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三单元细胞的生命历程第9讲细胞周期与有丝分裂讲义浙科版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7565453 上传时间:2020-07-09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三单元细胞的生命历程第9讲细胞周期与有丝分裂讲义浙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三单元细胞的生命历程第9讲细胞周期与有丝分裂讲义浙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三单元细胞的生命历程第9讲细胞周期与有丝分裂讲义浙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三单元细胞的生命历程第9讲细胞周期与有丝分裂讲义浙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三单元细胞的生命历程第9讲细胞周期与有丝分裂讲义浙科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三单元细胞的生命历程第9讲细胞周期与有丝分裂讲义浙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三单元细胞的生命历程第9讲细胞周期与有丝分裂讲义浙科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9讲 细胞周期与有丝分裂 考试标准知识内容必考要求加试要求细胞的增殖(1) 细胞周期(2)动、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3)活动: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4)活动: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5)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简图的绘制abbbabbb b考点一细胞周期1含义: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结束所经历的整个过程。2组成:每一个细胞周期包括一个分裂期和一个分裂间期。3分裂间期(1)G1期:发生的主要是合成DNA所需蛋白质的合成和核糖体的增生。(2)S期:主要是DNA复制。(3)G2期:发生的是有丝分裂所必需的一些蛋白质的合成。4特点:分裂间期的时间总是长于分裂期。5过程(1)细胞

2、核的分裂。(2)细胞质的分裂,称为胞质分裂。诊断与思考1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1)组成生物体的细胞越小越好()(2)所有的细胞均有细胞周期()(3)洋葱的表皮细胞比分生区细胞的增殖周期长()(4)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不具有细胞周期()2根据下列四种细胞周期的表示方法确定细胞周期方法名称表示方法用字母表示细胞周期扇形图ABCA为一个细胞周期直线图ab或cd为一个细胞周期坐标图abcde为一个细胞周期柱形图B组细胞处于分裂间期,正在进行DNA复制,C组细胞多数处于分裂期3.由细胞形态判断,下列细胞中哪一类细胞最可能具有细胞周期?提示图中为精细胞,为肌肉细胞,为神经细胞,为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细胞已无

3、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它们均属于高度分化的细胞,已丧失分裂的周期性;但细胞尚未分化,最可能连续分裂保持周期性。题组一细胞周期的判断与表示方法1.如图表示细胞周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按箭头所示方向,aa段或bb段表示一个细胞周期B染色体的平均分配发生于ab段C细胞中DNA含量的加倍发生在ba段D将癌细胞的细胞周期阻断在ba段可以治疗癌症答案A解析ba段、ab段分别表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细胞周期应是bb段。2科研人员利用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标记进行有丝分裂的某一动物细胞,在不同间隔时间下进行放射显影,得到如图所示结果(A开始观察,细胞已被标记,B标记细胞开始进入分裂期,C观察到的细胞

4、分裂图像为后期,D开始观察到两个细胞被标记,E标记细胞开始进入分裂期,F观察到被标记的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中采用的研究方法之一是同位素标记法B该细胞可能是干细胞C该细胞的细胞周期为22hD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可存在于该细胞的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答案D解析由题意知,用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标记进行有丝分裂的某一动物细胞,应用了同位素标记法,A项正确;由于该细胞能连续分裂,可能是干细胞,B项正确;根据题意,D时期看到两个细胞被标记,说明进入了分裂末期,到下一次分裂末期为一个细胞周期,即图中的DF,故细胞周期为22h,C项正确;动物细胞无叶绿体,故D项

5、错误。3如图A表示在一个细胞周期(G1、S、G2组成了分裂间期,M为分裂期)中细胞核DNA含量的变化曲线;图B表示一个细胞周期中各个时期细胞数目的变化(用特殊的方法在一个培养基中测得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B中DNA含量为2c4c之间的细胞正处于_阶段。(2)用DNA合成抑制剂处理,图B中DNA含量为_的细胞数目会增加。用秋水仙素处理,图B中DNA含量为_的细胞数目会增加。(3)细胞周期中,完成各时期所需时间的计算公式是tT(T为一个细胞周期所需的时间,N为取样的总细胞数,n为各期的细胞数),根据图示与公式,S期的细胞数目是_个。答案(1)DNA复制(2)2c4c(3)2000解析(

6、1)在一个细胞周期中,随着DNA复制,DNA含量逐渐增加;DNA复制之后,它们的DNA含量是G1期的2倍。(2)图B中横坐标是DNA含量,DNA含量在2c4c之间,说明DNA正在进行复制,对应图A中的S期,2c对应图A中的G1期,4c对应图A中的G2期和M期。(3)从图A可以看出细胞周期为10h,S期为2h,G1期为6h,共6000个细胞,所以取样总细胞数为:NT1010000个。所以S期的细胞数目为:nt22000个。题组二细胞周期各时期变化特点的分析4某哺乳动物体细胞在培养中能够分裂,在培养过程中将适量的3HTdR(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和某促进细胞分裂的药物加入到培养液中,培养一段

7、时间,可观察和测量到()AG1期变短,该期有大量3HTdR进入细胞核BS期变长,该期有DNA复制和核糖体的增生CG2期变短,该期细胞核中有组蛋白DM期相对较短,该期细胞的核膜始终完整答案C解析促进细胞分裂的药物可以明显缩短细胞分裂的细胞周期。G1期主要是合成DNA所需的蛋白质和核糖体的增生,S期主要发生的是DNA的复制,G2期主要发生的是RNA的合成和有丝分裂所必需的一些蛋白质的合成。因此,将某促进细胞分裂的药物加入到培养液中会使G1期变短,S期和G2期也变短;3HTdR参与DNA的复制,应该在S期大量进入细胞核;M期相对较短,该期细胞的核膜周期性地消失和重现;组蛋白是构成染色体的蛋白质,在G

8、2期之前已经合成。综合上述分析,C项正确,A、B、D项叙述错误。5细胞周期可分为间期和分裂期(M期),间期又分为G1期、S期和G2期。下表为体外培养的某种细胞的细胞周期各阶段时间(单位:小时),若在细胞的培养液中加入过量的DNA合成抑制剂,则()细胞周期G1SG2M合计时长(h)1073.51.522A.M期细胞至少需要11.5小时后才能到达G1期和S期的交界处BG2期细胞至少需要11.5小时后才能到达G1期和S期的交界处C所有细胞都被抑制在G1期和S期的交界处都需15小时后D所有细胞都被抑制在G1期和S期的交界处都需22小时后答案B解析由表中信息可知,M期细胞至少需要10小时后才能到达G1期

9、和S期的交界处,A项错误;G2期细胞到达G1期和S期的交界处至少需要的时间为1.51011.5小时,B项正确;由于DNA的合成在S期,当在培养液中加入过量的DNA合成抑制剂时,DNA合成被抑制,即S期的细胞被抑制,若使所有细胞都停留在G1、S期交界处,则刚完成DNA复制的细胞需要经过G2、M和G1期,共需要15小时,但并不是所有细胞都需要15小时,故C、D项错误。1判断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的方法(1)细胞周期以分裂间期为起点,而不能以分裂期为起点。(2)分裂间期的时间远远长于分裂期。(3)DNA含量加倍的时间在细胞分裂间期,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时间在分裂期。2细胞周期的2点提醒(1)分裂间期的特征:

10、间期又分为G1期、S期、G2期,G1期进行合成DNA所需蛋白质的合成和核糖体的增生,为S期DNA的复制做准备;S期合成DNA;G2期进行有丝分裂所必需的一些蛋白质的合成,特别是微管蛋白的合成。(2)观察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数目的变化时,应选择细胞周期短、分裂期相对较长的细胞;由于分裂间期远比分裂期长,视野中处于间期的细胞数目更多。考点二细胞的有丝分裂1有丝分裂过程以高等植物细胞为例(连线)2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主要区别项目纺锤体的形成不同(前期)细胞分裂方式不同(末期)植物细胞由细胞两极发出的纺锤丝形成纺锤体形成细胞壁动物细胞由一对中心体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细胞膜向内凹陷使细胞缢裂为两个

11、子细胞诊断与思考1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1)着丝粒分裂一定导致DNA数目加倍()(2)真核细胞核DNA的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前期()(3)在一个细胞周期中,DNA的复制和中心粒的倍增可能发生在同一时期()(4)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核DNA分子数与染色体数相同()(5)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板形成于末期()(6)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数目变化不同()2探究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结构的变化(1)纺锤体的变化:形成时期为前期解体时期为末期。(2)核膜、核仁的变化:解体时期为前期重建时期为末期。(3)中心体变化规律(动物细胞、低等植物细胞)间期复制前期移向两极并形成纺锤体末期平均分配到子

12、细胞。(4)染色体行为变化规律3有丝分裂过程中相关成分或结构“加倍”的时期和原因分析成分或结构时期原因DNA间期DNA复制染色体后期着丝粒分裂中心体间期中心体复制细胞核末期新核膜已经形成,细胞质尚未分裂4.着丝粒、核DNA、染色体、染色单体的数目变化(以二倍体生物为例)时期项目分裂间期分裂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着丝粒2n2n2n4n2n染色体2n2n2n4n42n染色单体04n4n4n00核DNA2n4n4n4n4n4n2n5.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及其生理作用细胞器名称细胞类型作用时期生理作用核糖体动、植物细胞间期(主要)与有关蛋白质的合成有关中心体动物、某些低等植物细胞前期与纺锤体的形成有关高

13、尔基体植物细胞末期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线粒体动、植物细胞整个细胞周期提供能量题组一把握方法,识别有丝分裂细胞图像1.如图为细胞分裂过程中部分结构的变化示意图,此过程()A发生在细胞分裂期的末期,核膜再度合成B发生在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染色质复制C发生在细胞分裂期的前期,核膜逐渐解体D发生在细胞分裂期的中期,染色体螺旋变粗答案C解析题图中的染色体含有染色单体,核膜已发生解体,说明该过程为有丝分裂前期。2.如图为动物细胞分裂中某时期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在分裂前期倍增并移向细胞两极B乙和丙在组成成分上差异很大C该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的两倍D该时期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的物质减

14、少答案B解析A项,图示为动物细胞分裂的中期。甲为中心体,在分裂间期倍增,在分裂前期移向细胞两极。B项,乙为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丙为纺锤丝,主要由蛋白质组成,可见两者在组成成分上差异很大。C项,该时期为分裂中期,可能为有丝分裂中期,也可能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如果为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染色体数与体细胞染色体数相同;如果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中染色体数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的一半。D项,该时期核膜已经解体,无细胞核,故不存在物质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的情况。3下图是某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模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上述细胞有丝分裂的顺序是甲、丁、乙、丙B显微镜下观察到最多的细胞处于甲时期C开始出现染色体的时期是丁;染色体开始转变成染色质形态的时期是丙D若某药物可抑制纺锤体形成,则它极可能是作用于丙图答案D解析图中甲为间期,乙为后期,丙为末期,丁为前期,故图中细胞有丝分裂顺序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