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税纤维有限公司纳税评估案例幻灯片课件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37600908 上传时间:2020-07-10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2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税纤维有限公司纳税评估案例幻灯片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国税纤维有限公司纳税评估案例幻灯片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国税纤维有限公司纳税评估案例幻灯片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国税纤维有限公司纳税评估案例幻灯片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国税纤维有限公司纳税评估案例幻灯片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税纤维有限公司纳税评估案例幻灯片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税纤维有限公司纳税评估案例幻灯片课件(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拓宽信息领域,情报助推应对,江苏*纤维有限公司评估案例,县国税局,对于工业生产型企业的纳税评估,风险点可能出现的环节,我们进行了一些探讨和总结,并形成最基本的分析框架,希望能为以后纳税评估工作提供一些思路和分析方向。,一般情况下我们习惯将有实物产品产出的企业称为生产型工业企业(为了方便说明,以下所说的工业企业就是这种狭义的工业企业)。总体来说我们目前所面对的工业型生产企业大部分都处于产业链的中间位置,其原材料来源于上游企业的产品、本企业的产品可能是下游企业的原材料,也可能直接进入消费环节。,根据增值税计税原理和抵扣要求,当进、销发票相对比较齐全时,涉税风险点所处环节通常也比较明显,如果产品进入

2、消费环节,涉税风险会大大提高。我们总结了 产品进入下一生产环节的生产企业,应该重点关注的一些风险点 ,这里提到重点关注的指标并不排除其他指标的综合运用):,5、分析销售变动率、毛利率和成本费用率,判断销售收入是否正常、成本费用列支是否合理 ; 6、能耗比和投入产出比分析;判断产量和生产能力是否正常; 7、企业经营范围、产品个性化特征以及特殊涉税业务如拆迁、政府补贴等等。 当然纳税评估并非如此简单,因为每一个企业都有生命周期,都会经历初创期、成长发展期和衰退调整期等不同阶段, 由于不同阶段的生产特点和经营目标不同, 企业涉税风险可能也有所不同。 比如初创期,企业主要是进行固定资产投资,税务处理上

3、的表现就是进项抵扣或成本费用核算不准确。,我今天和大家交流的就是 企业处于初创期过渡到成长发展期、产品处于生产链中间环节的工业企业。根据前面的分析,增值税涉税风险点相对比较集中,因为无票销售的可能基本可以排除,但不排除延迟开票的可能。所得税风险点,主要是成本费用的归集是否准确 。相信大家在评估实践中,已经积累了不少工作方法;,我们在评估本案过程中认为:充分利用外部信息、确立“六步法”工作思路,起到了关键作用。“六步法”即:机内分析、外部取证、同行比对、专家咨询、集体讨论和约谈企业。下面简要介绍“六步法”工作思路在纳税评估工作中的具体应用:,一、案例来源,2012年11月,我县专业化应对部门采集

4、到供电金融等单位提供的截至10月底的批量信息,经过对比分析,江苏*纤维有限公司用电情况引起了应对人员的关注:至2012年10月该公司用电545.544万度, 对这样一个用电大户,经营情况又怎样呢?,该公司2012年至10月底销售额只有1448.54万元。 估算销售能耗比为: 电费销售收入=0.3771 也就是说每100元销售额需要承担37.7元电费;,再看金融部门提供的贷款情况:该公司至2012年10月底短期借款余额为4830万元,是注册资金2000万的2.415倍,是销售额的3.33倍。 系统外部信息提示我们,该纳税人申报可能有异常,于是决定将该企业列为纳税评估对象。,二、采集系统内外详细信

5、息,一是按“面”(本地区总体情况)“线”(行业情况)“点”(企业情况)的原则采集系统有效数据进行分析; 二是及时与相关部门沟通,进一步补充、核实外来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三是通过网上查询或咨询相关专家采集企业信息,如有关设备的产出量、耗用原材料、电、煤、工资等指标以及产品的市场价格等。,(一)系统内相关信息,1、本地区行业总体税负和盈利情况(当地指标就是本企业指标):,2、企业情况:,该公司主要经营氨纶丝生产销售,以石油化工原料PTD(占80%左右)和DMAC(占10%左右)为产品主要原材料 2010年7月27日增资: ¥1000万元¥2000万元; 2011年1月公司更名: “淮安*纤维有

6、限公司” “江苏*纤维有限公司”。 说明这是一个在不断发展壮大的企业,但近两年销售及利润情况较差(万元):,(二)核实外部相关部门信息,1、供电部门: 由于电费单价有“峰、平、谷” 之分,利用耗电数量分析比利用耗电金额分析更合理,所以我们向供电部门采集了两年的耗电量: 2011年耗电量 525.36万度, 计356.42万元; 2012年至10月末耗电量 545.544万度,计 426.9万元 该信息显示这是一个用电大户。,2、金融部门: 该公司借款金额一直在不断上升,至2012年10月底短期借款4830万元。 该信息显示这是个蒸蒸日上的企业。 内外部信息反映出不同的结果,异常初步显现。,(三

7、)网上查询或咨询相关专家采集行业信息,主要原材料 PTD产品氨纶纤维用于医用材料和卫生保健织物 分聚合、抽丝两个车间 生产量约1200吨/年,主要产品20D、30D网上报价分别为6.8万元/每吨和5.8万元/每吨(含税)。,氨纶纤维根据不同工艺流程生产的型号不同,有20D、30D和70D等产品,行业内专家认为,该企业20D、30D产品有价无市,其真正产品主要是70D,市场价大约为3.2万元/每吨(含税)。 根据该单价测算,企业应该产值大于申报数据。,三、案头分析排查风险点,在案头分析最初阶段,我们采用了税负变动率、销售收入变动率 、应收帐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等指标进行初涉分析,在这里不再赘述,

8、主要介绍利用外部涉税情报、分析能耗比和投入产出比,以耗电量推算产量及产值,推算企业经营能力的分析过程。,(一)供电部门情报分析 1、能耗比分析: 该企业原材料单一、产品单一,可以以耗用原材料和耗用电量为主控指标进行分析。但是原材料单耗信息主要由纳税人提供,并且会跟随产品型号的不同而不同,信息不一定完整,所以最终确定以耗电量测算能耗比(单位:万元/万度),收入能耗比较上年下降1.419,下降了约35% 收入比上年下降690万,存货仅比上年上升240万,2、产能与已申报销售分析:,年产值: 3.212001.17=3282万元 近两年的产值可达 6000万元 该时间段累计已申报收入3307.22万

9、元 2012年10月末帐面存货900.87万元 (毛利为负数 ) 推算值与申报数相差: 6000- 3307.22- 900.871800万元,(二)金融部门情报分析,农村商业银行、华泰银行等4个银行贷款合计4830万元、可利用票据仓口1052万元,可利用资金合计5880万元; 公司注册资金2000万元、其他应付款1020万元,合计3020万元; 共计 资金流量 8900万元 减 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4237万元 等于 流动资产资金流量 4663万元 而2011-2012年两年销售却只有3100万元 资金投入与生产明显不配比。,报表还显示,自2012年3月以来,该公司货币资金都在780万元以上,

10、8月份甚至达到1097万,在产量变化不大、销售总额下降、资金又比较宽松的情况下,还不断增加贷款额度,说明资金投放方向很可能不只是生产,并且帐面1070万元的亏损不一定是真实情况。,(三)系统内信息比较分析,1、期末存货与期末留抵配比分析 2012年10月末留抵税额341.26万元 扣除固定资产进项税82.303万元, 还有约259万元进项留抵税额 期末存货账面余额900.87万元 ,在毛利为负数的情况下,如果存货全部销售最多只能产生153万税款 所以存货与留抵不配比。,2、盈利能力分析: 2011年收入2140.32万元,毛利40.22万元,毛利率1.88%; 2012年至10月底,主营业务收

11、入1448.54万元,毛利率为-15.5%,主营业务成本1780.4万元,成本倒挂331.86万元, ;,2011年期间费用合计345.24万元,收入费用比16.13%,利润总额-305.42万元; 2012年至10月底,收入690万元,期间费用上升到433.5万元,88.26万元,收入费用比达到29.93%。 尤其是财务费用,由180.46万280.95万,10个月就上升了整整100万元;,最终导致利润总额一路下跌至-765.36万元,经营两年亏损1070万,比注册资金2000万的一半还多。结合银行贷款信息分析,企业亏本经营的情况下,贷款余额却比上年增加了2280万元;,四、集体讨论并锁定疑

12、点,应对人员将所列疑点提交风险应对团队进行集体讨论,大家认为该企业风险点存在的环节主要有:延迟纳税、非应税项目的购进货物以及虚列成本费用规避所得税,。按照这一思路,大家通过提问的方式层层推进,测算纳税人实际经营能力,最终确定的风险点是:,1、生产能力以及能耗比异常,存在销售挂帐隐瞒收入的嫌疑; 2、资金投入与生产不配比、期末存货与期末留抵不配比,存在存货不实或隐瞒销售的可能; 3、销售萎缩,盈利能力下降、银行贷款却不断上升,存在隐瞒销售或虚列成本费用的可能。,五、纳税人说明,并最终形成评估结论,针对评估疑点,企业解释: 1、生产能力差 :2012年10 月底以前,由于聚合车间未全部建成,与抽丝

13、车间不能配套生产,因此经常产产停停,7、8月份每个月只有十多吨的产量,所以生产能力并未达到设计规模1200吨/年,目前生产能力只有约500吨/年,扣除停产影响,2012年到10月底,产量只有约360吨;,2、资金量大:银行要求企业保持一定幅度的存贷比,银行贷款部分留做定期存单(有价证券); 以存单为质押获得更多贷款 看起来银行贷款余额与货币资金余额比较大并且还在不断增加,实际上质押的存单还在银行,企业真正可用的资金只有三分之二;这也是财务费用不断上升的原因。,3、进项税和成本费用大:公司自成立以来,生产设备投资接近2000万元,抵扣税款306.11万元;这是导致进项留抵大的最主要原因; 新设备

14、需要不断调试,聘请的5位高级技工薪酬和安置费就达150万;白天电费高,两年耗电量差不多,但2012年电费比上年多70万。还有调试期间材料消耗和制造费用约200万。这是成本费用上升的最主要原因。,4、成本高:公司生产主要以PTD为原料,每吨价格3万元左右,产品70D氨纶丝市场销售价格也在3万元左右,按材料0.8:1的投入产出比计算,利润空间很小;2012年生产的360吨产品,材料成本就达1350万,人工和制造费用430万。,为降低成本,2012年底企业进行技术革新,用氨纶丝的下脚料废丝取代PTD,废丝平均每吨5500元,材料投入产出比1.2:1,成本可望大幅度下降,但以废丝为原材料生产的产品主要

15、是140D、840D,销售价格也会下降;不过公司正在扩大聚合车间生产规模,与抽丝车间形成配套,尽量降低成本。,通过约谈和企业提供的书面证明,我们认为: 1、2012年只生产360吨,没达到1200吨的生产能力是可信的; 2、以存单为质押贷款,导致可用的资金少,扣除固定资产占用资金,流动资产上占用的资金不到1000万,占注册资金的一半不到,也基本属实 ; 3、支付给5位高级技工薪酬和安置费达150万、电费比上年多70万、设备安装调试耗材及人工200万,导致成本倒挂,基本可以采信。,但剥除影响因素,还疑问: (1)根据2011年产量约535万吨、耗电量为525万度计算,产量:耗电量1:1,那么20

16、12年至10月产量约360万吨时,耗电量也只有360万度。但实际耗电却有545万度,多出的185万度电全部用于设备调试,可信度不高。,(2)安置费属于职工福利支出,税务处理不明确; 固定资产投资占用的资金利息费用和生产周转占用的资金利息费用是否分开不明确。,(3)期末存货与期末留抵不配比没有解释清楚:假如企业将所有存货全部销售,只能产生153万元的销项税,比341万元的进项税还少106万元。 纳税人通过进一步自查,最终确认存在的涉税问题:,(1)2011年土建用电线电缆6.6万元、2012年土建用电线电缆7.12万元均未与机器设备用电线电缆分开,合计13.72万应从成本费用中转入在建工程,对应进项税金合计2.33万元也应转入在建工程;,(2)与承建单位约定:工程用电可以冲减工程款,约32万元; 2012年至9月份,销售产品给多个单位合计541万元,因购货方认为氨纶丝进入生产后才能验证质量好坏,货款等到验证质量后才支付,所以本公司未做销售。 两项共涉及销项税金97.41万元;,(3)期间费用中安置费应做纳税调增41万,在建工程中列支贷款利息两年近1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