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总结计算内容Wo文档2

上传人:黯然****空 文档编号:137573252 上传时间:2020-07-09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59.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复习总结计算内容Wo文档2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中考复习总结计算内容Wo文档2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考复习总结计算内容Wo文档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复习总结计算内容Wo文档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机械和功复习 一、关于滑轮组的计算: 1、根据题意确定重物和动滑轮的重力由几段绳承担,用 n 表示。 2、确定重物的上升距离,和拉力F 的绳端的移动距离 重物的上升距离为: h 则拉力 F 的绳端的移动距离就是: S=nh (重物上升速度为V,则拉力端速度为nV) 3、看是否计动滑轮的重力。(绳重与摩擦一般情况都不计) 当不计动滑轮重力时,拉力F = (1/n)G物 当计动滑轮重力时,拉力F = (1/n)(G物 + G 轮) 二、关于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计算: 4、用滑轮组竖直匀速提起重物时: W有用 = Gh W总 = Fs (S=nh) =W有用 / W总 = W有用 / W总 = Gh/F

2、s = Gh/nFh = G/(nF) 三、功率的计算: P = W/t 关于功率的推导运算: P = W/t W = Fs F指力 , s 指移动的距离,t 指时间 P= F s/t 又 v =s/t P = Fv 例 1、如图 2 所示,在动滑轮的挂钩上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拉力F,使物体G匀速上升, 不计动滑轮的重力,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拉力 F 的大小只是物重G的一半 B、拉力 F 的大小等于G C、动滑轮挂钩向下移动h/2 时,物体G向上移动2h。 D、物体 G向上移动h 时,动滑轮向下移动h/2 。 例 2、一根绳子只能承担5000N的力,用它提起1.8 10 4N的重物,

3、应选什么样的滑轮 组?怎样绕线?画出绕线图。 分析: 先利用滑轮组计算拉力的公式F=G总/n 算出绳子的段数n。 n= =1.8 10 4N/5103N=3.6, 应取 4 段绳子。由此可以断定应把绳子固定在定滑轮上。再确定滑轮组。 要使用 2 个动滑轮, 才能有 4 段绳子承担重物。 如不改变力的方向,则只要 1 个定滑轮, 如 3(甲)图所示。如果改变用力的方向,则要2 个定滑轮,如图3(乙)所示。 说明: 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滑轮组,解题步骤如下: (1)用算出绳子的段数n。 (2)若 n 是偶数,绳子固定在定滑轮上,n 是奇数,绳子固定在动滑轮上。 (3)先确定动滑轮的个数。若2 段或 3

4、 段绳子,则只需一个动滑轮。若绳子为4 段或 5 段,则需要2 个动滑轮。 (4)确定定滑轮个数的方法是:若2 段绳子,则只需一个定滑轮,若是3 段或 4 段绳 子,只用一个定滑轮不能改变力的方向,用2 个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5)绕绳子时,若绳固定在定滑轮上,则应先穿过动滑轮;再绕过定滑轮; 若绳子固定在动滑轮上,应先穿向定滑轮再绕过动滑轮。要先绕里边的小滑轮,再绕到 外面的大滑轮,一个滑轮只能穿过一次绳子。 例 3、用滑轮组提升重物如图4: 已知物重 G=810N ,若在半分钟内将重物匀速竖直向上 提高 1m ,所用的拉力F=300N。 求: (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拉力的功率? 分析: 求机械效率的问题关键在于明确什么是有用功?什么是总功? 判断什么是有用功:要从机械做功的目的入手,利用滑轮组提重物所做 的功就是有用功,即。 总功是动力功, 它是外力对机械做的功,即拉力 F 做的功就是总功, (拉 力的功率就是总功率)即总功。 其中 S表示在拉力F 作用下,拉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 总功中的S与有用功中的h 之间的关系是由机械自身的结构决定的,跟 所加的外力F、物重 G的大小无关,也与机械效率的高低无关。 本题中 S=3h=3m (1)有用功W有用=Gh ,总功 W总=FS=F3h 机械效率:= =90% (2)拉力的功率: =900J/30S=30W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