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的血压管理PPT课件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137509417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6.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糖尿病患者的血压管理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糖尿病患者的血压管理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糖尿病患者的血压管理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糖尿病患者的血压管理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糖尿病患者的血压管理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糖尿病患者的血压管理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糖尿病患者的血压管理PPT课件(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糖尿病患者 血压管理的专家共识,1,糖尿病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趋势正在加剧,DIABETES,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的改善,2,2017年及2045年世界各地区糖尿病患病人数及增长率(20-79岁),2017年公布第八版“IDF糖尿病地图”,新版地图显示,目前全球有4.25亿糖尿病患者,预计到2045年,将会有近7亿糖尿病患者。,3,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公布的第八版“IDF糖尿病地图”显示:,2017年,中国大陆约有1.144亿糖尿病患者(20-79岁),居全球首位。,(红色竖线代表的是医疗卫生支出),4,中国糖尿病患病率达11.6%,2007-2008年,2013年9月,中国成人糖尿病流行与控

2、制现状对中国18岁及以上成人进行的大型调查研究报道:,糖尿病学分会CDS对国内14个城镇20岁以上人群中的4万多人进行了调查:,5,关注控制高血糖以外的相关因素,血糖的控制:,降糖策略;,多项多中心临床研究的循证医学证据显示 血糖控制的基本原则,6,糖尿病患者 多重危险因素综合管理,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2010年9月,7,糖尿病患者多重危险因素综合管理 生活方式管理 血压管理 微量白蛋白尿筛查与干预 血脂管理 抗血小板管理,8,中国糖尿病患者 血压管理的专家共识,内分泌学分会2012年,9,血压每下降10 mmH

3、g任意糖尿病相关终点风险降低12%,BMJ.2000;321;412-419,23所医院4801UKPDS患者的前瞻性观察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预后与血压密切相关,UKPDS,降低血压可显著减少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事件被众多医学证据所证明,10,2012中国糖尿病患者血压管理专家共识提出:,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2 ; 8(28):614-618,11,降压治疗的时机和目标,降压治疗的四项原则,糖尿病患者 血压管理,12,所有血压140/90 mmHg的2型糖尿病患者均应: 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同时,积极启动降压药物治疗,13,14,从2005年2010年看:糖尿病伴高血压强调严格的治疗目标,200

4、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7ESH/ESC(国际心脏和高血压学会)指南,2007 NKF(国际肾脏基金会) 指南,2008ASH(美国高血压协会)指南,2010ADA(美国糖尿病协会)指南,降压目标值 130/80mmHg,15,2013年中国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注 *:毛细血管血糖,.,1,糖尿病研究,强化血糖控制与糖尿病血管转归,控制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美国退伍军人糖尿病研究,强化血糖控制为主要手段,预设的HbA1c靶目标值分别为小于6.5%、6.0%和6.0%,期望通过强化降糖达标来证明是否能给病程相对较长或有心血管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带来心血管益处。,17,ACCORD

5、研究强化降压未显著降低主要复合终点事件,降压治疗后两组血压平均水平 标准降压 133.5mmHg vs. 强化降压 119.3 mmHg, = 14.2 mmHg,研究发现:强化降压(收缩压120 mm Hg)较之常规降压患者未进一步获益,强化治疗增加了总体死亡率,因此提前终止了研究,18,ACCORD研究强化降压未显著降低主要复合终点事件但更有效卒中风险,降压治疗后两组血压平均水平 标准降压 133.5mmHg vs. 强化降压 119.3 mmHg, = 14.2 mmHg,19,对其二级终点进一步分析显示强化降压组患者卒中发生率显著降低。 考虑到我国人群卒中发生率显著高于欧美国家,因此严

6、格控制血压水平,降低卒中致残致死率对于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ACCORD 降压分支研究带来了对降压目标的新思考,20,2012中国糖尿病患者血压管理专家共识:,提出我国糖尿病患者血压 “分层管理” 血压目标值个体化,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2 ; 8(28):614-618,21,2012年我国糖尿病患者血压分层管理,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2 ; 8(28):614-618,22,BP,BP ,BP ,BP ,代谢综合征 血脂异常 高血压,LVH IMT 微量蛋白尿 轻度肾病 近期糖尿病,MI 卒中 CHF ESRD,心绞痛 TIA 跛行 蛋白尿 中度肾病 糖尿病,亚临

7、床 器官损害,危险因素,临床疾病,心血管事件,死亡,Zanchetti et al., J Hypertens 2005; 23: 1113,糖尿病患者血压达标越早,获益越大,23,糖尿病患者 血压管理,糖尿病患者多重危险因素综合管理中国专家共识,降压药物治疗的四项原则,小剂量开始,优选 长效制剂,联合 用药,个体化原则,24,共识对于降压药物选择的建议,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ARB和ACEI 基于大量临床试验证据ARB与ACEI被推荐为治疗糖尿病 伴高血压的基石药物 ARB/ACEI不仅有效降压,而且有效改善糖代谢,并可 显著减少尿微量白蛋白排泌、延缓肾脏损害的进展等, 因而被推荐为

8、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的首选降压药物,糖尿病患者多重危险因素综合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5,共识对于降压药物选择的建议,CCB 长效CCB 具有可靠的降压效果和靶器官保护作用,且对 糖代谢无不良影响 可用作不能耐受ARB/ACEI治疗的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 的首选药物,或在单用ARB/ACEI 治疗血压不能达标时 与之联合应用 利尿剂 不推荐将此类药物作为高血压伴糖代谢异常患者的首选药物 小剂量噻嗪类利尿剂( 25 mg)对糖代谢的影响甚微,联合 应用ARB/ACEI+小剂量噻嗪类利尿剂可显著增进降压效果, 提高血压达标率,降低低血钾发生率,糖尿病患者多重危险因素综合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6,共识对于降压

9、药物选择的建议,-受体阻滞剂 不推荐将此类药物作为高血压伴糖代谢异常患者的首选药物 对于存在交感张力增高、心动过速、冠心病和心力衰竭的 患者,可考虑在ARB/ACEI 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 -受体阻滞剂 不推荐将此类药物作为高血压伴糖代谢异常患者的首选药物 对于应用ARB/ACEI、CCB 和利尿剂治疗后血压仍不能达标 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考虑联合应用此类药物,糖尿病患者多重危险因素综合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7,ARB/ACEI,+,CCB,2012ADA糖尿病指南: 为使血压达标一般需联用多种药物(使用2种药物的最大剂量)。,2012中国糖尿病患者血压管理专家共识: ARB/ACEI联合CC

10、B治疗,糖尿病高血压患者需联合治疗,机制互补,增强降压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保护靶器官 有利于改善血管内皮功能,28,降压目的是降低心血管事件和死亡,29,建议所有特定年龄段的男(40岁以上)、女(50岁以上)均应进行一次完整的心血管风险评估,指南中明确提出IMT、PWV等多项指标可作为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European Guidelines on CVD preven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 2012.,关注独立预测因素 重视心血管风险评估,2012年5月3日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最新公布 心血管疾病预防指南,2012ESC心血管疾病预防指南: 应重视心血管

11、风险评估,30,2017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强调:血管指标是独立于血压的心血管事件预测因素,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和粥样斑块可独立于血压水平预测心血管事件,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增快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31,IMT,内中膜厚度的五分位数,颈动脉IMT是心脑血管事件的重要指标,脑卒中的发生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密切相关,每千人年心梗或卒中比率(%),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1999;340:14-22,32,Laura Tripkovic, Kathryn Hart. Summer Meeting 30 June3 July 2008,PWV可以反映血管内皮及动脉僵硬度的变化,测量PWV,PWV,PWV可评估大动脉的弹性及硬度,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PWV(m/s)=L/ t (两个压力记录部位之间脉搏波传导距离 / 传导时间) PWV反映测量两点间的动脉节段弹性,动脉弹性降低,则PWV增加,颈-股 PWV,肱-踝 PWV,33,小 结,糖尿病血压管理,34,Thank you !,35,2020/7/8,3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