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doc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7559930 上传时间:2020-07-0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吉林省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吉林省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吉林省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吉林省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省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延边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卷试题说明: 1、本试卷总分12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试卷共6页。2、试卷分(阅读题)和(表达题)两部分,共五大题16小题。3、选择题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主观试题答案答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阅读题(共58分) 一、现代文阅读(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在历史长河的演变中,艺术作为人类智慧的璀璨结晶,不仅映照历史的风貌,也会引领未来的发展。在四大古文明中唯一延续下来的中华文明,更是创造出无数令人称赞的艺术瑰宝。中华文明曾多次遭遇异域文明,相互间既有碰撞,更有融合。从大艺术史的角度观察,不同文明的碰撞和融合不仅可

2、造成社会、经济运行结构上的变化,亦必激起艺术创新的波澜。以青花瓷为例,诸多学术研究和考古发掘均表明,它的创造和发展历程,深受伊斯兰文化因素的影响。 从汉代开始,因商贸活动而兴起的丝绸之路断断续续地联系着中华文明与两河流域文明。唐代制作的三彩陶器中便拥有大批异域商队的形象。南宋时期,由于陆路丝绸之路通道被切断,海上开辟的贸易通道更加昌盛。据记载,海上贸易带来的收益至少占南宋经济收入的20%,广州和泉州成为陶瓷出口的重要港口。历史上这种基于经济需求而开展的贸易交流,为中国与伊斯兰世界之间的文化交流奠定了基础;1219年开始的蒙古汗国第一次西征,亦间接地推动了两种文化的进一步交流。此间,伊斯兰文化因

3、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本土陶瓷制造业的发展潮流。璀璨的元代青花瓷得以崭露头角,正是受惠于对两种不同文明先进技艺的撷取。早在两宋时期,江西的景德镇在漫长的技术演变中便开创了瓷土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伊斯兰世界受到宋瓷影响,也开始改良釉面和纹饰。在伊斯兰世界,钴料被大批量用于装饰。这种钴蓝不仅仅是基于审美和自然资源的差异,更包含了浓厚的宗教色彩。由于伊斯兰世界对于中国瓷器的需求,新的器型和纹饰日益被景德镇的工匠熟练掌握,钴料也经由不同通道进入中国市场。这种青蓝色的颜料被称之为“苏麻离青”,可能为波斯语“Samawi”或“solaymn”的音译。 “二元配方”的优势之一是高温烧造提升胎体韧性,以

4、便制作大器,加上钴蓝釉下彩的工艺,使得中国出产的瓷器在伊斯兰世界需求量大增,且颇受皇家器重。帖木儿帝国的统治者便拥有为数可观的中国瓷器。奥斯曼帝国的皇室更是建立了独一无二的托普卡帕皇宫瓷器收藏。元代之后,青花工艺日渐成熟,器型纹饰渐渐融合,元曲故事和祥瑞图纹等开始出现于青花瓷之上,青花瓷成为世界文明融合的重要体现。今天,我们驻足青花瓷前,依然可以追寻当年文明交流的踪影:大盘、大碗等器型皆源于伊斯兰世界,又在中国瓷器上发扬光大;以同心圆放射性展开的布局,用几何图形模仿金属器、玻璃器、染织、缠枝花卉、团花纹等多层次装饰绘画的技巧也和伊斯兰文明密不可分。 中国在历史上曾经闭关自守,但是中国艺术却从不

5、孤单。在文明的碰撞下,不同地区的艺术往往互融互鉴。正是就此意义而言,青花瓷艺术不仅是中国艺术的瑰宝,更是世界文明史的结晶。 (选自人民日报)1下列表述,不属于“青花瓷深受伊斯兰文化因素的影响”的一项是( )A制作青花瓷用的颜料“苏麻离青”在伊斯兰世界中先被大量使用。B中国出产的瓷器在伊斯兰世界需求量很大,且颇受皇家器重。C中国传统瓷器相对小巧,青花瓷中却有一类装饰用的大型盘、碗。D青花瓷中描绘的图案有些以同心圆形态排列,并呈放射性展开。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华文明多次遭遇异域文明,中国艺术也不断借鉴吸收异域文明,掀起创新的波澜。 B不同文明间的碰撞和融合都是相互的,在影响

6、对方的同时也会受到对方的影响。 C广州和泉州是南宋陶瓷出口的重要港口,其创造的收益至少占南宋经济收入的20%。 D贸易交流和蒙古汗国的西征,影响了中国陶瓷制造业的发展潮流并推动了元青花的出现。3下列现象,不属于“在文明的碰撞下,不同地区的艺术往往互融互鉴”的一项是( ) A为世界性运动会建造的体育馆“鸟巢”和“水立方”,既蕴含了“天圆地方”的中国哲学思想,又融汇了西方建筑艺术的特点。 B晚清时期的康有为吸收西洋的写实画法,开启了中国画“以西润中”的序幕。 C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的小说,体现出西方魔幻现实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学的融合。 D在世界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中国的端午节漂洋过海,成为了韩

7、国的一个传统节日。二、古代诗文阅读(33分)(一)文言文阅读 (46题每题3分,7题10分,共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庞籍,字醇之,单州成武人。及进士第。知州夏竦以为有宰相器。预修天圣编敕,擢群牧判官,因转封言:“旧制不以国马假臣下,重武备也。今日圣断乃异于昔,臣窃惑焉。若是,则清强者沮矣。”久之,出知秀州,召为殿中侍御史,章献太后遗诰:章惠太后议军国事。籍请下阁门,取垂帘仪制尽燔之。又奏:“陛下躬亲万机,用人宜辨邪正,防朋党,擢进近列,愿采公论,毋令出于执政。”孔道辅谓人曰:“言事官多观望宰相意,独庞醇之,天子御史也。”为开封府判官,尚美人遣内侍称教旨免工人市租。籍言:“祖宗

8、以来,未有美人称教旨下府者,当杖内侍。”诏有司:“自今宫中传命,毋得辄受。”数劾范讽罪讽善李迪皆寝不报,反坐言宫禁事不得实,以祠部员外郎罢为广南东路转运使。又言范讽事有不尽如奏,讽坐贬,籍亦降太常博士。寻复官,徙福建转运使。自元昊陷金明、承平,破五龙川,边民焚掠殆尽,籍至,稍葺治之。戍兵十万无壁垒,皆散处城中,畏籍,莫敢犯法。使部将狄青将万余人,筑招安砦于谷旁,数募民耕种,收粟以赡军。元昊遣李文贵赍野利旺荣书来送款,籍曰:“此诈也。”乃屯兵青涧城。后数月,果大寇定川,籍召文贵开谕之,遣去。既而元昊又以旺荣书来,会帝厌兵,因招怀之,遣籍报书,使呼旺荣为太尉。籍曰:“太尉三公,非陪臣所得称,使旺荣

9、当之,则元昊不得臣矣。今其书自称宁令或谟宁令,皆其官名也,于义无嫌。”朝廷从之。仁宗不豫,籍尝密疏,请择宗室之贤者为皇子,其言甚切。徙定州,召还京师,上章告老,寻以太子太保致仕,封颍国公。薨,年七十六。时仁宗不豫,废朝、临奠皆不果,第遣使吊赙其家。赠司空,加侍中,谥庄敏。(节选自宋史庞籍传) 4下列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殿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B擢为加授官职之意,表示这种意思的词语还有拜、拔、除、授,以及左迁等。C陪臣,是古代天子以诸侯为臣诸侯以大夫为臣大夫又自有家臣。因之大夫对于天子大

10、夫之家臣对于诸侯都是隔了一层的臣即所谓重臣因之都称为陪臣。D致仕,古人也常称致事、休致、致政等,指的是古代官员退休,回乡安度晚年。5文中画曲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组是() (3分)A数劾范讽罪/讽善李迪皆寝/不报反坐言/宫禁事不得实B数劾范讽/罪讽善李迪/皆寝不报/反坐言宫禁事不得实C数劾范讽罪/讽善李迪/皆寝不报/反坐言宫禁事不得实D数劾范讽/罪讽善李迪/皆寝/不报反坐言/宫禁事不得实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庞籍不畏权贵。庞籍升任开封府判官时,力阻章惠太后垂帘听政,烧掉垂帘礼仪制度,面对后宫干政,要求杖打内侍,拒绝听从命令。B庞籍长于史事。仁宗执政初期,

11、庞籍劝谏仁宗使用人才应当辨明奸邪和正直,防止朋党,提拔亲近大臣,要听取众大臣的意见,不要只听信于执政大臣。C庞籍治军有方。庞籍为解决数万士兵军用物资问题,招募百姓就地耕种,以供军粮,戍兵纪律严明,虽分散驻扎在城中,却无一人犯法违禁。D庞籍忠于朝廷。仁宗身体不适,庞籍曾秘密上疏,请求选择宗室中的贤俊之士为皇太子,言辞十分恳切。7把文言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戍兵十万无壁垒,皆散处城中,畏籍,莫敢犯法。(2) 元昊遣李文贵赍野利旺荣书来送款,籍曰:“此诈也。”乃屯兵青涧城。(二)古代诗歌阅读(共8分)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京口陆龟蒙江边古渡伤离情,断山零落春

12、潮平。东风料峭客帆远,落叶夕阳天际明。战舸昔浮千骑去,钓舟今载一翁轻。可怜宋帝筹帷处,苍翠无烟草自生。注:宋帝,是指南朝宋武帝刘裕。8.颔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6分)9.颈联采用什么手法写出了古渡口什么特点?(2分)(三)名篇名句默写(共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6分)(1)卫风氓以桑叶之润泽有光,比兴女子的容颜亮丽的句子是“ ,“ ”。(2)屈原在离骚中以荷为衣来表明自己高洁品格的句子是 ,“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侧面描写箫声动人的诗句是“ , ”。三、实用类阅读(16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6分)出淤泥而不

13、染的林则徐邵纯英国人包令与林则徐是同时代的人,他曾任港督,懂汉语,还会说广东方言,号称“中国通”。这个殖民主义者与林则徐是敌对关系,但在他的内心世界中,对林则徐佩服得五体投地。包令发表的钦差大臣林则徐生平及著述一文,说林则徐“忠诚地、几乎不间断地为他的国家服务了36年。在社会生活中,他以廉洁、睿智、行为正直和不敛钱财著称”。包令说对了,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政治家,也是中国近代少有的清官。林则徐26岁中进士后,在翰林院里当文官,36岁时离京出任杭州、嘉兴、湖州的“道员”,即这三地的行政长官。杭州风景如画,美女如云,是鱼米之乡。如果是个庸人,在这人间天堂当官,岂不悠哉游哉!但林则徐对于官

14、场的种种陋习十分反感,他在给友人的信中说:“省垣孔道,冠盖如云,自辰迄酉,无非对客,事上接下而外,即为送往迎来,一切公牍管札,转待灯下理之,而精力固已惫矣。”后来林则徐在自己官府公堂上挂起了一幅自写的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辟立千刃无欲则刚”。这幅对联内涵的哲理,直到今天仍有鲜明的价值。1830年8月,林则徐出任省级大员湖北布政使,掌管全省人事财政大权。林则徐每任新职,在赴任前常发出“传牌”。所谓传牌,就是事先向沿途各地发出一些必须执行的命令。林则徐自北京到武昌,从水路进入湖北省后立即发出由襄阳赴省传牌,全文不到二百字,主要说明的是:第一、我林则徐已乘船到达湖北境内。从襄阳到武昌这段路自雇船

15、只,自付船费,不需要沿途各地交付一分钱,也不准派人添篙帮牵,溜须拍马。我和随行人员的一日三餐均自行实备,不接受任何酒食。第二、我路过各地时,只在码头上接见一下当地官员,不准远迎,不准送行,任何人不准打着我的旗号捞好处。只要发现行为不轨者,立即严肃查处,“不得稍有徇纵,切切”。林则徐每任新职,人还未到正气先行。这种“传牌”不仅是独善其身,也是告诫同僚和下属,对于官场的种种陋习和腐败,我林则徐绝不同污合流,你们也当洁身自爱,否则严惩不贷。林则徐在湖北政声甚隆,善者歌其善,恶者畏其威,这为后来他任湖广总督时大规模地、成功地禁烟运动打下了基础。林则徐在湖北禁烟的成效,又推动了道光帝在全国禁烟的决心。1838年的最后一天,林则徐在北京受命钦差大臣,他的任务是到广州收缴大量鸦片的同时,堵塞鸦片走私进口的源头。外有强敌,内有奸佞,林则徐深知此行如赴汤蹈火,以至他与座师沈鼎甫告别时,师生“相顾涕下”。1839年1月8日林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