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专)中考政治总复习考点梳理第20课时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第九课)练习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7514426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专)中考政治总复习考点梳理第20课时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第九课)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河北专)中考政治总复习考点梳理第20课时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第九课)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河北专)中考政治总复习考点梳理第20课时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第九课)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河北专)中考政治总复习考点梳理第20课时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第九课)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河北专)中考政治总复习考点梳理第20课时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第九课)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专)中考政治总复习考点梳理第20课时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第九课)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专)中考政治总复习考点梳理第20课时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第九课)练习(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0课时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第九课),课时知识网络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我们的共同理想走近共同理想我们的最高理想:_共同理想:把我国建设成为_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二者的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国的小康现状:_、不全面的、_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共创和谐伟业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_、充满活力、_、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是艰苦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和谐社会,人人共享;促进和谐,人人有责艰苦奋斗开拓创新代代相传的精神:在中国古代、革命战争年代、现代化建设时期,甚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都需要不断倡导和发

2、扬艰苦奋斗精神艰苦创业与时俱进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_精神艰苦创业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内容实现共产主义;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低水平的;发展很不平衡的;诚信友爱;安定有序;创业,中考考点精讲我们的共同理想1我们的最高理想。我们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2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3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的联系。(1)实现共同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必要准备和必经阶段。只有实现共同理想,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充分显示出来

3、,从而为实现共产主义准备好物质条件和打好思想基础。(2)实现最高理想,是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共同理想,始终没有离开共产主义这个远大目标。现阶段,我们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也就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拓展提升简单谈谈你对“中国梦”的理解。(1)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3)与我们每个人的幸福息息相关。(4)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了我们共同的理想,青年应该怎么做?广大青年要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人民,永远

4、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在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让青春焕发出绚丽的光彩。4如何正确认识现今达到的小康社会?(1)我们的衣、食、住、行、用等都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2)但是,我们还应该认识到,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5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1)经济健康发展。(2)人民民主不断扩大。(3)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4)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5)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步。拓展提升国家采取措施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意义。(1

5、)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社会地位,逐步缩小城乡居民之间的差距。(2)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让农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3)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的进步,实现城乡和谐发展。如何解决我国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状?(1)完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2)不断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3)完善社会主义保障体系。(4)制定符合初级阶段国情的方针和政策,有效地调控合理水平范围内差距的存在。6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7解决不和谐现象的最根本途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8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

6、义新胜利,必须要坚持促进社会和谐的理由。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所以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9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原因。(1)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2)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3)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4)是缩小地区之间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5)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10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国家:政治上: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经济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文化上:加强

7、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培育民族精神;法律上:完善法律体系,落实依法治国;生态上:坚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走可持续发展道路。(2)青少年:思想上:认识到构建和谐社会是青少年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行动上:努力学习,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自身和谐;尊老爱幼,勤俭持家,邻里团结家庭和谐;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助人为乐学校和谐;文明礼貌,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社会和谐。11作为国家的小主人,请结合所学知识,就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合理化建议。(1)要科学合理地制定发展规划,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工作,

8、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3)加强对公民的普法宣传教育工作和思想道德建设,建设诚信社会,优化投资环境。(4)注重社会公平,关心下岗职工和困难群众的生活,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等等。拓展提升民生问题什么是民生问题?所谓民生,从人权角度来看,就是人的全部生存权和普遍发展权。从需求角度来看,民生是指与实现人的生存权利有关的全部需求与实现人的发展权利有关的普遍需求,即保证生存条件的全部需求和改善生活质量的普遍需求。当前我们身边还存在哪些比较突出的民生问题?上学难、上学贵;住房难、买房贵;看病难、看病贵;就业形势严峻,再就业压力相当突出;社会保障问题;食品安全问题;收入分配不均衡;分配不公、贫富差距

9、过大;社会事业投入不足;物价上涨过快;环境污染形势严峻;等等。我们身边存在这些突出的民生问题说明了什么?(1)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且发展不均衡。(2)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依然是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3)我国目前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4)我国社会生活中还存在许多不公平现象,社会建设还比较薄弱,改善民生任重而道远。近年来党和政府为解决民生问题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1)分配: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提高个税起征点和最低工资标准。(2)医疗:完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建立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3)教

10、育: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行“两免一补”;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行异地高考。(4)三农:全面免除农业税。(5)环境:PM2.5纳入环境质量监测标准。(6)住房:在城市建立健全廉租房制度。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生问题说明了什么?(1)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3)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能集中力量办大事。(4)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5)我国致力于实现共同富裕。(6)我国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7)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

11、不平衡的小康。党和政府重视和解决民生问题有什么重要意义?(党和政府为什么要高度重视解决民生问题?)(1)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2)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3)有利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缓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4)有利于让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5)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6)有利于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7)有利于践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8)有利于调动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你就解决民生问题向党和政府提几条合理化建议。(1)最根本途径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12、。(2)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3)坚持党的领导,提高领导干部思想觉悟和法律意识,增强亲民、爱民、为人民服务的意识。(4)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5)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6)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提高劳动者素质。(7)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我们中学生能为解决民生问题做些什么?(1)青少年从小要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关注国计民生,关心百姓疾苦。(2)积极宣传党的惠民政策,积极为党和政府解决民生问题建言献策。(3)为弱势群体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自觉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13、4)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5)努力学习,立志成才,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和谐作出积极的贡献。艰苦奋斗开拓创新1艰苦奋斗精神的内涵是什么?它在新时期的集中表现是什么?(1)内涵:艰苦奋斗既是一种勤俭节约、艰苦朴素、反对铺张浪费、奢侈挥霍的生活作风和道德品质,也是一种不畏艰难、坚韧不拔、奋发图强、拼搏创业的精神状态和高尚情操,是成就任何事业必不可少的精神力量和崇高美德。(2)表现:艰苦奋斗在新时期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创业实践需要创业精神的支持和鼓舞。2如何理解艰苦奋斗精神代代相传?(艰苦奋斗精神在不同时代的具体体现。)(1)艰苦奋斗精神在革命战争年代,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

14、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光辉历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2)艰苦奋斗精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各行各业的劳动者身上,继续发扬光大。如雷锋精神、“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青藏铁路精神等。(3)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必须始终保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作风。3新的历史时期,我们为什么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1)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民族精神。几千年来,正是依靠这种艰苦奋斗精神,中华民族才历经沧桑而不衰,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2)为

15、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为了实现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我们还需要进行长期的艰苦奋斗。(3)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创业实践需要创业精神的支持和鼓舞。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人类艰苦奋斗的创业史。艰苦奋斗与人类社会发展同在。(4)艰苦创业,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内容。艰苦创业的精神,作为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一种思想境界,无论什么时代,都被人们视为成就事业必不可少的精神力量和崇高的美德。(5)在新时期,推进现代化建设,更需要大力倡导和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尤其是开拓创新精神。(6)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政治、文化都不发达,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地区发展不平衡,科学技术水平和人们的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的具体制度还不够完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充满艰辛和创造的伟大事业。所以,无论何时,我们都应该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拓展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