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产出法复习课程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37601048 上传时间:2020-07-10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3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投入产出法复习课程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投入产出法复习课程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投入产出法复习课程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投入产出法复习课程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投入产出法复习课程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投入产出法复习课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投入产出法复习课程(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章 投入产出分析方法,投入产出法简介,投入产出分析,又称“部门平衡”法,或称“产业联系”分析,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瓦列昂捷夫在20世纪30 年代最早提出来的。它主要通过编制投入产出表及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反映经济系统各个部门(产业间)的关系 区域产业构成分析、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分析、资源利用、及环境保护研究等各个方面 为编制经济计划,特别是为编制中、长期计划提供依据 分析经济结构,进行经济预测 研究经济政策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研究某些专门的社会问题,如污染、人口、就业以及收入分配等问题,第一节投入产出模型,一、投入产出表,投入产出分析从一般均衡理论中吸收了有关经济活动的相互依存性的观点,并用代数

2、联立方程体系来描述这种相互依存关系。 其特点是:在考察部门间错综复杂的投入产出关系时,能够发现任何局部的最初变化对经济体系各个部分的影响。编制投入产出表是进行投入产出分析的前提,二、投入产出模型,投入产出模型分类 静态投入产出模型 主要分析、研究某一个时期的再生产过程,按照不同的计量单位,可以分为实物型和价值型 动态投入产出模型 分析、研究若干时期的再生产过程,并研究各个时期再生产过程的相互联系,(一)实物型投入产出模型,qij 表示第i 类产品流向第j 类产品的数量,或者说是第j 类产品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第i 类产品的数量 qii 表示各类产品的自身消耗量 yi表示第i类产品作为最终产品供积累

3、、消费和出口的数量 qi表示第i类产品的生产总量 q0i表示第i类产品生产过程中劳动消耗的数量 L表示劳动消耗的总量,产品的直接消耗系数 aij表示生产单位数量的j类产品需要消耗的i类产品的数量 劳动的直接消耗系数,(二)价值型投入产出模型,价值型投入产出模型,是根据价值型投入产出表而建立的。它将整个国民经济系统划分为若干子系统生产部门,并以货币为计量单位。由于它不仅能反映各部门产品的实物运动过程,而且能够描述各部门产品的价值流动过程,因而它的实用性与实用范围比实物型更广,按横行建立数学模型,反映了各部门产品的生产与分配使用情况,描述了最终产品与总产品之间的平衡关系,直接消耗系数,产品分配方程

4、组,它表明对于每一个部门,其总产品等于从该部门流向其他部门的产品及最终产品之和,第二节 区域经济活动的投人产出模型,区域内外联系的投入产出模型 区域之间的投入产出模型,一般而言,一个较大的区域,如一个国家(或者省)是由若干个较小的区域,如若干个省(或县)构成的。区域经济活动的投入产出模型,就是在一个较大的区域内,揭示若干个较小区域的各个部门经济活动之间的相互联系。,(一)特点: 部门分类不完整。一个区域,由于受 各种条件的制约,不一定能够生产自己本区域所需要的全部产品。 来自区域之外的输入和区域向外界的输出,在区域经济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所以,区域投入产出模型把输入与输出详细划分,形成模型中

5、的单独部分。,一、单一区域的投入产出模型, 一个区域往往有一个或若干个主导产业部门,这些部门在该区域经济活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一个区域的生产额与消费额可以在一定时期存在较大的差额。 综合以上特点,区域投入产出模型的结构如表7.2.1所示。,二、区域之间的投入产出模型,区域之间的投入产出模型,就是以多个区域为对象,研究各个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结构如表7.2.2所示。,第三节 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投入产出分析,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资源利用模型 环境保护的投入产出分析,对资源利用问题的研究,通常忽视了资源利用过程中各个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联系。为了克服这一缺点,应将资源利用的优化建模和投入产出分析

6、结合起来。以下的讨论正是基于这种思想展开的。,一、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资源利用模型,(一)资源利用的投入产出分析 首先对传统的投入产出模型进行改造,加入新的项目内容,即资源项目。改造以后的投入产出表如表7.3.1所示 。 如果用矩阵形式表示,则表7.3.1的上半部分可写成,表7.3.1 资源利用的投入产出表,二、环境保护的投入产出分析,投入产出分析则是联系经济活动与环境污染和保护问题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列昂捷夫曾运用投入产出模型,对环境污染与治理问题作了研究。 列昂捷夫的环境污染与治理投入产出模型的基本结构如表7.3.3所示。在表7.3.3中,除了通常的n个生产部门外,还增加了m个污染部门(污染物质的种类)。,表7.3.3 环境保护的投入产出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