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胰脾常见病变的CT诊断PPT课件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137605807 上传时间:2020-07-10 格式:PPT 页数:91 大小:15.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肝胆胰脾常见病变的CT诊断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肝胆胰脾常见病变的CT诊断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肝胆胰脾常见病变的CT诊断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肝胆胰脾常见病变的CT诊断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91页
肝胆胰脾常见病变的CT诊断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肝胆胰脾常见病变的CT诊断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肝胆胰脾常见病变的CT诊断PPT课件(9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肝胆胰脾常见病变的CT诊断,2020/7/10,1,腹部CT检查注意事项,平扫:空腹,肠道准备,屏气。 增强:造影剂(碘),动态增强(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期),34ml/s,1.5ml/Kg体重。,2,CT阅片的技巧,按个脏器看:分别从形态、大小、轮廓、密度、邻近管道改变,增强(强化情况、血管关系)、功能等方面。 强调窗宽位的重要性。 邻近相关脏器的改变。,3,肝脏,肝脏弥漫性疾病 肝脓肿 肝脏良性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肝脏恶性肿瘤,4,肝脏弥漫性疾病,肝硬化:肝脏自身改变(大小、轮廓、密度、肝裂),继发性改变(脾大,门静脉扩张、侧枝循环形成,腹水)。 脂肪肝:(弥漫性、局灶性),密度减低,肝/脾

2、CT值0.85。,5,肝硬化,6,脂肪肝,7,局灶性脂肪肝,8,肝脓肿(细菌性肝脓肿),病理:急性期肝组织充血、水肿、白细胞浸润,进一步白细胞崩解,组织液化坏死,形成脓腔。周围肉芽组织增生形成脓肿壁,脓肿壁周围可有水肿。 CT:平扫:圆形低密度,中央脓腔可出现小气泡,有时可见液平。增强:脓肿壁环形强化,“环征” 脓肿壁周围水肿。,9,肝脓肿(含气),10,脓肿壁,11,肝脓肿(蜂窝样强化),12,肝包虫,牧区生活史,绦虫卵吞食后在小肠内孵出六钩蚴,经门静脉入肝,发育形成包虫囊肿。 囊肿的壁分内囊和外囊,内囊棘球蚴本身形成的囊,外囊为包围囊虫的肝组织所形成的纤维组织层,内外囊紧密相贴,外囊可发生

3、钙化。 细粒棘球蚴(囊性包虫病):单纯囊肿型、含子囊型。 泡状棘球蚴(泡型包虫病):多层同心圆的小点状钙化。,13,14,肝脏良性肿瘤,肝海绵状血管瘤 肝囊肿 肝局灶性结节增生 肝腺瘤 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炎性假瘤,15,肝海绵状血管瘤,最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84,3060,女性。 肿瘤内由扩张的异常血窦组成,内衬单层的血管内皮细胞,血窦间有纤维组织不完全间隔,形成海绵状结构,偶然肿瘤内见钙化、血栓形成。 CT:平扫低密度,30HU,增强动脉期,小于3cm病灶整体强化,大于3cm病灶边缘结节状强化;门脉期小于3cm病灶持续强化,大于3cm病灶强化向病灶中央充填。强化的密度始终与同层面主动脉密

4、度一致。,16,肝海绵状血管瘤(小),17,海绵状血管瘤(大),18,左肝巨大血管瘤,19,肝囊肿,最常见的肝脏肿瘤样病变。 3050岁多见。 大小数毫米到数厘米,囊壁薄,内衬分泌液体的上皮细胞,囊内充满澄清液体。 单纯囊肿与多囊肝病理改变无法区分。,20,肝囊肿,CT平扫:圆形低密度,边缘锐利,境界清楚,囊内密度均匀,CT值020HU。 CT增强:无强化。 多发的肝囊肿注意与多囊肝的区别。,21,肝脏小囊肿,22,肝脏大囊肿,23,肝脏多发囊肿,24,多囊肝,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 常合并多囊肾、多囊胰。 表现为弥漫的、大小不等的囊肿,仅存少量的正常肝实质,个别可合并出血、破裂甚至恶变。,

5、25,多 囊 肝 多 囊 肾,26,局灶性结节增生(FNH),局灶性结节增生(FNH)是一种少见的肝细胞来源的病变。 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认为口服避孕药可能刺激导致血管增生和畸形,进而导致血窦中血流变化,促进了肝细胞增生。 20-50女性多见,无明显症状。 病理:病灶中央见星状的瘢痕样纤维组织,形成间隔向四周放射而分隔肿块,纤维基底部可见异常增粗的动脉,纤维间隔内含增生的胆管、血管。病灶一般无包膜。,27,FNH,CT:平扫密度均匀,等或低密度,部分可显示瘢痕显示率20%-40%,很少有钙化。 增强:富血供病变,明显强化,除瘢痕外均匀强化,可显示供血动脉;门脉期呈等密度,边界不清楚;瘢痕延迟强化

6、。,28,FNH,29,FNH的MRI表现,T1WI等或略低信号,中心瘢痕更低信号,边界不清,病灶中心或周围见流空血管。 T2WI略高或等信号,中心瘢痕高信号。 强化方式同CT。 因含Kupffer细胞,故可以肝脏特异性造影剂提高诊断准确率。,30,FNH,31,肝脏恶性肿瘤,肝细胞癌 胆管细胞癌 肝脏转移瘤,32,肝细胞癌,与乙肝、肝硬化关系密切:50 90肝细胞癌合并肝硬化;30 50肝硬化并发肝细胞癌。 AFP:6090阳性。 病理分:巨块型、结节型、弥漫型,小肝癌:小于3cm或两结节直径之和小于3cm。 肝动脉供血,正常肝脏门脉供血为主。,33,肝细胞癌,CT平扫: 单发或多发、圆形或

7、类圆形肿块,膨胀性生长,边缘有假包膜肿块边缘光整,低密度(合并出血坏死密度不均)。 增强:动脉期病灶结节状、斑片状强化;门脉期肝实质强化、病灶强化下降。“快进快出” 包膜强化、门脉癌栓、胆道侵犯、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34,肝细胞癌,35,分化程度较好的肝癌,分化-级,36,胆管细胞癌,发生在肝内胆管上皮的恶性肿瘤 相对少见,AFP可阴性,少血供,引起胆管扩张。 CT平扫:边界不清的低密度肿块,可见钙化灶。 CT增强:不均匀强化,30延迟强化,肿瘤周围或病灶内见扩张的胆管,肝叶萎缩、门脉分支闭塞。,37,胆管细胞癌,38,肝脏转移瘤,转移至肝脏的途径:直径侵犯、淋巴性转移、经门静脉转移、经肝

8、动脉转移。 肝脏内多发结节,易坏死、囊变、出血、钙化。 血管丰富:肾癌、平滑肌肉瘤、绒癌、胰岛细胞癌、甲状腺癌等。 少血供:胃癌、胰腺癌、食管癌、肺癌。 钙化倾向:结肠黏液癌、胃癌、卵巢囊腺癌、肾癌、乳腺癌、黑色素瘤。 囊变:平滑肌肉瘤、黑色素瘤、结肠癌、类癌。,39,肝脏转移瘤,CT平扫:小而多的类圆形低密度,可单发,可钙化、出血、囊变。 CT增强:动脉期边缘不规则强化,门脉期整个病灶均匀不均匀强化。 “牛眼征”:内低密度,边缘强化、外围低密度水肿。 小病灶发生囊变,边缘增强。,40,胃癌肝脏转移,41,直肠癌转移,直 肠 癌 肝 转 移,2020/7/10,42,胆系病变,胆管囊状扩张(肝

9、内胆管囊状扩张Caroli病) 胆囊炎、胆系结石。 胆系肿瘤 胆系梗阻,43,胆总管囊肿,44,肝内胆管囊肿,肝内胆管囊状扩张,囊与囊或与胆管相通。 CT:肝内多发、大小不等、无强化,囊与囊之间可见小的胆管相连(逗点征);囊肿包绕伴行的门静脉小分支(中心点征)。,,,45,2020/7/10,46,胆囊炎、胆石症,急性胆囊炎:胆囊增大,直径5cm;胆囊壁厚度3mm,胆囊壁可强化;胆囊周围水肿,胆囊壁周围有环形低密度带,可有积液。 慢性胆囊炎:胆囊缩小;胆囊壁均匀、不均匀增厚,均匀强化;可有钙化。 胆石症(胆囊结石、胆管结石) 高密度结石:单发或多发、圆形或泥沙样高密度。 等低密度结石:胆囊造影

10、CT表现为胆囊内充盈缺损,位置可变 肝内胆管结石:走行与肝管一致,伴周围胆管扩张。 胆总管结石:以上胆总管扩张,于结石平面截然中断。,47,胆囊炎、胆囊结石,48,胆囊、肝内胆管、胆总管结石,49,胆系肿瘤,胆囊癌:壁增厚型、腔内型、肿块型。 胆管癌:左右肝管以下的胆管癌,分肝门部癌(50)、中段胆管癌、下段癌。 结节型乳头型形成肿块。 浸润型引起胆管局限性狭窄。,50,胆囊癌CT表现,胆囊壁增厚型(1522):胆囊壁呈不规则、结节状增厚,增强后明显强化。 腔内型(1523):胆囊腔内单发或多发乳头状肿块,肿块基底部胆囊壁增厚。 肿块型(4170) :胆囊腔几乎全被肿瘤所占据,形成软组织肿块,

11、可累及周围肝实质。,51,胆囊癌,52,胆管癌CT,肝门部癌:位于肝门部。70肝门部软组织肿块,肝内胆管扩张。 中段、下段癌:肝内外胆管扩张,胆管扩张突然变小或中断处即为肿瘤所在部位,可见局部胆管壁增厚或形成的软组织肿块。 软组织肿块或胆管壁明显强化。 淋巴结肿大。,53,胆管癌,54,胰腺病变,急性胰腺炎 慢性胰腺炎 胰腺癌 胰腺囊性病变 胰腺内分泌肿瘤,55,急性胰腺炎,急性水肿性胰腺炎 坏死性胰腺炎 积液 假性囊肿 脓肿 感染性胰腺坏死 出血性胰腺炎 假性动脉瘤,56,急性水肿性胰腺炎CT,不同程度胰腺体积弥漫性增大。 胰腺密度正常或轻度下降,密度均匀。 胰腺轮廓清楚或模糊。 胰周积液。

12、 增强后均匀强化,无坏死区域。,57,急性胰腺炎(水肿型),58,急性坏死性胰腺炎CT,胰腺体积明显增大,弥漫性。 密度改变,不均匀,水肿则CT值降低,坏死区域的CT值更低,囊肿样低密度,出血区密度高。增强后对比更明显。 胰腺周围脂肪间隙消失。 胰周脂肪坏死,胰外积液,小网膜囊积液。 胰腺脓肿:病灶区域出现散在小气泡。 假性囊肿:大小不一的圆形、卵圆形囊性肿块,单房、囊壁均匀、可厚可薄。,59,急性胰腺炎(出血坏死型),60,慢性胰腺炎,分酒精性和梗阻性慢性胰腺炎。 酒精性:小导管和主导管均扩张,胰管结石和胰体钙化比较常见。 梗阻性:大导管有中度扩张,小导管仍正常大小,导管上皮完整,管腔内无堵

13、塞物且很少钙化。,61,慢性胰腺炎CT,胰腺体积变化:缩小、增大、正常。 胰管扩张:不同程度胰管扩张。 胰管结石和胰腺实质钙化(较可靠征象)。 假性囊肿,30病例可发生,囊肿位于胰腺实质内。,62,慢性胰腺炎,63,自身免疫性胰腺炎,一种多系统全身性炎性疾病。 好发于老年人,临床表现无特异性。 ANA、RF阳性,最有价值的是血清IgG4。 病理:胰腺组织中大量浆细胞(分泌IgG4)和淋巴细胞浸润,尤其胰周较为丰富,表现胰腺肿大;主胰管结构改变、不规则狭窄;胰腺外多脏器受累。,64,CT、MRI,CT: 1.弥漫型多见,胰腺轻中度肿大,呈“腊肠样”,胰腺周围见环形低密度软组织影; 2.胰腺本身强

14、化减弱,呈“雪花状”; 3.胰管不规则狭窄或伴扩张; 4.胆总管下端不规则狭窄,形成无痛性黄疸,CT增强胆总管管壁强化。 MRI:“腊肠样”T2WI显示更清晰,低信号环。 MRCP:胰管节段性狭窄,胆总管下狭窄。,65,自身免疫性胰腺炎,66,67,胰腺癌,6070胰头部。 生物学特征 乏血供肿瘤 围管性浸润 嗜神经生长,68,胰腺癌,69,70,胰尾癌伴囊变,71,胰腺囊性病变,浆液性囊腺瘤 黏液性囊性肿瘤 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72,浆液性囊腺瘤,大体病理分多囊型、单囊型。 多囊型多见,呈多房性小囊(直径1cm),类似海绵状,中心瘢痕和钙化具有特征性。增强后囊隔、囊

15、壁强化呈蜂窝样。 单囊型:可仅为一个囊,或多个囊聚合,囊内壁见壁结节。瘤体直径可达10-15cm。CT囊壁、分隔轻度强化。,73,浆液性囊腺瘤,74,黏液性囊性肿瘤,包括囊腺瘤、交界性囊腺瘤、囊腺癌。 绝大部分为成年女性,常位于胰腺体尾部,直径10cm以上,恶性者CA19-9升高。 CT多房水样密度,囊壁厚薄不规则和壁结节,或可见钙化影,内含粘液,CT平扫密度较高,T1WI呈高信号。增强后囊壁、分隔强化。,75,76,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IPMN),1.男性好发。 2.ERCP示胰管无狭窄,胰管扩张,内见粘液栓或乳头状充盈缺损。 3.扩张的十二指肠乳头见粘液溢出呈“金鱼眼样” 4.临床症状类似慢性胰腺炎表现。 分类:主胰管型、分支胰管型、混合型。 CT:胰管扩张充满黏液,乳头状充盈缺损增强后可见强化。,77,IPMN,78,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好发于20-30女性,病理上由实性区、假乳头区及两者的过渡区组成。 CT:多见于胰腺体尾部,平均10cm,轮廓规则,实性和囊性成分混合,有明显出血、坏死,可有片状钙化,小病灶以实性成分为主,大病灶以囊性成分为主,有包膜后期强化。 T1WI、T2WI肿瘤中央均见高信号(出血),提示诊断。,79,SPTP,80,胰腺内分泌肿瘤,功能性(胰岛细胞瘤常见):病灶较小,强化非常明显,可囊变。T1WI低信号,T2WI明显高信号。 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