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史二北师大精品课程49说课材料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37515826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1.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文学史二北师大精品课程49说课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古代文学史二北师大精品课程49说课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古代文学史二北师大精品课程49说课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古代文学史二北师大精品课程49说课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古代文学史二北师大精品课程49说课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文学史二北师大精品课程49说课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文学史二北师大精品课程49说课材料(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一节苏轼(三),一、苏诗的题材内容,苏轼今存诗二千七百余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总体而论,可分为政治诗和人生诗两大类:,1、政治诗,苏轼十分重视诗歌的社会功能,他一生又始终关注现实,生活于现实政治斗争的漩涡之中,又受北宋以诗干政风气的影响,所以写下了许多政治诗。如其反映农民苦难、揭露新法弊端的吴中田妇叹。,荔枝叹:,从汉唐的进龙眼荔枝,到宋代贡茶献花,对最高统治者的穷奢极欲和官吏们的媚上邀宠,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尖锐的讽剌,直言不讳,敢怒敢骂,充分体现了诗人的正义感和批判精神。,2、人生诗,苏轼更多的诗是写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对人生的思考,苏轼一生奔波,宦海浮沉,南国北方,名山大川,为他大量创作

2、写景诗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游金山寺:,第一部分借写长江写自己的宦游之苦;第二部分集中写景,写游金山寺的过程;第三部分表达作者渴望归隐的情怀。,此诗描写了从黄昏到月夜在金山寺观看长江的景色,交织着悠悠的乡思,惆怅的心情和潇洒的气度,洋溢着一股豪迈勃发之气。,其他名作如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其一、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有美堂暴雨等,或写西湖的雄奇俊发,变幻莫测,或写西湖的清新雅致,妩媚动人,或写钱塘江的瑰丽多彩,雄奇壮观,都能驰骋健笔,精彩描绘,想象奇特,比喻精美,浓富诗情画意。,苏轼写得最多的是表达自己丰富内心世界的作品,或抒愤,或遣愁,或写自己的机智风趣,或写自己的潇洒旷达,无不达意,如

3、其和子由渑池怀旧以生活中常见的雪泥鸿爪为喻,生动地揭示了作者对人生飘泊、旧游似梦的虚无感的深切领悟。,初到黄州写虽是朝廷逐客,但仍挂着朝廷官衔,领着官家俸禄,过着潇洒日子,看似自嘲,实则有强烈的讽刺之意。东坡寥寥数笔,刻画了一个傲世独立的诗人形象,表达了超然旷达的情怀。,苏轼的咏物诗、和陶诗、农村风物诗,以及诸如食猪肉等通俗诙谐的戏作,均有佳作,各具情味。当然,其诗中也不乏无聊的应酬之作和浅俗油滑的游戏之作。,二、苏诗的艺术特色最突出的特色“以文为诗”。,“以文为诗”即散文化、议论化和用典用事。苏诗学唐代之李、杜、韩,晚年又学陶渊明。常在诗中融入散文的句式笔意,常采用赋的手法,使诗在整体上更多

4、地吸收文章开阖变化、灵活自由的特色。,苏轼还在诗中炫耀才学,大量用典使事,常在诗中发议论。不但政治诗如此,而且写景、咏物、记事、抒怀,也无不有意阐发某种生活哲理,表达对人生的思索。,借写景、咏物而谈理的名作题西林壁、琴诗等,这些生活中随处触发的感想,是其睿智思想的火花,在貌似不经意中点出,给人以新的启迪,让人回味不尽。,清人赵翼说:“以文为诗,自昌黎始,至东坡盖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大观。”南宋严羽曾批评苏诗“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这些评说都准确地抓住了苏诗“以文为诗”的基本特色。,其次,苏诗善于描绘,形象生动。,苏轼赞赏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而他也有意识地寻求诗

5、画的共通之处。他的不少写景诗都是具有善于构图、讲究着色的诗,如其名作惠崇春江晚景、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湖楼醉书、夜泛西湖五绝等。,其三,想象丰富,比喻奇特。,苏轼为诗喜用赋和比的手法,尤喜用比。他的政治诗“多怨刺”,常采用寓言和隐喻手法。记事、记人、记游、记物之作用比喻更多、更新颖。,其四,多姿多彩的语言风格。,苏轼的政治诗和一部分抒写内心感慨的诗富于气势,语言豪壮。故宋人吴可说:“东坡豪”,指出了苏诗一种主要的语言风格,这主要体现在他自由才性的大胆发挥,纵笔随意,无所拘忌,颇富浪漫气息。,苏诗语言还有一种重要的风格,即平淡自然。苏轼的人生经历、思想性格特征,尤其是老庄思想和旷达洒脱、随缘自适的个性,深深影响到他诗歌的语言风格。苏诗的平淡自然更多地表现在语言的自然坦直和感情的诚恳真挚。如其纵笔三首。,苏诗的两种语言风格往往交融在一起,显示出清丽雄放、精工生新而又古朴流畅的特色,新颖而不流于险怪,精丽而不流于工巧,平淡而不流于枯槁,直率而不流于浅薄,达于炉火纯青的至境。,苏诗显示了宋诗的基本风貌,奠定了宋诗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他在文字形式、语言风格方面的追求为宋诗的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子,直接影响到以黄庭坚为代表的江西诗派。金代,元好问曾有“苏诗运动”之说;明代的公安派,清代的钱谦益、查慎行以及宋诗派均推崇苏诗,并深受其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