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_第五编_宋代文学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37592232 上传时间:2020-07-09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5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_第五编_宋代文学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2011_第五编_宋代文学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2011_第五编_宋代文学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2011_第五编_宋代文学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2011_第五编_宋代文学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_第五编_宋代文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_第五编_宋代文学(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编 宋代文学,绪论,了解宋代社会特点,认识宋代文学发展的外部背景 1、宋代的政治 2、宋代的文化 3、宋代的文人,认识宋代文学发展概况 1、宋诗(特点) 2、宋文 3、宋词 4、话本及宋金杂剧,概说,本编文学的历史起讫是(共319年): 北宋 南宋 南宋亡 (960) (1127) (1279) 宋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属于中古期第二段,与中晚唐文学属于同一发展阶段,是中国文学发展的又一高峰,其表现,一、各种文体都十分繁荣 二、文学批评的自觉、发达 三、出现了大量优秀的作家 四、作品的数量惊人,种类 唐代 宋代 别集 278(种 ) 600 (种) 诗人数量 2200 (人) 6800

2、(人) 诗歌数量 48900(首) 15万-20万(首) 散文作家 3000 (人) 1万 (人) 散文数量 18000 (篇) 10万余 (篇) 词创作 68 (人) 1330 (人) 词数量 2000余(首 ) 2万余(首) 说明:以上数字统计根据中国丛书综录宋诗纪事宋诗纪事补遗全唐文全宋文全唐诗全宋诗 全宋词等文献。,第一节 宋代文学发展的背景,一、政治背景:高度集权的极弱王朝。 边防虚弱 崇文抑武 成熟的文官制度 专制集权空前强化,北宋疆域图,二、文化背景:高度发展的文化盛世 科技进步 文化发达 经济繁荣 生活优裕 学术昌明,清明上河图,三、宋代文人: 入仕道路畅通 文官待遇优厚 思想

3、束缚加强,第二节 宋代文学概况及特征,一、宋代文学发展情况 (一)宋诗 1、宋诗的特点,“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严羽沧浪诗辩 “唐诗以韵胜,故浑雅,而贵蕴藉空灵;宋诗以意胜,故精能,而贵深析透辟。唐诗之美在情辞,故丰腴,宋诗之美在气骨,故瘦劲。”(缪钺诗词散论) “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 (钱钟书谈艺录诗分唐宋),问题:以上这些评价往往是凭感觉印象的抽象评点,追问: 宋人为何要以文为诗?宋人如何以文为诗?这种以文诗究竟有无价值?,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唐温庭筠商山早行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唐杜甫旅夜书怀,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宋梅尧臣鲁山山行 春

4、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欧阳修戏答元珍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我听见)鸡声,(知道天将破晓)(我抬头看见)茅店(上空的月),(我低头看见)人迹(在)板桥(上),(因为桥上有)霜。(行人何等辛苦),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微风(吹动)岸(上)细草, 舟(上的)危樯(在)夜(中)独(自矗立) 或者是: 微风(吹动着)细草(之)岸, 独(立)夜(中的)危樯(之)舟,唐诗特点:意象密集化、凝练化,使得虚字逐渐退出了诗歌语言;语序与意脉的分离,使得习惯语法破坏殆尽,从而使唐诗语言在形态上脱离于散文语言及日常语言。,当唐诗(中国古典诗歌

5、)的语言形式日益成熟的时候其缺陷也同时呈现: 阅读上的障碍:造成意义的晦涩甚至隐 没。 创作上的误区:被形式所役,为了改变唐诗(中国古典诗歌)语言的凝固形式,宋人要通过语序的正常流动,虚词的使用等手法使诗歌语言与散文语言及日常语言在形态上差异不明显,从而形成了宋诗“主思理”“以意胜”的特点。,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 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欧阳修别滁 新月已生飞鸟外,落霞更在夕阳西。张耒和周邦彦 但知家里俱无恙,不用书来细作行。黄庭坚新喻道中寄元明,小结,从诗歌语言角度

6、来说,宋诗全部内涵就在于:凸显意义。 从诗歌发展史来讲,宋诗是新一轮诗歌语言陌生化的结果。,(一)宋诗,2、宋诗发展轨迹,第二节 宋代文学概况及特征,(二)宋文。古文运动经过欧阳修等人的推进,才真正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二)、宋词 1、宋词发展轨迹:,北宋前期:晏殊、欧阳修、范仲淹、张先、柳永(有因有革,重点在革) 北宋中后期:苏门词人群 (开拓词境) 大晟词人群 (追求词律) 南宋初期:李清照(词别是一家) 朱敦儒、张元干等(词的时代感现实感加强) 南宋中期:辛弃疾及辛派词人(以文为词) 姜夔(“自度曲”,慢词表现技法推进一步 ) 南宋后期:吴文英、刘克庄等(融合和深化),2、宋词的

7、成就: (1)作家多,作品多。1330多人,近2万首。(唐圭璋全宋词) (2)题材广泛:“无事无意不可入词”。 (3)风格多样:婉约、豪放、清空、骚雅等。 (4)流派纷呈:晏欧、大晟词人、辛派、遗民词人等。 (5)艺术成就高:大家辈出、名作多。 (6)词体完备:小令、中调、长调、慢词皆胜。,(四)话本与宋金杂剧。 但它对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的发展起过相当大的作用却是无疑的。 元杂剧的前身之一,宋杂剧历来为研究者所重视。另外,南宋时期在温州一带流行的南戏,也是中国戏剧的重要源头。,二、宋代文学的特征: (一)、议论性强。 (二)、社会政治功能加强。 (三)、爱国主题弘扬。 (四)、讲究才学。 (五)、以俗为雅,平淡和美。,三、辽金文学 与宋王朝同时存在的辽和金政权统治地区的文学,习惯上也归于宋代文学的范围。 辽金文人的作品仍较多地表现出率真任情的特色,这种特色一直延伸到元代。 金代的市民文学也很发达,与整个中国文学的发展流程保持着同样的步调,有些方面甚至占据着领先的地位。,作业思考,1、宋代社会的时代特点对宋代文学的发展有哪些影响 。 2、宋代文人的思想束缚对文学发展有哪些影响 3、谈谈你对宋诗特点的理解。,选择=结果,汇报结束 谢谢观看! 欢迎提出您的宝贵意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