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体质养生PPT课件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137497085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7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后体质养生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产后体质养生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产后体质养生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产后体质养生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产后体质养生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产后体质养生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后体质养生PPT课件(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产后体质养生,中慈教育,2020/7/8,1,中医体质的概念,指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是人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人体个性特征。,2,生活中的体质现象,形:高矮胖瘦,高大威猛,短小精悍, 毛孔粗大,肤如凝脂,毛发浓密乌黑,毛 发稀少黄软 神:开朗,内向,敏感,心胸宽广,心 眼小,反映敏捷,反映迟缓 功能:弱不禁风,体质壮实,基础心 率,基础代谢率,解毒功能,3,中医对体质的认识,先天 生理功能 固有特质 形态结构 后天 心理状态 体质是形和神的综合反映。,4,体质的生理特点,多样

2、性,5,女性体质特点: 1.女性善怀多郁,耐受力强感细腻。 2.女子以血为本,有余于气,不足于血。 3.女子以肝为先天,主冲任二脉。,6,辨体质的要点,四诊合参(重在形、色、气、脉) 望:形(形体、肌肉),色(神、面、目、发、舌) 闻:气(气息、语声)、体味、口气 问:二便、食性、家族史、性格喜好 切:脉象(浮、沉、滑、涩、迟、数),7,体质分类(9种),平和质:阴阳平和,少生病,易治疗 阳虚质:阳气不足,常怕冷,易生寒 气虚质:脾肺气虚,常外感,易疲劳 气郁质:肝气郁结,常郁闷,易胀痛 阴虚质:阴液不足,常内热,易烦躁 瘀血质:循环不畅,常疼痛,易生瘤 痰湿质:湿滞明显,常闷胀,易沉重 湿热

3、质:湿热明显,常尿黄,易带下 异禀质:先天不足,遗传病,易过敏,8,平和质,1.主要表现: 形: 体重稳定, 肥瘦均匀;皮肤健康;胃纳佳;二便正常规律;淡红舌薄白苔。 神:生活规律,习惯良好;性格平和,情绪稳定,睡眠良好。 2.成因:良好的遗传背景,较理想的生活成长环境,饮食结构合理。,9,阳虚质,1.主要表现: 形:胖者多见,畏寒肢冷,毛发不茂盛,易脱 落;口唇色淡,多汗,白带多,大便溏,小便清长;皮肤松弛,面部淤胀,乳房发育不佳。中年常发胖。舌淡嫩胖大,苔白润,脉沉细。 神:性格沉静,内向;时有倦怠,消沉,不喜运动。 多见粘液质、抑郁质之人。 2.成因:先天遗传,幼年长时间大量使用激素或抗

4、生素,慢性病,常吹空调,常服苦寒清热之药,过食生冷寒凉之品。,10,11,3.相关脏腑:脾胃虚寒,脾肾阳虚。 4.常见兼加体质: 阳虚瘀血,阳虚痰湿,阳虚痰瘀。 5.发病倾向: 多为寒证,易从寒化,易病痰饮、肿胀、泄泻 6.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不耐受寒邪,耐夏不耐冬;易感受湿邪 7.常见产后问题: 产后肥胖,脱发,黑眼圈,黄褐斑,产后风,产后腰痛,产后身痛等。,12,8.美容原则:温补脾肾,振奋阳气; 温化水湿,畅达气血。 9.经络美容: 头部,面部,督脉,膀胱经按摩;艾灸,拨罐; 埋线;艾灸,天灸;温针 穴位敷贴: 细辛、薄荷、附子、肉桂、干姜、党参,研成极细末,以油、蜜、凡士林等做调和

5、剂。 医学入门 “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13,10.简易方药 适宜中药:鹿茸、补骨脂、益智仁、胡桃仁、人参、黄芪等。 常用中成药:参茸丸,金匮肾气丸,龟鹿二仙膏等。 11.饮食:不宜多食生冷、苦寒、粘腻的食物,如梨、李、西瓜、香蕉、枇杷、甘蔗、冬瓜、黄瓜、丝瓜、芹菜、绿豆、鸭肉、蟹肉、绿茶。宜食温热、甘缓的食物。 起居:春夏季多晒太阳,秋冬季避寒就暖。增加户外活动,多参加体育运动,尽量减少空调的使用,避免疲劳。,14,阴虚质,1.主要表现 形:体形多瘦小或瘦长;手足心热;皮肤较明显偏干或偏油;面部偏红或颧红;目干涩,视物昏花;咽喉干燥,口臭口疮;不耐夏热;大便偏干或秘结,饮水多却小

6、便少。失眠多梦,容易早衰。舌体瘦小,色红少苔,脉细数。 神:性格急躁易怒,情绪波动大,睡眠时间短,时有熬夜。胆汁质,多血质多见。,15,16,2 .成因: 先天禀赋;经常熬夜,情绪长期抑郁;过多服用利尿药、清热利湿方剂; 长期食用辛辣燥热的食物。 3 .相关脏腑: 肝肾阴虚,肺肾阴虚、肺胃阴虚。 4. 常见兼加体质 气阴两虚、阴虚血瘀。 5.易感疾病:肺痨、不寐、肿瘤、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17,6.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平素不耐热邪,耐冬不耐夏;不耐受燥邪。 7.易出现的产后问题 痤疮、黄褐斑、失眠、黑眼圈、便秘、口臭、月经提前、闭经。 8.美容原则 滋润养阴,清降虚火,镇静安神。

7、9.饮食宜忌:不宜温燥、辛辣、香浓的食物,如辣椒、 花椒、胡椒、八角、咖啡、浓茶、鹌鹑、狗肉、羊肉、 虾、油炸煎炒。,18,适宜清润滋补的食物:葡萄、西红柿、马蹄、山药、莲藕、百合、黑芝麻、鸭肉、海参、墨鱼、龟肉、鳖肉 10. 起居:熬夜、剧烈运动、酷热环境可加重阴虚体质的偏颇。 起居规律,情绪平和,工作有条不紊对阴虚体质的养生保健非常重要。 11. 经络美容:此型体质者以食补和中药调理为主。若针灸,取穴宜少。适宜进行按摩,肝经、肾经、足部。 12. 简易方药 (1)适宜中药:沙参、麦冬、玉竹、山药、枸杞子、旱莲草、女贞子、冬虫夏草等。,19,(2)常用成药: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知柏地黄丸

8、、天王补心丹、金水宝。 13. 四季保养 春夏季:容易阴虚火旺,肝阳上亢,引起失眠、痤疮、口臭等。宜进食清凉滋润的食物,如百合、鲜莲藕、新鲜水果蔬菜。多饮水。 秋冬季:宜进食厚味滋补肝肾的药食,如熟地、山药、枸杞子、海参、鲍鱼等。,20,14. 生活美容: 阴虚体质较少中性皮肤,以干性、油性、混合性皮肤居多。根据皮肤性质选用相应系列的护肤品。特别强调防晒,注意保水保湿、滋养皮肤。 15.调体要点: (1)滋阴与清热或润燥并用 (2)结合填精、养血、滋阴的方药 (3)养阴兼顾理气健脾:加用木香、陈皮、砂仁、鸡内金等健脾消导之品。,21,气虚质,1.主要表现: 形:肥瘦均可见;四肢倦怠乏力,肌肉松

9、软,不喜运动;面色不华,口唇色淡;易于感冒,皮肤易于过敏;冬怕寒,夏怕热;食少不化,大便正常或不爽,便难;舌淡,边有齿痕,脉虚缓。 神:多性情柔和,喜静懒言,目光少神。胆小,不喜冒险。,22,23,2.成因:先天禀赋,父母体质虚弱晚年得子,大病久病之后,长期过度劳累或思虑过度,营养不足。 3.相关脏腑:脾胃气虚、肺脾气虚。 4.兼加体质:气虚阳虚、气虚痰湿、气虚血瘀、气虚血虚。 5.发病倾向:易患感冒;或病后抗病能力差,易迁延不愈;易患内脏下垂、虚劳等病。 6.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不耐受风、寒、暑邪。 7.易出现的产后问题:肥胖、面色萎黄、黄褐斑产后恶露不绝、眩晕、产后乳汁缺少等。,24,

10、8.美容原则:补益脾肺,升举清阳。 9.经络美容:针灸、按摩、埋线、穴位敷贴。 基础穴位取气海、关元、百会、足三里、脾俞、肾俞。血压低,头晕眼花者可灸百会、四神聪。 循经按摩胃经、任脉及膀胱经背俞穴。 兼阳虚者,多用灸。,25,10.饮食:宜食性质平和,偏温的食物,如:淮山、龙眼肉、莲子、大枣、鹌鹑、鸡肉、栗子等。不宜多食生冷苦寒、辛辣燥热等寒热偏性比较明显的食物。适当进补。 11.起居:注意季节转换、气候变化,预防呼吸道疾病、过敏性疾病。少吹空调。平时加强体育锻炼。防止躯体的过度疲劳以及精神的过度疲劳。,26,12.简易方药: 中药:人参、党参、淮山、黄芪、鸡内金、扁豆等。常用中成药:补中益

11、气丸、八珍丸、玉屏风口服液、香砂六君丸、归脾丸等 13.四季保养春季加强运动,进食有助于阳气升发的食物。夏季不宜大运动量及曝晒,并要保证充分的睡眠,避免伤暑。秋冬季适合温补,但是不可过于温燥,应食性平和。,27,13.生活美容:气虚体质以干性皮肤较多见,也可见敏感性皮肤.如敏感性皮肤应注意饮食、大便通畅,并且尽量不用疗效性护肤品,强调皮肤的营养滋润。干性肌肤注意补水保湿,尤其在空调环境下。,28,瘀血质,1.主要表现: 形:面色晦暗,易生色斑,皮肤干燥,瘙痒;头发易于脱落;口干,口唇色暗;月经不调,时有疼痛或血块;舌质紫暗,有瘀点或瘀斑,舌下静脉曲张;脉涩。 神:七情长期压抑不得舒展,较少运动

12、,表情抑郁或呆板。 2.成因:先天禀赋、七情不调、慢性疼痛性疾病、久服寒凉的药物或食物、长期生活在寒冷环境中。,29,30,3.相关脏腑:肝郁气滞血瘀。 4.兼加体质:阳虚血瘀、气虚血瘀、痰瘀互结。 5.发病倾向:易患出血、徵瘕、中风。 6.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不耐受寒邪、风邪。 7.易出现的产后问题:黄褐斑、痤疮、黑眼圈、产后抑郁证、产后恶露不绝。 8.美容原则: 疏肝理气,活血化瘀。,31,9.经络养生: 膀胱经、任脉、脾经、肝经、大肠经 膈俞、心俞、肝俞。针刺泻法、温灸、刺血拔罐。 梅花针叩刺拔罐。刮痧。 行间、太冲、曲泉、期门。温针、艾灸、针刺泻法,32,10.饮食宜食具有健胃、行气、活

13、血作用的食物,比如:鸡内金、山楂、黑木耳、香菇等。可适当饮酒。不宜多食寒凉、温燥、油腻、收涩的食物,如冰冻饮料、辛辣燥热、油炸或肥腻食物、柿子、番石榴等。 11.起居:培养爱好兴趣;增加交流;增强运动。,33,12.简易方药:适宜中药:山楂、桃仁、红花、穿山甲、当归、田七、川芎、丹参、益母草等。常用中成药:逍遥丸、血府逐瘀口服液、桃红四物汤(当归、川芎、酒芍、熟地)、丹七片等。 13.四季保养:春季舒发肝气,运动、旅游。夏季不可贪凉。冬季注意保暖。 14.生活美容:强调防晒;美白护理;加强按摩;常化淡妆。,34,气郁质,1.主要表现 形:形体偏瘦,胸胁胀满,多伴嗳气呃逆,善太息,乳房胀痛,睡眠

14、较差,食欲变化大,惊悸怔忡,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 神:忧郁,敏感,性格内向,情绪波动大。 2.成因: 先天禀赋;精神刺激;突然受到惊吓、恐惧;一些个人欲望长期得不到实现;忧愁、郁闷、思虑等。,35,3.相关脏腑:肝,脾,胃。 4.兼加体质:气滞血瘀、血虚肝郁、痰瘀互结。 5.发病倾向:易患郁证,脏燥,不寐,梅核气,惊恐。 6.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喜欢阴雨天气。 7.易出现的产后问题:黄褐斑、产后乳汁郁积、产后腹痛、产后抑郁症。 8.美容原则:疏肝理气,活血化瘀,36,9.经络养生 膻中、期门、中脘、气海、内关、太冲、商丘、太白、心俞、膈俞、肝俞 方法:按摩、刮痧、少量放血、少量艾灸,37,

15、10.饮食:少量饮酒,以通利血脉,提高情绪。多食一些能行气的食物,如佛手、橙子、柑皮、香橼高粱、蘑菇、柑橘、荞麦、萝卜、洋葱、大蒜、苦瓜、丝瓜、刀豆等。 应少食收敛酸涩之物,如乌梅、石榴、青梅、杨梅、草莓、杨桃、李子、柠檬等,以免阻滞气机;亦不可多食冰冷食品,如雪糕、冰冻饮料等。 11.起居:喜胜忧,应主动寻求快乐:交往乐观开朗的朋友;常徜徉于自然山水之间隔;多听一些轻松、开朗、激动的音乐;培养生活情绪。,38,12.简易方药: 适宜中药:柴胡、陈皮、砂仁、玫瑰花、郁金、香附等。 常用中成药:逍遥丸,越鞠丸(脘痞闷,腹中胀满,饮食停滞,嗳气吞酸。 );柴胡舒肝散,半夏厚朴汤,甘麦大枣汤(养心安神,和中缓急之功效。主治脏躁。症见精神恍惚,常悲伤欲哭,不能自主,心中烦乱,睡眠不安,甚则言行失常,呵欠频作,舌淡红苔少,脉细微数) 13.四季保养: 春季注意养肝柔肝,舒理肝气;秋季、冬季注意避免受寒,户外活动不可少。,39,2020/7/8,4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