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必考题目及其答案 (2)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3749887 上传时间:2017-10-2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65.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必考题目及其答案 (2)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马克思必考题目及其答案 (2)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马克思必考题目及其答案 (2)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马克思必考题目及其答案 (2)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马克思必考题目及其答案 (2)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必考题目及其答案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必考题目及其答案 (2)(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复习题一、选择题2、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发现了两大学说从而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这两大学说分别是(A、D)A、唯物史观B、劳动价值学说C、剩余价值学说D、辩证法E、认识论3、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分别是(A、B、C)A、 马克思主义哲学B、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 科学社会主义D、 马克思主义军事学E、 马克思主义法学4、 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直接理论来源分别是(A、B、D)a) 德国古典哲学b)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 人权宣言d) 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e) 人生而自由平等5、物质与运动是不可分的,因为:(ABC)A、凡是物质都是运动着的物质B、

2、凡是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C、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D、运动和物质都是实体E、运动与物质实际上是一个东西6、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A)A、对立统一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D、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E、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7、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B)A、物质和精神B、联系和发展C、运动和静止D、实践和认识E、时间和空间8、公孙龙提出的“白马非马”命题,其错误在于割裂了事物的:(ABD)A、共性和个性的关系B、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C、整体和部分的关系D、一般和个别的关系E、本质和现象的关系9、哲学基本问题是:(AC)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B、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问题C、意识和物质的关

3、系问题D、实践和认识的关系问题E、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10、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和本质是:(B)A、原子B、物质C、精神D、运动E、实践1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D)A、运动性B、规律性C、可知性D、客观实在性E、多样性12、唯物辩证法认为,规律是:(ABCDE)A、事物的本质联系B、事物的必然联系C、事物的稳定联系D、客观的E、事物本身固有的13、意识是:(ABCDE)A、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B、人类社会历史的产物C、人类特有的精神活动D、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E、人脑的机能和属性14、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C) 。A、矛盾的观点B、物质的观点C、实践的观点D

4、、发展的观点E、辩证的观点15、 “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这说明(B) 。A、大学的研究严重脱离社会的需要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科学发展具有独立的一面D、人类实践是一个能动的过程E、认识有反作用16、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B、C、D、E )A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B 实践是认识的源泉B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E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17、感觉到了的东西,人们不一定马上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人们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我们很容易感觉到一个人的脉搏,但是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也不

5、容易感觉到脉搏的变化,而那些精通脉理的医生却能敏锐地、清晰地感觉到一个人脉搏的多种多样细微的变化,并由此对病情做出准确的诊断。每一个人在自身经历中都会发现,任何一个对象,只有当人们理解了它以后,才能比较容易、比较清晰地感觉这个对象的各方面的特点和变化。理解得愈深刻、感觉就愈敏锐、愈准确。这个现象说明(A、B、C) 。A、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发展为理性认识B、由感性认识而来的理性认识,反过来又促进着感性认识的发展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渗透的D、感性认识依赖于理性认识E、感性认识虽然来源于客观事物,但它却是混乱不清的,不正确的,因而是不可靠的18、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认识论上的根本对立表现在

6、(D) 。A、是否承认感觉经验是认识的起点B、是否承认世界的可知性C、是否承认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D、是否承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E、是否承认认识的主观能动性19、真理是客观的,这是说(A、D) 。A、真理从内容上说是客观的B、真理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C、真理从形式上说是客观的D、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E、认识真理是物质性的活动20、西红柿原来长在秘鲁的森林里,叫做“狼桃” 。由于它艳丽的诱人,人们都怕它有“毒”,不敢吃。16 世纪公爵俄罗达格里从南美洲带回一株,献给女皇伊丽莎白。从此在欧洲世代相传,但仍然没有谁敢吃它一口。过了差不多 200 年,法国的一位画家冒着风险尝了一个,

7、感到美味可口,并未中毒。后来经过分析鉴定,发现它含着多种维生素,营养丰富,于是名声大振,广为传播。这个故事包含的哲理是(A、B、D、E) 。A、物质世界是可以认识的B、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经历着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反复无限的过程C、人的正确认识经过一次飞跃不行,经过两次飞跃才能达到D、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E、一切真知都是从实践发源的21、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 。这个论断揭示了(A、B、C、D、E) 。A、 认识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B、 认识是一个辩证

8、的发展过程C、 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D、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E、 科学的认识规律22.下列各项属于现代生产力系统的要素的有(ABCDE)A、 独立的实体性因素B、 运筹性的综合因素C、 渗透性因素D、 准备性因素E、 社会关系因素23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 ( C )A、社会意识的历史继承性 B、各种社会意识之间的相互影响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变化上的滞后性 E、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变化上的超前性24划分经济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准是 ( A )A、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 B、生产关系的性质 C、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D、

9、上层建筑的性质 E、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生活水准25历史人物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ABCD )A、 他们比一般人站得高、看得远,解决历史任务的愿望比别人强烈B、 先进阶级的政治代表人物所提出的思想能够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他们为群众指明革命斗争的方向,在革命斗争中起着领导核心的作用C、 有些占统治地位的剥削阶级的政治代表,在特殊的条件下,运用其权力满足社会的某些需要,对历史发展也会起某种甚至是重大的促进作用D、 杰出的科学家、思想家、艺术接、教育家等的创造性活动,对于人类科学文化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E.、伟大历史人物可以选择社会历史发展的方向26、马克思主

10、义是(C、D) 。A、相对真理B、绝对真理C、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统一D、人类认识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一个阶段E、无所不能的真理27承认历史唯物主义的决定论 ( DE )A、必然排斥主体选择的作用 B、必然导致机械论和宿命论 C、必然导致旧唯物主义理论 D、与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是一致的 E、与承认历史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是一致的28下列各项属于生产关系内容的有 (BCD )A、人与各种自然资源的关系 B、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C、产品的分配方式 D、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 E、人和人之间的政治关系 29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说法正确的是(ABCDE )A、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11、 B、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C、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D、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E、政治条件对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动具有直接的影响 30科学活动的生命力在于 ( B )A、继承前人的优秀成果 B、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创新 C、经常进行学术交流活动 D、生产出社会需要的精神产品 E、科学研究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和价值的自我实现31.商品是(AE)A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B有使用价值但没有价值的劳动产品C有价值但没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D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E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32. 可变资本是( AC ) A以劳动力形态存在的那部分资本 B在生产过程中价值发生

12、转移的资本 C.在生产过程中价值发生增殖的资本 D.实物形式发生变化而价值不变的那部分资本 E.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33.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指(CD )A.简单劳动B. 复杂劳动C. 具体劳动D. 抽象劳动 E.社会劳动34. 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是(ABDE)A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社会分工的存在 C 劳动力成为商品D生产资料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E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35.商品是(AE)A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B有使用价值但没有价值的劳动产品C有价值但没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D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E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36. 关于资本有机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E ) A. 在资本主义生

13、产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一般趋势 B.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的下降是一般趋势C. 反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比例关系的资本技术构成就是资本有机构成D. 以技术构成为基础并反映其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就是资本有机构成E.资本有机构成通常用 c:v 来表示37.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的具体表现是(BC)A时而尖锐时而缓和,但总体趋势是缓和 B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C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趋势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D 生产资料增长与消费资料增长之间的矛盾E固定资本增长与流动资本增长之间的矛盾38、垄断价格的形式包括(BD )

14、A成本价格 B垄断高价C垄断利润 D垄断低价E垄断效益39、在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阶层、阶级结构发生的新变化包括(ABDE )A资本家一般不再直接经营和管理企业B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的实际控制者C资本家和工人是平等合作关系 D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E蓝领减少,白领增加40、与封建社会相比,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性体现为( ABD )A将科学技术转变为强大的生产力 B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竞争的外在压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C对立阶级之间的剥削关系不再存在D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作为上层建筑保护、促进和完善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E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41、垄断资本向世界

15、范围扩展的主要经济动因有(ABCD )A国内过剩资本输出谋取高额利润 B非要害技术转移国外攫取高额垄断利润C争夺商品销售市场 D确保原材料和能源的可靠来源E抢占其他国家的民族文化42.生产自动化条件下,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无人工厂”现象,那么( BCD )A. 自动化的机器已经取代劳动者在生产中的主体地位B. “无人工厂”在本质上是不变资本的实物形式C. 剩余价值生产所使用的生产工具更为先进了D. 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仍然是剩余价值的源泉E. 科技已发展成为独立的剩余价值源泉43、垄断没有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和剧烈,这是因为:(ABDE )A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 B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C垄断组织内部之间互相支持 D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社会生产全包下来E垄断组织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44、经济全球化是多样性的,主要表现为(ABCE )A生产全球化 B贸易全球化C金融全球化 D技术全球化E企业经营全球化4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包括(ABCE )A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资本主义生产资料在更大范围内被支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