构造物处的填料,除涉及文件规定外,应采用砂类土或透水性土。否则应先经改良处理后方可使用。 必须坚持在隐蔽工程经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认可后,才能进行回填土施工。,填料要求,结构物处的回填材料应满足一般路堤填料的要求,优先选用挖取方便、压实容易、强度高的透水性材料,如石质土、砂土、砂性土。禁止使用捣碎后的植物土、白垩土、硅藻土、腐烂的泥炭土。黏性土不可用于高等级公路,在掺入小剂量石灰等稳定剂进行处理后可用于低等级公路结构物处的回填,结构物处填土应分层

2、填筑,每层松浦厚度不宜超过15cm,在回填压实施工中,应做到对称回填压实,并保持结构物完好无损。压路机压不倒的地方应换用小型机具夯实。 缺口填土涵洞应在两侧对称均匀分层回填压实。,高速公路桥梁台背回填,填筑要求 台背及与路堤间的回填施工应符合以下规定: 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应按设计做好过渡段,过渡段路堤压实度应不小于96,并应按设计做好纵向和横向防排水系统。 二级以下公路的路堤与回填的联结部,应按设计要求预留台阶。 台背回填部分的路床宜与路堤路床同步填筑。,桥台背和锥坡的回填施工宜同步进行,一次填足并保证压实整修后能达到设计宽度要求。,台背填筑施工应注意的问题 控制填料的质量,填料的细料含量不宜

3、过大。 填筑前,要在土拱上设置泻水管或盲沟。 台背填筑透水性材料前,桥涵的台前防护工程及桥梁上部结构均应完成。 填料时,对涵洞缺口填土,应在两侧对称均匀分层压实。 控制每层填筑厚度(不超过20cm,当采用小型夯具时,松铺厚度不超过15cm)。碾压遍数不小于10遍。,并对每层填筑质量实施检测,透水性材 料以干容重或空隙率控制施工质量。,桥台台背填筑的方法 采用水平分层填筑的方法,人工摊铺为主,分层松铺厚度宜小于20cm。当采用小型低等级夯具时,一级以上公路松铺厚度宜小于l5cm。 拱涵的填筑方法 回填土时,拱券黏土保护层做好后,于拱涵两侧进行填筑,按层厚30cm对称水平摊铺压实,达到最佳密实度的

4、90; 当填筑到拱脚处时,先填筑拱涵孔径宽度的拱顶部分,达到最佳压实度的80,然后自对称水平层填筑压实两侧缺口部分。填筑拱顶3m以下时, 只可采用无振动碾压。,回填石时,可采用分层填筑法和片石套拱法。,半挖半填,一侧开挖,一侧填筑,1、相关技术标准与规范 交通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交通部颁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 交通部颁公路勘测规范(JTJ061-99) 交通部颁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交通部颁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相关技术指标要求 半填半挖路基中填方区应符合填方路基、高边坡路堤与陡坡路堤有关规定

5、。必要时,可采用冲击碾压或强夯等进行增强补压,以消减路基填挖间的差异变形。 半填半挖路基中挖方区应符合挖方路基、挖方高边坡有关规定。 半填半挖路基的填料应综合设计,当挖方区为土质时,应优先采用渗水性好的材料填筑,对挖方区路床0.80m范围土质进行超挖回填碾压,并在填挖交界处路床范围铺设土工格栅;当挖方区为坚硬岩石时,宜采用填石路堤。,施工要求 (1)开工前,将地表水引排至基底范围以外,并注意边坡的稳定性。特别注意靠山侧地面水的排除和地下水的处理;侧沟、排水沟的渗水可能危及路基稳固时,须有防渗的加固措施。 (2)陡坡地段的半填半挖路基,为使基床部分的强度一致,防止发生不均匀沉降而引起轨道病害,在

6、线路中心靠山一侧不小于2.0m,在路基面下1.2m范围内,换填符合基床土的填料。将陡坡从下到上均做成1.0m宽的台阶,按照路堤填筑施工方法进行施工,可以避免路基产生错位。,当地表斜坡陡于1:2.5时,应进行填挖间路基稳定性分析,其最小稳定系数不得小于表5.规定。当路基稳定性不够时,应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在路堤边坡下方设置支挡工程。 根据地下水出露情况和岩土性质,设置完善的地下排水系统,除在边沟下设置纵向渗沟外,应在填挖之间设置横向或纵向渗沟。 纵向填挖交界处应设置过渡段,土质地段过渡段宜采用级配较好的砾类土、砂类土、碎石填筑,岩石地段过渡段可采用填石路堤,陡坡路堤,陡坡路基常见的破坏形式 所谓陡

7、坡路堤是指路堤修筑在陡坡(地面横坡超过1:2.5)上或是不稳定的山坡上的路堤。由于地面横坡较陡、基底地质地形条件变化不均,在荷载、水等作用下,陡坡路堤极易产生下滑等破坏,设计、施工时,必须验算陡坡路堤沿基底或软弱层带的滑动稳定性,当抗滑稳定系数小于规范规定值时,应当采取改善基底条件保证路基稳定。常见破坏形式有路堤堤身及路堤和地基的整体失稳破坏,路堤沿斜坡或软弱层带滑动破坏,路堤堤身及路堤和地基的整体失稳破坏,同普通路堤一样,滑塌也是陡坡路堤常见的破坏现象之一,主要原因是由于水流冲刷、路基填料土质较差、地基承载力过低、施工质量差等,导致路堤堤身、路堤和地基的整体失稳滑塌破坏。由于填土与原地面之间

8、抗滑措施不力,加之降雨入渗导致路基土体强度降低,造成路基边坡蠕动变形,路堤出现整体失稳迹象,如果路段多为半填半挖,部分地带存在填土压实质量问题,造成路基的不均匀沉降,同样对边坡稳定性造成隐患。,路堤沿斜坡或软弱层带滑动,陡坡路堤滑动的可能有:(1)由于基底接触面较陡或强度较弱,致使路堤整体沿基底接触面产生滑动。(2)由于基底修筑在较软弱的土层上,例如山前坡积土,致使路堤连同其下软弱土层沿某一滑动面滑动。(3)由于基底岩层强度不均匀,例如砂岩中泥质页岩夹层,致使路堤沿某一最弱的层面滑动。,对于陡坡路堤采取以下处理措施: 清楚地表草皮、腐殖土和覆盖土,再将地面挖成宽度不小于2米、内倾横坡为24%的

9、台阶; 在路堤上侧坡面上设置排水设施,以阻止地面水浸湿基底; 地面以上1米范围内采用粒径大的填料,填料应嵌入地面; 陡坡路堤下侧按三级填筑,第一级路肩边部以下8米边坡坡率取为1:1.5,第二级8米以下12米边坡坡率取为1:1.75,第三级20米以下边坡坡率取为1:2.0,二三级边坡之间设置宽2米、外倾坡度3%的边坡平台;,陡坡路基施工方案 当地面横坡缓于1:5时,填筑路基前清除地表耕织土,厚度按0.3米计,然后挖成宽度不小于2.0米,向内倾4%的台阶后在填筑路基;当地面横坡为1:51:2.5时,地表开挖反向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2.0米。 对于路面横坡陡于1:2.5时进行稳定性验算,不满足稳定性要求时,采用支挡、抗滑等措施加以解决,稳定性满足要求时,一般采用以上措施加强路基的整体稳定性,减少不均匀沉降。路侧设置路肩挡土墙或路堤挡土墙等支挡工程时,其路基的稳定性已在支挡工程中考虑。,对于坡脚地面坡度较陡路段,采用M7.5浆砌片石护脚防护; 为了及时观测高陡坡路堤填筑过程及填筑后的地基稳定情况,对高陡坡路堤应进行路基稳定和沉降动态观测。沉降观测断面按50米间距布置,位移观测断面按100米间距设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