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6单元 第7课 青蛙写诗 部编版

上传人:烟*** 文档编号:137517666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6单元 第7课 青蛙写诗 部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6单元 第7课 青蛙写诗 部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6单元 第7课 青蛙写诗 部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6单元 第7课 青蛙写诗 部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6单元 第7课 青蛙写诗 部编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6单元 第7课 青蛙写诗 部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6单元 第7课 青蛙写诗 部编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7青蛙写诗青蛙写诗是一首轻快、活泼的儿童诗。作家用丰富而又合理的想象,把池塘里的美丽景物“蝌蚪、水泡泡、水珠”拟人化,并把它们生动准确地想象成逗号、句号和省略号,从而组合成了一首生动有趣的小诗。借这样生动、具体的事物来认识标点,富有情趣,适合儿童学习。全诗共 5小节,描写了青蛙在下雨天用“呱呱”的叫声来作诗的情景。第1小节写青蛙受到雨点儿“淅沥沥”“沙啦啦”的感染,产生了作诗的兴趣。第24小节写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要分别充当青蛙写的诗中的逗号、句号和省略号。第5小节写青蛙的诗写成了,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都在诗中充当了标点符号。本课提供了小蝌蚪、水泡泡和一串水珠的插图,有助于学生找到它们

2、与3种标点符号的相似之处。1认识“写、诗”等生字和秃宝盖、四点底2个偏旁;会写“下、个”等生字。 2正确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生动有趣。 3借助具体事物认识逗号和句号。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借助具体事物认识逗号和句号。教学难点读好儿化音;会写“雨”字。1识字写字本课要求认识的新偏旁,“秃宝盖”可以与影子一课中的“宝盖”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发现秃宝盖之所以“秃”,正是因为它少了一点。“四点底”可以与“三点水”进行对比教学,观察异同,帮助识记。学习本课要求会认的字时,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教学“串”时,可以运用借助实物或图片的方法帮助学生识记字形。如,可以出示一串糖葫芦的实物或图片,让学生建

3、立“串”的形象,从而识记字形。并启发学生说说看到这个“串”字,还会想到什么,可能会想到一串鞭炮、一串项链、一串灯笼、一串葡萄让学生从图片和生活中了解“串”的字形和字义。教学“写”时,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学习经验,帮助理解字义。如,学生在学习中经常写字,回忆一下写字的过程,就可以理解“写”的意思。教学“诗”时,可以借助偏旁,想象字义,再结合本课是一首儿童诗的特点,明确“诗”是一种语言的形式,还可以结合课后词语,认读“诗歌、诗人”,并结合课文了解什么叫“诗歌”和“诗人”。在教学本课生字的书写时,重点指导合体字“们”的写法。先让学生观察发现“们”的字形结构,然后教师范写,学生练写,在交流展示中巩固提升

4、。2朗读指导这篇课文旨在让学生认识标点符号,因此在指导朗读的时候,要引导学生在遇到标点符号时能有意识地停顿。指导学生朗读第1小节时,可以结合课文插图,说说小青蛙是什么表情,它的心情怎样,让学生想着小青蛙的样子读第一小节,结合“我要写诗啦”这句话,启发学生体会小青蛙兴奋的心情,读出高兴的语气。课文第24小节,语言、形式大致相同,朗读指导和内容理解可以结合起来,把句子读通、读顺,在此基础上可以进行分角色朗读。课文最后一小节是青蛙写的诗,因为这首诗传达的意思可以有多样化的解读,所以可以让学生自己处理轻重、快慢,放手让学生进行个性化朗读,互相评一评谁读得更好听。3理解运用学习第1小节,教师可以播放雨点

5、儿“淅沥沥”“沙啦啦”的声音,帮助学生理解“淅沥沥”“沙啦啦”的意思,这一小节的学习可以采取以读促讲,读中感悟的方式。学习第24小节时,可让学生说说青蛙写诗的时候谁来帮忙了,他们想怎样帮忙。可以出示“我要给你当个小逗号”“我能当个小句号”“我们可以当省略号” 3句话,让学生体会相同意思的不同表达方式。接下来,可以让学生根据小蝌蚪、水泡泡和一串水珠的特点,到青蛙写的诗中去找一找他们,看看他们有没有帮上忙。借此引导学生认识逗号、句号和省略号的样子。学习第5小节,可以引导学生去自主发现青蛙的诗的特点:只有一个“呱”字。这个字是拟声词,“呱呱,呱呱”是小青蛙的语言,小青蛙透过这样的语言会传达什么呢?要

6、启发学生发挥想象,并通过个性化的朗读,把自己想到的读出来。 1搜集关于青蛙、蝌蚪等动物的图片。2多媒体课件。2课时第一课时1认识“写、诗”等生字和秃宝盖、四点底两个偏旁;会写“下、个”等生字。 2正确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生动有趣。 板块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1谈话:同学们,今天上课之前老师先给大家出一个谜语,请你们来猜一猜。(课件出示谜语)绿衣小英雄,田间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勤劳动。2学生自由回答后揭示谜底。(青蛙)3过渡:同学们,今天这个田间的小英雄不仅能捉害虫,而且还能写诗呢!你们想知道它写了一首什么诗吗?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青蛙写诗。(相机板书课题)4学生齐读课题。5

7、认识“写、诗”这两个生字,相机认识新偏旁“秃宝盖”。(1)认识“秃宝盖”,学习“写”。课件出示“宝盖”,引导学生去掉头上的“点”,变成新偏旁“秃宝盖”,将两个偏旁进行对比,帮助识记。引导学生先借助拼音拼读生字,然后回忆一下写字的过程,理解“写”的意思。引导学生认读课后的词语“写字、写作业”,给“写”组词,做一做“写”的动作。(2)借助偏旁,认识“诗”。引导学生将“言字旁”和“诗”联系起来,理解“诗”就是一种特别的语言,识记“诗”的字义。引导学生认读课后的词语“诗歌、诗人”,明确青蛙写诗这篇课文就是一首诗歌,作者就是诗人。板块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1学生自由读课文,将本课生字词圈画出来。2检查字音

8、,识记生字。(1)课件出示生字,指名学生读生字。写诗点要过给当串们以成(2)开火车读生字。3交流识字方法。(1)做动作,认读“过、给”。课件出示“过、给”2个生字。教师边做动作边说:“走过去,拿给你。”学生边做动作,边认读生字。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记,如加一加,辶寸过,纟合给。(2)借助偏旁,想象识记。课件出示“点”,认识偏旁“四点底”,与三点水比较异同。引导学生认读课文中的词语“雨点儿”,再用“点”组词。(3)借助插图,认识生字“串、们”。看课文插图,引导学生找一串水珠。课件出示“一串糖葫芦”的照片,让学生建立“串”的形象。引导学生说说生活中还有“一串什么”。(一串鞭炮、一串项链、一串灯笼

9、、一串葡萄)出示课文插图,感受小蝌蚪的多,以此理解“们”。认读课后词语“你们、我们”。4学习词语。诗人诗歌以前以后你们他们写字写作业(1)指名读词语。(2)男女生赛读。(3)全班齐读。5认识标点符号。逗号(,)句号(。)省略号()感叹号(!)引号(“”)(1)指名读。(2)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并书空。板块三指导书写,描红临写1过渡:哇!大家连词语都读得这么顺利,相信接下来的写字也难不倒大家,我们一起去写一写吧!2课件出示要求会写的字。下个雨们(1)指名读。(2)开火车读。3教学“下”字。(1)引导学生观察“下”在田字格中的占格位置,强调“下”是独体字。(2)教师一边范写,一边提示书写要点。横要长

10、;竖写在竖中线上;点从竖的中上部起笔。 (3)学生先描红再临写。4指导“个”字。(1)引导学生观察“个”在田字格中的占格位置,强调“个”是独体字。(2)教师一边范写,一边提示书写要点。撇捺要舒展;竖写在竖中线,对准撇与捺的交叉点起笔,但不能碰到。5学写“雨”字。(1)引导学生观察“雨”的间架结构和在田字格中的占格位置。(2)教师强调“雨”是独体字,中间四个点的方向要一致。(3)教师一边范写一边提示书写要点,学生书空。第四画的竖写在竖中线上,要为中间的四点留出足够的空间;四点要分布均匀。(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6学写“们”字。(1)引导学生观察“们”的间架结构和在田字格中的占格位置,强

11、调“们”是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2)教师一边范写,一边提示书写要点。点的起笔要略低于撇;第四画的竖收笔要略高于第二画的竖,第四画的竖靠近竖中线。7练写词语,巩固生字。(1)指名学生用会写的字组词。(2)练写词语,巩固生字的书写。(3)自由读写好的词语。板块四再读课文,读通读顺1学生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教师巡视指导。2教师范读,学生跟读。3小组赛读。选出读得较好的一组,在全班进行展示。4全班齐读。完成本课对应的字词书写训练。第二课时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读好儿化音。3借助具体事物认识逗号和句号。板块一复习字词,导入新课1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好多生字朋友呀!你们还记得它们

12、吗?2复习字词。写诗点要过给当串们以成诗人诗歌以前以后你们他们写字写作业(1)自读、小组内读、全班汇报读。(2)全班开动小火车,读生字词。板块二精读课文,细读感悟1学习第1小节。句段1:下雨了,雨点儿淅沥沥,沙啦啦。青蛙说:“我要写诗啦!”(1)课件播放雨声,让学生听雨声展开想象。(2)思考:文中哪句话写到下雨了呢?用波浪线画出来。(下雨了,雨点儿淅沥沥,沙啦啦)(3)引导表达:你还听到了怎样的雨声?(哗啦啦、滴滴答答)(4)启发想象:雨点儿一滴一滴落到了哪里?学生自由发言。(5)借助插图,说说此刻青蛙的表情和心情。(6)朗读指导:注意读好儿化音,要读出青蛙的喜悦之情。2过渡:青蛙写诗了,谁来

13、帮忙了?请大家读读第24小节,把它们圈画出来。(相机板书: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3学习第24小节。(1)课件出示第2小节。句段2:小蝌蚪游过来说:“我要给你当个小逗号。”指名朗读。思考:为什么小蝌蚪要来当个小逗号呢?(小蝌蚪的形状像逗号)引导学生观察插图,感受小蝌蚪的形象,加深认识。(2)课件出示第3小节。句段3:池塘里的水泡泡说:“我能当个小句号。”指名读。思考:为什么水泡泡能当个小句号呢?(水泡泡的形状像句号)启发想象:谁还可以当句号?(3)课件出示第4小节。句段4:荷叶上的一串水珠说:“我们可以当省略号。”指名读。思考:为什么不说“一个水珠”来当省略号呢?省略号是六个点,一串水珠排起

14、来就很像省略号。(4)课件出示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的话,引导学生体会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我要给你当个小逗号。”“我能当个小句号。”“我们可以当省略号。”指名读。教师提示:三句话分别用“给、能、可以”来表示帮忙的意愿,同样的意思用了不同的表达方式。4过渡:青蛙的诗终于写成了,那么这几个小伙伴都帮上忙了吗?我一起去青蛙的诗中看一看吧!(课件出示第5小节)句段5:青蛙的诗写成了:“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1)学生自由读青蛙写的诗,圈画出其中的标点符号。(2)课件出示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的图片,将其与标点符号进行比较,交流3个标点符号的特点。(3)课件出示有关标点符号的儿歌,帮助学生理解其作用。标点符号歌逗号小点带尾巴,朗读停顿要靠它。省略号,六个点,表示意思还没完。句号是个小圆圈,用它表示话说完。要数一段几句话,找找句号总没错。标点符号大家庭,还有很多好朋友。以后一一来认识,说话写作用得着。(4)明确“呱”是拟声词,“呱呱”是青蛙的语言,小青蛙想表达什么呢?请学生发挥想象,将自己想到的读出来。5再读课文,利用逗号、句号的停顿读好课文。(1)学生选择喜欢的小节自由朗读。(2)教师引导,在朗读的时候要注意逗号的停顿较短,句号的停顿略长。(3)教师示范读,学生认真听,提示注意感受停顿,并模仿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