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2单元 语文园地 部编版

上传人:烟*** 文档编号:137517071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2单元 语文园地 部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2单元 语文园地 部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2单元 语文园地 部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2单元 语文园地 部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2单元 语文园地 部编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2单元 语文园地 部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2单元 语文园地 部编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园地本单元语文园地共安排了四个板块,包括“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1交流平台“交流平台” 突显单元主题目标,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引导学生梳理、总结理解词语的多种方法。教学时,可以以查字典的方法为例,让学生想一想在平时的学习中,还有哪些方法可以去理解词语。从而加强学生对理解难懂词语的多种方法的认识,提高其运用能力。2词句段运用“词句段运用” 安排了两项内容。第一部分“你会用哪些词语来形容不同的季节?写下来和同学交流”引导学生调动积累,写出形容四季的词语,促进学生对季节的感知和语言的积累。第二部分“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理解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的”是对“交流平台”总结方法

2、的具体运用。教材中给出了两个句子,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去理解“憧憬” 和 “忐忑不安”的意思。3书写提示“书写提示”编排了8个要求书写的汉字:狂、排、铺、票、盖、寒、臂、假。同时旁边加了书写提示要点,点明了汉字书写“横平竖直”的要求,以及学生使用钢笔的基本要求注意执笔姿势,把字写得规范、端正、整洁。4日积月累“日积月累”编排了9个描写秋天的四字词语: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秋风习习、一叶知秋、金桂飘香、层林尽染、五谷丰登、果实累累、春华秋实。这三组词分别描写了秋天的天气、植物、丰收的景象,呼应本单元的人文主题 “金秋时节”,旨在让学生感受秋天的特点,增加学生对词语的积累,积淀文化。1能结合已有的

3、学习经验,总结理解难懂词语的方法。2知道哪些词语形容哪些季节,积累一些描写季节的词语;用正确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3使用钢笔时,要注意执笔姿势和坐姿,把字写得规范、端正、整洁。4积累9个描写秋天的四字词语。教学重点1学会使用钢笔写字,注意握姿和坐姿,注意横平竖直的书写方法。2积累描写秋天或描写不同季节的词语。教学难点学会运用各种方法理解词语。1交流平台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回顾本单元关于词语理解的课后习题及含有难懂词语的句子,想一想当时是通过哪些方法进行理解的,同学之间互相交流理解词语的方法,教师最后再总结常用的理解词语的方法。2词句段运用教学第一部分时,先要引导学生对已经积累的词语进行回顾,小组

4、内可以互相说一说。然后还要引导学生向不同角度发散思考,拓宽积累的范围,比如可以按气候差异、天气状况、不同景色、动植物的表现等方面打开思路,用不同的词语分别形容四季,而且不限于四字词语。教学第二部分时,可以先让学生读通句子,根据句子的内容来猜测加点词语的大致意思。然后再通过查字典的方法了解加点词语的准确解释,引导学生互相交流,看看还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来理解加点的词语,最后教师加以指导点拨。3书写提示教学时,教师要先提示学生钢笔的执笔姿势,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书写意识,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接下来再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呈现的8个汉字的特点都有横、竖笔画。结合教材中的书写要点提示,教师范写这几个汉字,小结书写

5、要领横平竖直。然后让学生练习书写这几个汉字,互评纠错,反复练习,逐步让学生把字写雄正,写美观。4日积月累教学时,教师先让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把 9个词语读正确。接下来让学生通过多种方法理解这9个词语的意思,然后让学生感受每一组词语所描绘的不同景象。最后让学生反复读背。1回顾第4课古诗三首中的注释和第6课的课后第2题。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1课时板块一回顾交流,总结收获1导入: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写秋天时节的,每篇课文中都曾经出现过一些难理解的词语,大家当时是通过什么方法来理解这些词语的呢?(板书:语文园地)2过渡:我们先来学习第一个板块“交流平台”。3提问:读书的时候如果遇到不理解的,你会怎样

6、做?4引导回顾第4课古诗三首中的注释内容,明确可以通过书中的注释这种方法来理解词语。5引导学生回顾第5课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课后第2题,明确可以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找近义词的方法来理解词语。6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说一说还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来理解词语。小组之间汇报展示,比一比,看看哪个小组归纳的方法多,最后教师总结。(1)联系上下文;(2)联系生活实际;(3)向他人请教;(4)替换近义词;(5)观察文章插图;(6)联想推断;(7)查找注释;(8)查字典。板块二词语积累,方法运用1过渡:学完本单元的所有课文之后,你肯定积累到了一些描写秋天的词语吧,那么其他季节的词语你还知道哪些呢?下面我们来学习第

7、二个板块“词句段运用”。2教学第一部分:你会用哪些词语来形容不同的季节?写下来和同学交流。(1)引导学生观察课本中的例子“春:暖和、 春光明媚”,让学生找出这两个词语描写的角度,教师点拨:“暖和”侧重写春天的温度,“春光明媚”侧重从景色的角度来描写春天。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发散思考,比如可以从天气状况、不同景色、气候差异、动植物的表现等角度来形容季节。(2)教师出示一些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的图片,小组讨论有哪些形容春、夏、秋、冬的词语。不仅要交流积累的词语,还要注重交流是通过什么途径积累的,给学生以积累路径的指引,如课文词语的摘抄、课外阅读中积累。春:暖和、温暖、春光明媚、春雨绵绵、百花齐放

8、、桃红柳绿、莺歌燕舞、鸟语花香、春风满面、大地回春夏:炎热、炽热、暴热、酷热、闷热、骄阳似火、烈日当空、烈日炎炎、炎炎夏日、酷暑难耐、蝉声阵阵、电闪雷鸣、挥汗如雨秋: 凉爽、硕果累累、北雁南飞、叶落知秋、天高云淡、秋风习习、五谷丰登、金桂飘香、秋高气爽冬:寒冷、冰冷、刺骨、严寒、天寒地冻、冰天雪地、千里冰封、漫天风雪、鹅毛大雪、大雪纷飞、万里雪飘、白雪茫茫、寒冬腊月、寒气逼人、冰冻三尺3教学第二部分: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理解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的?(1)让学生先读这两个句子,然后结合“交流平台”的总结梳理,引导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理解 “憧憬”和“忐忑不安”。(2)在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

9、理解词语的方法,比如:“憧憬” 一词可以联系句中的“即将到来的一天”“期待”等加以理解,即对某事物充满了向往;还可以用近义词替换的方法理解为“向往”。“忐忑不安”一词可以根据“忐忑”的字形理解为“内心上下不定,心神不定”;也可以直接根据“不安”理解成“内心不安定”;还可以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因为打碎花瓶害怕爸爸妈妈责备,所以内心很不安定。(3)为了验证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可以再让学生翻看字典或词典查看准确的解释。引导学生再次理解难懂词语的方法。板块三书写指导,体验书法1指导学生注意执笔的姿势和坐姿。“三个一”(一尺、一拳、一寸),“头正、肩平、身直、足安”。2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呈现的8个汉字在田

10、字格中的位置,让学生用红笔画出每个字中的“横”和“竖”的笔画。3教师范写这8个汉字(也可通过课件展示这8个汉字的书写视频),让学生重点观察每个字的横画和竖画的书写。4结合老师的范写以及教材中的书写提示,小组内互相交流如何写好这“横、竖”这两种笔画。5教师明确:横画从左到右行笔,呈左低右略高的形态,这样才写得平稳;竖画从上到下行笔,要写得正,字才能美观。简言之:横平竖直,字就平稳端正。6学生书写练习,老师巡视指导书写。7小组内互相展示、检查、交流、评价。板块四积累词语,理解运用1让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把 9个词语读正确。2引导学生运用总结出来的理解词语的方法,自己试着说一说每个词语的大致意思

11、。秋高气爽:形容秋季晴空万里,天气清爽。天高云淡:天气晴朗,天空云少而高、轻薄而淡。指秋天的天空。秋风习习:和煦的秋风暖暖地,慢慢吹动的样子。用于晚秋的景色。一叶知秋: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金桂飘香:金桂,是桂花的一种,颜色是黄色,所以称“金桂”。而桂花开在九月,也就是秋季,所以“金桂飘香的季节”就代指秋季,“金桂飘香”就象征着秋天。层林尽染:指山上一层层的树林经霜变红,像染过一样。五谷丰登:登:成熟。指年成好,粮食丰收。果实累累:累累,连续成串。形容果实多。春华秋实:华,花。春天开花,秋天结果,多用于比喻。3思考问题:这

12、9个描写秋天的词语被分成了哪几类?第一行的3个词语“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秋风习习”是描写天气的;第二行的3个词语“一叶知秋、金桂飘香、层林尽染”是描写植物的;第三行的3个词语“五谷丰登、果实累累、春华秋实”是描写丰收景象的。4自由朗读,积累背诵。学生之间比一比,看看谁记得又快又准。在教学中要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放手让学生去做,去学。教师重在引导启发,并根据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适当的点拨指导。比如在让学生总结运用不同方法去理解词语时,可以先给出一个学生不理解的词语来引入新课,然后再让学生结合本单元所学的课文,回顾在学习课文时,自己是通过哪些方法去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在教学词语积累这个板块时,可以让同学们通过多媒体课件看到一些关于四季的图片等,让同学们真实感受四季的变化,然后再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想一想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不同的季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