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新课程命题体会与反思培训课件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37510533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4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新课程命题体会与反思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高中化学新课程命题体会与反思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高中化学新课程命题体会与反思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高中化学新课程命题体会与反思培训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高中化学新课程命题体会与反思培训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新课程命题体会与反思培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新课程命题体会与反思培训课件(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化学新课程命题体会与反思,温州市第二十一中学 刘建臣,一新课程背景下的考试功能,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的“评价建议”明确指出:高中化学课程评价既要促进全体高中学生在科学素养各个方面的共同发展,又要有利于高中学生的个性发展。积极倡导评价目标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坚持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学生自评互评与他人评价相结合,努力将评价贯穿于化学学习的全过程。高中化学课程倡导评价方式的多样化,以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得到发展。,在高中教学中运用纸笔测验,重点应放在考查学生对化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化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

2、关系的认识和理解上,而不宜放在对知识的记忆和重现上;应重视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单是强化解答习题的技能;应注意选择具有真实情景的综合性、开放性的问题,而不宜孤立地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测试。,从这里可以看出,新课程背景下的考试功能发生了三个明显的变化:,1.用多元化的、多层次的评价方法去评价一个个不同的个体,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习的信心,要使每位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克服自己的劣势,从而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2.对学生的评价从单纯重结果向重过程、重方法转移过来,重视学生获得答案的思考与推理,重视对学生思维的评价,要能有效的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

3、度和科学的探究精神,有益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形成,能实现“三维目标”的全面发展。,3.侧重于学生解决问题或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创造力。这样,评价的重点就由知识性的内容转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或方法上。,3.新课程标准在测试命题上要注意在考查学生所必需的知识、技能与方法的基础上,全面考查学生在新情境下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不仅考查学生对这些知识的记忆、重现和描述,还要从这些知识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等问题的关系上考查学生的理解程度和应用这些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试题的选取要注意适当从工业生产、科学技术研究成果、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为素材的化学问题,以问题解

4、决为目标,综合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新课程的化学试题的命制则是以“能力立意”为主,注意“三维目标”的达成。这种命题方式能全面考查学生在新情境下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学生既要理解、掌握陈述性知识,也要具备一定的分析、综合能力,才能做到融会贯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取得考试的好成绩。,三命题原则,我们在命题的时候,要达到新课程对化学试题命制的以上要求,就必须把遵循一定的命题原则。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模块测试命题以国家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为依据,考察内容和要求应与课程标准的规定一致。具体地说,命题应遵循以下原则:,1、要注意对基础知识、基

5、本技能的考察,避免盲目拔高。应灵活多样地考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教学促进学生有意义的学习,引导学生使用正确的学习方法,避免知识的简单重复和技能的机械组合。,3、要注意从实际出发选取试题素材,考察学生在实际情景中提取信息、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社会实际学习化学,并为生活、社会服务,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2、要注意对科学探究能力和综合能力的考察,注重过程和方法,引导学生注重探究过程,培养学生从整体上认识事物、分析现象和把握规律。,4、试题内容应正确无误,表达清晰准确;试卷结构要科学、合理,题量适当,难易程度符合实际情况;试卷形式要规范,格式要正确。,除此之外,命题要切实做到科

6、学性、守纲性、严密性、准确性和艺术性相结合,还要注意一下几点:(1)不出偏题、怪题、超纲题。(2)问题的用语简明、准确,无暗示性,不会使考生误会或产生歧义。(3)问题的正确答案要有定论。(4)要有较高的信度、效度。(5)要编写试卷参考答案,制订试卷的评分标准。(6)把握命题材料的使统性、时效性、可读性、问题设计的科学性、针对性、经典性。(7)处理好稳中求变的“稳”与“变”关系。(8)处理好“能力立意”与“基础知识”关系。(9)要求尽量使用原创题,突出情境立意之新颖。引用试题均要作一定程度的改选或改编。,四命题体会,项目,知识主题,(一)方法与过程 命题时首先要设计试题编制要求和编制蓝图,决定试

7、题抽样内容,然后才来设计题。例如:在命制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模块学业考试试题时,我设计了高中化学有机化学基础模块学业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接下来就是编制试题了,要围绕三维目标展开并且要遵循下面的程序:立意-情境-设问。“立意”就是考什么,即考察学生的哪些知识点,对学生能力的考察要达到什么层次。“情境”就是用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将所考查的内容进行包装,要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尤其是要尽可能选用学生身边的材料导入,以激发学生观察社会、观察生活,体现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求。“设问”指考查方式,要求灵活、多样,多角度进行设问。,例如:温州市部分中学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一化学试卷中,

8、第1题:国际互联网上报道:“目前世界上近20亿人患有缺铁性贫血”。这里的“铁”是指( )A铁单质 B铁的化合物分子 C铁元素 D氧化铁,本题为了考查学生对元素、分子等基本化学用语的掌握情况(即“立意”),给出了:“国际互联网上报道:目前世界上近20亿人患有缺铁性贫血,”这一情境。,再如:“喷水溶液法”是一种使沙漠变绿洲的新技术,它是先在沙漠中喷洒一定量的聚丙烯酸酯水溶液,水溶液中的高分子与沙土粒子结合,在地表下3050cm处形成一个厚0.5cm的隔水层,既能阻止地下的盐分上升,又有拦截、蓄积雨水的作用。下列关于聚丙烯酸酯的说法错误是 A单体的结构式为CH2=CHCOOR B由单体合成聚丙烯酸酯

9、属加聚反应 C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 D有固定的熔沸点,在编制试题的基础上来进行试卷编制,就能较顺利、较完整地考虑试题的难度分布、分数分配和题型的安排顺序等,还要根据学生考试心理、编排试题难易的顺寻,以及难度的控制等工作。试卷编制完毕以后,最好能在保密的情况下,找人做一做,看试题分量和考试时间是否基本吻合,过深、过浅、超时、剩时都不利于提高考试的信度。,试题的命制必须重视对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情况的考查,其中又以考查学科最重要的主干知识和技能为重点。化学课程标准强调:“考核的重点不要放在知识点的简单记忆和重现上,不应孤立地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测试,而应放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背景中去评

10、价,从知识的整体联系上去考核” 。试题的选材应注重问题的能力立意,避免死记硬背。此外还要提高命题的技巧,如试题的设计具有启发性,能激发学生答题的兴趣和动机;试题的措辞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有利于学生真实水平的正常发挥。,(二)如何达成“三维”目标,1.“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命题策略与命题技术,例如:温州市部分中学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一化学试卷中,第3题(普通中学做)日常生活中常用到下列物质,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降温用到冰水混合物 B.做饭用的不锈钢锅 C餐饮用的可口可乐 D.消毒用的碘酒,再如:温州市部分中学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一化学试卷中

11、,第7题:下列各组混合物能用分液漏斗直接分离的是 ( ) A醋与水 B油与水 C食盐与水 D水与酒,分析该题目的是考察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以及判断,这些概念不是单纯地从背诵它们的定义去考察,而是将这些概念放到具体的物质中,而且这些物质都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很贴近学生、贴近学生的生活,考察方式灵活,不仅要求记忆、理解这些概念,更要求掌握这些概念的应用。,新课改背景下试题的命制还要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的考察。除了考查一般的知识与能力,还要重点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系统思考的能力以及大胆创新、勇于探索的精神。题目设计应体现对思维过程的考察,而不是仅仅重视思维的结果。对思维过程的重视是新

12、课程学习方式改革的重要方面,良好的思维习惯与科学的思维过程是高中生应具有的重要学习能力。“过程与方法”倡导过程与结果并重,知识与思维方法并存。“过程与方法”实质是思考问题的认知建构过程,了解知识产生的背景、规律、特点,透过现象了解本质,关注探索的过程、方式、手段、途径,掌握学习策略,体会过程中所蕴含的化学思想与方法,把知识的记忆过程转化为掌握知识所需的能力培养过程。,2.“过程与方法”的命题策略与命题技术,例如温州市部分中学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一化学试卷中,第27题: 为了证明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一氧化氮,某校学生实验小组设计了一个实验,其装置如下图所示,B为一个用金属丝固定的

13、干燥管,内装块状碳酸钙固体;E为一个空的蒸馏烧瓶,F是用于鼓入空气的双连打气球。,分析 该题注重考察了“要证明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一氧化氮”这一实验过程的操作和推理。如果不搞清实验的目的、看懂装置图,如果只注意实验的结果而不注意实验的过程、方法,是不能正确回答的。,实验时,先将B装置下移,使碳酸钙与稀硝酸接触产生气体,当C处产生白色沉淀时,立刻将B装置上提,使之与稀硝酸分离。该组学生设计此步操作的目的为 。 (2)将A中铜丝放入稀硝酸中,给装置A微微加热,在装置A中产生无色气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装置E中开始时出现浅红棕色气体,用F向E中鼓入空气后,可观察到烧瓶E内气体颜色加深,

14、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 (4)一段时间后,C中白色沉淀溶解,其原因是 。 (5)装置D的作用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命题策略与技术,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评纳入考试机构考评的范畴,是考试机构从单纯考试向全面评价转变的重要标志,也是新课程改革一项重要的任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考试更具教育功能,凸显了教育过程对人的生命的关注和育人的时代要求。新的教学观认为,教学的价值,要从单一的传递科学知识转为培养能在当代社会中主动、健康发展的一代新人。 因此,新课程明确要求,在制订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时,要注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要求。,例如:温州市2007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化学必修结业测

15、试卷中,第13题:2006年3月2日英国泰晤士报报道说,英国食品标准局在对英国与法国贩售的芬达汽水、美年达橙汁等230种软饮料检测,发现含有高量的致癌化学物质苯。报道指出,汽水中如果同时含有苯甲酸钠(防腐剂,C6H5COONa)与维生素C(抗氧化剂,结构式如图),可能会相互作用生成苯。苯与血癌(白血病)的形成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下列说法一定不正确的是 ( ) A苯分子的空间结构是对称的 B苯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多种取代反应 C维生素C在碱性溶液中能稳定存在 D维生素C可溶于水,例如:温州市部分中学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一化学试卷第1题:2011年被联合国大会定为“国际化学年”(I

16、nternational Year of Chemistry),以表彰化学学科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对人类文明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为防止中秋月饼等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常在包装袋中放入生石灰 B海水淡化能解决淡水供应危机,向海水中加净水剂明矾可以使海水淡化 C光纤通讯是一种新型通信技术,目前长距离光纤通讯系统已经投入使用,光纤通讯的光学纤维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D今年春天,在我国南方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旱情,缓解旱情的措施之一是可以用干冰或溴化银进行人工降雨,分析这两道题从食品安全、化学对社会和人类文明入手,多角度考查学生的基本化学素养。学生在考察化学知识的同时也受到了健康的教育、化学情感教育,体现了新课标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要求。,最后还要对所编制的试题进行质量方面的分析。一份试题的质量如何,要从难度、区分度、信度、效度等方面进行分析,以确保自己所编制的试题是高质量的试题。,区分度是指试题对不同考生的知识、能力水平的鉴别程度。如果一个题目的测试结果使水平高的考生得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