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教学设计培训资料

上传人:go****e 文档编号:137501525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教学设计培训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教学设计培训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教学设计培训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教学设计培训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教学设计培训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教学设计培训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教学设计培训资料(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教学设计精品文档课题名称 辽、西夏与北宋的建立设计者王治刚授课年级七年级一、课标描述:知道辽、西夏与北宋的对峙局面。二、教学目标:(一) 知识与能力:1、了解北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的基本史实,包括党项契丹的先后兴起与建国,辽宋战争、宋夏和战等,掌握史料实证的能力,把握民族政权并立这一特殊时代的基本脉络。2、通过评价澶渊之盟与宋夏和议,培养学生全面客观、辩证地评价历史上民族之间的和战关系及战争性质,进而确立唯物史观。(二)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强化学生对民族政权统治区域及并立关系的掌握,并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2、通过列表归纳的方法帮助学生理清各民族政权建立的基本情况。3

2、、通过历史纪录片视频的方法突破本课的重难点宋辽和战,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评价澶渊之盟。(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到契丹、党项等少数民族对我国北部和西北部边疆地区的开发作出的重大贡献,对形成现在的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形成作出了重大贡献。2.认识到这一时期民族政权间战争频繁,但民族友好、民族融合始终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 3.只能从正义与非正义的角度来分析民族间战争的性质;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正确地看待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不要唯“汉”独尊,树立民族间战争的正确评价方法。教学重难点:重点:澶渊之盟的签订,辽、西夏与北宋之间的并立关系。难点:民族政权之间的并立是通过彼此之间的和、战关系表现出来。三

3、、学情分析:初一学生受知识水平限制,以及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有限,对北宋与辽、西夏之间的议和、交往往往不能正确认识。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分析,如果不议和,继续交战,会出现什么状况?和议后双方的交往又是一种什么情形?通过问题的探讨,使学生认识到历史上中华民族大家庭内部各民族和平共处,共同繁荣是民族关系的主流。四、教法与学法: 教法:教师通过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课堂展示的方式完成契丹族与党项族兴起发展与建国的教学任务,以问题探究教学策略和合作学习教学策略树立学生正确的民族观与民族间战争的正确评判方法,通过情感体验教学策略突破本课的重难点,即宋辽、宋夏间的和战关系。 学法:本课的头绪较多,学生需要抓住中

4、心问题:“辽、西夏的兴起与北宋的并立(和战)。”认识到这一时期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特点,需要通过地图从空间上强化学生对民族政权统治区域的掌握,可以通过列表归纳掌握重要的史实。教学资源:视频、课件、黑板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媒体(资源)设计意图、依据一、课程导入同学们,请问大家有看过杨家将、杨门虎将或杨门女将电视剧吗?(播放视频)有看过的同学知道这些电视剧的背景是中国历史上的哪个王朝呢?北宋,杨家七郎七子去一子回的悲剧发生在与哪个少数民族政权交战的过程中呢?交战的一方首先是北宋,北宋的建立者通过陈桥驿兵变黄袍加身的是谁?他于960年建立北宋之后,将都城定在哪里?与北宋交战的是处于

5、北宋北部的辽国,这一时期,与北宋、辽并立的还有西夏王朝,出示辽、西夏与北宋并列形势图,这些王朝分别是由哪些民族建立的呢?对,契丹族与党项族。那么北宋与这两个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关系会如何发展?聆听思考并回答问题:1.北宋,辽2.赵匡胤(宋太祖)。都城:开封(东京)。3.契丹族与党项族视频1.通过历史电视剧导入,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此同时回顾旧知,为本课宋、辽、西夏并立的局面和宋辽、宋夏关系的展开做铺垫,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2.通过出示“形势图”使学生在时空观念上认识三个并立的政权。二、契丹族与党项族1. 契丹族首先,老师给大家讲解契丹族的兴起和族名的含义,并且出示诗歌(行营到处即为家,一

6、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tin猎是生涯),让学生思考契丹的生活特点?其次,播放视频契丹族起源的视频,看看契丹的兴起。最后,请一位小老师讲述契丹建国的基本史事。由小老师的讲述,我们不仅知道契丹族的英雄(耶律阿保机)于何时建立辽国,并将都城定在哪里呢?2.党项族:那么处于西北的党项族又是如何兴起的呢?与契丹族相比有哪些异同点呢?请小老师为同学们介绍党项族建国的基本信息。契丹族和党项族在兴起之后分别建立了政权,与北宋形成了对峙的局面。我们知道虽然契丹与党项在建国方面不同,但他们的兴起并非一直独秀的发展,有向其他民族借鉴,是哪个民族呢?借鉴什么呢?辽和西夏的文字也都是由汉字改造而成。从他们

7、的货币和印章中都可以看出来,生活中呢,学习中原先进的陶瓷制作技术,包括鸡冠壶,也称马镫壶,置于马的两侧装水,通过仿造汉人酒器,增加了把手。根据两位小老师的讲解和图片的观看,我们知道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有融合,大家一起回顾一下,表现在哪些方面呢?再次出示辽、西夏与北宋并列形势图,了解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表格归纳总结辽、西夏、北宋建立的基本情况学生聆听小老师对于少数民族历史、建国情况和生产生活方面的介绍,思考并回答问题:1.游牧的生活方式2.契丹族:耶律阿保机,他于10世纪初建立辽,定都在上京临横府。3.党项族:李元昊于1038年或11世纪中期建立西夏,定都在兴庆府。4.中原汉族,中原先进的文化。5

8、.游牧的生活方式。6.民族融合的表现:学习汉族的政治制度;学习农耕;学习汉族文化如模仿创造文字;学习汉人的生活习俗。7、学生回答三个政权建立的情况课件、视频1.通过请小老师讲少数民族建国的方式,不仅可以展示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达到培优的目的,而且通过向其他学生介绍更多课本外的知识,激发学生们学习兴趣。2.传说故事,可以培养学生从传说中提炼其传达的历史事实的能力。3.通过文字史料和图片史料的实证方式向学生展示民族之间融合的表现。三、辽与北宋的和战过渡:辽、北宋、西夏之间的并立局面也表明了这一时期古代中国国土的割裂,割裂会带来什么呢?-战争,也就是民族间的碰撞。1、 学生阅读教材,归纳总结宋辽之间

9、的关系变化。2、 北宋与辽、西夏之间爆发了不同程度的战争,请同学们观看视频,了解澶渊之战的背景、经过。看完视频,同学们知道辽与北宋之间的战争围绕解决哪一块地盘而展开?燕云十六州,又称幽云十六州,此地的丧失使北宋边境失去了屏障,置于契丹的铁骑之下。澶州之战,面对战场上胜利的有利时期,北宋朝廷却与辽签订了屈辱的澶渊之盟。内容有三点比较重要,哪三点呢?一是约为兄弟之国中谁是兄,谁是弟?是谁给谁岁币呢?大家有什么疑问呢?小组讨论:观点一:我认为宋辽达成澶渊之盟是好事。观点二:我认为澶渊之盟对宋朝是屈辱的,对宋朝的百姓也很不利。你支持那一种观点?教师讲解:看起来似乎有些屈辱,也有人评价它是城下之盟。却被

10、后世给予了肯定,原因在哪里呢?大家看材料一,可见,当时北宋每年给辽的岁币,与战争用兵的费用相比,仅占百分之一二,因而对于北宋统治者而言,也获得了切实的利益。而且双方还开展互市贸易,促进了双方经济的发展,另外,自此宋辽之间四十多年没有战争,被史书称为盛德大业。但苏轼却认为“以岁出金缯数十百万以资领敌”为“最下之策”。关于历史事件的评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最公正的衡量标准只有一条,那就是是否有推动历史的向前发展。1、 关系变化:宋太祖,保持友好关系,双方互通使节。宋太宗宋攻辽失利,采取防御政策。宋真宗辽攻宋,澶渊之战与澶渊之盟。2、内容:一是约为兄弟之国,二是宋给辽岁币,三是设置榷场。宋真宗为兄,

11、辽圣宗为弟,宋真宗给辽岁币。3、评价:积极: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以后的辽宋边境长期处于和平稳定的状态,促进了边境贸易的发展。消极:加重了人民的负担视频、课件、黑板1.通过“澶渊之盟”历史纪录片的播放,以视觉的方式可增加知识传授的有效性。2. “小组讨论”-以问题探究教学策略和合作学习教学策略相结合的方式突破本课的重难点并立民族政权间的和战关系,进而树立学生民族间战争的正确评价方法。四、西夏与北宋的关系过渡:与宋辽澶渊之盟之后的和平局面相反,据西夏史稿记载,宋夏间的战争却是无休止地进行着,特别是元昊称帝后,西夏军队不断向北宋边境大举进攻,但双方迫于各方压力走向了和谈,大家通过观看历史

12、情景剧“宋夏和谈”了解其谈判的原因和内容分别是什么?那么宋夏和谈成果与澶渊之盟有何相同点?有何不同点呢?赠岁币相同,双方关系不同,北宋与辽约为兄弟,与西夏约为君臣。但共同的是在边境设置了榷场,使得中原的丝织陶器、辽与西夏的马牛羊在此交易,苏辙在栾城集中描述了这一祥和的景象,请同学们齐声朗读。教师总结:由此可以看出,辽、西夏与北宋这三个并立的政权之间,不仅在和平时期,有相互学习的民族交融,在战争时期,有人口的流动交融,此外,战后还有互市贸易中的交融。学生表演宋夏和谈历史短剧原因:战争使双方都遭受了重大损失。内容: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齐声朗读栾城集课件、黑板1.通过情景创设教学策略即学生再

13、现历史谈判场景,扮演历史人物角色的方式,体会宋夏和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通过历史比较的方法对宋辽、宋夏协议的内容进行区分和记忆。五、本课小结这种民族大交融的结果是什么呢?在我国现在的五十六个民族中,没有契丹族、党项族,他们是怎样神秘“消失”的呢?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契丹族和党项族随着辽夏政权的兴衰在历史上发展和变迁情况。但老师想问的是契丹文明和党项文明也彻底地消失在历史的云烟之中了吗?没有,为什么?用一句诗可以概括“落红不是无情物,或做春泥更护花”,少数民族与中原汉族的交融,形成了我们现在多彩和谐的中国民族大家庭。聆听并思考课件、黑板1、通过契丹族与党项族的消失以及对中华文化的贡献,树立学生正确的民族观,增强其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板书 作业板书设计: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民族融合一、民族的兴起与建国1契丹族2. 党项族二、 民族间的碰撞1.宋辽:澶渊之盟2.宋夏:和谈作业:第7课 选择题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