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乐清市芙蓉中学高一历史5月月考试题(学考班)(无答案)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7610451 上传时间:2020-07-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乐清市芙蓉中学高一历史5月月考试题(学考班)(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浙江省乐清市芙蓉中学高一历史5月月考试题(学考班)(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浙江省乐清市芙蓉中学高一历史5月月考试题(学考班)(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浙江省乐清市芙蓉中学高一历史5月月考试题(学考班)(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浙江省乐清市芙蓉中学高一历史5月月考试题(学考班)(无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乐清市芙蓉中学高一历史5月月考试题(学考班)(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乐清市芙蓉中学高一历史5月月考试题(学考班)(无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芙蓉中学2015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历史5月月考(测试时间:7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有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这一观点是下列哪一派别的思想 ( ) 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2、提出 “天有常道,地有常教”、“制天命而用之”的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是( ) A、孟子 B、荀子 C、庄子 D、韩非子3、“不以智累心,不以私累己,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以赏罚,属轻重于权衡。”这一言论最有可能出自于 ( )A、老子 B、庄子 C、韩非子 D、墨子

2、4、,使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也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应填入 ( )A、罢黜百家的提出 B、太学的创立 C、科举制的建立 D、察举制的推行5、儒学是古代中国最有影响的学派之一,它被统治者确立为正统思想始于 ( )A、秦始皇时期 B、汉高祖时期 图1C、汉武帝时期 D、唐太宗时期6、读图1。该书院享有“海内第一书院”之誉,一代儒学宗师朱熹曾在此讲学。但其讲学内容不会涉及的是( )A、万物各有其理,万物之理终归为“太极” B、“仁”是爱心及一切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 C、为了治国,平天下,儒家要设法“正君心” D、学以至圣的修养关键,在于“致良知”7、清风

3、吹动旗幡,一人说是风动,一人说是幡动。禅宗六祖慧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两位心动。在世界的本原问题上,与慧能的观点有相似之处的思想家是( ) A、孔子 B、程颐 C、朱熹 D、王阳明8、明清之际,是中国历史上继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之后思想界的又一活跃时期,下列思想家与表中言论引文顺序完全吻合的是( )甲:“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乙:“论天下者,必循天下之公”丙:“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A、黄宗羲 王夫之 顾炎武 B、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 C、王夫之 黄宗羲 顾炎武 D、顾炎武 王夫之 王宗羲9、 公元751年,唐朝军队在中亚败于阿拉伯军队,被俘往阿拉伯的士兵中有不少技术工匠。

4、这次战役客观上促成了中阿之间的一次技术转移。这时中国传入阿拉伯的技术应该是( )A.造纸术 B.活字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与火器图21973年在甘肃金关出土的西汉麻纸10、研习历史的重要前提是有效获取和正确解读史料。图2“实物史料”的发现说明了( )A、纸最早发明于西汉时期 B、西汉时期纸已经发明 C、纸在西汉时期已经非常普及 D、纸是西汉时期的主要书写材料 11、 有学者将中国书法艺术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下列作品中,把书法的这一特点发挥到极致的是( )图3 图4 图5 图6A、图3 B、图4 C、图5 D、图611、 某位同学在游览临沂洗砚池时,发现了一首

5、残缺的诗,“故里无后人,半亩方塘砚池开。一代书圣挥笔去,遍地学子书中来。”据此推断这首诗最有可能是在赞美( )A、王羲之 B、颜真卿 C、欧阳询 D、 黄庭坚图7 墨梅图局部12、 读图7。“画梅须具梅骨气,人与梅花一样清”,王冕的墨梅图清新秀丽,诗画相配,充分表露出画家淡泊名利精神情操。此画的风格属于( )A、宫廷画 B、山水画 C、文人画 D、民俗画13、从春秋到明清,中国古代的文学创作风格各异,涌现出颇具特色的文学体裁。与第句相对应的文学体裁应当是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6、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 )A、楚辞 B、汉赋 C、唐诗 D、宋词14、围绕着“明清古典小说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这一探究性课题,你可能查阅的文献有( )感天动地窦娥冤 三国演义 红楼梦 水浒传A、 B、 C、 D、 15鸦片战争前后,最早向国人介绍西方情况的是 A.魏源 B.林则徐 C.曾国藩 D.康有为16、“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四夷者,外夷制之。”这种思想是谁在什么书中最早提出来的( ) A、魏源海国图志 B、康有为孔子改制考C、严复天演论 D、洪仁干资政新篇17、近代某思想家说:“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

7、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与这位思想家的观点相似的有( )图8 A陆九渊 B林则徐 C康有为 D邹容18、图8是19世纪末中国维新变法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认为人类社会同样受天演法则的支配,坚信“世道必胜,后胜于今”。这位人物是( )A、林则徐 B、胡 适 C、谭嗣同 D、严 复19、“它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在民主和科学的旗帜下对封建专制思想发起了全面的进攻,传统的权威被打倒,为新思想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它”是指( )A、维新变法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 20、胡适曾说:“今日之文言乃是一种半死的文字。”陈独秀也曾说:“推倒贵族文学,建设国民文学。”胡、陈的这些言论表达的共同

8、主张是( ) A、进行文学革命 B、反对旧道德C、提倡民主思想 D、宣传旧文学图9 21、图9作品紧紧围绕着“吃人”这个主题展开想象。“吃人”一词在文中屡屡出现,主要揭露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该作品的作者是( )A、陈独秀 B、蔡元培 C、李大钊 D、鲁 迅22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创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思想体系。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 )A克己复礼 B宽刑薄赋 C仁 D民贵君轻23山东是孔孟之乡,文化底蕴深厚。到山东旅游,导游会带我们去亚圣庙,“亚圣”的政治主张是( )A“兼爱非攻,互助互爱” B“仁爱待民,以德服人” C“天道自然,无为而治” D“以法治国,中央集

9、权”24汉武帝即位后,接受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其主要目的是( )A彻底抛弃法家思想 B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C向西域传播儒家思想 D使儒生成为官僚队伍主体25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以下的解释正确 的是( ) A孟子、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B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C三种主张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的轻视 D三种主张都反映社会转型时期的剧变26某中学高中历史选修班学生在课余探讨“明末清初之际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民生之本,观点的根本原因”时,众说纷纭。请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黄宗羲总结实践经验的结果 B明清时

10、期重农抑商政策的必然结果C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在社会思想上的反映 D统治者重视工商业的反映27、西汉中期,有一位书生前往长安投考太学,他不必准备的材料是( )A、诗经 B、春秋 C、韩非子 D、礼记28、理学的集大成者和心学的开创者分别是( )A、周敦颐和程颐 B、朱熹和陆九渊C、朱熹和王阳明 D、周敦颐和王守仁29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体现了李白诗歌的风格是(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古典主义 D现代主义30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 )A诗经B离骚C春秋D论语31在中国的四大发明中,有一项发明被人们称为“水手之友”,它是( )A.造纸术 B.印

11、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32今天象棋中有“炮”与“砲”二字。唐代的象棋中使用“砲”字,宋代的象棋中“炮”“砲”二字开始并用,这一变化说明( )A中国象棋发明于宋代 B宋代发明了火药C宋代火药广泛用于战争 D洋炮在宋代传入中国33.宋人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郎按执红牙拍,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与“学士词”词风一致的代表人物是( )A李白 B李清照 C陆游 D辛弃疾34.古代中华儿女曾经创造出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西欧有一名谚:“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西人的手。”结合古代科技史的相关史实,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中国人利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创造了领先世

12、界的科技成就B阿拉伯人在东西文化交流中起了桥梁的作用C欧洲人善于使用但不会创造新技术 D欧洲人吸收和借鉴中国科技成就,并将之用于生产与社会实践35.中国古代有许多重大发明,下列发明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司南、纸、火药、活字印刷 B. 纸、火药、活字印刷、司南C. 火药、活字印刷、司南、纸 D. 活字印刷、司南、纸、火药36梁启超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中指出,海国图志对日本明治维新起了巨大影响,认为它是“不龟手之药”(意为毫不起眼的东西在不同的境况下有很大的用途)。梁启超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魏源 ( ) A提倡经世致用 B主张师夷长技 C介绍西方史地 D力主变法图强37维新派主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