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7494382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西安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陕西省西安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陕西省西安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陕西省西安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陕西省西安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省西安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西安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陕西省西安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一、阅读理解(45分)(一)现代文阅读(16分)敢怒敢言的叶永烈记得,那是1981年。我步入北京医院高干病房,看望作家高士其。病房里是那样的安谧,突然,从敞开的窗口,传来一阵尖厉的痛叫声,我为之一惊。 “是谁?”我问高士其夫人金爱娣。“是,得了直肠癌,住在隔壁。”她答道。虽然我知道高干病房是不许随便串门的,但是我在看望了高士其之后,还是向值班护士提出:“我要去看看303房的先生。”白被单拥簇着一张圆脸,光秃的头颅上只有几根稀疏的白发。虽然20多年没有见过他,我还是一眼就认出这位年已99岁的老校长。病魔正折磨着他,他的

2、脸还显得往日那般和善。1957年,我以第一志愿考入北京大学化学系时,领到迎新手册,首页便是校长写的热烈欢迎新同学。1959年,我吃惊地在光明日报上,看到连篇累牍的“批判”的文章。不久,就连大饭厅的墙上,也贴出“批判”大字报。我印象最深的是这样的大字标题:“马老,你是哪个马家马克思还是马尔萨斯?”也就在这时,我读到马老发表在新建设杂志上的反驳文章,它们闪耀着真知的光芒!他的“不屈不淫”,他的“敢言敢怒”,给我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在1957年就明确指出:“我国最大的矛盾是人口增加得太快而资金积累得似乎太慢。”“我们过多的人口,就拖住了我们高速工业化的后腿,使我们不能大踏步前进。”“实行计划生育是控

3、制人口最好最有效的办法。”然而,先生的远见卓识,在二十多年前,却荒谬地遭到了“批判”。1959年,特别是在那个“理论权威”康生插手之后,从学术批判升级为政治围攻。在先生头上加了“中国的马尔萨斯”、“否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等罪名。先生的可贵之处,不仅在于他发现了真理,而且在于勇敢地坚持真理。在新一书中,可以读到当年面临围攻时振聋发聩、坚持真理的声音:“据去年7月24日和11月29日光明日报估计,批判我的学术思想的人不下二百人,说我的资产阶级学术思想的一些主要论点已经比较深入地为人们所认识,坚持学术批判必须深入进行。这个挑战是很合理的,我当敬谨拜受。我虽然年近八十,明知寡不敌众,自当单枪匹马,

4、出来应战,直至战死为止,决不向专以压力压服不以理说服的那种批判者投降。”“学术问题贵乎争辩,愈辩愈明,不宜一遇袭击,就抱明哲保身,退避三舍的念头。相反,应知难而进,决不应向困难低头。我认为在研究工作中事前要准备,没有把握,不要乱写文章。既写之后,要勇于更正错误,但要坚持真理,即使于个人私利甚至于自己宝贵的性命有所不利,亦应担当一切后果”先生在围攻前面,不低头,不后退,勇于“单枪匹马,出来应战”。即使在1960年以后,他的处境更为艰难(不能在报刊上公开发表文章,被免去北京大学校长职务),仍奋战不息:他依旧不断地写。写好后无处可发表,他就把稿纸粘连在一起,卷成一卷,存放在柜子里。春去秋往,他的手稿

5、竟堆满一柜!如今,那个“理论权威”早已被扫进历史垃圾堆,而的“新”经过多年实践的检验,被一致公认对人类、对中国贡献莫大。1981年10月,亚洲议员人口和发展会议在北京召开,议员们众口一词,称颂百岁老人先生的真知灼见。先生所走过的道路说明:成功,属于“不屈不淫”的人,属于“敢言敢怒”的人。真理是时间的儿子。只有发现真理而又敢于坚持真理的人,才是最后的胜利者。 (选自2007.12名人传记,有删改)1.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作者看望作家高士其时偶尔知道了自己的老师,于是怀着敬佩之情,又看望了他,这说明马老在学生心中有地位。B.文章特别提到,入学“领到迎新手册,首页便是校

6、长写的热烈欢迎新同学”,这是因为作者心中有一种自豪感。C.在批判的大字报中有一个标题,“马老,你是哪个马家马克思还是马尔萨斯?”写大字报的人是指马克思的“马”。D.从马老反驳的文章和他的战斗经历可以看出,不但是一个知识渊博、负责任的学者,同时又是一个不向无理者屈服的人。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这篇人物传记主要表现的是为真理而奋斗的精神,至于他的为人和善,文章只是一笔带过。B.的伟大之处在于,他能看清楚我国发展慢是人口增长太快造成的,并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实行计划生育”的办法。C.由学术讨论升级为政治围攻,强加“中国的马尔萨斯”等罪名,出现此种现象,既是马老个人

7、的悲哀,也是民族的悲哀。D.整篇文章主要通过对人物的语言描写和行动描写,塑造了一个忧国忧民、敢怒敢言反对专制、不屈不淫的知识分子形象。3.“先生的可贵之处,不仅在于他发现了真理,而且在于勇敢地坚持真理。”他发现了什么“真理”?他又是怎样“坚持真理”的?(5分)4.文末写到,“真理是时间的儿子。”如何理解这句话?请根据全文作简要分析。(5分)(二)文言文阅读(选择每题3分,共17分) 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及陈涉等起兵。良亦聚少年百余人,属沛公。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后与良俱南,攻下宛,西入武关。沛公欲以兵二万人击秦军,良说曰:“秦兵尚强,未可轻。臣闻其将屠者子,贾竖易动以

8、利。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令郦食其持重宝啖秦将。”秦将果畔,欲连和俱西袭咸阳,沛公欲听之。良曰:“此独其将欲叛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沛公引兵击秦军,大破之。遂北至蓝田,再战,秦兵竟败。遂至咸阳,秦王子婴降沛公。汉元年正月,沛公为汉王,王巴蜀。良因说汉王曰:“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行,烧绝栈道。后破项羽,大定天下,封功臣,乃封张良为留侯。上已封大功臣二十余人,其余日夜争功不决,未得行封。上在雒阳南宫,从复道望见诸将往往相与坐沙中语。上曰:“此何语?”留侯曰:“陛下不知乎?此谋反耳。”上曰:“天下属安定,何故

9、反乎?”留侯曰:“陛下起布衣,以引属取天下,今陛下为天子,而所封皆萧、曹故人所亲爱,而所诛者皆生平所仇怨。今军吏计功,以天下不足遍封,恐又见疑平生过失及诛,故即相聚谋反耳。”上乃忧曰:“为之奈何?”留侯曰:“上平生所憎,群臣所共知,谁最甚者?”上曰:“雍齿与我故,数尝窘辱我。我欲杀之,为其功多,故不忍。”留侯曰“今急先封雍齿以示群臣,群臣见雍齿封,则人人自坚矣。”于是上乃置酒;封雍齿为什方侯。群臣罢酒,皆喜曰:“雍齿尚为侯,我属无患矣。”留侯乃称曰:“家世相韩,及韩灭,不爱万金之资,为韩报仇强秦,天下振动。今以三寸知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候,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乃

10、学辟谷,道引轻身。会高帝崩,吕后德留侯,乃强食之,曰:“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何至自苦如此乎!”留侯不得已,强听而食。后八年卒,谥为文成侯。 (选自史记留侯世家,有删改)臣光曰:“夫生之有死,譬犹夜旦之必然;自古及今,固未尝有超然而独存者也。以子房之明辨达理,足以知神仙之为虚诡矣;然其欲从赤松子游者,其智可知也。夫功名之际,人臣之所难处。如高帝所称者,三杰而已。淮阴诛夷,萧何系狱,非以履盛满而不止耶!故子房托于神仙,遗弃人间,等功名于外物,置荣利而不顾,所谓明哲何身者,子房有焉。 (选自资治通鉴汉纪三)注:赤松子:传说中的仙人。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11、沛公善之善:认为好B秦将果畔畔:通“叛”背叛C秦兵竟败竟:最终D吕后德留侯,乃强食之食:吃饭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A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何可胜道也哉B封功臣,乃封张良为留侯访之,乃羲之也。C天下属安定,何故反乎顾安所得酒乎D其智可知也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张良祖先为韩国人,且世代相韩,韩为秦所灭时,张良曾不惜千金为韩报仇。后追随汉王,屡献奇策,帮助汉王攻入咸阳,使秦王子婴投降汉王。 B作为一个谋士,张良料事如神,他从秦将是“屠者子”推断出“易动以利”,并让沛公“令郦食其持重宝

12、啖秦将”,后来事态的发展果真如张良所料。 C由于汉王分封功臣时有失公正,“所封皆萧、曹故人所亲爱”,以致有些军吏想相聚谋反,幸亏张良及时献计,让汉王封平生最憎恨的雍齿为什方侯,才平息了一场可能发生的叛乱。 D无论是秦朝末年还是汉王平定天下之后,张良都为汉王立下了汗马功劳,并被封为留侯,但张良却“置荣利而不顾”,辞官归隐,以致吕后也感慨“何至自苦如此乎”。8联系全文,下列对文末司马光一段话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作者认为张良(子房)虽然通晓事理,但却打算跟从神佩交游,这也未免太虚妄怪诞了。B作者通过正反对比,告诉人们应如何对待功名富贵,这对今人依然有借鉴意义。C作者充分肯定张良(子房

13、)功成身退、淡泊功名荣利的做法,并认为张良是一个明哲保身的壑智之人。D作者认为,为人臣者面对功名富贵要有正确的态度,否则就有可能招致“系狱”乃至杀身之祸。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2分) (2)夫生之有死,譬犹夜旦之必然;自古及令,固未尝有超然而独存者也。(3分)(三)诗歌鉴赏(7分) 雨 晴 王驾雨前初见花问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10、诗歌的前两句用怎样的手法,吐露出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2分)11、前人评论此诗的三、四两句,奇趣横生,尤其是“却疑春色在邻家”可谓神来之笔,造语奇峰突起,你是否同

14、意此观点?为什么?试结合全诗加以分析。(5分)(四)名句默写(5分,每空1分)1、携来百侣曾游。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 。2、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 ,士皆垂泪涕泣。3、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这是 ?二、语言表达与应用(15分,每小题3分)1. 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A、寥廓 碟血 执拗 游目骋怀B、流觞 嘻笑 撰写 殒身不恤C、形骸 惺忪 横亘 冯虚御风D、和霭 蹒跚 安详 横槊赋诗2.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国家林业局发出紧急通知,要求有关省区加强森林火灾的预防工作,采取坚决措施 重特大森林火灾频发之势。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从娃娃抓起,针对儿童特点用形象化的教育模式 孩子的心智,这样的道德教育确有必要。喀麦隆足球明星罗杰米拉今天正式成为联合国爱心大使,并做出以自己的影响力宣传艾滋病在非洲危害性的 。A、遏制 开发 许诺 B、遏止 开启 许诺C、遏制 开启 承诺 D、遏止 开发 承诺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分)A、我记得,父亲对我们兄弟三人从没有过好脸色,有时耳提面命,甚至棍棒相加。B、新产品的试验已经到了极其关键的时刻,希望大家同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