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分校2013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湘教版.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7514472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绍兴市分校2013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湘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浙江省绍兴市分校2013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湘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浙江省绍兴市分校2013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湘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浙江省绍兴市分校2013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湘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浙江省绍兴市分校2013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湘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绍兴市分校2013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湘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绍兴市分校2013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湘教版.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绍兴一中分校2012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地理期中考试卷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自己制作了一个地球仪,在该地球仪上量得赤道的长度为80 cm,据此完成12题。1该地球仪的比例尺约为( )A五百万分之一 B五千万分之一 C二百万分之一 D二千万分之一2在该地球仪上演示太阳照射地球情况,则直射点到晨线或昏线的球面距离为( )A. 50cm B40cm C20cm D2040cm580Q580等高线山峰、高程/m河流、湖泊、瀑布桥梁图 4图4示意某小区域地形。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瀑布的落差为72米,据此完成34题。3Q地的海拔可能为A.90米 B.230米 C.340米 D.420米4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

2、的高差最接近A.260米 B.310米 C.360米 D.410米已知日地距平比(实际日地距离一日地平均距离)日地平均距离,它反映日地距离的变化情况图1示意日地距平比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读图完成56题5日地距平比由a变至b期间,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A南极地区极昼范围扩大B重庆地区气温逐渐升高C地球的公转速度变快D孟买由雨季变为旱季6当日地距平比为b时,重庆日出时间最有可能是( )A5时 B6时 C7时 D8时右图是某地地形剖面及其地下同一沉积岩层埋藏深度示意图。岩层的埋藏深度(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可以用来帮助恢复岩层的形态。读图回答78题。7.属于背斜谷的地方是 A. B. C. D.8.

3、5处发生的地壳运动是A. 褶曲隆起 B. 褶曲凹陷 C. 断裂下降 D. 断裂上升“曼哈顿悬日”是指在美国纽约曼哈顿(40N,70W)出现的一种自然现象。由于曼哈顿街道为严格的棋盘式布局,在每年的5月28日和7月12日(或13日),日落时阳光会洒满曼哈顿所有特定走向的街道,呈现出壮观的景象。据此完成910题。9出现“曼哈顿悬日”现象的街道走向大致是A正东正西 B正南正北 C东北西南 D西北东南10当日落“悬日”景观出现时,下列图示正确的是如图2,OA、OB为不同经线,假设此日刚好出现极昼现象的纬线纬度值为X,A点纬度为Y,A点位于B点东北方。读图,回答1112题。图211此日A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4、为 A(XY) B(180XY)C2(XY) D(90Y)12若X的值逐渐增大,则北半球A极夜范围逐渐缩小 B极夜范围逐渐扩大 图3EFHC极昼范围逐渐缩小 D极昼范围逐渐扩大已知EF为地球运动到图3中P处时地球上的一半晨昏线,H(EF线的中点)是此时晨昏线的纬度最高点,且H点的经度为160W。读图3,回答1314题。13此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北京正处于白天 BF点的经度是110E CH地位于海洋上 DH点的地方时为12时14当地球和月球公转到如图所示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值伏旱天气 B阿根廷农民正收割小麦 C影响东南亚的西南风正日渐强盛 D杭州市中学生看到了日全食现象某

5、地高空等压线分布图9(箭头方向为空气运动方向),回答1516 题。图915若该地位于南半球,则图中各点对应的近地面可能出现阴雨天气的是A B C D16若该地位于滨海地区,且位于陆地上空,位于海洋上空,则该地所处半球、时间及海陆风分别为A南半球、夜晚、海风 B南半球、白天、陆风C北半球、夜晚、陆风 D北半球、白天、海风根据图10所示及所学知识,回答1718 题。图1017 若图10是城郊近地面大气环流示意图,则此环流对城市大气环境的作用是A对丙具有净化、增温作用 B对甲具有净化、增湿作用 C对乙具有增温、增湿作用 D对乙具有减温、减湿作用18 若图10表示地球内部物质循环示意简图且乙表示变质岩

6、,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可能为岩浆 B丙可能为沉积岩C不可能表示外力作用 D可能表示重熔作用读右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9题。 19关于图中气压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M地附近空气冷却下沉形成低压BM地同纬度的东部海洋上空气受热上升形成高压C副热带高气压带被陆地上形成的热低压切断D副极地低气压带被陆地上形成的冷高压切断20暑期,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研究城市热岛效应现象,据兴趣小组绘制的“城市热岛效应强度示意图”(右图),若纵坐标代表城区与郊区温差,则横坐标不可能代表的是 A建筑物面积B人口数量C工业化程度D绿地面积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岩流、冰碛物,山崩滑坡体等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

7、,堵截物质称为堰塞体。往往不够稳定,容易垮坝。读图,回答2122题。21上图中三个聚落都受到堰塞湖的不利影响,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是( )Aa b cBc b aCb a cDb c a22与上图中聚落分布规律最相似的地区是A青藏高原 B江南水乡C东北地区 D内蒙古高原分析下面一组关于甲地气候状况的等值线图,回答2324题:23.判断甲地的气候类型是A.亚热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24.甲地(假设其7月均温为18.2,1月均温为2.9.)的气温年较差最可能A.等于21.1 B.小于15.3 C.等于15.3 D.大于15.3阅读“板块构造示意图”。完成

8、2526题。25.图中板块共有A.4块 B.3块 C.2块 D.1块26.与图中虚线圈内所示的板块边界和地貌情形极为相似的是A.安第斯山脉 B.非洲东部 C.冰岛 D.日本列岛图7图7是某山地降水量随高程变化图,表1是代表性山地降雨随高程递增率。读图7和表1,回答2728题。表1 代表性山地降雨随高程递增率山 区递增率(mm/100m.a)台湾中央山脉105浙江天目山44四川峨眉山42陕西秦岭20注:mm/100m.a 表示每上升100米,降雨量的增加值X山5.527由图7可以判定 A. 降水随高程增加而递增 B. D点位于背风坡位置,降水量最少C. B点至D点降水逐渐减少 D. 山顶的C点和

9、山麓的A点降水量大致相当28关于表1中X山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可能是福建武夷山 B. 位于干旱、半干旱区C. 海拔不可能超过2500米 D. 源于X山的河流主要靠雨水补给图8是我国部分地区年降水量、蒸发量和径流量的空间示意图。水面蒸发量是指在下垫面足够湿润条件下,水分保持充分供应的蒸发量。读图,回答2930题。图829据图判定:图中M地最可能是 A秦岭 B太行山 C祁连山 D天山 30下列有关M地区自然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该山脉是旱作农业与水田农业的分界线 B有活火山分布,地热资源非常丰富C南侧海拔较低,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D北侧为温带荒漠景观,河流多为内流河中山站罗斯海90-101

10、0-2020-3030-1010-2020-30301800长城站180090-10-1801800203031读“北极地区一月等温线示意图”和“南极地区简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甲乙(1)简述图中甲地一月气温偏低的原因。(3分)(2)图中乙地一月的等温线明显向 凸,说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2分)(3)设长城站和中山站的纬度和线速度分别为1、V1和2、V2,则:与V的关系是 ,V1V2的值是( )(2分)A等于0 B等于1 C小于1 D大于110301026 甲90080030032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7分)(1)假设右图所示的某季节天气系统以170千米/日的速度向东移动,简要说明

11、甲地在未来48小时内风向、风力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4分)(2)判断图示季节为 季,该季节图中河流正处于 (丰水或枯水)期,该季节甲地最容易发生的气象灾害是 。(3分)33图14为我国某区域相关地理事物图以及海口的气温和降水图,结合下列材料,回答:(14分)材料一:图中附近有我国著名的石窟,该石窟开凿于北魏,建在岩层近于水平、较坚硬的砂岩石壁上,历经多次地震,至今仍保存完好。30150-15-30图14材料二:图中长城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古代修建它的主要功能是军事防御,他不仅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象征,而且是一条实实在在的重要地理界线。(1)依据材料二,说出图中长城的主要地理意义。(至少回答3点得3分)图15(2)依据材料一,试从岩性、构造、降水量分析石窟保存完好的原因。(3分) (3) 据图分析,与海口相比,图中处的气温特征及原因。(5分)(4)简要说明太原、海口两地因气温影响产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