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丹东市宽甸二中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7494623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丹东市宽甸二中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辽宁省丹东市宽甸二中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辽宁省丹东市宽甸二中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辽宁省丹东市宽甸二中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辽宁省丹东市宽甸二中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省丹东市宽甸二中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丹东市宽甸二中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辽宁省丹东市宽甸二中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第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谁淘汰了胡雪岩台湾作家高阳在小说红顶商人中,把胡雪岩的克星锁定为盛宣怀。该书把盛宣怀描述为一个“冷血杀手”,盛每次出手,都能让胡惊出一身冷汗,最后还令胡搭上了身家性命。诚然,在晚清红顶商人排行榜上,盛宣怀与胡雪岩不相上下,他们之所以成为“冤家”,不仅是因为同行,更因为所走的“线路”不同胡雪岩走的是湘系左宗棠的路线,盛宣怀走的是李鸿章淮系路线。利益与路线的博弈,导致盛宣怀与胡雪岩这对冤家积怨越来越深,决战时刻终于在盛宣怀刻意、胡雪岩不经意间发生。光绪八

2、年(公元1882年),盛宣怀采用“窃听、掺沙子、挖墙脚”这三招,对对手胡雪岩发起暗战总攻。窃听即盛宣怀通过电报掌握了胡雪岩的商业秘密情报。知道胡雪岩要高价尽收国内生丝、企图垄断丝业的动向。掺沙子指盛宣怀一边收购生丝向胡雪岩的客户出售,一边联络各地商人和洋行买办偏偏不买胡雪岩的生丝,致使胡雪岩的生丝库存日多,资金日紧,苦不堪言。挖墙脚即挖断资金链,拖死胡雪岩。胡雪岩80万两借款正好到了还款期限,外国银行向胡雪岩要钱。本来这笔钱是胡雪岩为左宗棠代筹的军饷,应由各省协饷来补偿给胡雪岩。但盛宣怀找到上海道台邵友濂,打着李鸿章的大旗,指使上海缓发这笔协饷,然后又让人四处放风,说胡雪岩银行倒闭在即,造成挤

3、兑风波。盛宣怀的“三板斧”,让胡雪岩防不胜防,四面楚歌的胡雪岩穷途末路,即便卖房产清仓,但最后还是没挨过挤兑风潮。银行门槛被踩破了,门框被挤歪了,无力回天的胡雪岩终于破产。胡雪岩的克星,看似是另一个利益集团的对手盛宣怀,然而,事情真的如此简单吗?不要忽视整个事件中还有另一个人朝廷成也官场,败也官场。晚清著名官商胡雪岩的主战场,始终不在“商场”,而在“官场”。胡雪岩的命运始终不掌握在自己手里,他的所谓“传奇”,只不过是“寻租权力”而后又被权力吞噬而己的一场电视连续剧。胡雪岩的商才最突出的表现是“整合能力”,他整合官场、商场、黑道各种势力,同大小官员与漕江帮派打成一片,一度手眼通天。不过,胡雪岩的

4、天就是左宗棠,而这位时任两江总督的左帅,虽然威风八面,但毕竟不是最高的那片天,比起朝廷来,他仍为一小巫,而“大巫”不保,小巫又奈之若何呢?胡雪岩的倒掉,看似湘淮两派斗争的结果,胡雪岩看似李鸿章“排左先排胡,倒左先倒胡”策略的牺牲者,实则是朝廷早就垂涎的一块肥肉。尽管晚清通商对外开放,但统治者的本质没有改变。他们依然是地主主宰“末业”的“打劫”态度,区区一个胡雪岩,即便有个地方大员照顾,也注定蹦跶不了多久。慈禧太后下令革职查抄,严追治罪从清廷对胡雪岩的最后处置不难看出,他们对彼时这位最大商人是不保的。巨商如猪,养肥了注定是要宰的。官商也是商,本质为商人的胡雪岩注定是要被洗劫的,这主要由封建王朝的

5、统治哲学所决定。1下列有关胡雪岩失败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盛宣怀实施“三板斧”的策略,令胡雪岩防不胜防,是其最终陷于四面楚歌、无力回天的境地,终至破产的重要原因。B“排左先排胡,倒左先倒胡”,胡雪岩依附左宗棠,仰赖官场势力庇护才得以生意红火;然而他的失败,与湘淮两派的斗争脱不了干系。C胡雪岩库存的生丝卖不出去,资金周转出现问题,自己的银行又抽调不出钱返还外国银行的钱款,这也是他失败的一个原因。D巨商如猪,养肥了注定是要宰的。官商也是商,本质为商人的胡雪岩实力不断扩大,危及到李鸿章的利益,势必要被淘汰出局,这是由封建王朝的统治哲学所决定。2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胡

6、雪岩介入了淮湘两派的斗争,就注定他已经从生意竞争转入了政治斗争。而生意竞争和政治斗争又是两回事,生意竞争无非是你赚我赔,而政治斗争则是你死我活,所以说他的命运已经不是自己掌控的了。B胡雪岩虽然挤进官场,勾结上朝廷大员的时间并不长,但是他书写了自己的人生“传奇”。C清朝政府是不会任由胡雪岩实力无限膨胀的,从清廷对胡雪岩最后的处置态度不难看出,他的悲剧是必然的。D胡雪岩的发迹史,是对那个特殊时代“官商一体”的腐败制度的最好诠释,胡雪岩商界的“红顶”传奇,不过是一部官商勾结的丑剧。3联系全文内容,下列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胡雪岩与盛宣怀是同行,加之二人在政治上所走的“线路”不同,导致积怨越来越

7、深,所以双方的决战在不经意间爆发了。B盛宣怀以胡雪岩为帮左宗棠筹饷而向外国银行借款为突破口,打着李鸿章的旗号,一方面煽动外国银行向胡雪岩催讨借款,一方面暗中阻止上海道台拨款归还胡雪岩,以此切断胡的资金链。C胡雪岩整合官场、商场、黑道各种势力,同大小官员与漕江帮派打成一片,这是他商才最突出的表现,也是他最成功的一面。D. 当统治者还是强加在百姓头上的征服者、压迫者的时候,他们以国家为自家私产,作为被统治者胡雪岩,永远摆脱不了被打劫的命运。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47题。4下列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赍金百斤,车马十駟 赍:赠送B徒揭空笼

8、,造诈成辞 揭:举着C我即呼汝,汝疾应曰诺 即:如果 D置酒而天雨,陛楯者皆沾寒 陛:台阶5下列各项直接表现淳于髡和优旃 “滑稽多辩”的一组是:( )淳于髡仰天大笑,冠缨索绝。 徒揭空笼,造诈成辞欲赴它国奔亡,痛吾两主使不通。汝虽长,何益,幸雨立。我虽短也,幸休居。我即呼汝,汝疾应曰诺。 即欲就之,易为漆耳,顾难为荫室。A. B. C. D. 6根据选文,下列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滑稽列传,是史记中专为滑稽人物所作的传。滑稽,指语言流利,善于用反语,辩解敏捷,没有阻难。我们学过的西门豹治邺就选自此传。B本文记叙淳于髡用隐语向齐王进谏,让齐威王增加给予赵的礼物,求得援兵击退楚国

9、,充分表现出他的机智和才华。C淳于髡和优旃虽然出身微贱,但却机智聪敏,能言多辩,善于缘理设喻,察情取譬,借事托讽,司马迁满怀感慨地歌颂了他们:“岂不亦伟哉!”D淳于髡、优旃二人虽然都以善谏为长,但是二人语言风格并不相同:淳于髡之言,人主听之可能皱眉而从;优旃之言,人主闻之可能是大笑不止而心嘉许之也。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汝虽长,何益,幸雨立。我虽短也,幸休居。(5分)(2)淳于髡仰天大笑,齐威王横行。优旃临槛疾呼,陛楯得以半更。(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 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暮泊鼠山闻明朝有石塘之险 杨万里下水船逢上水船,夕阳仍更涩沙滩。雁来野

10、鸭却惊起,我与舟人俱仰看。回望雪边山已远,如何篷底暮犹寒?今宵莫说明朝路,万石堆心一急湍。8.“夕阳仍更涩沙滩”中“涩”字用得好,请结合诗句具体赏析此字的妙处。(5分)9.诗题中说有“石塘之险”,请就尾联赏析作者是如何表现“险”的?作者对待“险”有怎样的态度?(6分)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三句,多选按前三句计分)(每空1分,共6分)(1)尔卜尔筮, 。以尔车来, 。(诗经氓) (2) ,未云何龙?复道行空, ?(杜牧阿房宫赋) (3) , ,人道寄奴曾住。(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 。(诸葛亮前出师表)乙 选考题请从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

11、一道大题作答,不得选做另一题内的小题。考生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纸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活着的伤疤牛汉从口外草地回来的人,身上多半带着大大小小深深浅浅的伤疤。如果伤在手上脸上,谁都看得见,而有些伤是很难看得见的;首先,他就不愿让谁看见,而有些伤,即使让你看,你也看不见。这些伤,痛在骨头里,只能从他们艰难的步态(并非由于衰老,他们大都不过三十几岁的人)和深重的哮喘声中,猜想到他们曾经遭受过难以想象的磨难和病痛,小灾小病难不倒他们。秃手伯失去双手,一目了然,他无法瞒过谁,但是他那满胸脯的伤,却从来不让人看。我也

12、只见过一回。有一年夏天,他一人在河里洗身子,我悄悄地游到他身边,想帮他擦擦后背,才第一次窥见他胸脯的伤疤(只听说狼差点把他的胸脯撕开)。不见则已,一见真把我吓得目瞪口呆。这哪里是伤疤?我心想,他回来已有两三年,再早的伤也早该结疤,但现在看见的是血淋淋的一个胸脯。我觉得血还不住地在流,映着夕阳的光辉。秃手伯的满胸脯伤疤,像多年之后我见到的红珊瑚,从形象到颜色,都十分相像。我惊奇地对秃手伯说:“伤口还在流血,可不能见水!”秃手伯很平静地说:“不碍事,早已不见血了,这叫红疤。很不吉利。”秃手伯用“手”抚摩着自己多难的胸口,叹了口气,说:“红疤,就是说这伤还没有死。”“还没死?”伤还有不死的,我还是第

13、一次听说。“是的。没有死,伤还活着。天阴下雨时它不让我安生,整个心口还像那只狼在咬我撕我。”我禁不住想去摸摸秃手伯痛苦的血红的胸脯,他没有阻拦我。我不敢用手摸,生怕血冒了出来。“愿意摸就摸摸,不碍事。”“疼吗?”“不疼。”是的。伤疤显然没有死。我觉得它还在折磨他,哪有不疼的伤?尤其这红疤,还活着的伤疤,更不能轻信它。几乎没有摸到一点光滑的好皮肤,蚯蚓似的隆起的密密的伤疤,仿佛在蠕动着,它们比好皮肤还要硬得多。一条条隆起的弯曲的伤疤里,似乎都生出了自己的筋骨,自己的血管,自己的神经,自己的记忆,难怪它不死!几十年过后,我才知道伤疤也是一种生命。看得见的伤疤,有许多一直活着,看不见的伤疤,有的也一

14、直不死。记得过了好多天,我问秃手伯:“你胸脯上的那些伤疤为什么不愿意让人看见?”他皱着眉头说:“伤疤千万不能露给别人看,不能让人为自己承担痛苦,更不愿让谁可怜。”以后我再不向他提伤疤的事。我跟他常常一起吼唱西口调。有关伤疤的道理,半个多世纪之前,秃手伯就对我讲过,当时我并不理解。直到我的身上心灵上,带上了许多伤疤,也很大,也很深,而且有的到我死后,可能仍然活着不死,我才真正地悟知了伤疤这个活东西。 (选自小小说选刊)(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 小说的情节比较简单,仅简单地交代了秃手伯是被狼咬伤的,却以人物间的对话突出了秃手伯的“坚强和倔强”性格,不被伤痛所击倒,不愿让人为自己承担痛苦,更不愿让谁可怜,塑造了一个个性鲜明,立体感强的硬汉形象。B.“秃手伯的满胸脯伤疤,像多年之后我见到的红珊瑚,从形象到颜色,都十分相像”和“几乎没有摸到一点光滑的好皮肤,蚯蚓似的隆起的密密的伤疤,仿佛在蠕动着,它们比好皮肤还要硬得多”都运用了细节描写和比喻的修辞格,细致地描绘了秃手伯胸脯上的伤疤,突出其色泽之红,形状之怪,面积之大,质地之硬,从而说明他所遭受的痛苦之深重。C. 作者曾说:“所有的伤疤下面,都有深深的根啊。”这篇小说似乎在昭示曾经的劫难;似乎在提醒拥有的幸福,似乎在展演一种坚忍的精神,似乎在告诫未来不再重蹈覆辙D. 这篇小说主要运用了描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