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单元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2.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7511995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单元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 《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单元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 《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单元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 《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单元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 《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单元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单元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单元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2.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检测一、单项选择题120世纪20年代美国社会的下列现象按因果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社会购买力低下 生产相对过剩 社会贫富差距加大 市场萎缩A B C D2美国爆发经济危机的因素有( )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广大人民日益贫困导致供需矛盾扩大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过度的股票投机活动大批股票抛售,大批银行倒闭A B C D3据统计,在经济危机期间,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下降1/3以上,国际贸易额减少2/3,甚至在危机以后也不见经济的复苏,这说明( )A经济危机的范围广 B经济危机持续时间长C经济危机的破坏性大 D工业危机与农业危机并发4下列哪项内容不属于经济危机所带来的影响(

2、 )A股票市场形势急转直下B社会动荡,不断出现罢工、游行等抗议运动C各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矛盾更加尖锐D加强对各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掠夺,引起强烈反抗5下列哪项内容不属于胡佛面对经济危机的态度( ) A以维护自由放任原则为前提B认为危机只是暂时的,“繁荣就在眼前”C反对政府通过强制手段直接干预经济D加强政府对经济干预的力度6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当中,“改革”的含义是( ) A救助急需帮助的大批失业者和贫民B整顿银行和金融业,调整农业政策C采取长远措施改善全国总体经济状况D为失业者提供工作机会,使陷入萧条的经济恢复运转7下列关于罗斯福新政的实质,表述错误的是( ) A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B与美

3、国传统的自由放任思想相违背C触动了资本主义制度D是对美国经济制度的深刻改造8下列哪些内容符合罗斯福“新政”的作用和意义( ) 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大危机 完全实现了复兴和充分就业很大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社会矛盾 使美国避免走上法西斯的道路在很多方面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 对美国和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A B C D9战后20年是美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其原因是( ) 大力拓展世界市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实力增强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先进成果发展经济 实行社会福利政策A B C D10罗斯福、里根、克林顿所采取的经济政策的不同点主要是( ) A社会福利政策的广度 B对劳资关系解决的效果C政府对经济干

4、预的程度 D对科技成果应用的数量11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对“第三产业”的表述错误的是( ) A主要原因是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B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部门C它的发展是物质生产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D其产值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低于物质生产部门12二战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出现的新变化有( )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西方福利国家在战后得到了发展第三产业蓬勃发展 “新经济”的出现A B C D1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一个重大发展是( )A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B“福利国家”模式的形成C第三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D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增长模式二、非选择题1

5、阅读下面材料:美国的经济大萧条,很快地波及到美国以外的其他资本主义国家。长期以来,美国以外的各国都因为美国的经济繁荣而受益不浅。欧洲的工业国家,另外还有日本,都已经在美国繁荣的社会经济中开拓自己的市场,而此时此刻的美国,随着国内需求量的锐减,必然会被迫采取提高关税的保护措施。胡佛政府为了摆脱经济危机而采取的高筑关税壁垒以保护国内市场的做法,使整个世界的经济形势变得更为糟糕,把全球都投入到失业、贫穷、饥饿的噩梦之中。美国的保护主义经济政策,最终使它自食恶果,那些已经陷入极度贫困状态的国家均已丧失了购买美国产品的能力。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都被卷入这场危机中,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产量下降了三分之一以上

6、,失业工人高达3 000万以上;引发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更强烈的反抗和世界局势的动荡,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主要诱因。请回答:(1)美国的经济大萧条,为什么会很快地波及到美国以外的其他资本主义国家?(2)依据材料指出,经济危机发生后胡佛政府对外采取了什么经济措施?效果如何?2阅读下面材料:材料一 “在一个崩溃的时代,仅仅亡羊补牢是不够的;我们必须彻底摆脱政府对经济的规划,使政府完全远离货币供给和经济领域,这样我们才能走进一个以企业为主导,真正自由而无阻碍的市场经济。”-默里N.罗斯巴德(美国大萧条作者)材料二 到了3月3日下午,全国几乎没有一家银行开门营业。几乎全

7、国各州的州长都发布通告暂时全部或局部地关闭了银行。就在这种情况下,我发布通告,规定全国银行休假,而这就是政府重整财经结构的第一步。我们不仅将致力于使有信用的银行重新开业,而且将致力于通过整顿而促使别的银行取得信用。我们这个伟大的全国计划能不能完全得到成功,当然要靠大众的合作。 -罗斯福(1933年3月12日)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两段材料所表现的对美国经济危机采取的政策有什么不同?(2)美国总统胡佛和罗斯福面对经济危机采取了什么对策?结果怎样? 3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 在经济学家看来,通常所说的“福利国家”是包括混合经济、充分就业、收入均等、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等内容在内的一揽子政策目标的总

8、称。“福利国家”名称的由来虽然很早,但现代“福利国家”制度是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各资本主义国家面临国家重建问题时才得以真正确立的。其时,英国经济学家贝弗里奇发表了著名的“贝弗里奇报告”,主张政府要向贫穷、愚昧、肮脏、疾病、失业等社会、经济问题开战,也即要建立“福利国家”。材料二 福利制度确实为各国社会成员谋得许多福祉,它促进了社会平等,缩短了贫富差距,杜绝了因贫困引发的许多社会问题,展示出西方民主的价值和普遍的社会关怀。然而,福利国家制度也存在一些弊端,它培植社会惰性,降低社会发展效率,并成为国家沉重的财政负担,进而引发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福利制度有利也有弊,当务之急是政府在试图平衡社

9、会各阶层利益时,一定要从真正的社会公正角度出发,在建立有效的福利制度的同时必须兼顾公平和效率,这样才能利得其法,趋利弊害。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指出现代“福利国家”制度确立的背景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2)依据材料二指出“福利国家”制度的利弊。(3)根据你的所见所闻,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你认为还需解决哪些问题?单元检测一、单项选择题1B 2C 3C 4A 5D 6C 7C 8B 9D 10C 11D 12D 13A二、非选择题1(1)美国的经济状况对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影响重大。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经济大国,长期以来,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得益于美

10、国的经济繁荣,欧洲的工业国家及日本都在美国开辟市场。美国经济危机的爆发必然会迅速波及到其他资本主义国家。(2)措施:胡佛政府被迫采取了提高关税的保护措施,高筑关税壁垒以保护国内的市场。效果:美国的保护主义经济政策,最终自食恶果,那些已经陷入极度贫困状态的国家均已丧失了购买美国产品的能力;而且使整个世界的经济形势变得更为糟糕,把全球都投入到失业、贫穷、饥饿的噩梦之中。2(1)材料一对经济危机采取的是自由放任的政策,让市场自身调节矛盾,反对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材料二则相反,采取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2)胡佛对经济危机采取了自由放任的政策,反对政府通过强制手段直接干预经济,呼吁劳资双方和政府在“自愿合

11、作”的基础上解决问题。结果使美国经济危机更加恶化。罗斯福采取了加强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和管理的政策,实施“新政”。结果使美国逐渐走出经济危机。3(1)背景:现代“福利国家”制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各资本主义国家面临国家重建问题时确立的。目的:解决社会贫穷、愚昧、肮脏、疾病、失业等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2)利:促进了社会平等,缩短了贫富差距,杜绝了因贫困引发的许多社会问题,展示出西方民主的价值和普遍的社会关怀。弊:培植社会惰性,降低社会发展效率,并成为国家沉重的财政负担,进而引发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3)职工失业保险、医疗保险、最低工资制、农民工的待遇规定、农民工子女上学保障等等。略- 5 -专心 爱心 用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