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论文 数学课堂有效教学之个人浅见.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7518486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 数学课堂有效教学之个人浅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 数学课堂有效教学之个人浅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数学教学论文 数学课堂有效教学之个人浅见.doc(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学课堂有效教学之个人浅见新课标提出:数学教学活动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而数学活动应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活动。因此,教师要从“以学论教”的理念出发,精心设计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活动中发展”,真正体现以学生主体、实践活动为基础的有效课堂教学。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我觉得要从以下三点做起。首先要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从“听数学”转为“做数学”。学生对数学有所体验,从中感悟并理解新知识的形成和发展,体会数学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这是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重要方式。其次要注重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学生的学习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认识意义上的

2、重演。让学生踏着前人的足迹部分地重新发现他们学习的内容,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多方面的意义。教师要有目的地选择这些重演或再现的教学内容,给学生提供探索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试验、猜测、验证等数学活动。自主探索是在教师引导下的探索,教师不仅要精心设计自主探索的情境,而且要关注学生探索的过程和方法。学之道在于“悟”,教之道在于“度”。教师要处理好自主与引导、放与收、过程与结果之间的辩证关系。对于那些估计学生通过努力能探索求得问题答案的,应大胆地放手,放得真心、实在,收要收得及时、自然。如果只放不收,只是表面上热闹,收效甚微。如果只收不放,则失去教师有价值的引导,学生的主体性也不会得到充分

3、的发挥。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都是学生学习的方式,二者没有优劣之分。教师在教学中要使二者相互渗透,相辅相成。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形成自己对数学的理解,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一定会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既发挥个体作用,又发挥群体效应,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的过程,应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教与学必须要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步骤来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有效课堂上要用儿童语言,幽默风趣。最后,要想达到有效教学,创设情景,形成问题,使学生愿意学数学也是一个重要方面。情境的创设关键在于情,以情激境,以最好的境、最浓的情导入新课,形成问题。提出问题要击中思维的燃点,这样不但能对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迅速唤醒,从而提高单位时间里的学习效率。学生因情境的巧妙刺激,学习热情激发起来,萌发学习兴趣,认知系统开始运转。作为教师,我们要牢固树立有效教学的理念,强化有效教学的意识,在纠错、自查、整改中提高自己的育人能力和教学水平。时刻提醒自己在每节课后主动反思:课堂上哪一个环节启发了学生?那一部分是教学的亮点?什么样的问题学生喜欢答?哪一部分教学效率高?下节课如何改进 主动把有效教学理念,有效教学策略落实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1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