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中学生抗挫折能力.doc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7559730 上传时间:2020-07-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提高中学生抗挫折能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如何提高中学生抗挫折能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如何提高中学生抗挫折能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如何提高中学生抗挫折能力.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如何提高中学生抗挫折能力.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提高中学生抗挫折能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提高中学生抗挫折能力.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提高中小学生抗挫折能力 挫折是普遍存在的。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多学生在顺利和优越的环境中成长。都具有争强好胜、个性十足,却又经不起任何挫折和干扰的脆弱的“蛋壳心理”。我国青少年的抗挫折素质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对青少年进行抗挫折教育的呼声也日益强烈而迫切。因此,一旦遇到挫折的环境,或受到批评,往往会采取过激的行为;或攻击,或自责,或冷漠退让,或放弃追求,甚至出现轻生行为。因此,接受挫折教育,提高耐挫能力,对中小学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同时,积极做好预防引导工作,加强中小学生抗挫折教育,使他们健康顺利地成长,是我们教师应尽的责任。一、中小学生容易产生挫折的原因

2、内部原因:中小学生认识能力尚处在发展过程之中,还不够成熟和完善,看待问题容易出现片面和偏激的错误。外部原因:主要来自学校和家庭。(1).学习方面的挫折,学生的活动场所主要是学校,学习成绩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每位学生都希望自己取得优异成绩,但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部分同学无法实现自己的愿望,心理产生了挫折感。(2).交往活动中的挫折,学生在学校里的主要人际关系是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关系,当学生做出一些违反规章的行为,教师对其进行批评教育时,其对此不理解,不接受,这样师生的人际关系出现了问题,又不能做到相互沟通,产生了心理冲突,致使学生对教师不满,甚至顶撞老师,产生对立情绪。在同学中,经常为一些小

3、事搞得面红耳赤;互相嘲讽挖苦、排斥、起绰号,甚至打得不可开交,这些会引起中小学生的挫折感。(3).家庭方面的挫折,中小学生自以为长大成人了,可在父母的眼里他们还是个孩子,还需要父母的呵护、关怀和支持,有的中小学生对家长所做的一切产生了厌恶的心理,很多学生认为与父母无话可说。还有的在家庭教育方面,当孩子出现错误时,有的家长不是采取耐心教育的方式,而是采取殴打或斥责等极端的方式。有的家长对孩子的成绩要求过高,达不到要求就大发雷霆,这些方面都会使中小学生产生挫折感。二,如何提高抗挫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耐挫折意识,树立正确的挫折观在挫折情境中许多不理智的反应,不正确的行动,都是源于缺乏对挫折的正确

4、认识。所以,正视挫折的产生就要树立正确的挫折观: 1.认识到挫折挫折是普遍存在的。挫折是人们在认识世界过程中的必然现象,任何人的成长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不同程度的挫折。平时要有良好的心态,有一种随时准备应付挫折的心理准备,要看到任何挫折的发生都是有可能的。这样,有了必要的心理准备,在挫折降临到自己的头上时,就不会茫然失措,无所适从;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就能把挫折当作进步的阶石、成功的起点,从而不断取得进步。 2.认识到挫折存在有它的双重性。大文豪巴尔扎克说过:“世界上的事情永远不是绝对的,结果完全因人而异。困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挫折既有消

5、极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如认识到挫折会给人以打击,带来损失和痛苦,但挫折也能够使人受到磨练和考验,能够提高我们的自我认识水平,能使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缺点,培养我们坚强的意志,增长知识和才干,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从而变得坚强起来,使挫折向积极方向转化。 3.正视挫折,接受挫折,疏导挫折。人生逆境十之八九,顺境能够十之一二。在日常生活中遭受挫折不可避免。考试失利,竞选失败,受老师批评,与同学起纠纷,没有哪个人敢说他从未遭受过挫折或今后不会遇到挫折。没有经历过失败的人生不是完整的人生。”没有河床的冲刷便没有钻石的璀璨,没有挫折的考验便没有不屈的人格”。关键在于你如何面对挫折。当中小学生陷入挫折之中时

6、,及时的疏导非常必要,如帮助他们分析遭受挫折的原因,找出失败的症结,从而避免他们情绪的严重受挫。要让他们体会只有战胜了困难才能前进一步;要时刻以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去影响和感染他们,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使他们学会客观地看待生活中的事物。挫折,俗话说就是碰钉子。要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有挫折,但是有挫折是正常的,这并不是一件坏事。人生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坎坷,就像晴朗的天空会出现乌云,美丽的草原会跑来狼群,平静的海面会掀起巨浪一样。挫折是人的生活的一部分,它具有不可避免性;挫折是令人不快的,但它又是可以控制的;挫折是一所学校,又能教人们学会生活。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

7、,必须让孩子知道生活里有一个困难的字眼,这个字眼是跟劳动、流汗、手上磨出老茧分不开的,这样他们长大后才会大大缩短社会适应期,提高耐挫折能力。正如真心英雄这首歌里所唱的:“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由此可见,要提高中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必须要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让学生多看感动中国节目,读激励性的书籍,常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通过阅读伟人的传记从中吸取巨大力量,用以对付任何困难和挫折,用身边的典型人物事例教育同学,从榜样身上汲取抵抗挫折的力量。如张海迪桑兰身残志坚犹自奋斗不息,歌星刘若英成名前曾在某著名音乐人的制作室被判为:你的嗓音和你的相貌同样不漂

8、亮,我看你很难在歌坛有所发展。但她没选择离开,默默留下,端茶倒水,替歌手拿演出服。别人问她为什么,她郑重地说:因为这是离我梦想最近的地方。一直的不放弃一直的努力终于让她站上了梦想的舞台。最值得一提的是感动中国的洪战辉。他用平凡人的平凡事证明:人生就是一个不断经历挫折不断成长的过程。应该让学生多看这方面书籍,有条件还可以集体学习并写读后感,对学生进行熏陶。 (三)情绪转移,学会宣泄,摆脱压力。1.精神宣泄法。精神宣泄法就是创造一种环境,使受挫折的人可以自由顺畅地表达他受压抑的情绪。精神宣泄法有多种形式,如当你受到委屈和心生愤怒时,不妨向自己的亲朋好友诉说心中的不平和痛苦,将心里的委屈和想法全部讲

9、出来,对方会给你心理上的抚慰,鼓起你奋进的勇气;或是跟自己倾吐,诉诸文字,让心中的苦水顺笔端流泄出来,或是在适当场合,大哭一场,大叫一番,将心中的不快之气发泄出来,通过合理宣泄而平服不良情绪。2.转移法。当产生消极情绪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主动的自我疏导,从主观上改变这些坏情绪对自身产生的刺激作用,从而变不良情绪为积极情绪。比如,当你遇到烦恼、郁闷不解时,可以听听音乐、跳跳舞、打打球、游游泳,或者看一场幽默的哑剧或滑稽电影等。总之,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将烦忧的心转移到自己喜爱的活动上,从而让自己走出苦闷,变得快乐起来。很多实践证明,这些自娱自乐的活动确实可以舒体宽怀、消忧排愁,有益于人的身心健

10、康。(四)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和建立心理咨询室 中小学生正处在心理机能迅速发育成熟的时期,由于心理问题具有隐蔽性,学校应由学有专长的教师和校医组建心理咨询室,为学生提供一个宣泄郁闷、倾吐烦恼、寻求理解和慰藉的场所,以解除学生的心理困惑,并给予行为上的指导。同时,可以为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全面测量学生的心理、性格、爱好、气质等,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心理状况,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做到早期预测、早期发现、早期咨询、早期娇治,防患于未然。同时,给学生反馈测试情况,及时给予心理建议;帮助学生正确定位自我,扬长避短,培养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克服自身存在的弱点,以获得心理上的平衡。 (五)培养学生的自

11、信心。自信就是信任自己,就是对自身的发展充满信心。相信自己可以克服困难,从而保持乐观的情绪;相信自己可以改正错误,从而具有进取的精神。有了自信才能勇于开拓,勇于创新,勇于拚搏,才能不骄、不躁、不馁。在社会激烈竞争中,具有这种自信就更为重要。 可见充满自信的心理是做人与成才的基础,教师应当帮助学生从小就打好这一基础。教师保护学生的自信,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不仅有着深刻的理论意义,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为教师怎样保护学生自信,培养学生自信心呢?在教学工作中,我认为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既然自信是人的良好心理素质的基础,而良好的心理素质又是未来人才的必备条件,所以教师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在保护

12、自信,培养自信的实践中,又要十分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优势、劣势、兴趣、爱好选择适合学生情况的教育方法。其次,要掌握科学的方法。这就是尊重学生要以鼓励为主。人,只有当他正确认识自己,才会虚心接受别人的帮助教育。这样做学生才会把握不断进取的主动权,产生自信的内驱力。(六)锻炼学生的意志力,提高性格耐受力。一个学生如果有百折不挠的毅力、坚韧不拔的意志、矢志不移的恒心和乐观自信的精神,那么他的抗挫折的能力就强,对挫折的适应能力就强。所谓耐受力是指当个体遇到挫折时,能积极自主地摆脱困境并使其心理和行为免于失常的能力。积极的心理耐受力源于个体的心理韧性。指个体认准一个目标并长期坚持向这一目标努力。

13、在此过程中,做事不虎头蛇尾,不半途而废,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学生心理的耐受力是从哪里获得的呢?答案只有一个,即只能从挫折中来,在挫折的磨炼中造就学生坚强的性格,培养他们积极的心理耐受力。有人曾对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进行过调查,结果发现,他们中间有50%以上的人都有过坎坷不幸的童年。爱迪生曾经说过:“伟大人物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他坚强的意志,不管环境变换到何种地步,他的初衷与希望仍不会有任何改变,而终于克服障碍以达到期望的目的。” 总之,教育学生正确地面对困难、面对挫折,是一堂重要的人生之课。只有上好这堂课,才能使学生能够承受困难与挫折,提高抗挫能力,具备成功者的基本素质,具备生活勇士的坚强毅力,从而成为生活的强者,成为适应未来社会激烈竞争的合格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