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体滑坡及泥石流应急预案.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7508349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体滑坡及泥石流应急预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山体滑坡及泥石流应急预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山体滑坡及泥石流应急预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山体滑坡及泥石流应急预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山体滑坡及泥石流应急预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体滑坡及泥石流应急预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体滑坡及泥石流应急预案.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迪庆州维西迪庆州维西(塔城塔城)至德钦公路改建工程茨中隧道工程至德钦公路改建工程茨中隧道工程 山山体体滑滑坡坡及及泥泥石石流流 应应急急预预案案 编制:编制: 复核:复核: 审核:审核: 施工单位:核工业华东建设工程集团公司迪庆州维西施工单位:核工业华东建设工程集团公司迪庆州维西(塔城塔城) 至德钦公路改建工程茨中隧道工程至德钦公路改建工程茨中隧道工程 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部 二二 0 一四年四月二十八日一四年四月二十八日 目目 录录 第一章、编制依据、原则第一章、编制依据、原则.1 第二章、工程概况第二章、工程概况.1 第三章、山体滑坡及泥石流应急工作重点及在汛期存在的潜在隐患第三章、山体滑坡

2、及泥石流应急工作重点及在汛期存在的潜在隐患.4 第四章、山体滑坡及泥石流应急准备第四章、山体滑坡及泥石流应急准备.5 第五章、山体滑坡及泥石流应急响应程序第五章、山体滑坡及泥石流应急响应程序.10 山体滑坡及泥石流应急预案山体滑坡及泥石流应急预案 第一章、第一章、编制依据、原则编制依据、原则 1、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 393 号)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 云南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筹建处及总监办下发山体滑坡及泥石流应急预案工作文件有关要求及项目预 备工作情况 2、编制原则、编制原则 为

3、及时、有效而迅速地处理山体滑坡及泥石流事故,避免或减轻山体滑坡 及泥石流对人身、生活、生产安全构成的危害,提高项目在雨季施工期间洪 涝灾害或突发山体滑坡及泥石流等紧急状态发生时的应急行动能力;保护人 员的生命、减少财产损失、控制和消除事故;事故后使生产、生活快速恢复 到正常状态或得到进一步的改善,依照“预防为主、统一指挥、分级负责、 区域为主、单位自救、社会救援” ,建立安全保障体系,充分做好物资储备供 应,落实应急相应队伍的原则,制定本应急预案。 第二章、工程概况第二章、工程概况 1、工程概述、工程概述 迪庆州维西(塔城)至德钦公路改建工程 茨中隧道工程项目,起、讫点桩号 为:K191+95

4、9.536K194+823.947,全长2864.411 米,其中:茨中隧道起、讫点 桩号为:K192+185K194+615 全长2430 米,为单拱长隧道;日米桥起讫桩号为: K194+624K194+704 全长80 米,为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 梁桥。 2、沿线地形、地质、气候、水文等自然地理特征及其与公路建设的关系、沿线地形、地质、气候、水文等自然地理特征及其与公路建设的关系 2.1、地形、地貌、地形、地貌 项目位于去南省西北隅,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境内,其交通位置位于德 钦县燕门乡以南约 9 公里的茨中村对面的山前斜坡地段,场地交通较为不便。 项目地处青藏高原南缘横断山脉的云岭、

5、碧罗雪山亚高山带,属滇西北纵 谷山原地貌单元,山脉总体呈北西走向,河流亦呈北西或近南北向展布,与 地质构造线近乎一致。区内由一系列南北走向的高山与河流相间组成,峰峦 重叠,山高谷深,地势总体北高南北,西高东低。 项目左侧邻近澜沧江,滑坡段海拨高度为 18652280m,地貌单元属构造、 剥蚀中高山地貌,地形陡峻,坡角约 4065。公路地面高程 1841.90 米、山 脊高程 2508.00 米,高程差 666.10 米,地面坡度最大可达 62.8 度,地形变化 极大。 2.2、气候特征、气候特征 项目区气温因受山区地貌制约,呈垂直立体分布,在不同高程和不同地形 的小气候带,有着较大差异;相同海

6、拔不同地段又因迎风、背风、降水多寡、 植被优劣、阴坡阳坡、山坡或谷地等因素,呈现不同的气温数值。 项目区气温带垂直分布,气温与海拔的高度变化关系为 0.52 度/每 100 米, 年平均气温 11.5 度,最冷月为一月,平均气温 3.6 度;最热月为 7 月,平均 气温 18.4 度,年温差为 14.8 度。地域降水介于怒江多雨区与金沙江干热河谷 少雨区之间,年降水量平均值为 966.0 毫米。每年雨季有两个,第一个是 2 月 20 日4 月 14 日,当地称“小雨季”;第二个是 6 月 11 日9 月 30 日。当地 称“大雨季”。但是降水的空间分布不均匀,南部多于北部,西部多于东部, 山顶

7、多于谷地。在高程、水汽来源、地形走向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降水沿 高程梯度变化从西到东,从南到北逐渐减弱。 2.3、上述因素与公路隧道工程建设的关系、上述因素与公路隧道工程建设的关系 本工程为澜沧江上游公路沿江布设,隧道工程位于江边上段,与江水面高 差 100m 左右,全长 3.6 Km,主要施工项目包括路基工程、涵洞工程、桥梁 工程、隧道工程、防护工程,根据工程施工安排,本项目施工经历雨季施工 的项目有桥梁工程、隧道工程、路基防护工程等。本项目山体滑坡及泥石流 易发部位有:进口施工队驻扎区旁直立边坡、原维德二级公路老路段临时便 道高边坡、拌合站旁松散堆积体高边坡、K193+666 桥梁处大冲积

8、沟等。 边坡的安全影响全项目人身安全。做好山体滑坡及泥石流的预防和应急抢 险,制定好应急预案,对本项目人员、生活、生产正常运作及防汛工作有十 分重要的意义。 山体滑坡及泥石流是一种土、石、水相混合的流动体,该流动体挟有的土 石固体碎屑物含量在 15%80%,它不同于一般的山洪,冲刷撞击能力都远大 于山洪,常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及工农业生产造成巨大危害。本事故的应急处 理,根据事件的严重性,组织部分或动员全体官兵的力量进行抢救。项目部 经理是危机事件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本单位的危机事件管理工 作。 第三章、山体滑坡及泥石流应急工作重点及在汛期存在的潜第三章、山体滑坡及泥石流应急工作重点及在

9、汛期存在的潜 在隐患在隐患 1、山体滑坡及泥石流工作重点及在汛期存在的潜在隐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地、山体滑坡及泥石流工作重点及在汛期存在的潜在隐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地 方:方: (1)进口施工队驻扎区后山直立边坡部位 由于受地质地形条件限制影响,进口施工队驻扎区选址处后山所处坡面物 质风化作用强烈,坡面破碎,陡峭直立。在汛期来临之际要重点做好边坡危 石、孤石排险工作,并设置相应拦挡。当出现暴风雨时应时刻警戒发现危险 及时撤离。以保证驻扎区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2)原维德二级公路老路段临时便道高边坡地质灾害预防 本项目所处路段坡面物质风化作用强烈,坡面破碎,在原建公路侧设有几 处冲沟泥石流下渣平台

10、,在雨水冲刷下极易诱发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对项目 施工造成影响,堵塞当地交通。我方将安排两名巡检人员,专门负责交通管 制及放行。 (3)拌合站旁松散堆积体高边坡部位 由于拌合站处上方为松散堆积体高边坡下、下方临澜沧江岸边,在汛期 到来之际,在受强风暴雨洗礼冲刷下唯恐山体滑坡及位移产生趋势,对拌合 站的设备将构成威胁。我方将拌合站驻扎人员搬离至安全地带日米村处,施 工驻地只留 12 人值守,并建立了安全值守制度。为了预防和防止山体滑坡 位于造成灾难性事故发生,我施工单位将一如既往的对山体进行监测做好预 警工作。并根据具体地形、地质条件设置桥涵、浆砌边沟、截水沟等排水设 施,完善区域内排水系统。 (

11、4)K194+666 桥梁处大冲积沟部位 K194+666 桥梁处对应位置为泥石流大冲积沟,由于此冲积沟汇水面积广 阔而狭长,此位置施工应尽可能避开暴雨季。并尽快施作完桥梁下部结构, 并完善排水系统,确保排水畅通。 2、各项潜在隐患防治措施、各项潜在隐患防治措施 各施工作业点需根据各自工程量安排队伍,制定合理的施工工期。在施工 中,应严格按照招标文件、规范的要求,合理安排,精心组织,确保施工质 量。做到工程建设“经济合理,结构安全”,尽量较少大填大挖,避免山体失 稳,减少水土流失。根据具体地形、地质条件设置桥涵、浆砌边沟、截水沟 等排水设施,完善区域内排水系统,保护和改善天然水系。施工中除必须

12、除 去的植被外,应尽量少破坏路线两侧的森林植被,以免造成水土流失或潜在 的地质病害。在可能诱发地质灾害路段加强防护工程建设,切实做好水土保 持;注意原有绿色植物,最大限度地利用区域内原有林木,同时使用人工栽 培办法,在沿线重建绿色生物环境。 第四章、山体滑坡及泥石流应急准备第四章、山体滑坡及泥石流应急准备 为应对在雨季汛期到来后可能出现的上述灾害事故发生的情况,项目部从 各方面做好充足准备,以保证在出现紧急情况的时候能够有组织,迅速采取 措施行动,减小灾害带来的影响和损失。 1、应急救援机构与职责、应急救援机构与职责 为保证项目防洪应急救援预案反应迅速,协调有序,明确应急救援过程中 各责任部门

13、、人员职责,保障洪涝灾害或突发泥石流等紧急状态发生时抢险 救援人员、物资、设备能及时到位,做到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分级响应、 资源共享、全体参与,项目部成立山体滑坡及泥石流应急预案应急救援领导 小组,由项目经理任组长,项目副经理任副组长,项目各部门负责人、工区 责任人为组员。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下设项目部山体滑坡及泥石流应急预案工 作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质部。 (1)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组 长:敖华文(项目经理) 副组长:陈 健(项目副经理) 、杨坚铭(工程部长) 组 员:陈所平(安质部办公室) 、唐中南(专职安全员) 、杨泽恒、李永玖 (现场指挥官) 、郭永红(通讯联络员) 、夏超(技术组长) 、

14、代光银(电工) 、 贺光举(机械负责人) 、李高唐(会计) 、张腾俊(物质采购) (2)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工作职责 组长职责 全面负责汛期洪涝灾害或突发泥石流等紧急状态时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 指挥、协调工作;在发生紧急状况时下令启动应急救援程序;在险情得到有 效控制,环境影响区域得到控制消除,险情原因得到调查明确后宣布解除应 急状态。 副组长职责 负责协助组长进行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指挥、协调工作,在灾害超出项 目自身救援能力时,负责联系当地政府、医疗消防机构等社会力量共同解决 灾害带来的影响。 小组成员职责 安全环保部陈所平 负责编制符合本项目特点,可行的应急救援预案及措施方案,在灾害发生 前

15、做好应急救援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对预案进行演练,找出不足及需改 进之处。发生地质灾害后做好灾情的调查及上报工作。 物资设备部张腾俊 灾害发生前做好应急救援物资设备购置、准备、调度,保证抢险救援物资 储备的充足及质量。在灾害发生后保证抢险救援物资、设备能及时投入到抢 险救援工作。 通讯联络员郭永红 负责在灾害发生前联系当地社会资源,保证在发生地质灾害后,在必要时 候能及时联系到社会救援帮助;灾害发生后联系当地医疗卫生、通信部门抢 救伤员、做好当地的卫生防疫工作,保证当地通讯联络通畅。 工程部杨坚铭 根据工程现场情况编制适应、可行的雨季施工安全保证措施,在发生灾害 事故后协同安全环保部,工区负责人对灾害原因进行调查,找出原因,制定 有针对性的治理方案,防止灾害事故的扩大。 施工队伍现场指挥官杨泽恒、李永玖 配合项目山体滑坡及泥石流应急预案工作,参与制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