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沙门氏菌病[64页]

上传人:哈**** 文档编号:137566407 上传时间:2020-07-09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5.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3节沙门氏菌病[64页]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第3节沙门氏菌病[64页]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第3节沙门氏菌病[64页]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第3节沙门氏菌病[64页]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第3节沙门氏菌病[64页]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3节沙门氏菌病[64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节沙门氏菌病[64页](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沙门氏菌病,(Salmonellosis),一、概述,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属细菌引起各种动物发生疾病的总称,又名副伤寒,对幼畜和雏禽有较大的危害性,临床上多表现为败血症和肠炎,也可使怀孕母畜发生流产。 本病遍发于世界各地,对牲畜的繁殖和幼畜的健康带来严重威胁,许多类型的沙门氏菌,可使人感染和发生食物中毒。,二、病原,是肠杆菌科沙门氏菌属的一大属血清学相关的细菌,本属细菌包括肠道沙门氏菌和邦戈尔沙门氏菌。革兰氏阴性,不产生芽胞,无荚膜,大小130.40.6微米,除鸡白痢和鸡伤寒沙门氏菌外,绝大部分沙门氏菌都有鞭毛,能运动。 许多沙门氏菌具有产生毒素的能力,尤其是肠炎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和猪

2、霍乱沙门氏菌,毒素耐热,751小时仍有毒力,可使人发生食物中毒。,1.沙门氏菌的一般特性,DANIEL ELMER SALMON, (1850-1914)美国兽医微生物和病理学家。是美国 授予的第一位兽医学博士。1884年任美国农业部畜牧局 首任局长。他首次从病猪中分离出猪霍乱沙门氏菌。在 医学微生物中通用的沙门氏菌一词,就是为纪念他而以 他的名字命名的。,沙门氏菌形态,沙门氏菌形态:,沙门氏菌形态(电镜下),2 .沙门氏菌的生物型,沙门氏菌依据其对宿主的感染范围,可分为 宿主适应血清型 只对其适应的宿主有致病性,很少使其他宿主发病,包括:马流产、羊流产、猪霍乱,鸡白痢、鸡伤寒沙门氏菌、副伤寒

3、沙门氏菌(A.C)、伤寒沙门氏菌。 非宿主适应型对多种宿主有致病性,包括鸭沙门氏菌、德尔俾沙门氏菌、纽波特沙门氏菌、田纳西沙门氏菌、鼠伤寒和都柏林沙门氏菌。,3 .沙门氏菌的培养,本菌为需氧兼性厌氧菌,普通培养基上生长。 不同种沙门氏菌的生化反应不同,可根据生化反应来鉴定沙门氏菌。,三糖铁 TSI,麦康凯上,大多形成无色菌落,SS平板上,形成黑色菌落,4.沙门氏菌的抗原型,沙门氏菌属的鉴定是根据各菌株的抗原结构及生化特性,其中抗原结构是最重要的基础。抗原有菌体抗原(O)、鞭毛抗原(H)、荚摸(Vi)抗原,以及菌毛抗原(F),血清型有2000多个,分为AF群。,5.沙门氏菌的抵抗力,沙门氏菌对外

4、界环境因素抵抗力较强,对干燥、腐败、日光等因素具有一定的抵抗力。 熏腌肉品处理对于沙门氏菌的作用相当微弱,不能使沙门氏菌完全失活。 本属细菌于601小时、7020分钟、755分钟死亡。 对化学消毒剂的抵抗力不强,一般常用消毒剂和消毒方法均能达到消毒目的。,三、猪沙门氏菌病(仔猪副伤寒 ),猪沙门氏菌病(Salmonellosis of Swine)是由沙门氏菌属细菌引起仔猪发生的一种传染病,亦称为仔猪副伤寒(Paratyhus suum)。急性者为败血症,慢性者为坏死性肠炎,有时发生卡他性或干酪性肺炎。 世界各地均有发生。是养猪业的常见传染病之一。,(一) 病原,本病病原主要是猪霍乱沙门氏菌和

5、猪伤寒沙门氏菌,此外鼠伤寒、德尔培和肠炎沙门氏菌也常引起本病。,(二) 流行病学,1.易感动物 本病可发生于各种年龄的猪,但主要侵害20日龄至4月龄的仔猪,以5080日龄仔猪最为常见。 2.传染源 病猪和带菌猪,通过粪便排出病原,污染环境而造成传染。 3.传播途径 通常经过消化道传染。,4.流行特点 本病传染后一般隐性感染,只有在应激因素作用和抵抗力下降时,才能暴发流行败血型疾病。 引起本病暴发的诱因有断奶过早、饥饿、突然换料、维生素缺乏、Ca,P比例失调、长途运输、拥挤,潮湿,气候突变等。也可继发于其它疾病(猪瘟)。 本病一般为地方性流行或散发。,(三) 症状,本病的潜伏期与猪的抵抗力及侵入

6、细菌的数量和毒力有关,一般由两日至数周不等。 1.急性(败血型) 体温突然升高(4142),精神不振,不食,后期间有下痢,呼吸困难,耳根、胸前、腹下皮肤有紫色斑点,有时出现症状后24小时内死亡,但多数病程为24日,病死率很高。,沙门氏菌病:病猪肢体末稍皮肤瘀血,2.亚急性和慢性 多见,病猪体温升高(40.541.5),精神沉郁,食欲下降,喜钻草堆,眼有粘脓性分泌物,上下眼睑常被粘着。初便秘后下痢,粪便淡黄色或灰绿色。病的中后期,部分病猪皮肤出现弥漫性湿疹,有时见绿豆大干涸的浆性覆盖物,揭开见浅表溃疡,病程常在23周,最后极度消瘦,衰竭死亡。有时症状减轻,似恢复,但表现长期生长发育不良或有可能复

7、发。 有时出现潜伏性“副伤寒”,表现仔猪生长发育不良,被毛粗乱,污秽,体质弱,偶尔下痢,体温食欲变化不大,个别猪有可能恶化死亡。,沙门氏菌病:病猪下痢,沙门氏菌病:病猪腹泻粪便呈黄绿色或灰绿色,糊状,带血,沙门氏菌病: 病猪腹泻、脱水、消瘦,沙门氏菌病: 病猪生长受阻,往往成为僵猪,沙门氏菌病: 耳淤血、坏死,(四) 病理变化,急性型 主要呈败血症变化,皮肤有紫斑,全身浆膜、粘膜均有不同程度的出血斑点。脾常肿大,色暗紫红色,坚度似橡皮,脾髓不软化。全身淋巴结特别是咽及肠系膜淋巴结充血,肿涨,软而红,类似大理石样。肝肾有不同程度的肿大,充血和出血,有时肝实质可见糠麸状极为小的灰黄色小坏死点。胃肠

8、粘膜可见急性卡他性炎症和出血。,亚急性和慢性型 尸体消瘦,有的皮肤有痂样绿豆大皮疹。特征性病变为坏死性肠炎,盲肠、结肠有时波及回肠后段,粘膜上覆盖着一层弥漫性坏死性和腐乳状物质,剥开见底部红色,边缘不规则的溃疡面,少数病例淋巴滤泡周围粘膜坏死,稍突出于表面,有纤维蛋白性渗出物积聚,形成隐约可见的轮层状。肠系膜淋巴结索状肿涨,部分成干酪样变。脾稍肿大,肝有时可见灰黄色坏死小点。肺的心叶、尖叶、隔叶前下缘有时发现肺炎实变区,往往是巴氏杆菌继发感染所致。,沙门氏菌病:病猪脾出血、呈黑色,质地较硬,沙门氏菌病:病猪肝脏有灰白色坏死点,沙门氏菌病:病猪扁桃体坏死,沙门氏菌病-病猪膨大的肠管(上),正常的

9、肠管(下),沙门氏菌病:病猪肠壁变薄,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沙门氏菌病:病猪(急性型)结肠出血,粘膜坏死、脱落,沙门氏菌病:病猪盲肠、结肠和回肠发生坏死和溃疡,沙门氏菌病:病猪盲肠、结肠和回肠发生坏死和溃疡,沙门氏菌病:病猪盲肠、结肠和回肠发生坏死和溃疡,仔猪副伤寒结肠溃疡灶,纽扣状,(五) 诊断,根据流行病学,临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本病主要特点为流行缓慢,多发于24月龄仔猪,发病与饲养管理与气候条件有密切关系,病猪表现下痢,咳嗽,生长发育不良,剖检可见大肠发生弥漫性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变化,淋巴结出血,类似大理石样,肝脾及有小坏死灶。 确诊需进行细菌的分离鉴定。 鉴别诊断:要注意与猪瘟

10、,猪丹毒,猪肺疫相区别。,(六) 防制,1. 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应激因素。 2.药物预防 可在有应激因素存在时在饲料中添加抗菌药物进行药物预防预防。 3 .应用促菌生等活菌制剂,避免与抗微生物制剂同时应用。 4.预防注射 用仔猪副伤寒弱毒苗,一般可在30天免疫一次即可。,5.发病时,病畜隔离,污染环境消毒,病畜治疗,病死畜无害化处理,其它畜紧急预防接种或紧急药物预防。 6.治疗 用药原则是选择敏感药物,以足够的剂量,早期应用,同时要注意有足够的疗程,以防停药后复发。常用药物有,土霉素、氯霉素、卡那霉素、痢特灵及磺胺类药物。,四、禽沙门氏菌病,家禽沙门氏菌病分三种 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称为鸡白

11、痢。 由鸡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称禽伤寒。 由其他有鞭毛能运动的沙门氏菌所引起的禽类疾病统称为禽副伤寒。,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主要感染初生雏鸡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 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通常在出壳后二周内死亡最多,是严重危害雏鸡存活率的因素之一。,鸡白痢,(一) 病原,本病病原为鸡白痢沙门氏菌,鸡白痢沙门氏菌存在于病鸡的各个脏器,特别是在肝、肺、卵黄囊、心血管和肠道内容物中最多。,鸡白痢沙门氏菌形态,(二) 流行病学,1.易感动物 各种品种的鸡均有易感性,23周的雏鸡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呈流行性发生,成年鸡感染常呈慢性或隐性经过。 2.传染源 病鸡和带菌鸡。 3.传播途径 经带菌卵传

12、染的垂直传播方式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雏鸡主要通过污染的饲料,饮水经消化道而传染,另外也可经飞沫、尘埃经呼吸道及交配传染。 4.流行特点 本病的疫区,雏鸡发病率在2040,新发病鸡场,发病率高,可达100,死亡率也高,雏鸡呈流行性发生,成鸡为散发。,(三) 症状,雏鸡 潜伏期45天,发病雏鸡最急性者,无症状迅速死亡,稍缓者表现精神萎顿,绒毛松乱,双翼下垂,缩头颈,闭眼,不愿走动,拥挤在一起,病初食欲减少,后停食,多数出现软嗉症状,同时出现腹泻,粪便稀溥,白色,如浆糊状,肛门周围绒毛污染,有的粪便干结封住肛门而不能排粪,常发生尖锐叫声,最后因呼吸困难及心力衰竭死亡。有的出现关节炎和局部化脓,神经症

13、状,病程短的1天,一般为45天,3周龄以上发病少,病程长。耐过鸡发育不良,成为慢性患者或带菌者。,成年鸡 成年鸡感染常无临诊症状,母鸡产蛋量与受精率降低,极少数病鸡表现精神萎顿,头翅下垂,腹泻,排白色稀粪,产蛋停止,有的感染鸡因卵黄囊炎引起腹膜炎,有时成年鸡可呈急性发作。,鸡白痢:雏鸡下痢,肛门周围附着粪便,鸡白痢:病雏鸡精神沉郁,羽毛蓬乱,卧地,鸡白痢:病雏鸡羽毛蓬乱,翅下垂,黄白色稀粪封住肛门,(四) 病理变化,雏鸡 日龄短、很快死亡的雏鸡病变不明显,肝肿大,充血或有条纹状出血,卵黄囊变化不大,病程稍长者卵黄吸收不良,内容物如油脂状或干酪样,在心肌、肺、肝、盲肠、大肠及肌胃肌肉中有坏死灶或

14、结节,有些病例有心内膜炎,肝有坏死点,胆囊胀大,脾肿大,肾充血或贫血,输尿管充满尿酸盐而扩张,盲肠中有干酪样物堵塞肠腔,肠壁增厚,常有腹膜炎,死于几日龄的病雏,见出血性肺炎,稍大的病雏,肺可见有灰黄色结节和灰色肝变。,成年鸡 最常见的病变为卵子变形、变色、质地改变以及卵子呈囊状。受侵害的卵子常呈油脂或干酪样,卵黄膜增厚,变性的卵子或仍附在卵巢上常有长短粗细不一的卵蒂(柄状物)与卵巢相连,脱落的卵子深藏在腹腔的脂肪性组织内。有些卵阻塞输卵管,引起广泛的腹膜炎及腹腔脏器粘连,可以发现腹水。心脏变化轻,常有心包炎,轻者只见心包膜透明程度差,重者心包膜变厚而不透明,逐渐粘连,心包液显著增多。公鸡限于睾

15、丸和输精管的炎症。,鸡白痢:病雏鸡发生出血性肺炎,并有灰黄色结节,鸡白痢:肝脏淤血、肿大,有细小的坏死点,鸡白痢:心脏出现肉芽肿,鸡白痢:盲肠中有干酪样栓子,鸡白痢:病鸡跗关节肿大,(五) 诊断,根据流行病学、症状和病理变化作初步诊断,确诊需进行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1.流行病学及症状 雏鸡为流行性发生,白色下痢,发病率病死率很高,成鸡为散发,并且其发病与诱因有关。 2.病理变化 肝肿大,肾输尿管充满尿酸盐,在心肌、肺、肝、盲肠、大肠及肌胃肌肉中有白色结节(肉芽肿),卵子变形、变色、质地改变,卵黄性腹膜炎、纤维素性腹膜炎。,3.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进行细菌的分离鉴定(包括细菌的生化试验和血清学鉴

16、定)。 4.免疫学检查 成年鸡多呈慢性和隐性经过,可应用凝集反应进行诊断,包括试管法和平板法两种方法,后者又分全血平板凝集试验和血清平板凝集试验,以全血平板凝集试验应用最为普遍。 5.鉴别诊断:应注意雏鸡与球虫病(2090日龄,血痢,可发现卵囊),成鸡与伤寒、副伤寒,巴氏杆菌病相区别。,(六) 防制,1.加强饲养管理,减少诱因 加强雏鸡饲养管理及卫生条件,保证鸡舍、用具饲料、饮水的清洁,饲喂全价饲料。 2. 选育健康种鸡群,坚持自繁自养,每年春秋两季进行检疫,淘汰阳性鸡及可疑鸡,净化种鸡群。 3.孵化时,种蛋、孵化器、孵化室及用具都要进行彻底消毒。 4 .应用促菌生等活菌制剂。,5.药物预防 雏鸡出壳后消毒育雏室,对白痢易感鸡在饮水或饲料中添加药物(如呋喃唑酮痢特灵,或磺胺类药物)。能够控制鸡白痢的发生。 6.发病时 病鸡群隔离,污染环境消毒,病鸡群治疗,病死鸡无害化处理,病鸡及时治疗。 7.治疗 抗生素、磺胺类及呋喃类药物对本病均有效果,但要注意沙门氏菌容易产生耐药性。用药物进行治疗,可减少雏鸡的死亡,但愈后仍带菌。各种药物以痢特灵最有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