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2020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含答案].doc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37512162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2020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湖北省2020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湖北省2020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湖北省2020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湖北省2020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北省2020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2020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含答案].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卷(选择题)本卷共11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桔槔井灌工程位于浙江省诸暨市赵家镇。桔槔汲水灌溉,水顺着沟渠流

2、入田中,再渗入地下,回流入井,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水循环系统,当地有一块“兰台碑”,碑文是“天大旱,地特丰”。古老而科学的农耕方式,就这样代代传承。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该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A低山丘陵为主,全年多雨 B地下水埋藏深、回补快C土壤盐碱化严重 D沙质土壤,地表水易渗漏2当地“天大旱,地特丰”的原因是水井提供丰富的水源 热量充足,生长期长光照充分,对水稻生长有利 气温年较差大,利于养分积累ABCD【答案】1D2C【解析】1读材料可知,该地区为浙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A错;据材料“水顺着沟渠流入田中,再渗入地下,回流入井”分析,地表水要回流下渗,所以地下水

3、位高,地下水埋藏浅,B错。据材料分析,地表水及时回流下渗,不再地表滞留,灌溉方式得当,不会产生土壤盐碱化,C错;浙江土壤类型为红黄壤,属于沙质土壤,地表水易渗漏,D对。故选D。2根据材料“回流入井”可知,水井提供丰富的水源,确保旱季供水,故正确;生长期长,有利于提高农作物品质,与产量没有关系,故错误;“天大旱”说明降水量小,云量少,光照充分,可以促进水稻的生长,提高产量,故正确。浙江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角季节变化不大,气温年较差小,气温日较差大,利于养分积累,故错误。选C。兰斯塔德地区是荷兰经济发展的重心,因其中心环状城镇格局与大面积的“绿心”农业区并存而闻名于世,被国际社会誉为开放空间保护的

4、典范。兰斯塔德“绿心”战略于1960年提出,正值荷兰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保护”作为“绿心”战略的唯一原则,但在实施过程中反对声不绝于耳,“绿心”战略并未完全实现“保护”的目标。为此,1995年荷兰政府组织征集和讨论了有关“绿心”地区发展的意见,达成“绿心”共识,明确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下图示意兰斯塔德“绿心”和城镇布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兰斯塔德地区的城市格局A利于共用基础设施B便于人们外出交流C利于改善市区生态环境D便于管理者集中管理4反对“绿心”战略的原因可能是“绿心”战略要求城市环状连接,导致城市间交通成本提高“绿心”战略导致城市用地紧张,住房成本上升“绿心”内单纯发展农业,经济价值较

5、低“绿心”战略要求城市环状连接,加重城市环境污染A BC D5兰斯塔德地区可持续发展措施正确的是A加大“绿心”内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城市扩展空间B提供更多的游憩和自然空间,提升“绿心”的生态服务功能C“绿心”内建立商品谷物农业基地,提升“绿心”地区经济价值D设立“绿心”保护区,加强管理,严禁人类和其他动物进入【答案】3C4A5B【解析】3兰斯塔德地区因其多中心环状城镇格局与大面积的“绿心”农业区并存而闻名于世,兰斯塔德地区的城市格局利于改善市区生态环境,C对。城市功能区分散,不利于共用基础设施,A错。各功能区距离较远,人们外出交流不便,B错。不便于管理者集中管理,D错。4兰斯塔德“绿心”战略于1

6、960年提出,正值荷兰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用地紧张。反对“绿心”战略的原因可能是“绿心”战略导致城市用地紧张,住房成本上升,对。“绿心”战略要求城市环境环状连接,城市间交通成本提高,对。荷兰耕地不足,“绿心”内单纯发展农业,经济价值较低,对。“绿心”战略保证了绿地面积,会减轻城市环境污染,错。A对,B、C、D错。5兰斯塔德地区可持续发展措施是,提供更多的游憩和自然空间,提升“绿心”的生态服务功能,B正确。加大“绿心”内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城市扩展空间,会减少绿地面积,生态环境变差,A错。种植业经济效益低,“绿心”内建立商品谷物农业基地,不能提升“绿心”地区经济价值,C错。设立“绿心”保护区,加强

7、管理,严禁其他动物进入不现实,严禁人类进入,减少了人们的休憩空间,D错。下图为南极大陆某区域海冰范围变化图,9月时南极海冰范围是一年中最大值,2月时海冰范围为一年中最小值。9月时南极海冰范围在70E80E明显向低纬凸出是由于海水运动受到海底山脉阻挡绕行将海冰带到较低纬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由图可知 A9月气温最低,2月气温最高B年平均融冰速度快于结冰速度C海冰外缘线与海岸走向一致D海冰范围即海冰覆盖面积7据研究由于盛行风的影响融冰初期会在沿岸地区出现无冰水域,对其影响较大的是风的A方向B大小C源地D性质89月时受海底山脉阻挡的海水运动形式是A潮汐 B波浪C南极环流D西风漂流【答案】6B7A8

8、D【解析】6图示为南极地区,9月海冰范围最大,不表示气温最低,结合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南半球海洋约是8月份气温最低,A错。由于海水的涌动的力量影响,平均融冰速度快于结冰速度,B对。图示可见,海冰外缘线与海岸走向不完全一致,C错。海上有浮冰存在,海冰范围大于海冰覆盖面积,D错。7据研究由于盛行风的影响融冰初期会在沿岸地区出现无冰水域,对其影响较大的是风的方向,南极大陆盛行离岸风,将海冰被吹走,A对。风的大小、源地、性质不是冰被吹走的主要原因,B、C、D错。89月时,图示海冰范围内向低纬凸出部分位于盛行西风带。受海底山脉阻挡的海水运动形式是西风漂流,D对。潮汐、波浪影响主要在沿海地区,A、B错。南

9、极环流位于南极大陆周围,C错。某地12月晴天平均日最高气温和平均日最低气温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该地森林类型主要是A热带季雨林B亚寒带针叶林C温带落叶阔叶林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10林窗的形成促进了林窗区内草本和灌木的生长,直接原因是A气温升高B温差加大C光照增加D降水增多11与林窗西侧相比,12月林窗东侧的晴天平均最高气温较高,最合理的解释是A林窗东侧的林木比西侧高大,导致东侧通风性好B林窗东侧的林木比西侧茂密,导致东侧湿度较大C太阳从东南升,林窗东侧比西侧的日照时间长D上午多雾,日照多在下午,林窗东侧日照较多【答案】9A10C11D【解析】9该地位于我国,地处于北半球,冬季12月平均气温

10、在15以上,说明该地属于热带气候,结合选项本题选A。10林窗是指森林中因各种因素导致树木死亡,形成林中空地的现象。原先的树木阻挡光照,林窗形成后的林间空隙有利于该区域光照的增加,可以促进草本和灌本的增加,C对。光照影响气温,气温升高并非直接原因,A错;温差不是草本和灌本生长的原因,B错;草本和灌木需水量一般少于高大乔木,降水增加不是其形成的原因,D错。据此分析本题选C。11林木高度东侧高大,会导致东侧通风性差,A错误。东侧湿度大,则白天太阳辐射受削弱,最高气温会较低,B错误。12月太阳东南升、西南落,东西两侧在理论上的日照时间一样长,C错误。上午气温较低,水汽易凝结成雾,影响日照,日照多在下午

11、,林窗东侧日照较多,D对。据此分析本题选D。第卷(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2题第13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4题第15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需求作答。12根据图文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22分)湖泊水位变化与候鸟栖息地面积的关系(1)读右下图,说明候鸟栖息地面积与湖泊水位的相关关系。(6分)(2)依据左图及表,说明A省土地资源现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0分)(3)鄱阳湖湖区候鸟对栖息地水位涨落节律的长期适应,在越冬期的不同阶段,候鸟的数量、种类与栖息地面积变化趋于一致。每年10月候鸟数量较少,11月l2月上旬,候鸟数量最多。请根据图文材料分析10月

12、和11月12月候鸟数量不同的具体形成原因。(6分)【答案】(1)关系:水位在1113米时,候鸟栖息地面积最大;(2分)水位超过14米,栖息地面积大幅度下降(明显下降);(2分)低水位(810米),栖息地面积下降不明显(或较大)。(2分)(2)有利:A省地形多种多样,山区(山地、丘陵)面积广大,适宜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渔(多种经营)(丘陵区适宜种植经济林木);(2分)中低山地水流急,水能丰富,有利于建设水电工程发展灌溉农业;(2分)森林、矿产及旅游资源丰富,有利于采矿及旅游业的综合发展。(2分)不利:该省耕地比重小;(2分)山区生态环境脆弱,盲目开发容易导致水土流失;(2分)易引发泥石流等地

13、质灾害,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2分)(任答2点)(3)原因:候鸟栖息地面积和觅食范围受湖泊水位变化影响较大;(2分)10月份,湖泊水位较高,浅水区面积也较小,适宜鸟类栖息和觅食的草洲尚未出露,所以候鸟数量较少;(2分)11月12月,湖泊水位下降,草洲和浅水区面积扩大,候鸟觅食范围大,草类和鱼虾数量丰富,所以引来众多候鸟来此栖息和觅食。(2分)【解析】(1)候鸟栖息地面积与湖泊水位的相关关系主要通过读图进行分析。主要结合图示分段描述。读图可知,图中水位在11-13米之间时,面积大,水位超过14米,栖息地面积下降,在8-10米之间,也略有下降,但是不明显。(2)A省土地资源现状对经济发展的影

14、响要从图表中反映的该省土地资源比重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读图表可知,该省既有海拔在200米以下的平原,又有在200-500米之间的低山丘陵地带且占比较大,同时,海拔在500米以上的山地面积也较大。土地资源类型多样。适宜发展多种经营,平原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丘陵地区可以发展经济林木种植,山地地区水能丰富,可以发展水利工程,开发小水电。森林资源、矿产资源丰富,有利于采矿及旅游业的发展。从不利影响来看,由于耕地比重小,盲目开垦梯田,容易诱发地质灾害,发生水土流失的可能性大。且地形起伏大,不利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3)10月和11月12月候鸟数量不同的具体形成原因要结合水位变化对鸟类觅食的影响

15、进行分析。由材料可知,鄱阳湖湖区候鸟对栖息地水位涨落节律的长期适应,在越冬期的不同阶段,候鸟的数量、种类与栖息地面积变化趋于一致,所以候鸟栖息地面积和觅食范围受湖泊水位变化影响较大。每年10月份,由于湖泊水位较高,浅水区面积也较小,适宜鸟类栖息和觅食的草洲尚未出露,所以候鸟数量较少(候鸟栖息地主要包括浅水、草洲和泥滩);而11月12月,湖泊水位下降,草洲和浅水区面积扩大,候鸟觅食范围大,草类和鱼虾数量丰富,所以引来众多候鸟来此栖息和觅食。1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人参果喜光热,不耐高温,光照不足会延迟成熟;根系发达,并能分泌酸性物质;富含硒、锌等微量元素,口感甜润、皮薄汁多,是国际公认的优质保健水果。云南石林县石漠化严重,这里的石漠化土地属于成土母质(岩石被风化后形成的疏松风化物,是形成土壤的原始物质),从没有长过庄稼。这样的石漠土质,却成为最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