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湖北省届高考生物总复习 32生态环境的保护配套训练 中图版必修3

上传人:哈**** 文档编号:137563601 上传时间:2020-07-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设计】湖北省届高考生物总复习 32生态环境的保护配套训练 中图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创新设计】湖北省届高考生物总复习 32生态环境的保护配套训练 中图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创新设计】湖北省届高考生物总复习 32生态环境的保护配套训练 中图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创新设计】湖北省届高考生物总复习 32生态环境的保护配套训练 中图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创新设计】湖北省届高考生物总复习 32生态环境的保护配套训练 中图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新设计】湖北省届高考生物总复习 32生态环境的保护配套训练 中图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设计】湖北省届高考生物总复习 32生态环境的保护配套训练 中图版必修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2讲生态环境的保护(时间:45分钟)A级基础演练1(2013合肥四校质检)下列有关生物圈稳态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圈能够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B植物能吸收硫酸盐并将S元素用于合成糖类C生物圈是地球上生物的总和D应用“原料产品原料产品”的生产模式有利于生物圈的物质循环解析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由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活环境组成,在生物圈中,物质可以循环利用,但能量不能循环利用,A、C错;糖类不含S元素;B错;D项是人类遵循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原理设计的人工生态系统,有利于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D项正确。答案D2生态入侵是指由于人类有意或无意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它栖息和

2、繁衍的地区后,其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域稳定扩展的现象。例如,紫茎泽兰原产于墨西哥,解放前由缅甸、越南进入我国云南,并由此扩展到广西、贵州等地区,连接成片,成为当地的“害草”。紫茎泽兰“入侵”到一个新环境的初期,可能会()。其种群数量在一段时间内呈“J”型增长其种群数量增长不受天敌制约其种群可能会威胁到新环境内的物种多样性其种群会使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趋于复杂A B C D解析外来物种入侵到新环境的初期,由于没有天敌,环境条件适宜,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外来物种与原环境中同一营养级的生物进行竞争,而导致原有物种的生存受到威胁并被淘汰,从而减少当地的物种,破坏当地的生物多样性,使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3、趋于简单。答案C3某研究机构研究人工湿地对生活污水的净化,实验结果如图。其中P表示磷;N表示氮;COD表示化学需氧量(代表水中微生物分解有机物的氧气消耗量)。据图分析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人工湿地对生活污水有一定的净化作用B人工湿地对污水中的N去除效果好于PC811月份流经人工湿地的污水中N和P的减少不是同步的D从12月份COD的曲线变化分析,浮游动物的取食作用对污水有一定的净化作用解析由题图可知,人工湿地对污水中N去除效果要好于P;在811月份,流经人工湿地的污水中的N的含量在8月中旬至10月中旬是持续下降的,但P的含量呈波动趋势,所以不是同步的;从整体上看,人工湿地对生活污水有一定的净化

4、作用,但图中没有信息能反映出浮游动物的取食作用对污水有一定的净化作用。答案D4(2013苏北四市三调)2012年我国云南省许多地区发生了严重干旱,旱灾对当地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损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当地生态系统本身不具备抵抗干旱的能力B干旱只影响了当地的物种多样性,并不影响基因多样性C随着干旱时间的延长,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会继续减弱D长期干旱,会使当地森林生态系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直接价值受到影响解析生态系统在一定程度范围内都具有抵抗力稳定性;干旱不仅影响当地的物种多样性,也影响基因多样性;随着干旱时间的延长,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复杂程度降低,抵抗力稳定性减弱;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属于

5、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答案C5(2011南昌模拟)下列不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是()。A控制人口过快增长,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B大力开展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变草原放牧为圈养等,以保护生物多样性C对濒危动植物进行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D禁止利用生物技术对珍稀动植物进行保护和利用解析利用生物技术对濒危物种进行保护是濒危物种保护的重要措施,如人工授精、组织培养和胚胎移植等。答案D6环境问题是全世界人们密切关注的问题,低耗能、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模式越来越成为促进国家经济持续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经济模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大气中CO2的来源之一是生物细胞的呼吸作用,人体细胞有氧呼吸与无氧呼

6、吸都能产生CO2B大气中CO2进入生物群落的方式只能是植物的光合作用CC是构成生物体的最基本元素,C、H、O、N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核酸、酶、果糖、脂肪中都含有这四种元素D20世纪以后,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大量燃烧,致使CO2的全球平衡受到严重干扰,大气中的CO2量急剧增加解析人体细胞的无氧呼吸只产生乳酸。除了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固定二氧化碳外,光合细菌和蓝藻等生物的光合作用、一些微生物的化能合成作用也能固定二氧化碳。糖类(如果糖)脂肪只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大气中的CO2量急剧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化学燃料的大量燃烧。答案D7下表显示某地哺乳动物和鸟类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及其比例,下列有关叙述正

7、确的是()。原因哺乳动物鸟类偷猎31%20%丧失栖息地32%60%生物入侵17%12%其他原因20%8%A. 生物入侵可以提高生物的多样性,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B鸟类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使其栖息地丧失造成的C哺乳动物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偷猎造成的D该地生态系统一定是草原生态系统解析生态入侵会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不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A项错。据表中数据可知,鸟类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使栖息地丧失,哺乳动物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偷猎和栖息地丧失,故B项正确、C项错。据已知信息无法判断生态系统的类型,D项错。答案B8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物圈内所有的

8、生物构成了生物的多样性B外来物种的入侵能够增加生物的多样性C红树林的防风消浪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就是其生态功能解析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外来物种入侵会使本地物种在竞争过程中处于劣势而被淘汰,导致生物多样性锐减;红树林的防风消浪作用说明红树林对生态系统起至关重要的调节作用,属于间接价值;间接价值又叫生态功能,而潜在价值是指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价值。答案C9如图是梅托斯早在1970年所提出的一个“人口膨胀自然资源耗竭环境污染”的模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AB年内粮食水平增长的最可能原因是

9、_ (2)简要说出该模型所包含的道理。_。(3)从总的趋势分析该模型存在的缺陷。_。(4)应采取怎样的措施,来降低人口增长对环境所造成的压力(至少说出三项措施)?_。解析粮食、自然资源和环境污染水平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人口数量的变化。人口数量增加对环境的影响就增大,而环境的变化又反过来限制了人口数量的增多。人类是能控制自身发展和具有创造力的,通过采取科学措施,可实现人类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发展。答案(1)人类的毁林造田和围湖造田等(2)人口数量的增加引起耕地减少、粮食匮乏、自然资源衰竭、环境污染加剧,从而影响到人类自身的生存,最终导致人口数量下降。(3)未考虑到人类的创造力和控制自身发展的能力。(4)

10、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资源,防治环境污染,开发利用新能源,使人的生产、物质生产和环境生产三者协调发展10蓝藻爆发严重污染水源,并给人们的生活产生极大的影响。据资料记载,20世纪80年代,在太湖上蓝藻、硅藻、绿藻数量分别占藻类总量的20%、28%、40%,但是到90年代,由于太湖水体污染加重,水体生态结构受到破坏,蓝藻占绝对优势,最高时约占藻类总量的94%。(1)蓝藻属于_生物,该种生物在结构上的最大特点是_。蓝藻与硅藻、绿藻间的关系属于_。(2)蓝藻爆发的关键因素是太湖水体中_含量增高,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蓝藻大量繁殖造成鱼虾大量死亡,从生态学角度上看,蓝藻是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

11、,鱼虾是_;鱼虾的尸体还会腐烂变臭是_通过呼吸作用分解的缘故。(3)该水体生态系统被破坏,其_能力变弱,同时也说明人类过度破坏环境,导致该生态系统的_稳定性变弱。(4)运用所学生物学知识,对太湖蓝藻的防治提出一些建议(至少两个):_。解析引发太湖蓝藻爆发的主要原因是水体污染工业、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氮、磷等元素含量增高,利于蓝藻的生长。蓝藻的数量急剧增多,与其他藻类竞争养料、阳光、空气等,所以绿藻、硅藻数量减少(它们之间属于竞争关系)。太湖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变弱,源于太湖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减弱。对太湖蓝藻进行防治,必须运用生态学原理,如务必控制含有氮、磷等元素的污水的

12、排放;可以“引江济太”,加强太湖水循环;实施生物链工程,多放养食藻鱼等。答案 (1)原核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竞争(2)氮、磷等元素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细菌等微生物) (3)自我调节抵抗力(4)加强治理,“引江济太”,加强太湖水循环;实施生物链工程,多放养食藻鱼;务必控制含有氮、磷等元素的污水的排放(答案合理即可)B级智能提升11(2013深圳二调)广东省与外界交往密切,气候温暖,适合生长的生物种类相对较多,使其成为全国外来入侵生物种类最多的省份之一。一般地说,外来物种大量繁殖()。A可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B不会降低基因的多样性C能有效丰富物种的多样性D有利于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解析由于资源和空间是有限

13、的,当外来物种入侵并大量繁殖时,导致本地原来物种大量减少,甚至有些物种消失,则会出现基因的多样性降低的现象;物种的多样性降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和组成成分简单化,自我调节能力降低,不利于生态系统稳定。答案A12中国生态现代化水平将在2050年前后进入世界前40名,2100年生态现代化指数进入世界前20名,但目前中国生态现代化整体水平较低,名列全球倒数第18位,国内也只有北京一地生态现代化水平超过平均水平。下列有关中国生态现代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应当是先污染,后治理,再向生态现代化转型B应当是发展“原料产品废料原料产品”的生产模式C综合采用生态现代化原理,协调推进绿色工业化和生态现代化建设D应当是先进行生态农业建设,再进行城市生态建设,最后再进行生态现代化建设解析在可持续发展中,生产模式应是“原料产品原料产品”,生产过程应当是没有废料。从而减少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只有综合采用生态现代化原理,协调推进绿色工业化和生态现代化建设,才能缩短和其他国家的差距,否则差距会越来越大。答案C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