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政治复习教案1-10课苏教版.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7511677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2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政治复习教案1-10课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九年级政治复习教案1-10课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九年级政治复习教案1-10课苏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九年级政治复习教案1-10课苏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九年级政治复习教案1-10课苏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政治复习教案1-10课苏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政治复习教案1-10课苏教版.doc(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学习内容 第1单元 亲 近 社 会 第1课 积极的生活态度 学习目标1、感受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的行为。2、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逐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学习重点懂得运用所学知识去践行学习难点明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学法提示问题讨论法、阅读感悟法导 学 过 程自主空间一、知识网络: 网络构建: (1)物质生活变化 1、体验生活变化 (2)文化生活变化 (一)感受社会变化 (1)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的巨大变化2、领略现代文明 (3)新阶段的奋斗目标及新问题、新挑战 (4)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个人离不开社

2、会 1、探究人与社会的关系 (2)社会发展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二)关心社会发展 (1)具体途径 2、从关心时事做起 (2)重要意义 (3)辨明认识 (1)理解“看客”现象1、克服“看客”现象 (2)亲社会行为及意义 (1)含义和内容(三)学会亲近社会 2、遵守社会公德(2)重要意义 (1)表现3、善于明辨是非 (2)要求 (1)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1、忠于职守 (2)全面认识并承担责任(四)自觉服务社会 (1)争做自愿者 2、乐于奉献 (2)为人民服务二、问题归纳:第一课第一框1. 人类创造物质生活资料的途径是什么?(P2.2)2. 推动社会变化发展的原因是什么?(P3.2)3. 我国目前主要

3、面临那些问题?(P5.5)4. 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是什么?(P5.倒1)第一课第二框1. 什么是人类社会?个人为什么离不开社会?(P6.倒1)2. 为什么说“人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人的本质属性是什么?(P7.1)3. 社会能不能离开个人?为什么?(P7.中)4. 了解时事的途径有哪些?了解时事有什么好处?(P7. 倒1)5. 青少年为什么要关心社会?(P8)第一课第三框1. 什么是亲近社会?为什么要亲近社会?怎样亲近社会?(P9)2. 对社会的冷漠情绪主要有哪些表现?我们应该怎样做?(P9)3. 什么是社会公德?我国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要遵守社会公德?(P10

4、)4. 青少年怎样做到明辨是非,抵制社会不良现象?(P11.中)第一课第四框1. 为什么要履行职责?(即“为什么要服务社会?”)(P12.1)2. 公民最重要的责任是什么?(P12.1)3. 怎样亲近社会、服务社会?(P12-15)三:温故知新(一)、填充题:1、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改造着 ,改造着 。2、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人们的 不断提高, 不断变化。人们往往从日常生活的变化中感受到 、 。3、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用于 的消费不断增长, 、 、 、 、 等,已成为许多城乡居民的生活内容。4、广大人民群众的 不断增强,积极参与本地的 、 、 等政治生活。5、人类社会从原始的野蛮时代到创

5、立古代文明,从古代文明发展到现代文明,是 、 、 相互促进、全面发展的过程。6、在当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 ,极大的改变着世界的面貌和人类的生活。7、 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国家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8、在 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开拓进取,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 、 、 、 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9、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也面临着许多问题、新的挑战, 、 、 、 、 10、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把我国建设成为 、 、 、 、 、 的社会。11、促进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 。(二)课堂训练1

6、、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的生活内容变得越来越丰富,有学业进修、技术培训、上网浏览、休闲娱乐等,这些变化主要反映了 A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B文化生活日益丰富C政治生活日益扩大 D民主法治观念的不断增强2、“鼓起来的钱袋子,多起来的私人轿车,靓起来的衣着服饰,快起来的通信方式”反映了我国百姓的生活变迁,对于这些日常生活的变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变化的原因是社会生产的发展既表明为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也表现为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表明了社会在发展,文明在进步表明我国已经进入了全面小康社会A B C D3、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 A科学技术 B自然资源 C劳动者的数量 D教育4、有关现代

7、文明的产生说法正确的是 经历了从原始的野蛮时代到创立古代文明,从古代文明发展到当代的现代文明的过程是经济、政治、文化相互促进、全面发展的过程反映了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改造着社会,改造着自身极大地改变着世界的面貌和人类的生活A B C D5、伴随着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发展,政治文明建设也在不断推进。以下体现政治文明的发展的是 民主政治制度普遍建立人们的政治权利不断扩大参与国家和社会管理的渠道不断扩展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不断增强A B C D6、新中国成立前,我国是一个四分五裂的、落后的国家。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国家日益昌盛,人民的社会地位、生活水平显著提

8、高。这些成就的取得 A是在中共领导下,广大人民群众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取得的B表明我国已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C表明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D我国已进入发达国家的行列7、在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过程中,人类也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表现为( )人口迅速增长资源日益紧张环境眼中恶化地区发展不平衡贫富悬殊扩大科学技术迅猛发展A B C D8、根据统计,在发达国家,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从20世纪初的2%到20%上升到21世纪初的70%到80%。今天,我们的日常生活几乎每时都离不开电子信息服务,如网络、手机、电话等;气象卫星使人类能够预先知道自然灾害,提高了人类生活的安全性;通信卫星把全世

9、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2)上述材料对我们青少年有何启示?(三)、简答题:1、 在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过程中,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也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与挑战,这些问题与挑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 有的同学认为关心社会是成年人的事,与我们学生无关,况且关心社会也会影响我们的学习。你认为这种说法正确吗? 3、 我们平时了解时事政治的主要途径有哪些?了解国内外时事新闻有什么作用? 4、 列举一些现实生活中有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不良现象和不良疑惑,我们怎样才能抵制来自社会不良现象的侵害? 四、范例精析链接材料:材料一: 我国近年来城乡居民收入情况对照表 年 度 2002

10、 2003 2004 2005 2006 农村居民收入(元) 2476 2622 2936 3255 3587城镇居民收入(元) 7703 8472 9422 10493 11759材料二: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请你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中哪些现象?(4分)(2)结合材料,谈谈维护社会公平的重大意义。(6分)(3)你了解国家正在采取哪些措施促进社会公平?(不少于两个方面,不必展开)(2分) 附录答案: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近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2分)但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幅度要高于农村居民,城乡居民收入还存在较大差距(或:存在社会不公平现象)。(2分) (2)能促使社会合作取得成功,有利于社会合作的不断延续;(2分)能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形成,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2分)能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社会矛盾,有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2分) (3)如:公务员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